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特殊工艺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2.66 MB
- 文档页数:29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第一节服装缝制常用工具与服装术语一.常用服装缝制工具(一)测量与裁剪的常用工具1.工作台板:缝纫过程中用的工作台板要平整,台板上应垫3~4层较厚实的纯棉布,使台面软硬适宜。
工作台板的规格最好为:85cm×120cm×85cm。
2.软尺:常用的为150cm长的双面塑料软性尺子,主要用于人体测量或检查核实服装各部位成品规格。
3.直尺:以公制为计算单位的直尺,主要用于服装缝制时定位和画线。
4.弯尺:弯形的尺子。
在服装缝制过程中,主要用来修正缝制中变形的弧线。
5.剪刀:包括裁剪衣料专用剪刀和剪、拆线头的纱剪。
裁剪专用剪刀的刀身长,刀口大,后柄有一定的弯度,可以贴紧工作台,裁剪平铺的布料时误差小。
裁剪专用剪刀根据剪口的长短分为不同的型号(9~12号),号越小,剪刀越小,反之则越大。
使用时可因人而宜,选择适合自己的。
6.划粉和铅笔:划粉是一种特殊的片状粉笔,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分普通划粉和消渍划粉。
划粉和铅笔主要用来结构线或修正线。
7.描线轮:一种带手柄的圆轮,边缘为锯齿形,主要用于将纸样上的结构线准确地拓到衣料上。
8.大头针:服装立裁或修正时专用的不锈钢针、铜针或不生锈的细别针。
主要用于衣料的暂时固定或修正时固定。
9.拆线器:一种带锋利刀刃的尖头小装置,主要用于拆除缝线,不宜损伤面料的纱线。
(二)手缝工具与机缝工具1.手针:手工缝制时所用顶端尖锐的铜针,尾端有小孔,穿线后可以进行缝制。
手缝针的品种号型较多,有长短、粗细之分,目前有15个号型。
通常针号越小,针就越长越粗;针号越大,针就越短越细。
此外,还要一些特殊号码的缝针。
选用手针时应根据衣料的厚薄与用途来确定,否则会损伤衣料或增加缝纫难度。
2.插针包:供插针时,通常直径在4~10cm之间,外层用布或呢料包裹,里面填入棉絮、木梢、头发等物,主要起避免针的丢失并防止手针生锈的作用。
3.顶针:是由铜、铁、铝等金属制成的非封闭指环,可以根据手指的粗细放缩。
25种新服装绣花工艺详解,服装设计师值得收藏8年男装设计经验分享,只与志同道合的有缘人相遇!5000字25种服装绣花工艺详解,让你在服装绣花工艺上豁然开朗,让你在服装设计上少走弯路。
绣花工艺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是一项必备的知识!同时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男装设计师。
乃至对整个服装从业者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这方面知识的朋友们,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所在!以下总共25种服装绣花工艺详解,可以说是最全面的绣花工艺汇集了,如还有其他本文没有写到的服装绣花工艺的话,也欢迎朋友们评论区讨论。
1、平针绣平绣又称细绣,中国绣种之一,属于湘绣十四种绣法中的一种,湘绣的刺绣技法在数代艺人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绣法和针法,又可分为跳跳绣和挨针绣。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平绣是在平面底料上运用齐针、抡针、套针、擞和针和施针等针法进行的一种刺绣。
绣面细致入微,纤毫毕现,富有质感。
优点:在相对干净的平面面料上增添了一定的品质感。
缺点:不适合大面积使用,衣服会出现紧绷以及褶皱拉扯现象。
2、立体绣立体绣在服装设计中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绣花工艺之一。
立体绣又叫包梗绣,是利用绣花线把EVA胶包在里面而形成的立体图案,EVA胶有不同的厚度、硬度及颜色。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适用于服装、手袋、鞋面上做出特殊的立体效果,立体绣的优点:在于视觉立体感效果比较明显,从而与面料本身或其他工艺之间形成一种视觉层次感。
