广播剧导演艺术创作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广播剧导演解析剧本作者:颜梦雪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9年第05期摘; ; 要:广播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活的真实.以个性特色的声音传达人物的情感和介绍剧情的发展。
广播剧导演必须充分理解剧本的意义,正确把握好剧本的主题思想,不断进行解剖,寻找剧本中的精彩所在,这样才能给剧本提出更有激情的建议。
文章就广播剧导演如何解析剧本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广播剧 ; 导演;剧本;解析广播剧是一种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导演从文学剧本出发,形成艺术构思,并邀请最合适于完成导演艺术构思的演员、音乐、动效、录音等各方面的创作人员组成剧组来体现其构思。
广播剧导演拿到剧本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核剧本,然后写下修改意见和原因,通过不断的讨论修改,最终做成广播剧的一个雏形。
因此,广播剧导演必须充分理解剧本的意义,正确把握剧本的主题思想,不断进行解剖,寻找剧本中的精彩所在,这样才能给剧本提出有效的建议。
一、广播剧的特点1.声音艺术。
声音是最足以传情,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都会引起人们的感情上、心理上的反应。
一部广播剧从表现形式上看,就像一部交响乐一样,它把剧本中的文字、演员的表情、剧中所规定的时间、空间、建筑、色彩、动作、情感都声音化,用声音塑造形象,表现环境,推动剧情发展。
广播剧唯一的表现元素就是声音,听众只能从声音中感觉到剧中的一切动作和情况。
广播剧不具有可视性,因此,它用语言塑造人物、展示剧情,用音效制造环境氛围,用音乐烘托情绪,用声音的形象启发人们的联想,激发听众的情感,使听众在心理上构成剧作所描写的人物形象。
2.想象艺术。
广播剧剧本应该是闭上眼睛也能听得懂的内容,就是要有广播意识,要有声音观念。
在广播剧创作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用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第一,连接法。
就是将表象和表象联合在一起,将主题表达的需要和作者情感的要求连接。
作者往往是以某一个表象为出发点,触类旁通,连成一片,进而形成整体的形象;第二,融合法。
广播剧导演创作谈作者:文思奇来源:《剧作家》 2014年第4期文思奇广播剧通过声音与音响的艺术创造,带给广大听众对剧情与人物的理解与想象,是许多人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广播剧虽然无法让人们看到演员的表演,但它同样也是戏剧,同样具备戏剧创作的主要元素。
所不同的是,广播剧更加强调声音的表达,并通过无线电波实现传递。
作为一名广播剧导演,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体会颇多,本文仅就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与大家探讨,与同行共勉。
第一,广播剧导演作为艺术创作的总指挥和引领者,应该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分析和把握作品全貌。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通过对剧本历史背景、剧情发展、人物关系的分析研究,了解和掌握作者的创作态度,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与基调。
广播剧作品的艺术风格不仅表达的是作者的艺术思想、创作理念,同时也通过二度创作,体现出导演的艺术追求和创作个性。
广播剧的创作风格在今天文化艺术大繁荣大发展的全新时代里,必然要受到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多元化思维和民族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把握时代脉搏,在创作中融入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是广播剧导演应该把握和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
同时,不同风格的广播剧作品,又会满足广大听众不同的审美需求,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想象中产生更多对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美的辨析与思考。
例如不同风格的作者对同一题材、同一内容进行创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欣赏者自然也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感受。
