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BNP
- 格式:ppt
- 大小:477.50 KB
- 文档页数:39
心脏病患者必知:BNP(B型尿钠肽)五大临床意义心脏病患者必知:BNP五大临床意义2016-10-22 angelzhan...BNP(B型尿钠肽)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
当左心室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肌扩张而快速合成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
作用BNP作为心衰定量标志物,不仅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也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瓣膜功能障碍和右室功能障碍情况。
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30-40%存在急诊医生难以确诊而影响预后,以BNP 100pg/ml作为临界值的阴性预测值达到90%,可以减少74%的临床不确定性;而BNP 超过400pg/ml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达95%。
而BNP 在100-400pg/ml时可能由肺部疾病、右心衰、肺栓塞等情况引起。
呼吸困难患者急诊就诊时的BNP水平以及治疗后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其出院时风险。
① BNP是HF的定量标志物;②BNP对于诊断HF是高度准确的;③BNP可以帮助给急诊科病人进行危险分层以便判断是该入院还是出院;④BNP测试有助于改善病人管理,减少总治疗费用;⑤BNP测试节省6个月内费用;⑥BNP是HF最强大的预测物;⑦BNP水平有助于评估出院的安全性;⑧BNP指导的治疗能提高慢性HF疗效;⑨BNP水平,以及症状和体重增加,是确定临床失代偿的最好方法;⑩BN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死亡的最强大的预测物。
临床应用①急诊科在急诊科,就诊的病人往往带着诊断结果。
由于急诊病人表现出来的严重症状,使得医生必须立即判断最可能的病因,因此对于急诊科,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需要一种非常准确的关键的诊断手段。
然而不乐观的是,以前使用的快速诊断工具缺乏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就给急性发作的病人带来巨大的危险,使得病人的治疗延迟或者造成错误的诊治,并有可能使死亡风险大大的增加。
在急诊科中开展B型钠尿肽评估,是提高初始诊断准确性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手段,这就为尽可能早的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BNP与心力衰竭钠尿肽系统钠尿肽(natriuretic peptide,NP)家族包含四种激素,A、B、C和D,它们都有一个由17个氨基酸的二硫环状结构(图14.1)。
在心力衰竭中起到反调节作用,通过利钠、利尿和舒张血管的作用来调节心血管的平衡。
第一个被发现的钠尿肽是心房钠尿肽(A VP),早期试验发现当心房舒张时可引发利钠作用,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发现心房中存在分泌型颗粒。
当Bold及同事将心房细胞提取物注入大鼠后发现了利钠和血管舒张,证明了其重要性,这种分泌颗粒的产物就被命名为心房钠尿肽。
1988年发现了B型钠尿肽(BNP),首次从猪脑中分离出来,所以也被称为脑钠肽。
有活性的BNP包括32个氨基酸,由左心室分泌,心室压力、心室容积和心脏负荷是其释放的主要刺激因素。
其他刺激因素包括缺血、内皮素和生长因子TGFβ。
图14.2展示了ANP和BNP的主要作用,包括利钠,舒张血管、抗增殖,抑制交感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而在HF中两者是处于过度激活状态的。
另外两种钠尿肽是C型钠尿肽(CNP)和D型钠尿肽(DNP)。
CNP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血管内皮中。
CNP利钠利尿作用有限,但是有强力的舒血管作用。
DNP是最初是由Green Mamba(一种眼镜蛇)的毒液中分离出来的,可以强力舒张从机体分离预收缩的啮齿类动物的动脉和犬的冠状动脉[1]。
编码ANP和BNP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
BNP基因是一种快反应基因,当受到刺激后即可重新合成。
相反,ANP一般储存在分泌颗粒中,当左心房压力增加时便释放到循环系统中。
图14.3是BNP的分子结构。
前BNP原是BNP的最初形式,后转变成BNP 原,再在弗林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成为32个氨基酸有活性的BNP和76个氨基酸无活性的NT-proBNP,以1:1比例产生。
当左心室灌注压和室壁压力升高时,心室中的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便会合成BNP原。
钠尿肽通过与三种不同的受体A、B、C结合发挥作用,在肾脏、血管内皮、肾上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中均存在它们的受体。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简称心衰,是许多心血管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扩张性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后期表现,其中以左心心衰更为常见。
心衰的实质是心室功能减弱,表现为心脏射血分数(EJ)降低(正常人一般EJ>60%,如射血分数低于40%称心衰)。
但是通常心衰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往往要几年,心脏渐渐失去其泵血能力而工作效率下降。
心衰的症状也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而是病症累积多年后才出现。