3、贴布绣贴布绣顾名思义就是用某种布料贴到主料上的一种绣花形式,贴布绣又可称为补花绣、贴补绣。
可单色单层平铺,也可多色多层叠压,各个贴片紧贴底层绣地。
贴片位置确定以后,使用多种不同方法处理固定边缘。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贴补绣方法简单,图案以块面为主,贴片边缘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锁边、包边,压边等等,贴片上还可以辅助刺绣、手绘等技法,整体风格朴素大方。
服饰基本知识从制造方法来分主要染色布和色织布两种1、染色布和色织布的区别染色布是指用预先织好的坯布直接拿去着色的布料,它的生产流程是:坯缝——煮炼——烧毛——丝光——染色〔深色和艳丽的颜色需要两次〕——预缩——开幅——烘干——定型。
生产周期10-15天。
色织布是指根据需要的颜色,先把纱线着色再上机制造的布料,它的生产流程是:染纱——拉经——穿扣——上机——制造——坯检——煮炼——烧毛——丝光——预缩——开幅——烘干——定型。
生产周期35-45天〔大提花需45天左右〕。
2、面料的手感一般用什么来控制布料的手感一般用柔软剂的多少来控制,这种方法简便快捷,但添加多了会减低布料的强力,要求高的情况下可另外采用别的方法,这样做好后会使布料柔软、蓬松,布面光泽亮丽,但其他处理方法使成本增加,从而启起订量也比较高〔1000米以上〕。
〔液氨〕3、色织布的纤维分为哪几种天然纤维〔棉、麻类〕、再生纤维、天丝〔木浆、莫代尔〕、竹纤维、再生棉〔粘胶〕、涤纶等。
4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
如通常见到的“45X45/108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
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到达360厘米。
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面料纱支----我国采用计量方法:1英寸〔2.54厘米〕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
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0支单纱表示30S〔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全棉:100%纯棉面料透气性好,吸湿性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抗皱性能较差。
服装加工基础知识一、梭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常用的服装梭织面料是织机以投梭的形式,将纱线通过经、纬向的交错而组成,其组织一般有平纹、斜纹和缎纹三大类以及它们的变化组织(近代也由于无梭织机的应用,此类面料的织造不用投梭形式,但面料仍归梭织类)。
从组成成份来分类包括棉织物、丝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化纤织物及它们的混纺和交织织物等等,梭织面料在服装中的使用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生产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梭织服装因其款式、工艺、风格等因素的差异在加工流程及工艺手段上有很大的区别,以下介绍的是一般梭织服装加工的基础知识。
(一)梭织服装生产工艺流程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或出运。