所以广播剧导演只有在处理题材、表现主题、塑造人物等各个方面展现出足够的艺术才华,才能使自己创作的作品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第二,广播剧创作对人物语言的把握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也是广播剧导演要做好的具体而重要的工作。
因为广播剧随着剧情的发展,会展现出人物之间的重重矛盾,展现出每个形象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这些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转化过程,而要靠听觉让观众感受这一切,就需要通过人物语言来表达,因而广播剧对人物语言的要求更高、更严格、更具体。
广播剧的创作与制作技巧详解广播剧是一种通过声音的传播方式,让听众在无需视觉刺激的情况下,通过声音和配音演员的表演,融入剧情中,感受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广播剧的创作与制作,需要综合运用声音、演技、剧本等各个方面的技巧。
本文将详细解析广播剧的创作与制作技巧,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一、剧本创作广播剧的剧本创作是广播剧制作中的核心环节。
在撰写剧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简洁明了:广播剧的语言要力求简练,便于听众理解。
对话要精炼,不要过多冗长的描写。
2. 情节吸引:剧本的情节要吸引人,增强听众的兴趣。
可以运用悬疑、推理、喜剧等元素,制造悬念和笑点。
3. 角色塑造:角色形象的刻画是广播剧成功的关键之一。
要通过对话和行为,将角色特点展现出来。
每个角色都应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形象。
4. 考虑声音效果:在剧本中要有一定程度的声音效果考虑,比如描写雨声、风声、交通声等,增强听众的沉浸感。
二、声音设计声音是广播剧的灵魂,通过声音的构建可以让听众身临其境。
在声音设计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1. 音效搭配:选择合适的音效,使广播剧的情节更加生动。
比如在描述恐怖场景时,可以使用吓人的音效,增强氛围。
2. 音乐运用:音乐在广播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衬托情绪、调整剧情节奏。
选用适当的背景音乐能使剧情更加引人入胜。
3. 配音演员:选用专业的配音演员,他们能通过声音把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真实地传达给听众。
每个角色的配音应与其形象相符。
三、音频后期制作音频后期制作是广播剧制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声音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提升和完善。
具体操作如下:1. 去噪处理:通过去除噪音,提高声音的纯净度和质量。
2. 混音处理:根据情节需要,对不同音轨进行合成和调整,制作出更加丰富的音效。
3. 音频平衡:调整不同声音元素的音量平衡,使得听众能够清晰地听到对话和声音效果。
四、播出与宣传广播剧的创作与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播出和宣传,以吸引更多的听众,提升影响力。
广播剧导演对作品细节的把握与认识作者:文思奇来源:《剧作家》 2021年第4期文思奇要完成好一部广播剧的创作,导演是关键。
因为导演是整个艺术创作的总指挥,是作品风格的主要塑造者。
广播剧创作作为综合艺术形式,在诸多环节中,导演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他各个方面,如演员表演、人物塑造、情节进展、矛盾冲突、声音运用等艺术效果。
长期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认真对待剧本、把握好作品细节,才能塑造出鲜明生动、深受大众喜爱的广播艺术形象,才会助力作品最终取得成功。
这里愿借此文,表达自己多年的导演感受并与同行共勉。
第一,广播剧导演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抓作品细节的创作理念。
一部作品的细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细节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它需要导演在繁杂的故事情节中敏锐地捕捉到最能表现人物独特行为、最能描绘角色复杂心理、最能体现人物真挚情感的时刻,并通过演员完美的声音和语言表达,以及其他环节的艺术加工,最终创作出一个个深入人心、荡激听众心灵的广播艺术形象。
这些艺术形象会让广大听众久久停留在艺术想象的世界里,长时间地被感动着、思考着,从而使我们的艺术创作真正起到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的作用。
例如我们熟知的广播剧《远山的风铃》,导演就紧紧围绕“风铃”做文章。
在细节表达上,导演让“风铃”的每一次出现都体现出不同的意义。
