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16.42 KB
- 文档页数:2
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然后加工凝练文字。
将大段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这就要求大家快速领会意旨并总结出大意。
不论大家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关键是自己学会并掌握,可以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给定材料反映的主题或者主要观点、主要内容等。
方法一、充分理解题意(1)字数限定:弹性限度只能在所规定字数的上下10%以内。
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啰嗦。
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随意发挥。
(4)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点。
答题时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
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决定或支配着文章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方法二、掌握答题步骤(1)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的主要词句。
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将勾画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部分。
(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方法三、学会答题策略一个完整的答案主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总括句+分述句+道理句。
(1)关于总括句的提炼:总括句一般只有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的主要问题。
句式模型为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1+事件2+事件3的文体。
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人物的姓名或所涉及主要单位的名称。
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
事件1是指主语的第一个动作,也可理解为事件的第一阶段。
对于个别文章只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事件1就够了。
例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2)分述句。
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
语文概括题答题技巧
一、概括题类型
1. 内容概括。
概括文中某一段落的内容。
概括某几段的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中心。
2. 思路概括。
概括某一段的思路。
概括某几段的思路。
概括全文的思路。
3. 人物形象概括。
概括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
二、内容概括的方法
1. 摘句法:直接摘用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2. 提炼法:从文章中通过分析、归纳和整理,弄清作者的意思,从而提炼出主旨;
3. 舍次留主法:语意丰厚的句子,对段落的中心起决定作用的句子,在内容上要舍次留主;
4. 语意串连法:把文中在语言结构上有关联的句子进行语意串连,从而把握文
段的内容要点。
三、思路概括的方法
1. 审题:读懂题目要求,明确方向。
2. 读文:全面阅读全文,边读边思,把握中心。
3. 审题与联系:再次审题,根据题目的要求,将思考的结果与文章的内容相联系。
4. 提炼加工:去枝叶取主干,去具体取抽象,注意逻辑顺序。
5. 检查:代入原文,整体阅读,最终确定答案。
公务员申论辅导: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1500字归纳概括题是公务员申论中常见的一类题型,要求根据所给材料归纳出一个概括性的表述。
归纳概括题的考查重点在于考察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抓住核心要点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归纳概括题的答题技巧。
1.仔细阅读材料对于归纳概括题,首先需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并确保对材料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阅读时要注意抓住材料的核心要点,理解材料的主题和观点,注意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和做笔记,以便后续答题使用。
2.确定核心要点在阅读完材料后,要通过归纳总结,找出其中的核心要点。
一般来说,每篇材料都会有一个中心思想,可以通过找出材料的主旨句或主题词来确定。
同时,要注意材料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比关系、转折关系等,这些关系也是归纳概括的重要要素。
3.构建概括性表述在确定了核心要点后,可以开始构建概括性表述。
概括性表述要简洁准确,能够概括出材料的主旨和观点。
一般来说,概括性表述应该包括以下三个要素:主题、观点和理由。
主题是指材料中讨论的中心问题,观点是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立场或看法,理由是支持观点的论据或例证。
4.练习归纳概括题为了提高归纳概括题的答题技巧,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
选择一些真题或模拟题,进行独立思考和答题练习。
在做题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材料,抓住核心要点,并通过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5.注意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遵循答题规范,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答案要简洁明了,不要出现模棱两可的表述。
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清晰,使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冗长和累赘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归纳概括题是公务员申论中常见的一类题型,通过合理的阅读和归纳总结,找出材料的核心要点,构建概括性表述。