所以,心衰常常不易识别(尤其是早期),这就给心衰的诊断带来了困难。
长期以来,心衰诊断依靠临床和物理仪器,如超声心动图和X线。
最近发现脑利尿肽(BNP)是一个可靠的心衰诊断指标,其升高程度和心衰严重程度一致.诊断心衰的临界值一般为100pg/L。
国内外学者主张,怀疑为心衰者应首选检查BNP。
BNP阳性者,再做超声和其他进一步检查;而BNP正,常则可排除心衰。
对于呼吸困难患者,BNP是一个将来发生心衰的较强的预示分子。
以下几个方面是BNP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急诊室里呼吸急促的患者,由于BNP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测定BNP可以筛选出非心衰患者;如果患者的BNP值高于阈值则必须随访;另外可以帮助筛选须做超声心动图的患者。
BNP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风险分级。
用于治疗监测。
BNP可对心急缺血和抗心衰治疗效果进行早期监测。
治疗有效时,BNP可明显下降。
快速、有效的监测可以节省花费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没有BNP的监测,治疗效果必须等到几周后通过体征的改善才可以知道。
而有了BNP的监测,可以在2~3天就可以判断治疗效果。
对无症状的左心室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高危的心衰患者,如糖尿病、遗传性心脏病、高血压者、以往有过心梗、年龄超过50岁,都应进行常规筛查。
监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
对动脉狭窄和回流的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患者,BNP的检测可以提供一个好的时机安排。
应用BNP制定心衰患者的诊治指南。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趋势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趋势及意义。
心衰疾病发病年龄、高危人群及BNP应用诊断、心衰治疗、预后评估和影响因素心衰是心脏病患者危重症,是年龄>65 岁患者住院主要原因,BNP 作为心衰诊疗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心衰发生,用于心衰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BNP定义和作用钠尿肽是反映心肌容量负荷最经典的标志物,反映室壁压力变化情况。
BNP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后即入血,适合作为心衰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心衰筛查、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心衰患者出院后的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预测心衰发生心衰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经筛查 BNP > 50 pg/mL,然后接受专业团队的管理和干预,可预防心衰发生。
对心衰高危人群(心衰 A 期)通过检测 BNP 进行筛查,控制危险因素并干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左室功能障碍或新发心衰。
心衰诊断BNP/NT-proBNP 是目前最有价值的心衰诊断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多种类型的心衰诊断。
1)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BNP <100 pg/mL、NT-proBNP<300 pg/mL时通常可排除急性心衰,有较高阴性预测值。
BNP<35 pg/mL、NT-proBNP<125 pg/mL时通常可排除慢性心衰,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急性心衰低。
BNP >400 pg/mL或 NT-proBNP大于各年龄层界值结合临床表现应考虑心衰的诊断。
2)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
HFpEF为出现心衰症状但射血分数未出现显著降低的临床情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因此,结合生物标志物对其诊断很有意义。
HFpEF患者多表现为心室肌的增厚、心室容量降低和室壁张力的轻度增高。
BNP 水平较正常人升高,但低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
推荐 BNP≥100 pg/mL或NT-proBNP≥800pg/mL 作为 HFpEF诊断界值,合并肺疾病、肾功能不全、肥胖等临床情况时,BNP界值应上下微调。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血浆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类激素,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反应性的从心室分泌,若发生急性心力衰竭,BNP水平会升高[1]。
随着各种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BNP检测可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2]。
本文对近几年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前景作一综述。
1 血浆脑钠肽(BNP)生物学功效血浆脑钠肽(BNP)是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心肌组织中存在大量BNP,主要存在心房中,以右房含量最高。
证据表明[3],外周血中60%的BNP是由心室分泌的。
BNP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分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动静脉降低血压、心脏前负荷抑制心肌纤维化、血管平滑肌增生、抗冠脉痉挛阻断交感神经系统等生物学功能。