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二)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大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术语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1、上主装部位衣服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2、下装部裤子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二服装操作术语1、缉缝,2、缉明线,3、缉省缝,4、坐缉缝,5、分缉缝,6、坐倒缝,7、坐缉缝,8、分缉缝,9、环针,10、擦针,11、内包缝,12、外包缝;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 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1、缝纫速度:9000针/分2、最大针距:5毫米3、能缝厚度:缝料在自然情况下4毫米4、电动机功率:0.37千瓦二、使用工业平缝缝纫机应注意的事项1、上机前进行安全操作和用电安全常识学习;2、工作中机器出现异常声音时,要立即停止工作,及时进行处理;3、面线穿入机针孔后机器不空转,以免轧线;4、电动缝纫机,要做到用时开,工作结束或离开机器要关;5、工作中手和机针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造成机针扎伤手指和意外事故;第四节操作练习一踏机练习是正确使用工业平缝机的基本功,每个初学者必须认真学习;电动平缝机是离合器电机传动,这种离合器的传动很灵敏,脚踏的力量越大,缝纫速度越快,反之缝纫速度则慢;通过脚踏用力的大小就可随意调整缝纫机的转数;所以只有加强练习,才能掌握好工业平缝机的使用;练习步骤如下:1、身体坐正,坐凳不要太高或太低;2、用右脚放在脚踏板上,右膝靠在膝控压脚的碰块上,练习抬、放压脚,以会为准;3、稳机练习不安装机针、不穿引缝线做起步、慢速、中速、停机练习,起步时要缓慢用力切勿用力过大停机要迅速准确,练习慢、中速为主,反复进行,熟练掌握为准;4、倒顺送料练习,用二层纸或一层厚纸,作起缝、打倒顺练二空车缉纸训练在较好地掌握空车转的基础上进行不引线的缉纸练习;先缉直线,后缉弧线,然后进不同距离的平行直线,弧线的练习,还可以练习各种图形,使手、脚、眼协调配合,做到纸上针孔整齐,直线不弯,弧线圆顺,短针迹或转弯不出头;三机缝前的准备1针线的选用机针型号规格有9号、11号、14号、16号、18号,号码越小针越细,号码越大针越粗;机针的选择是缝料越厚越硬,机针越粗;衣料越薄越软,机针越细;缝线的选用在原则上分针一样;机针型号911141618用途薄料丝绸料中厚料棉厚料牛仔及粗呢2针迹、针距的调节针迹清晰、整齐,针距密度合适都是衡量缝纫质量的重要方面;针迹的调节由调节装置控制,往左旋针迹长,往右旋转针迹短密针迹调节也必须按衣料的厚薄、松紧、软硬合理进行,缝薄、松、软的衣料时,底面线都应适当的放松;压脚压力送布牙也应适当放低,这样缝纫时可避免邹缩现象,表面起绒的面料,为使线迹清晰,可以略将面线放松,卷缉贴边时,因反缉可将底线略放松;机缝前必须先将针距调节好;缝纫针距要适当,针距过稀不美观,而且影响牢度;针距过密也不好看,而且易损衣料;一般情况下,薄料、精纺料3cm长度为14—18针,厚料、粗纺料3cm长度为8—12针;四机缝的操作要领1在衣片缝合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机缝时一般都要保持上下松紧一致,上下衣片受到送布的直接推送作用走得较快,而上层受到压脚的阻力和送布间接推送转慢,往往衣片缝合后产生上层长,下层短,或缝合的衣缝有松紧邹缩现象;所以要针对机缝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操作方法;在开始缝合时就要注意手势,左手向前稍推送衣片,右手把下层稍拉紧,有的缝位过小不宜用手拉紧,可借助钻车或钳工来控制松紧;这样才能使上下衣片始终保持松紧一致,不起连形;这是最基本的操作要领;2机缝的确良起落针根据需要可缉倒顺针机缝断线一般可以重叠接线,但倒针交接不能出现双轨;3各种机缝要缝足缝份,不要有虚缝;4在卷边缝,压止口和各种包缝的缉线也要注意上下层松紧一致;如果上下层错位,会形成斜纹涟形;五各种缝型的机缝方法1、平缝把两层衣片正面相叠,沿着所留缝头进行缝合,一般缝头宽为1cm左右;平缝用牙衣片拼接;2、分缝两层衣片平缝后,毛缝向两边分开,用于衣片的拼接;平缝分缝3、分缉缝两层衣片平缝后分缝,在衣片正面两边各压缉一道明线;用于衣片拼接部位的装饰和加固作用;4、坐倒缝两层衣片平缝后,毛缝单边坐倒;用于夹里与衬布的接接部位; 