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用房面积及设置要求(1)
- 格式:docx
- 大小:29.32 KB
- 文档页数:6
小区物业设备用房及设施配置要求一、监控中心每个小区集中安排一个监控中心,消防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电梯通话系统等应集中安装在监控中心内。
监控中心应安排在地面层,靠近客务中心,面积30平方米左右。
室内干燥、通风、安全。
监控中心地面应架空,铺静电地板,安装空调、沙窗、档鼠板,配备灭火器等。
二、配电房配电房尽量安排在地面层,通风、干燥、安全,地面贴面砖,墙面粉刷做涂料。
安装排风扇,配备灭火器、黄沙桶和防止老鼠、麻雀等动物的挡板和纱窗等设施。
配有模拟图,地面电柜前后铺设绝缘胶垫,配有绝缘手套、绝缘靴、测电笔、接地棒、工具车、应急照明灯具、墙面配备温湿度器。
如安排在地下室的,应做好防水处理,严防渗漏现象,并要安装空调。
三、泵房泵房地面贴面砖,墙面粉刷做涂料,排水沟和污水口加盖。
应无渗漏水现象,室内保持通风、干燥、安全。
管道按照用途,采用不同颜色油漆,并注明流向。
四、电梯1、小区电梯轿厢要有独立的与监控中心的通话装置,即三方或五方通话,采用分线制方式布线(即每台电梯机房至监控中心布设专用线路),条件许可的,采用屏蔽或双绞线,不要采用网线,线材一般采用1平方以上的四芯线(具体应根据电梯对讲要求)。
2、机房屋顶应有保温装置,内墙应全部粉刷,地坪应铺地砖或油漆。
3、电梯机房应装有通风降温设备,通风装置的开孔口与电梯控制屏和主机应有一定距离,机房面积过小时,通风孔应装有防雨装置,通风风机采用三相小功率轴流管道式风机,并加装定时控制器,风口装有隔离网罩。
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4、机房门应安装可靠、牢固的防火或防盗门,下部应有格栅,以保证机房空气对流。
5、电梯机房应有足够的照明亮度,并配备灭火器。
6、机房门口或机房内应加装红外侦测感应装置,或者门磁装置,接入小区红外周界内,起到防盗窃功能。
五、门卫门卫房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视觉效果好,屋面墙面要做隔热保温处理,室内地面贴面砖,墙面做涂料,设有洗手间。
入口处安装电动门、道闸、减速板、摄像头等设施。
各类机电设备房的设置要求一、消防控制室(中心)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8.1.7及8.1.8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需要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的建筑(群)应设置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宜布置在靠外墙部位。
(3)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房间附近。
(4)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5)消防控制室应采取防水淹的技术措施。
2、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中3.4.8要求,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2)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小于3m。
(3)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4)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二、安防监控中心1、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中14.9及23.2.7要求:(1)安防监控中心宜设于建筑物的首层或有多层地下室的地下一层。
(2)安防监控中心的使用面积应与安防系统的规模相适应,不宜小于20㎡。
与消防控制室或智能化总控室合用时,其专用工作区面积不宜小于12㎡。
(3)安防监控中心接收、记录、电源装置等硬件设备宜安装在独立设备间内,并宜采取散热和降噪措施;(4)安防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应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进行内外联结的通信装置,并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5)安防监控中心宜设置专用配电箱;当与消防控制室合用机房,或与智能化总控室合用机房时,配电箱可合用;三、柴油发电机房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5.4.13要求,布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二层。
物业设备用房及设施基本配置要求物业设备用房及设施基本配置要求一、监控中心每个小区集中安排一个监控中心,消防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电梯通话系统等应集中安装在监控中心内。
监控中心应安排在地面层,靠近客务中心,面积30平方米左右。
室内干燥、通风、安全。
监控中心地面应架空,铺静电地板,安装空调、沙窗、档鼠板,配备灭火器等。
二、配电房配电房尽量安排在地面层,通风、干燥、安全,地面贴面砖,墙面粉刷做涂料。
安装排风扇,配备灭火器、黄沙桶和防止老鼠、麻雀等动物的挡板和纱窗等设施。
配有模拟图,地面电柜前后铺设绝缘胶垫,配有绝缘手套、绝缘靴、测电笔、接地棒、工具车、应急照明灯具、墙面配备温湿度器。
如安排在地下室的,应做好防水处理,严防渗漏现象,并要安装空调。
三、泵房泵房地面贴面砖,墙面粉刷做涂料,排水沟和污水口加盖。
应无渗漏水现象,室内保持通风、干燥、安全。
管道按照用途,采用不同颜色油漆,并注明流向。
四、电梯1、小区电梯轿厢要有独立的与监控中心的通话装置,即三方或五方通话,采用分线制方式布线(即每台电梯机房至监控中心布设专用线路),条件许可的,采用屏蔽或双绞线,不要采用网线,线材一般采用1平方以上的四芯线(具体应根据电梯对讲要求)。
2、机房屋顶应有保温装置,内墙应全部粉刷,地坪应铺地砖或油漆。
3、电梯机房应装有通风降温设备,通风装置的开孔口与电梯控制屏和主机应有一定距离,机房面积过小时,通风孔应装有防雨装置,通风风机采用三相小功率轴流管道式风机,并加装定时控制器,风口装有隔离网罩。
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4、机房门应安装可靠、牢固的防火或防盗门,下部应有格栅,以保证机房空气对流。
5、电梯机房应有足够的照明亮度,并配备灭火器。
6、机房门口或机房内应加装红外侦测感应装置,或者门磁装置,接入小区红外周界内,起到防盗窃功能。
五、门卫门卫房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视觉效果好,屋面墙面要做隔热保温处理,室内地面贴面砖,墙面做涂料,设有洗手间。
1.设备间布置的基本要求设备空间的位置,依照建筑物的种类、规模、设备方式、使用机器与系统的不同而异。
一般中小型建筑,最下层设主要设备层,各层设辅助设备室,并配备相应的管井、管沟。
各类建筑物设备间的大致位置可见图1.4.1。
主设备室由机械室、电气室、中央监控室组成。
其中的机械室是各个设备与城市各对应的设施相连接,以供给能源、物质并进行交换、分配、处理等的中枢。