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即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申论归纳概括题总结归纳申论归纳概括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类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共性或者结论。
本文将介绍申论归纳概括题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了解题目要求在开始解答申论归纳概括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
这些要求通常包括:总结归纳材料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找出共性规律,推理得出结论等。
只有明确了题目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二、审题推敲在阅读给定材料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取关键信息。
可以将关键信息标记出来,方便回顾和解答问题。
同时,还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其中的转折、对比、因果关系等,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材料。
三、归纳概括在解答申论归纳概括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列表法:将材料中的事实或者观点进行分类,列出归纳总结的要点。
这样可以清晰地展示各个要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比较法:将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异同之处。
可以通过列出表格或者图表的方式,使得整个对比过程更加直观清晰。
3. 分析法: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材料中的原因和结果。
可以采用因果图的方式展示,以帮助理解和总结。
4. 概括法: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其概括成简洁准确的表述。
可以运用举例、引用名言等方式,以增加说服力和表达的精准度。
四、综合归纳在解答申论归纳概括题时,不仅要对每个材料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将所有材料综合起来,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可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出发,分别进行综合归纳。
同样,可以采用列举、对比、分析、概括等方法,以展示综合归纳的思路和结果。
五、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语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
可以运用排比、对偶、正反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同时,要确保文章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段落过渡自然,以营造整洁美观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解答申论归纳概括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及例题一、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1、出题趋势归纳、概括能力是公务员必备的基本能力,是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考察重点,是申论试卷中必考的一类题型,甚至试卷中不止拟定一道概括题目,而且经常有新出题方式呈现,例如要求结合材料分别拟定标题或小标题;规定考生按某种句式书写(不但而且等)。
分值一般占5分。
2、题型辨别审题干:有归纳、概括、概述、简述、综述、总结等字眼审要求:有全面、准确、条理清楚等要求依据以上题干中出现的相关词汇作为主要判断依据,从而分清题型。
3、作答对象主要包括问题、原因、作用、危害、现状、主要内容、争议、概念、小标题等,其中,概括问题、原因、影响为高频考点。
4、作答公式公式1:归纳概括主要内容争议型材料=核心问题+一方观点及理由+另一方观点及理由常规型材料=好现象+问题+影响+原因+对策公式2:归纳概括主要问题总括句(核心问题)+具体表现(一是;二是)公式3:归纳概括原因并列型=总括句+具体原因(一是;二是)递进型=总括句+(思想+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公式4:归纳概括影响总括句+积极影响(一是;二是)+消极影响(一是;二是)公式5:归纳概括现状总括句+好的方面(成绩)+不足之处(问题)公式6:解释概念概念=内涵(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事物的外在表现、特征等)5、注意事项1.为了书写要点语言凝练,展现考生归纳能力,可按照一定标准对所找要点进行合并同类项。
(一般按照同义、同范围、同主体合并)。
2.答案书写尽量遵循总分结构,即总括句+分述。
总括句可依据材料直接给定句子书写,可通过同义、同范围、同主体罗列推写总括句。
或者只是在结构上遵循总括,虚写即可。
(问什么答什么,如市场经济背景下暴露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二是三是)3.如果题干或题目要求中有概括力、概括性强等要求,考生为了在答案中展示此能力,书写答案要点时尽量写成小标题再展开(主词+副词)。
(如:一、安全感缺失;二、幸福感缺失)其中安全感缺失为主词,后面的补充说明为辅助性词汇。
阅读理解概括题解题技巧阅读理解概括题是英语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根据给定的文章内容,准确、简洁地概括出主旨、要点或关键信息。
以下是解题技巧和相关参考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该题型。
解题技巧:1. 细读全文:在回答概括题之前,先通读全文以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和重点信息。
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段落首句,它们通常包含了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2. 理解问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要求概括的范围和内容,有时需要根据问题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找到关键信息和线索。