分缉缝坐倒缝5、坐缉缝两层衣片平缝后,毛缝单边坐倒,正面压一道明线;用于衣片拼接部位回固作用;6、分坐缉缝两层衣片平缝后,一层毛缝坐倒,缝口分开,在坐缝上压缉一道线,起加固作用,如裤子后裆缝等;7、搭缝两层衣片缝头相搭1cm,居中缉一道线,使缝子平薄、不起梗;用于衬布和某些需拼接又不显露在外面的部位;8、对拼缝两层衣片不重叠,对拢后用Z形线迹来回缝缉,此缝比搭缝更平薄,适用于衬布的拼接;分坐缉缝隙搭缝对拼缝9、压缉缝上层衣片缝口折光,盖住下层衣片缝头或对准下层衣片应缝的位置,正面压缉一道明线,用于装袖衩、袖克夫、领头、裤腰、贴袋或拼接等;10、贴边缝及片反面朝上,把缝头折光后再折转一定要求的宽度,沿贴边的边缘缉0.1cm清止口;注意上下层松紧一致,防止起涟;11、包边缝把包边缝面料两边折光,折烫成双层,下层略宽于上层,把衣片夹在中间,沿上层边缘缉0.1cm清止口,把上、中、下三层一起缝牢;用于装袖衩、裤腰等;贴边缝包边缝12、来去缝两层衣片反面相叠,平缝0.1寸缝头后把毛丝修剪整齐,翻转后正面相叠合缉0.3寸,把第一道毛缝包在里面;用于薄料衬衫,衬裤等;0.1寸 0.3寸0.3寸13、明包缝明包明缉呈双线;两层衣片反面相叠,下层衣片缝头放出0.3寸包转,再把包缝向上层正面坐倒,缉0.05寸清止口;用于男两用衫茄克衫等;14、暗包缝暗包缝明缉成单线,两层衣片正面相叠,下层放边0.3寸缝头,包转上层,缉0.1寸止口,再把包缝向上层衣片反面坐倒;用于茄克衫等; 第五节怎样进行开袋、缝贴袋、做袋盖服装的袋口样式繁多,一般分为贴袋和开袋两种,开袋的式样有一字袋、嵌线袋、双嵌线袋等;它的式样工艺要求基本相同;1开后袋双嵌线袋1、确定袋位与粘衬在后裤片反面袋口相应位置粘衬;2、固定袋布与装袋垫布①固定袋布;②装贴袋布;3、缉袋嵌线①上下嵌线粘衬要整齐、烫牢②做嵌线③缉袋嵌线4、开袋口沿袋口缉线中间剪开,离袋口0.3寸剪三角,不能剪断缉线,并要离开线的或二根丝绺,离开太多,袋角不平服,剪口太足、袋角会毛出;5、封三角嵌线翻进,两边裤片、袋布翻起封三角,来回缝针三或四道;6、固定嵌线与袋布8、缉袋布9、固定袋布上口袋布与裤片放平,上口与腰口缉线固定、修剪上口袋布,与腰口平齐; 教学反思学生对各种车缝的方法与步骤掌握的比较好,在实践这一块还的加强练习;第二章男西裤缝制工艺第一节男西裤外型概述装腰头,串带袢七根,前开门,门襟拉链,前裤片反裥左右各两个,侧缝斜插袋左右各一只,后裤片收省左右各两个,双嵌线开袋左右各一只,平脚口;如下图:第二节男西裤的质量要求1、符合成品规格;2、外型美观,内外无线头粉渍;3、门里襟缉线顺直,串带祥整齐,无歪斜,左右对称;4、做装腰头顺直,表袋口口服,后袋四角方正,袋角无裥,无毛出;5、侧袋,后袋半服;第三节西裤工艺流程打线丁——拷边——收省——归拔裤片——做零部件——串带袢、门——里襟、直袋、表袋、裤腰——开后袋——装表袋——缝合侧缝——缝合下裆缝——缝合前后裆缝——装门里襟和拉链——装裤袢和腰头——门襟缉线、封小裆——手工——整烫;第四节收省平面造型的裤片,采用了省、裥、凹势,胖势,倾斜度等处理方法,但是还不能符合人体曲线形状;必须再采取熨烫中的归拨方法,即归拨,拨开的工艺,改变识物丝绺,以达到与人体体型相吻合的目的,如在臀围部位拨出胖势,在横裆部位归拢凹势等等,使线的造型变为面的造型,一般以归拨后裤片为主,前裤片可档归拨;第五节做零部件1、串带:方法一:①正面对折、串带裤宽0.8cm,缉缝头0.3至0.5;②将缉线的毛缝喷水,分开烫平;③将正面翻出,缝头居中,沿两边各缉0.1cm止口一道;方法二:选一边是光边的直料宽0.5cm,毛边朝反面折两折,与光边对齐,正面沿两边各缉0.1止口一道;第六节做门、里襟的方法1、门襟:门襟衬与门襟面反面粘后,然后处口拷边;2、里襟:①里襟与里襟面反面粘合;②把里襟面正面与里襟夹里正面相叠,在外口缉一道0.6cm;③把止口毛缝扣转,烫平、再翻出、外口夹里坐进0.1cm,盖水成喷水烫煞,也可在外口缉0.1至0.2cm,然后里口一起拷边;第七节做直袋①左袋布下层比上层放出1.5cm,在袋布下层比上层放出0.7cm; ②在左右袋布正面或反面沿小半寸袋口处缉牵带一根;在左袋布反面大半片袋口处,袋垫布缩进0.7cm放齐,里口沿拷边线一道;第八节做腰头1、腰面放中层,与腰里正面一边相叠平齐;并盖过下层腰衬1.5cm,二层搭缉0.7cm一道,腰面的有拼接,则接缝应对准裤子后缝;2、把腰里翻转烫平,沿折转边缉0.1cm,止口一道;3、在腰头上口腰面把衬宽折转,烫平、烫煞、腰面下口与腰里平齐,并做好上腰的对档眼力;第九节开后袋方法后袋式样有单嵌线,双嵌线,一字嵌,装袋盖与装扣胖等区别,但开