通过男女主人公“还风铃”“夺风铃”“赠风铃”“挂风铃”“摇风铃”等细节刻画,巧妙地将二人的曲折恋情贯穿全剧,并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使听众陶醉其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由此可见,树立好抓作品细节的创作理念,对广播剧导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第二,广播剧导演要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好抓细节的手段。
首先,处理细节要恰当。
细节恰当不仅表现在符合人物身份、地位等诸多方面,同时也表现在符合特定时刻人物特定的心理与情感状态等方面。
细节把握得恰当,会让人物表现得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细节处理得不当,夸张或不到位,都会引起听者不适,会削弱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也会降低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试析广播剧导演如何分析剧本作者:刘卓来源:《剧作家》 2021年第4期刘卓广播剧导演接到一个剧本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生成自己的艺术构建。
导演艺术是二度创作的艺术,分析剧本是导演工作的首要环节。
优秀的广播剧导演不仅要善于倾听作者的意见,同时还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够较快地根据剧本内容进入自己的艺术感受世界中,架构起自己对作品的艺术判断。
那么,广播剧导演在收到剧本、进入剧本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首先,要认真初读剧本,感受对剧本的第一印象。
广播剧导演在拿到一个剧本后,要本着尊重作者、向作者学习的态度,力争一气呵成看完剧本,对剧本的主题、情节、结构、人物等有一个初步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往往是很鲜明和真实的,它也常常会在导演后面的创作中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广播剧导演要重视自己对原创剧本的第一印象。
比如:我们平时在看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看啊!这个作品中的人们生活得多么幸福!” 也许在看完另一部作品时还会说:“哎!女主人公的命运太悲惨啦!”这就是我们的第一印象,它不仅仅表现出人们对作品最普通的情绪或感觉,更重要的是,它引导出我们对作品欣赏的基调与方向。
广播剧导演在决定排演一部作品时,弄清楚这个感觉方向非常重要,因为这是通往正确艺术感觉的方向。
其次,要不断地复读剧本。
人的感性和理性常常不会同时进行,可能有快有慢。
广播剧导演在初读剧本产生第一印象后,并不会让这种印象一成不变,当进入不断的复读之后,会发现每一次复读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而且随着我们对故事和人物理解与认识的不断加深,会对作品产生越来越多的创作冲动,于是,导演的构思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拉开序幕。
世界著名戏剧理论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形象地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初次阅读之后,剧本就好像是一幢黑洞洞的房子,窗户关得严严的,可是透过百叶窗的缝隙,从这儿那儿透进一些明亮或暗淡的光线,靠着这些光线的反光,可以隐约地看到这个房子里某些物件的轮廓。
广播剧导演艺术创作问题分析广播剧导演是广播剧艺术创作的首要任务,他们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有深度的思想境界,深厚的生活经验,能够将声音转化成为形象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要有热爱事业的心,能够领导和组织团队进行创作的优秀品质。
下面是本人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个好的剧本都会有它潜藏的主题意蕴,导演就应该依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感悟,以独到的角度将作品特有的主题意蕴挖掘出来,运用广播剧丰富的声音表现手段外化、渲染、传播出去。
【关键词】剧本;导演;主题意蕴;声音;艺术一、怎样挖掘和外化剧本的主题意蕴一个好的广播剧本,应该具有鲜明的人物,合理的矛盾冲突和可信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也许美丽,也许凄惨,也许惊险,也许令人无可奈何。
总之它应该有强烈的吸引力,制作成广播剧之后,它应该使听众百听不厌。
它与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大不一样。
戏剧是通过某些人物、某种人物关系、人物性格、某个带有冲突的故事情节把作者的感觉、思考、感悟、主张、思想等一点一滴的渗透给你,就是说剧作者把它要告诉你的全部都潜藏在他讲述的故事里面,有时候是潜藏得很深很深的。