3. 提炼关键信息:找到文章中的关键词、关联词和主题词,将其提炼出来作为概括信息的框架。
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捕捉到文章的核心内容。
4. 删繁就简:在概括时要保持简洁明了,尽可能用简洁的词语和句子表达,不要添加个人观点或多余的细节。
5. 验证答案:在填写答题卡之前,再次回顾文章和问题,核对一下概括和问题之间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相关参考内容:1. 主旨概括:根据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例如,文章讨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应该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2. 要点概括:根据每个段落或独立部分的主题句,概括出该段或该部分的核心内容。
例如,第一段介绍了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第二段讨论了造成问题的原因,第三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关键信息概括:根据文章中的关键词、关联词和主题词,概括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例如,文章中提到了环保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空气质量在过去十年里急剧下降,这是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4. 转述概括:将文章中的重要观点、事实或数据进行转述概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洁表达。
例如,文章指出了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而且还提到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这是转述概括的关键信息。
5. 归纳总结概括:根据全文的内容和结构,将各个部分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表达出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概括。
例如,文章讨论了空气污染的危害、原因和解决办法,可以概括为空气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综合分析。
2023国考申论辅导:归纳概括题三步法1500字归纳概括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的一种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归纳出主题或要点,并进行适当的概括。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介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三步法来辅导2023年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
第一步:细读材料在回答归纳概括题之前,首先要充分理解所给的材料。
仔细阅读材料,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可以标注或作出笔记,帮助理清思路。
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重点关注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思考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如果有引用例证或数据,也要注意掌握这些细节信息。
第二步:提炼主题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要进行主题提炼。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要传递的核心信息。
通过整体把握材料,归纳总结主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寻找关键词:仔细阅读材料,找出一些关键词或短语,这些词汇在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或者具有特殊含义。
2.总结中心思想:根据关键词,思考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要传达给读者哪些信息。
3.概括主题:在理解作者意图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题。
第三步:归纳要点归纳要点是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文章的要点。
要点是围绕主题展开的,是作者用来支撑主题的细节信息。
概括要点的方法如下:1.找出关键句:仔细找出材料中的关键句,这些句子通常是作者对主题进行阐述、论证或解释的句子。
2.分类整理:将关键句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分类整理,找出相关联的句子,形成要点。
3.概括要点:根据整理好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要点。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就可以有效地解答归纳概括题。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材料的信息:要仔细阅读材料,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确保对材料信息的准确理解。
2.避免主观臆断:在归纳和概括时,要尽量客观,不要夸大或缩小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语言简洁清晰:在概括主题和要点时,要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或模糊不清的表述。
概括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如下:
1. 认真审题,明确主题范围。
2. 提取要点,概括整合。
3. 注意运用要素提炼法,将事件概括出来。
4. 准确选择要点,做到要点齐全、内容简明扼要。
5.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注意前后逻辑关系。
6.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以一道具体的题目为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某件事。
根据以上步骤和技巧进行回答:
1. 认真审题,明确主题范围,即确定所描述的事件是什么。
2. 提取要点,概括整合,即找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
3. 在描述事件时,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将这件事概括为:某地在一次暴雨中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导致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答案:
首先,概括类题型是语文阅读中常见的一种题型,需要考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提炼、整合和概括。
其次,要认真审题,明确主题范围,提取要点,注意运用要素提炼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最后,回答时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某件事,注意字数的限制,合理安排内容,使其既全面又简明扼要。
总之,概括类题型的答题技巧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资料来源: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一):如何归纳答案归纳概括能力是公务员考试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是申论作答的基础,申论的所有题型都会涉及对归纳概括能力的使用,如综合分析题可能要从材料中归纳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策题中可能要从材料中归纳相应的措施,至于应用文写作和大作文写作中就更不用说了,是绝对要用到的。
可见,归纳概括能力在公考中的重要性。
在申论考试中,也为考察这种能力设置了一道专门的题型——归纳概括题。
这既是出于应试考察的需要,也有出于实际的考量,因为在生活中不做归纳总结的人就无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容易再次犯下错误,自然也就无法当好一名责任重大的公务员。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如何做好一道归纳概括题。
不可否认,归纳概括题是申论考试中最容易的一道题型,也是初窥申论门径的一个窗口。
但容易只相对归纳概括能力强的同学来说,归纳概括能力弱的同学依然会觉得很难。
如何提高归纳概括能力?这个没有捷径和窍门,唯独不断的练习,每次练习时都去有意识的总结归纳每则材料、每个段落的大意,练习多了,归纳概括能力也就上来了,下面主要来说说归纳概括题的答题技巧。
作答必须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答题要点归纳成答案。
归纳概括题的答案一般都来自于材料,从材料找出符合答题要求的要点,加以归纳总结形成答案,所以做好归纳概括题的第一步必须通过阅读材料圈出契合题目作答要求的要点信息(有同学可能会说不对,第一步应该是审题。
第一步是审题没错,但审题每道题都要做,这里只讲针对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在圈要点信息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答题要点信息都圈出来,不能有遗漏。
再圈答题要点时一般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材料中有准确的关键词和语句,直接摘取关键词和语句就可以形成答案。
另一种情况是材料使用大篇幅描述性用语,找不到很明显的关键语句,这种情况是归纳概括题的其中一个难点。
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我们的知识背景,归纳、概括出我们要的答案,首先自己去提炼符合作答要求的有用信息,注意材料的叙述线索,理清脉络;然后去掉句子中多余的修饰性词语或者一段话甚至整段材料的干扰性信息,提炼出一个段落、一则材料的“主干”,再根据具体要求对提炼的语句进行增加或者删减(因为包含要点信息的材料中会出现大量的修饰性、扰乱性的信息,需要去粗取精,获取核心内容);有的材料中涉及的要点信息可能是零散的分布,所以在作答时还要注意将同类似的答题要点进行归纳合并,将相关的答题要点串联起来加以整合。
概括题答题方法技巧有哪些概括题答题方法:审题1要找关键词,如:概括,简述,归纳,表达,总结,列出。
从而得到信息,该题是想让你做什么。
审题2要审清楚概括对象和字数要求范围。
核心:开始阅读所要概括的文字内容,把它的核心思想找出,并勾画出一些重要的语句或词。
并注意哪些语句可以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在卷子上标注。
概括题答题方法1、审题1要找关键词,如:概括,简述,归纳,表达,总结,列出。
从而得到信息,该题是想让你做什么。
2、审题2要审清楚概括对象和字数要求范围。
(审题是基础,在做申论题是一定要格外留意哦!)3、核心:开始阅读所要概括的文字内容,把它的核心思想找出,并勾画出一些重要的语句或词。
并注意哪些语句可以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在卷子上标注。
答题时切莫改变所给材料的意思哦。
(同时要注意什么可省,什么不能省)4、开始答题,注意句子成分不能因概括内容而造成成分上的残缺。
这样会形成一个病句,从而直接扣分。
再次注意:该题目想要你概括或从中找出的问题是什么。
不要将材料中每一句话都进行缩句概括,我们所要概括的是所给材料中的大致内容,而不是每个句子,该删的就删掉哦。
如果遇到一些重点的关键词概括,我们尽量不要替换,会使概括后的语段意思与材料表达的内容有出入。
5、再次强调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字数要求,控制好字数不能超过指定范围,否则会扣分。
概括题属于考试中的基础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情况下最多扣1分或是满分。
一定要注意上述所强调细节性的问题。
概括题答题技巧一、审题审题是申论所有题型都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答案方向,答案要求等内容都会在题干当中呈现,因此,大家一定要审题细致明确以下要点:1、明确作答对象——找什么例:请结合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对N区基层治理的探索进行梳理概括(20分)要求:要点明确、层次分明、有概括性,不超过300字解析:这道题当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找什么。
“N区基层治理探索”那么这个“探索”指代是什么?即如何进行基层治理的,也就是找对策。
概括的万能公式
关于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公式如下:
用六个要素概括内容。
叙事类的文章一般具备了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题格式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经过结果如何。