后袋的工艺要求基本相同,下面以精做的一字嵌线为例,学习开后袋的工艺方法;1、确定袋位,在后裤片的反面确定,如开一只后袋,需在后裤片反面确定;2、固定下袋布小在后裤片反面,把下袋布伸上袋布口线2cm,袋布两端进出距离一致,在裤片袋位两端刮少许浆糊与袋布粘合烫干;注意:袋布斜料势与裤片腰口起翘斜势相等;3、缉袋嵌线,袋垫布;将嵌线上的牵带或粘衬沿一边放齐,烫平,将袋嵌线有粘衬一边与后裤片正面相叠,与袋口位置放齐;左右居中,离开袋上口0.8cm,缉线一道,因省缝口大下小,缉下嵌线时比缉袋势要略带紧,合袋角上下丝绺一致,袋角才能方正;袋垫与后裤片正面相叠,一边塞进嵌线的0.8cm,缝头下面,与嵌线缉线平齐,然后沿嵌线边缉线一道,两缉线距离为两头0.8cm,中间0.7cm以免嵌线袋口豁口,缉线时注意上、下层松紧一致;1 23 44、固定嵌线,将嵌线与后裤片分缝折9专0.8cm,嵌线宽窄要一致,然后烫平,在后裤片反面将袋布翻起在袋布边缉线一道固定嵌线;注意:起落针离进袋口两端1至2根丝绺;离开太多,袋角衬裥会不平服,剪开太足会产生袋角毛出;开袋口封三角固定嵌线与袋布5、封三角形,将嵌线与袋布翻边,两边裤片袋布翻起封三角,来去针3至4道;封三角时嵌线要放正,在前袋上口略紧0.1cm;6、装上袋布大,将裤片向中央折叠,袋布以下裤比向上折叠,使下袋布三边露出,把上袋布放上口袋布上口要与腰口放齐或略长出,但不能短,然后与上袋布之间合缉0.5cm嵌线不能缉进垫布则要一起缉进,并注意里外均匀,即上袋布要略大于袋布;7、因定嵌线与袋布小把垫布翻开,嵌线经袋布修进0.5cm,与袋布缉平;8、装上袋布大;将裤片向中折叠,封门字形固定袋垫片;将袋布第一道线缝头修或0.3cm,缉线以上的上袋布缝头不修,翻转袋布;将袋口两边的后裤片翻转,用门字形固定上袋布与后裤片门字形缉来回针3至4道;9、兜缉袋布,从上袋口口开始倪缉调缉线宽0.5cm,缉线时注意里外匀,注意袋布平服;10、固定袋布上口,把袋布与裤片放平,上口与腰口缉线固定修剪上口袋布,与腰口平服;第十节做表袋1、表袋做在右前片裤片,以后裥为中线的位置把无袋垫的一面袋布与前裤片正面相叠,按0.7cm缝头缉线,袋口大小按规格做;2、缉线两端剪眼刀,把袋布翻进袋布坐进,正面缉0.1cm止口、如正面不要明止口,可用坐缝方法,在袋布上缉0.1cm止口,再把袋布翻进;第十一节缝合侧缝方法将前后裤片缝的脚口、腰口、中裆对齐后,缉0.8cm,缝头也可先用擦线沿侧缝边用擦针法固定后缉线,侧缝在中裆以下部位要平齐,缉线顺直,中裆以上归拨部位要防止伸开或皱拢,缉后侧缝缝分开;男装侧缝袋同女装裤一节中装左面侧缝,直袋方法相同;。
工艺面料知识点总结一、工艺面料的定义工艺面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工艺效果的面料,通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纹理、颜色、手感等特点,从而达到独特的装饰效果。
工艺面料的种类繁多,包括丝绸、羊毛、棉麻、化纤等材质,通过不同的工艺处理,可以制作成花色斑驳、质地柔软的面料,适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二、工艺面料的加工工艺1. 染色工艺染色是工艺面料中最常见的加工工艺之一,通过染色可以改变面料的颜色和花纹,使其呈现出不同的美观效果。
染色工艺可以分为印花染色、染色印花、乳化染色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能够为面料增添不同的装饰效果。
2. 印花工艺印花工艺是将颜料或者颜料饮料直接印在面料上,通过热压或者干燥固化等方式,使颜料固定在面料表面,呈现出特定的花色和图案。
印花工艺通常可以分为平网印花、染料印花、热转印花等方式,每种方式都能够制作出不同的印花效果。
3. 纺织工艺纺织工艺是将纺织原料加工成面料的工艺过程,包括纺纱、织造、缫丝等环节。
通过不同的纺织工艺,可以制作出不同的工艺面料,如粗纺织品、精纺织品、合成纤维织物等。
纺织工艺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面料的质地、手感和外观。
4. 效果处理工艺效果处理工艺是指通过特殊的加工处理,使得面料呈现出一些特殊的效果,如拉毛处理、拉链拉丝处理、起绒处理等。
这些处理方式可以使得面料更加有质感和特色,适合用于制作高档服装和家居用品。