那么就需要听众了解这个故事之后,去思索剧作者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故事,什么目的,他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个思索的过程是人们的一种审美过程。
人们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一种审美享受。
这是艺术作品独有的魅力。
我们把这一系列思索的结果称之为作品的主题意蕴。
如果想要让听众思考出这个主题意蕴,首先,作品导演的心中要有这个意蕴。
那么导演心中怎么才能有这个主题意蕴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到剧本中去寻找,去挖掘。
我想任何一个具备一定水准的剧本,在故事的深层肯定都潜藏着它的主题意蕴。
二、如何挖掘剧本的主题意蕴首先必须反复读剧本。
我所说的读剧本和一般意义上的看剧本是两个概念。
导演是站在一个专业角度上去读剧本。
第一次读剧本,要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来认认真真地读一遍,先了解这个剧本的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然后进行思索。
原创广播剧《风雪铁木岭》讲述的是国家电网甘肃省定西电力公司一个维修队在元旦前一天从北京时间的下午四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抢修事故现场发生的事情。
抢修的这个地方叫铁木岭,是一个海拔2600多米的风口。
当时暴风雪持续下了一天,由于暴风雪造成大雪覆冰致使一条110千伏架空线路断线,造成铁木岭周边三万多户人家断电。
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国家电网甘肃省定西电力公司的职工从市里赶到具体事故现场,紧急抢修被暴风雪破坏的线路,在大自然的考验中抢修难度不断升级,偏偏在这个时候剧中主人公分别遇上了家庭和情感方面的难题,这一难一急,一自然一现实,相互交织碰撞中打开了更多人,更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世界。
导演和编剧通过司空见惯的抢险工作与他们最质朴的生活相遇这个视角,展现了现代电力工作者严谨的工作素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1]。
一、三条线充分交织讲好故事《风雪铁木岭》是三条线并行的故事。
主线是工人顶风冒雪紧急抢修线路,在大自然的考验中抢修难度不断升级,这是一个工作链条;副线是与主人公相关的所有人,对主人公不断发生着剧烈影响,这是一个情感链条;另外一条线是时间线,时间是客观现实的,也是心理的,它作为一个特殊链条,为本剧样式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
三条线相互交织、碰撞为我们展开了一副电力工人特有的画卷,在钢筋铁骨的国画中兼有朴实、热烈的风俗画意境,刚柔并济,亦庄亦谐。
二、疾速的讲述方式驱动故事发展对样式的考虑还是来自于剧本。
剧本提供的机械报时声音,让我产生联想。
于是,开幕用了很强的重音音效,配合这个无感情色彩,电子化的报时声音。
时间作为剧中角色,时时提醒着全体人物,也提示着听众,时间链条强调一种在劫难逃的威胁,形成一个客观压力;营造出一种有悬念的,惊悚剧的感觉,有一种紧张感、压力感。
这样形成的节奏会比较快,比较强烈,观众如果有种透不过气儿来的感觉,从而被吸引。
三、重点场次形成情节和情感的双重高潮郝队长跟农村的女同学莲香,两人有过怦然心动的初恋,他考上大学还寄信给没考上大学的她。
广播剧导演艺术创作分析
作者:肖宇
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9年第05期
摘; ; 要:广播剧是通过不同的声音向听众展现不同的故事场景以及情节,使听众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和艺术情境的独特的艺术享受。
广播剧导演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有深度的思想境界,能够将声音转化成为形象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文章重点分析广播剧导演的艺术创作技巧。
关键词:广播剧;导演;艺术创作; 技巧
1924年1月,第一部以广播传播形式为载体的剧目《危险》在英国伦敦广播电台播出,自此,广播剧在世界文化的土壤上开始生根吐芽,至今已经走过了近100个年头。
广播剧作为一种广播电视艺术形式,早期以广播媒介为载体,以语言、音乐、音响为创作元素,将听觉艺术的魅力最大可能地发挥到极致。
广播剧是通过不同的声音向听众展现不同的故事场景以及情节,使听众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和艺术情境的独特的艺术享受。
广播剧导演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有深度的思想境界,能够将声音转化成为形象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每一个广播剧剧本都会有它潜藏的主题涵义,广播剧导演就应该依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感悟,以独到的角度将作品特有的主题涵义挖掘出来,进行艺术再创作,并充分运用广播剧丰富的声音表现手段外化、渲染、传播出去。