也可以找关键词,抓中心句。
中心句一般会明确地概括本文或本段的主要内容。
一、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格式
(1)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人物(事件)+干什么(怎么样)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公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注意: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应该概括在内。
二、概括文章主旨的答题方法
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些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的标题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的作用;有的文章则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中议论句、抒情句入手。
有的文章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荔枝蜜》。
4、从分析人物、事件或概括段意入手。
有些文章的主
旨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需作综合归纳才能明确。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
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
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技巧之如何解答概括归纳题
事业单位考试网就给大家阐述解答概括主要内容的步骤和技巧。
一、归纳概括主要内容
最简单方法就是先概括每段的段意,然后汇总整体概括的段意,就可以得到整篇材料的主要内容。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按照现状+原因+影响+对策的公式进行概括。
二、归纳概括争议
有争议出现,就代表着有不同的观点;在概括争议时,先找正反方的观点和理由,再通过概括正反方的观点和理由找到争议的焦点,将其写在最前面作为总扩句。
三、归纳概括影响
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针对需要概括影响材料时,先写总扩句,然后将影响的积极写出来,最后再写消极的影响。
四、归纳概括原因
概括的目的是在内容上更具有总括性,使答案更具有条理性,所以考生可以先找到材料中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按照主客观进行分类从而概括,也可以按照递进的顺序从思想、制度、管理、利益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五、归纳概括概念
归纳概括题型中比较难的一类题是对概念的解释,这也是最常考到的一类题,针对此类题,我们可以按照“内涵+外延”的方式进行概括。
将事情本质的特征与外在表现加在一起,就可完成对概念的概括。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体制改革:领先推进
民主法制改革:协调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创新
社会事业改革:统筹推进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标本兼治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慎探路
党的纪检体制改革:立行立改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力度加大
今年改革举措(部分)。
中考阅读理解归纳概括性题目解题方法及练习解题方法:1.理清文章脉络:首先,阅读题目,了解要求。
其次,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
可以标记关键词和段落标题,帮助理清文章的脉络。
2.找出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主题句、支持细节、例子等。
可以使用线索词的方法,将这些关键信息标记出来。
4.编写概括性句子:根据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归纳总结,尝试编写一到两个概括性句子,表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核心信息。
注意句子要简明扼要,表达准确。
练习: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1. Reduced stress: Constantly checking emails andnotifications can leave you feeling overwhelmed and stressed out. Taking a tech break allows you to step away from the demands of technology and focus on more important things. It helps to clear your mind and reduce stress.2. Improved productivity: Taking regular tech breaks can actually help to improve your productivity. When you'reconstantly interrupted by notifications and messages, it's hardto stay focused on your work. By disconnecting from technologyfor a while, you can concentrate on tasks and get things done more efficiently.4. Increased creativity: When you're constantly consuming information from your devices, it can be difficult to tap into your own creativity. Taking a tech break allows you to disconnect from the constant input of information and gives your mind the space to think and create.1. Why is it important to take a tech break?2. How can a tech break improve productivity?3. What is the benefit of a tech break for relationships?4. What can a tech break help to increase?答案:1. It's important to take a tech break because it reduces stress, improves productivity, helps to build better relationships, and increases creativity.2. Taking a tech break can improve productivity by allowing you to concentrate on tasks without interruptions from notifications and messages.4. A tech break can help to increase creativity by giving your mind the space to think and create without being constantly consumed by information from devices.。