近年发现BNP具有阻抑心肌纤维化、抑制血管平滑肌,恢复正常心脏组织细胞构成,减缓或逆转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4]。
2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2.1 BNP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急性心力衰竭(AHF)时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增加,室壁张力增高,心肌受到牵张,血浆中BNP浓度会升高。
Makoyama等 [5]报道AHF患者血浆BNP较正常高,且与AHF严重程度呈正比。
Mottram 等[6]的研究证实了血浆 BNP对诊断舒张性急性心衰的价值。
2008年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血浆脑钠肽(BNP)的测定有助于急性心衰诊断和预后;血浆高水平BNP预示严重心血管事件,大多数急性心衰呼吸困难的患者血浆BNP在400pg/ml以上;BNP<100pg/ml时不支持急性心衰的诊断,BNP在100~400pg/ml之间还应考虑其他原因,如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衰代偿期等。
因此,BNP在AHF的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2 BNP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血浆脑钠肽(BNP)可以指导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BNP 与心力衰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马涵英今天讲的是BNP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那我们可以看到心功能它的标志物可以来参考,那么在临床当中经常是以病人有或没有症状来评估病人有没有心力衰竭存在。
可以看到,早期的时候或者是轻度心衰病人往往没有心室结构的改变,因此症状也不明显。
这也导致我们在临床上诊断心力衰竭存在一些问题,25% — 50%的失代偿的心力衰竭病人往往被误诊。
因为早期的一些检查,包括心脏超声检查往往并不能发现一些早期的心室改变,所以这部分患者并不能够得到及时诊断。
心力衰竭在每5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心力衰竭1年的死亡率达到17%,而且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它的花费也是巨大的。
刚才已经提到,心力衰竭的误诊率可以达到20% — 50%,那我们可以看看如果病人一旦被误诊,那么这些病人的预后是什么样子?可以看到一些轻中度病人他5年的生存率是在50%,而一些严重心功能不全病人1年的死亡率也达到50%。
那么欧美的统计和咱们国家是基本相似。
那么这些心力衰竭的病人之所以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病人没有或者症状轻微。
并且心衰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心脏功能。
而且心衰通常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心脏的代偿功能有时可以暂时避免一些症状出现。
而且仅仅从症状是无法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病因。
其实我们临床大夫可以知道,任何一项功能它都有一些生化标记物,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转氨酶是肝功能的一个标记物,而肌酐是肾功能的标记,还有包括一些甲胎蛋白或者是前列腺素。
或者一些甲胎蛋白可以是一些肿瘤的一个标记物,那么我们心脏方面,肌钙蛋白是心肌坏死的标志物,那么心功能它的标志物是什么?可以看到,无论是把BNP检测还是NT-Pro-BNP检测应用于临床,这是对于医学界或者是对于临床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那么BNP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1982年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叫心房利钠肽的一种物质,这样的物质它的简称叫ANP,ANP存在于成人的心房当中,及胚胎和新生儿的心室当中。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体内BNP的变化作者:白冬阳等来源:《中外医疗》2014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急性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体内BNP的变化情况。
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7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25例,Ⅲ级27例,Ⅳ级25例,另选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浆BNP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BNP变化,观察HF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死亡率以及BNP对HF患者的诊断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显著低于心功能Ⅲ、Ⅳ级患者(P[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BNP[中图分类号] R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c)-0041-02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力衰竭(HF)是AMI的主要并发症状,常可危及生命,所引起的高死亡率日倍受重视[1]。