5. 缎面处理缎面处理是一种将面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呈现出光滑细腻的面料效果。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使得面料更加具有光泽度和手感,适合用于制作高档服装、床上用品等。
6. 染色印花工艺染色印花工艺是将染色和印花两种工艺结合在一起,通过不同的方式将颜料直接印在面料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染色处理,从而呈现出多彩斑斓的花纹和色彩。
这种工艺可以使得面料呈现出更加独特的装饰效果,适合用于时尚服装、装饰面料等领域。
7. 化纤工艺化纤工艺是一种通过特殊的化学处理,将纺织原料加工成合成纤维织物的工艺,包括涤纶、尼龙、腈纶、丙纶等。
服装缝制工艺第一章服装制作工艺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术语服装术语是指服装用语,比如某一个品种,服装上的某个部位,服装制作每一种操作过程和服装成品质量要求等,都有专用语,它有利于指导生产,有利于传授和交流技术知识,也有利于管理,在服装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装成品部件名词术语1、上主装部位(衣服)前身:门襟、里襟、驳头、小肩、串口、底边止口、驳口、止口圆角、省位。
后身:背缝、背衩、后肩省、过肩。
领子:倒挂领、领上口、领下口、领里、立领、袖子、一片袖、圆装袖、中缝圆袖、连袖。
口袋:有盖贴袋、风琴袋、暗裥袋、明裥袋。
2、下装部(裤子)烫迹线、侧缝、腰头、腰里、后袋、门襟、里襟、侧缝直袋、侧缝斜袋、串带袢。
(二)服装操作术语1、缉缝,2、缉明线,3、缉省缝,4、坐缉缝,5、分缉缝,6、坐倒缝,7、坐缉缝,8、分缉缝,9、环针,10、擦针,11、内包缝,12、外包缝。
第二节服装专用符号服装专用符号是一种用符号代替汉字说明,即简洁又明了,比文字表示更形象标准,也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下面是部分专用符号。
(一)服装熨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面料在工业生产中熨烫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熨烫符号表示了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的要求。
下面是这些符号表示熨烫温度。
(二)服装缝纫工艺符号及名称服装在各部位设计了不同的工艺结构,工艺造型,服装缝纫工艺用比较形象的符号,明确地表达所要采用的缝纫方式,工艺流程各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按照缝纫工艺符号所表示的方式进行操作。
1、手缝工艺符号及名称2、服装机缝符号及名称第三节电动平缝机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平缝机的种类和型号也不断增加。
现在工业平缝机虽然种类繁多,外观各有不同,但从机械结构传动原理和过程上来看基本上相似。
一、高速平缝机的性能1、缝纫速度:9000针/分2、最大针距:5毫米3、能缝厚度:缝料在自然情况下4毫米4、电动机功率:0.37千瓦二、使用工业平缝缝纫机应注意的事项1、上机前进行安全操作和用电安全常识学习。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服装缝制是实现各项设计和裁片组合的具体实施阶段,主要是研究服装缝制成型工艺的加工线路和操作技术。
由于服装的品种繁多、结构各异、款型多变、档次不等,因此工艺要求不同,它直接关系到缝制效率和缝制质量。
这就要求缝制者必须具备服装缝制工艺的系统技术知识和掌握各种服装缝制工艺的操作技能。
服装的加工形式有两种:即单件缝制和流水生产。
集体流水生产是在个体单件缝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形式不同,其要求和学习内容也会不同。
但是个体单件服装的缝制是从事服装生产的专业人员所必须学习的课程,也是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服装生产技术的基础。