申论归纳概括的答题技巧一、熟悉作答步骤1.仔细审题,锁定材料范围有的题目在题干中直接给出了资料范围,可以直接使用。
有的题目没有明确指出材料范围,需要考生根据题干要求去判定资料范围,这就要求考生要审清题意,从问题出发,寻找与问题相关的材料范围。
2.抓关键词,找关键语句这是作答归纳概括题“迅速、准确”的一个比较有效,也是比较常见的技巧方法。
关键句可以是一个段落的开头,也可以是结尾总结,还可以在段落中部出现,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找出关键语句后,如果答案比较明确就可以直接引用;如果答案不那么明确,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
3.提炼核心内容有些给定资料可能找不到很明显的关键语句,需要考生自己去提炼有用信息,注意材料的叙述线索,理清脉络;然后去掉句子中多余的修饰性词语或者一段话甚至整段材料的干扰性信息,提炼出一个段落、一则材料的“主干”,再根据具体要求对提炼的语句进行增加或者删减。
4.整合要点,书写答案通过各种方法提取出的答案要点往往比较零散,没有一定的逻辑,考生在最后整理答案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整合,必要时可在草稿纸要点列出,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合理整合加工。
二、绕过三个问题1.要点不全面在试卷评判中,概括要点是否齐全是重要的评分依据。
因而概括答题时要尽可能的涵盖涉及问题的所有要点及重点内容,不遗漏要点。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为了尽可能的概括全面,考生答题时不仅要概括正面的意见,而且要概括反对或否定的意见,同时在卷面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把相关要点概括进去。
2.条理不清晰不少考生在作答时只是把找到的要点进行简单地罗列,这对于阅卷人员有重点地寻找考生的得分点造成障碍,影响得分。
概括答题要注意条理性,这就要求考生答题的逻辑要清晰、严密,层次分明。
无论概括要求的答题字数是多少,考生都要将概括的内容有条理、有次序的表述出来。
3.语言不够简洁,概括性不强在考生的作答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简单摘抄材料中的语句,没有概括性。
【申论指导】归纳概括题作答技巧导读归纳概括题,是指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所给的一则材料、语段或文字进行精要的“再表达”。
在历年国考、省考申论考试部分,归纳概括题是必考题型,且往往出现在第一题,直接影响考场心态,进而影响正常考试的发挥,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归纳概括题的作答思路为:总括句+具体内容。
一、紧扣问题,圈定关键词句归纳概括题的核心要求是客观性,这要求考生忠于题目,凡题目要求概括的,一个都不许漏,凡题目没有要求的,一个都不许写。
例如,“请归纳我国行业自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道题就告诉我们,答题要点只是“问题”,而题目中说的一些其他要点,比如原因、对策等都不是我们所需。
申论考试中给定资料最实质意义、最关键的句子和词,多出现在资料的首尾位置,因此查找材料要点,首先先看开头,后看结尾,把握住一首一尾两个关键节点,就能直扣主题,事半功倍。
二、紧扣材料,切忌主观推测归纳概括题主要是指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所给的一则材料、语段或文字进行精要的“再表达”,其核心就是考察考生对给定资料的理解。
因此,答案一定是材料直接明确提出的要点,并且一定是忠于题目和忠于材料的。
凡材料直接写明的可以写,凡材料没有直接写明的,在归纳概括里不要写。
三、作答思路:总括句+具体内容归纳概括类题目的评分,就是踩点给分,因此,要点全不全直接决定了考生的得分高不高,所以,一定要在材料中全面把握题干所需要点。
整理要点时要注意逻辑结构——并列、递进、转折。
最后按照“总括句+具体内容”的形式书写,要点清晰。
经典真题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的第一小题,就是根据给定材料2-6,概括和归纳市场经济背景下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真题解析材料二、三。
中的涉及食品安全的内容都是经济生活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材料五的拍卖行高价卖出学生临摹的徐悲鸿作品,以及伪造“金缕玉衣”事件也是说明市场经济在经济领域的不和谐现象。
材料四中的关键词“在‘陌生人社会’里”,从中可以提取出市场经济在人际领域的不和谐现象。
概括主要内容的答题技巧在写作时,能够准确概括主要内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不管是应付考试,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掌握这项技巧都能让你游刃有余。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把复杂的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吧。
1. 理解内容1.1 阅读材料要想准确概括内容,第一步就是要认真阅读原材料。
想象你在翻阅一本有趣的小说,别急着跳过细节。
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是帮助你理解大意的线索。
特别注意标题和段落开头的句子,它们通常会点出最核心的信息。
1.2 提炼关键信息读完之后,试着提炼出几条核心信息。
这就像是在大海里捞鱼,你得用心找出那些最有价值的。
留意那些重复出现的观点和主要论点,这些通常都是作者重点想表达的东西。
2. 组织信息2.1 建立框架有了主要信息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组织它们。
想象你在搭建一个小房子,得先搭好框架,然后再填充细节。
可以先列出一个简单的大纲,把关键信息按逻辑顺序排列,这样写出来的内容会更有条理。
2.2 精简表达在组织信息时,记得要精简。
用简洁的语言把复杂的东西表达清楚。