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又称脑钠素或脑钠肽,是一种心血管肽类激素,它能通过影响血管、肾和内分泌作用机体维持正常血压和细胞外流动液体量,是具有调节血压和血容量等多方面作用的神经激素。
BNP主要来源于心室,是当心功能紊乱时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指标。
国外研究资料中常用血浆BNP作为预测AMI 患者的HF的发生和预后的标志物[2-3]。
为探讨急性急性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体内BNP的变化情况,该研究对该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进行检测,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院收治的77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订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
将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25例,Ⅲ级27例,Ⅳ级25例,另选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53±6.37)岁,病因:冠心病3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5 例,风湿性心瓣膜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7 例。
心衰 bnp诊断标准
BNP(B型钠尿肽)是心衰诊断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通常为0-100pg/ml。
BNP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1. BNP正常范围在0-100pg/ml,可用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衰。
2. 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衰分级标准(NYHA分级),无心衰者BNP小于100pg/ml,心功能一级者BNP pg/ml,心功能二级者BNP pg/ml,心功
能三级者BNP pg/ml,心功能四级者BNP 大于1006pg/ml。
3. BNP在正常范围内可以认为没有心衰。
4. BNP水平可用于评估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BNP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肾功能不全、
肝硬化、感染、败血症、高龄等,因此其特异性不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BNP的临床意思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应用1、针对付心衰病人的诊疗2、对付于心衰徐病宽沉程度的诊疗3、对付于慢性冠脉概括征病人的伤害分层4、对付于心衰病人的伤害分层BNP降下的程度取心室弛力战压力成正比.BNP是心功能混治时最敏感战特同的指标,当心室的容量减少,心室压力删大时,BNP的浓度隐著降下,被毁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个潜正在的“黑细胞数”.二、BNP的职位BNP的意思是划时代的,是暂时心衰检测唯一的真验室指标,已经被欧洲心净协会(ESC)、好国心净协会(ACC)战好国临床死化科教院(NACB)纳进心衰诊疗的“金尺度”.三、BNP的监测治疗效率BNP正在治疗12小时后便爆收明隐的火仄下落,而NT-proBNP 正在24小时前是降下的,正在24小时到出院BNP战NT-proBNP皆是下落的,然而是NT-proBNP火仄的下落幅度不BNP 明隐.做家指出二者皆可指挥治疗然而效率分歧,BNP的变更更敏捷一些,好处动背监测病人的治疗效验.四、从指北的死少瞅BNP的要害从2005ESC心衰指北到2008ESC心衰指北对付于心力衰竭的诊疗,新指北着沉强调了BNP的效率,不然而仅用于排除心力衰竭,也可用于确诊.新指北将其列为真验室必须查看的名目,并给出了精确的临床应用过程图:五、BNP的临床应用科室战目标临床科室目标患者临床应用目标心内科呼吸艰易患者心衰患者慢性冠脉概括征下危人群(冠心病者、下血压、糖尿病患者⏹诊疗心力衰竭⏹评估心力衰竭的宽沉程度⏹赶快区别心源性呼吸艰易取肺源性呼吸艰易⏹检测舒弛功能障碍⏹慢性冠脉概括征的伤害分层⏹心力衰竭的预后取伤害分层⏹预测室性心律得常取心源性猝死危害⏹肌钙蛋黑I战BNP是心力衰竭存活的独力指标⏹可独力预测牺牲、心力衰竭、心房哆嗦战中风的危害⏹筛选下危亚群如既往心梗患者、糖尿病患者或者少久不受统造的下血压患者有很大的价格慢诊科慢性呼吸艰易患者心衰患者⏹赶快鉴别诊疗表示为慢性呼吸艰易的患者是可心源性⏹赶快排除心衰患者⏹对付心力衰竭患者举止伤害分层肾内科心肾概括征患者⏹有帮于决定肾总血流量,共时有帮于决定透析治疗强度呼吸内科表示为呼吸艰易肺功能混治症状的患者⏹赶快区别心源性呼吸艰易取肺源性呼吸艰易⏹赶快鉴别心源性肺火肿取非心源性肺火肿⏹代替肺动脉楔压鉴别心力衰竭取肺部徐病⏹对付1/3的肺栓塞病人有预后意思六、BNP 临床使用规则: 简朴、明黑、真用七、BNP vs NT-proBNP 之扫除体造钻研对付于老年心衰患者,BNP 的截止比NT-proBNP 更有价格NT-pro BNP 的截止受肾功能效率较大,取慢诊医师的诊疗截止相比,BNP 的诊疗截止比慢诊医师的诊疗截止更有价格,NT-proBNP的诊疗截止则比慢诊医师的好八、BNP 战 NT-proBNP 的归纳a)皆是心衰中佳的诊疗战预测标记物b)皆是宁静性佳的标记物,脚以谦脚床旁考验战核心考查室考验的需要c)二种分子的数值不可互换d)由于半衰期的分歧,BNP是一个更动背的标记物e)NT-proBNP的诊疗应用规则战cut-off值皆比BNP要搀纯的多f)受扫除道路的效率,NT-proBNP数值受肾功能效率更大g)正在监测心衰治疗效验圆里,BNP比NT-proBNP更敏捷h)BNP 是一个应用更广大的标记物,不然而用于心衰的诊疗、预后战治疗监测,更可用于ACS, 肺栓塞,糖尿病等下危害心血管病人的心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