一、广播剧导演艺术创作技巧
1.研读剧本。
广播剧导演对于剧本要熟悉,能够对剧本做出修改,有良好的思维模式,能够制定出完善的录制计划是导演必备的基础工作。
熟悉广播剧的生产流程是完成基础工作的重点,最重要的是对剧本的把握。
如果剧本不能够让导演产生兴趣,反而产生排斥的心理,那么是没有办法继续工作的。
要打好提前量,勤奋的导演会将剧本先拿过来研读,了解其中的内容,便于更加方便地进行阐述或者修改。
但是在修改的过程中还是要以剧本为准,不能够根据个人意愿随意修改剧本。
剧本是全体参与这场戏的工作人员进行创作的基础和依据。
作为全剧组的领导者,导演要对剧本的思想内容有深刻且充分的理解。
以剧本中描写的情况为基础,导演的艺术创作就是再创作的过程,因此导演艺术也被称为“二度创作”。
广播剧本并不代表着广播剧目,我们需要运用艺术的手段将剧本的内容以声音形象录制成可以播出的节目,这个时候才代表着广播艺术剧的完成。
在这一过程中,演员、导演及音响、音乐等部门的工作都可以划入“二度创作”的范畴。
這就要求导演对剧本有很好的理解,能够清晰地对全体演职人员解释剧本,保证大家能够理解剧本的内容,指出剧本的性质,统一创作思想,分析现实意义,确定表演形式,分析创作的依据等。
2.重视环节。
作为整个艺术流程的组织者,导演是最能够完美解释剧本的人。
广播剧的制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对于剧本的设计就是导演艺术创作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接到剧本之后
要做的就是明白剧本的内容是什么,它的立意在哪里,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
主题是剧本的灵魂部分,不能够了解作品的主题,就没有办法开始艺术创作。
在完成一部完整作品的过程中,演员、编剧、音乐、演播、演出、音效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要重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因此,导演要能够协调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能,保证大家的团结,共同进行作品的录制。
可以说导演是中心,后期是灵魂,剧本是基础。
在完成广播剧的录制流程中,我们要熟练地调配动效、音乐、表演技巧等方面,吸取相关人员的有益经验。
3.指导演员。
演员的职责就是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动,在这一方面,导演要尽心地指导演员,这样才能保证演出效果。
对于演员要饰演的角色进行一定的启发就是我们说的临场功夫,在启发演员的时候可以通过具体分析和解释人物的相关信息,便于演员有真实的体验。
有的导演喜欢亲自示范,但是为了避免演员机械地进行模仿,导演在演示过程中要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和依据。
剧组成立之后,就能体现出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重要性,工作人员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摩擦或者矛盾,这时导演要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调节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让演播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具有积极性,利于整个剧目的调动和完善。
作为一个好导演,拥有协调和组织的能力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条件。
良好的团队和互帮互助的为人处事会使事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广播剧导演是总指挥官,同时也要适当采纳相关工作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只要团队相互合作才能使整个广播剧效应更好。
4.角色塑造。
虽然艺术源于生活,但既然是演绎,就必须要达到艺术的效果。
所以在扎实生活体验的基础后,要想很好地塑造一个角色,必须讲究技巧、层次、节奏。
很多演员天生拥有一副好嗓子,发音好、声线好,但唯一不足的地方是,对一个人物的把握不够,那么导演此时的作用就是要引导演员更好地进入角色、进入状态。
帮助演员学会细心地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去把握角色的尺度,从而塑造人物的思想性格,在演绎中,使内在心理和表达情绪保持一致。
二、结论
总而言之,优秀的剧目是集体的力量、合作的成果。
在广播剧艺术创作过程中,导演要与剧作者、演播者、音响师、音乐师、录音师、制作人等各方面人士打交道,导演在总体构思指导下,与创作体系各方面应做到精诚协作,默契配合。
广播剧的演播如果没有导演参加艺术创作,任何时候,任何一个演员,都不可能较充分地、完整地诠释剧本内涵。
只有导演和演员密切合作、共同创作,才能为广大听众呈现出完整的广播剧作品。
参考文献:
[1] 郭春玲.广播剧导演艺术创作中的几个问题[J].新闻传播,201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