你不需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写出来,而是要把主要的观点和信息提炼出来。
就像做饭时要注意火候一样,写作时也要控制好信息量,做到恰到好处。
3. 表达技巧3.1 语言简洁在表达时,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
这就像和朋友聊天时一样,别用那些生涩的词汇。
比如,原材料中的“组织结构”可以换成“怎么安排”,这样更容易理解。
3.2 添加连接词为了让你的总结更流畅,可以加入一些连接词。
比如,“首先”,“然后”,“最后”等,这些词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跟上你的思路。
就像是铺路石,让整篇总结的逻辑更加顺畅。
4. 实践练习4.1 模拟练习在掌握了这些技巧后,最重要的就是多加练习。
可以找一些文章或者段落,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进行概括。
每次练习的时候,尽量用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这样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括的技巧。
4.2 反馈调整最后,别忘了寻求反馈。
找一个朋友或者老师看看你的总结,听听他们的意见。
在解答阅读理解的概括题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和策略:
1. 首先,快速浏览全文:在开始解答问题之前,快速浏览整篇文章可以帮助你获取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注意标题、副标题、首段和尾段,以及每个段落的首句和末句。
2. 理解主题句和关键词:主题句通常是段落中最能概括该段落内容的句子。
关注主题句和其中的关键词,这些词汇往往能帮助你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 寻找信息的范围:注意问题中的关键词,并确定你需要寻找相关信息的范围。
有时候,你只需要在一个段落内找到答案;而在其他情况下,你可能需要跨多个段落进行综合理解。
4. 注意文章的逻辑结构:文章中的逻辑连接词和信号词可以帮助你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例如,"因此"、"然而"、"另外"等词语可以指示出作者的观点转变或者引出新的信息。
5. 利用排除法:如果你对某个选项不确定,尝试使用排除法来缩小选项范围。
找到与文章内容不符或者无法支持的选项,并逐个排除。
6. 保持简洁和准确:概括题要求你以简洁和准确的方式回答问题。
确保你的答案涵盖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关键细节,同时避免添加任何未在文章中提及的信息。
7. 反复练习:概括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因此反复练习可以帮助你熟悉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方法。
多做一些模拟题,积累经验并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记住,阅读理解的概括题要求你从文章中抓住主旨和关键细节,准确地概括和总结作者的观点。
通过实践和不断的练习,你将能够逐渐提高你的解题能力。
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详解
资料来源: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
申论考试中的概括题分为单一式概括和综合式概括两种。
单一式概括就是要求概括某一单一要素如:表现、原因、影响、对策,其中一方面,而综合式概括则要求概括内容,也就是将材料的表现、原因、影响、对策进行综合概括。
概括题属于申论考试中比较简单的题型,但据了解,考生在作答概括题目时失分较多,影响了考试总体得分,因此将概括类题型的答题技巧进行梳理,以便帮助考生攻克概括题目的难关。
概括题属于客观题,所谓的客观题就是有相对标准的参考答案。
考官基本上是按照参考答案的要点给分。
因此建议广大考生要严格按照踩点给分的阅卷规则,在答案书写时要尽量写的多。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宁滥勿缺”。
但是需要强调一点,概括题一般要求概括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
这就意味着,并不是答得越多,得分就越多。
而是在作答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答地全,并且要一语中的,少说空话、套话。
按照这个要求来进行作答,才保证不失分,因此提醒各位:申论客观题踩分点都是一些词或词组,也就是说在作答客观题时要多些关键词、词组。
尽量不要写长句子,因为句子写的越长,踩分的关键词就越不明显,可能导致阅卷人遗漏其中的作答要点,导致失分。
以上是答案呈现形式方面的技巧,现在给大家讲一下答题程序方面的技巧:
1、审清题目。
审题的目的是:(1)先确定作答内容,判断是单一概括还是综合概括;(2)明确作答要求:题干对字数、逻辑、身份的要求考生朋友们要格外注意;(3)明确作答范围。
做过申论试题的朋友会发现,有的概括题明确告知依据某则或某几则材料作答,而有的没有明确指出。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概括题而言,如果题干已明确告知依据某材料作答,这时考生定位此材料即可。
若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作答资料,这时需要我们进行第二步——筛选材料。
2、筛选材料。
当题干没有明确指出作答依据的材料,我们就要根据题干的设问,去整篇材料中找作答材料。
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如果在材料中发现与题干相同的关键词,这则材料一般就是作答此题的关键材料。
3、提炼关键词。
对筛选出的材料进行精读,从材料中勾画设问相关的关键词、词组。
对一些论据、论证性的材料以及数据类的材料略读,快速、有效、全面、准确地提炼关键词。
4、分类整合关键词。
对提炼出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整合,这就是所谓的“同类合并、异类罗列”。
在此给考生推荐几种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主体分类、主客观分类、内外因分类等。
5、书写答案。
书写答案除了要坚持美观、整洁外,更重要的是要将关键信息前置,就是把材料中直接可以抄的,或者紧密来源于材料的关键词写在最前边;另外,答案要分条、分层次的进行书写,既体现作答的条理性,又方便阅卷老师找到关键信息。
以上是本人研究历年国考、省考申论试题,得出的概括类题型作答的技巧。
概括类题目一般设置在整套题目的最前边,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因此做好概括题是答好申论试卷的关键一步,希望大家在反复的做题中对这些技巧进行消化吸收,进而取得申论考试的好成绩。
温馨提醒:
更多申论复习技巧,可登陆中政申论/?ag=2195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