以介绍单件服装缝制为主,学习相关的缝制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
学习服装缝制工艺是个较艰苦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总结经验,才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缝制技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部位直接机缉不能保证质量,不妨多一些临时固定的步骤或者多做些对档记号。
一些复杂的部位,如装拉链、开衩等部位,在没有充分了解部位结构及缝合原理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手工寨针固定和手工縞针等工艺,能使这些部位做成后平服。
可以省略一些缝制方法和步骤。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模仿,而要真正地了解缝制原理、合理的缝制方法、缝制步骤,等等。
每次完成一个品种的缝制后,都要对产品进行检验,对产品质量作出鉴定,这样不仅能对本款式的缝制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又能对自己操作方法欠妥的方面予以探讨和改进,使自己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一、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一)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依据和要素服装款式图与外形概述服装款式图是以线条来描绘服装款式的外形,对服装造型结构、工艺的外观细节,在画面上都要反映。
它直观、简明,突出服装工艺特征,是指导服装工艺的依据。
服装款式图一般包括正视图和被视图,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侧视图和局部图,所以它的直观和简明远比用文字和语言表达准确得多。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技术文件上一定要附以服装款式图作为指导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形象说明。
服装工艺技术服装工艺技术是指将设计图纸或文稿上的服装设计概念通过各种手工和机械工艺加工制作成实物服装的过程。
它涉及到服装的剪裁、缝制、整烫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操作和把握,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服装作品。
下面将介绍服装工艺技术的一些主要内容。
首先是服装的剪裁。
剪裁是指根据服装图纸的要求,在布料上进行尺寸的测绘,然后根据测绘的结果进行剪裁。
剪裁师傅需要根据设计师的要求,合理安排每一块布料的剪裁方向和型号,以确保服装的线条流畅、版型合适。
同时,剪裁师傅还需要根据布料的特性和款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剪裁方式和工具,如手工剪裁和机器剪裁,以确保剪裁的精确度和质量。
接下来是服装的缝制。
缝制是指将剪裁好的布料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指引进行拼接缝合。
缝制师傅需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线条和线样,使用适当的缝纫机和技术,按照适当的顺序和方法,将各个部分进行缝合。
在缝制过程中,师傅需要注意缝线的强度和密度、线迹的平直和整齐,以及各个部件的位置和对称性等,以确保服装的质量和外观。
缝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整烫。
整烫是指将缝制完成的服装进行烘烤、熨烫和整理,使其具有平整、光滑、美观的外观。