所以当设计主设备室时,有必要对设备的流程、运行安全性进行充分研究。
流程:主要设备室既与外部有关系统相连,如冷、热水,电气等的引进引出,又与分布在建筑物内部的末端设备相连,因此要尽可能地形成全面经济的流动线,这样既能节约一次投资,又省经常费用。
如:制冷机房要与变电室、泵房一并考虑。
而锅炉房要处于供应燃料方便又有可能在附近建立烟囱的地方,并且要考虑车辆出进的路线。
空调机房的设置要考虑送风路线不长,且便于冷热水管连接,又能有室外空气接入的地方。
排风机房要注意排出室外的风向和周围环境。
控制室应处于维护管理方便的地方,尽可能设在各设备室的中心地带;设在靠近楼梯或直接通往走廊等易于疏散的地方。
为确保主要设备搬入搬出的方便,宜直接通向道路,门向外开,运输时不应妨碍居住部位。
应考虑必要的面积。
此外,机电设备的寿命比建筑物本身要短,所以设置机房时对设备的更新问题,应予考虑。
预留安装孔洞用时要有保证能打开的措施。
(1)锅炉房、制冷机房有高压、可燃的危险,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范,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锅炉房燃烧要大量空气,电机要通风散热,而且引风、鼓风机噪声甚大,均要注意。
制冷机房应设在一般人员不去的地方如地下室。
机房内应有充分的维修通道。
为了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原则上应考虑有两个门。
因主机房有噪声及振动,所以在其上方不宜设置声音要求较严的房间。
室外冷却塔还应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
(2)空调机房、配管、风道及排风机房等这些房间一般要配置在建筑的核心部位。
在平面设计时,必须决定其位置和大小。
各种设备用房设置要求(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m)注:无中柱螺旋楼梯和弧形楼梯离内侧扶手中心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梯不得计作安全出口;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公共建筑和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3、建筑物每个服务区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2×4台;电梯不应在转角处贴邻布置;4、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的规定,并不得小于;表候梯厅深度5、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有安静要求的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6、机房应为专用的房间,其围护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防尘,宜有自然采光,不得将机房顶板作水箱底板及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7、消防电梯的布置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的规定。
6.8.2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不得计作安全出口;2、出入口畅通区的宽度不应小于,畅通区有密集人流穿行时,其宽度应加大;3、栏板应平整、光滑和无突出物;扶手带顶面距自动扶梯前缘、自动人行道踏板面或胶带面的垂直高度不应小于;扶手带外边至任何障碍手不应小于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障碍物引起人员伤害;4、扶手带中心与平行墙面或楼板开口边缘间的距离、相邻平行交叉设置时两梯(道)之间扶手带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障碍物引起人员伤害;5、自动扶梯的梯级、自动人行道的踏板或胶带上空,垂直净高不应小于;6、自动扶梯的倾斜角不应超过30°,当提升高度不超过6m,额定速度不超过s时,倾斜角允许增至35°;倾斜式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不应超过12°。
7、自动扶梯和层间相通的自动人行道单向设置时,应就近布置相匹配的楼梯;8、设置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所形成的上下通空间,应符合防火规范所规定的有关防火分区等要求。
设备用房的建筑平面布置要求一座建筑在建设时,除了考虑满足功能需求外,还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灾危险性、使用性质、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快捷疏散和火灾扑救等因素,对建筑物部空间进行合理布置,以防止火灾和烟气在建筑内部蔓延,确保火灾时的人员生命安全,减少经济损失。
一、布置原则(1)建筑内部某部位着火时,能限制火灾和烟气在建筑内部和外部的蔓延,为人员疏散、消防救援人员的救援和灭火提供保护。
(2)建筑物内部某处发生火灾时,减少对邻近(上下层、水平相邻空间)分隔区域受到强辐射热和烟气的影响。
(3)便于消防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利用灭火设施进行作战活动。
(4)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建筑,其设备设置部位应能防止对人员和贵重设备造成影响或危害;或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及时控制灾害的延扩大。
(5)除为满足民用建筑使用功能所设置的附属库房外,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
经营、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店、作坊的储藏间,严禁附设在民用建筑内)二、设备用房布置由于建筑规模的扩大、用电负荷的增加和集中供热的需要,建筑所需锅炉的蒸发量和变、配电设备越来越大,但锅炉和变压器等在运行中又存在较大的危险,发生事故后的危害也较大,特别是燃油、燃气锅炉,容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产生电弧时,将使变压器内的绝缘油迅速发生热分解,析出氢气、甲烷、乙炔等可燃气体,使压力骤增,造成外壳爆裂而大面积喷油,或者析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电弧或火花的作用下极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变压器爆炸后,火势将随高温变压器油的流淌而蔓延,造成更大的火龙。
(一)锅炉房、变压器室燃油或燃气锅炉、汕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当确需贴邻民用建筑布置,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邻的建筑分隔,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该专用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