整烫师傅需要根据服装的特性和款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湿度和烫板,以确保服装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同时,整烫师傅还需要根据服装的不同部位和细节,采用不同的烫法和工具,如熨斗、熨板、蒸汽和手工抚平等,以确保每个部位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除了剪裁、缝制和整烫,服装工艺技术还包括一系列的配件加工和装饰工艺,如纽扣、拉链、面料缎饰、刺绣等。
这些工艺需要师傅们具备一定的手工技巧和艺术眼光,以将服装的细节和个性进行表达和呈现。
总之,服装工艺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需要师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应用在实际的服装制作过程中。
只有经过精心的操作和把握,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服装作品。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服装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服装工艺分析1. 概述服装工艺是指制作服装所涉及的技术和过程。
它涵盖了从设计到制造各个方面的环节,包括面料选择、裁剪、纺织、缝纫、质量控制等等。
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决定着最终服装的质量和出厂效率。
2. 面料选择面料选择是服装制作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品质和舒适度。
常见的面料包括棉、羊毛、丝绸、涤纶等等。
在选择面料时,需要考虑服装的用途、季节和风格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面料的价格、成分、舒适度、拉伸性、耐久性等特性,以及其与设计师的创意是否匹配。
3. 裁剪裁剪是指将面料按照服装的尺寸和形状剪裁成各个部件的过程。
在裁剪过程中,需要根据服装的设计图纸和尺寸规格,利用裁剪机械或者手工工具将面料进行精确的剪裁。
裁剪的精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缝纫工作和最终的服装品质。
4. 纺织纺织是指将纱线或者面料进行编织或织造的过程。
在服装制作中,一般会使用预先编织好的布料,但有时也需要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纺织。
纺织过程中,需要掌握纺织的技术和工艺,确保布料的密度、强度和手感等符合设计要求。
5. 缝纫缝纫是将各个裁剪好的部件通过针线或缝纫机械进行拼接的过程。
在缝纫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线材和针脚,并掌握不同的缝纫技术和方法。
缝纫的质量决定了服装的坚固度和美观度,需要注意线迹是否平整、线迹密度是否一致等。
6.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服装工艺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从面料采购到最终成品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控。
在服装制作过程中,应该设立相应的质量标准,定期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面料检查、裁剪质量、缝纫线头和结尾处理、成品的整洁度和合格标识等。
7. 总结服装工艺分析是理解和掌握整个服装制作过程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面料选择、裁剪、纺织、缝纫和质量控制等环节的分析,可以提高服装制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满足市场对服装品质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应在注意技术细节的同时,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共同促进服装工艺的改进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