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14-1 热机
- 格式:pdf
- 大小:241.25 KB
- 文档页数:5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第一节热机一、教学内容1. 热机的概念:介绍热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使学生了解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热机的种类:介绍不同类型的热机,如内燃机、蒸汽机、燃气轮机等,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3. 热机的工作循环:讲解热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使学生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
4. 热机的效率:介绍热机的效率概念,分析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如燃料燃烧不完全、摩擦损耗等。
5. 热机的环境影响:讨论热机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废气排放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概念、种类、工作循环和效率,掌握热机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种类、热机的效率。
难点:热机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的理解,热机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热机模型、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汽车、火车等热机的工作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热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热机的概念:介绍热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3. 讲解热机的种类:介绍不同类型的热机,如内燃机、蒸汽机、燃气轮机等,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 讲解热机的工作循环:详细讲解热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使学生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
5. 讲解热机的效率:介绍热机的效率概念,分析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如燃料燃烧不完全、摩擦损耗等。
6. 讲解热机的环境影响:讨论热机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废气排放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7. 例题讲解:出示相关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4.1 热机教案:热机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热机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概念和原理,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热机的工作过程。
难点:热机的效率计算,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机模型,PPT演示文稿。
学具: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热机的概念和原理。
2. 讲解:通过讲解热机的工作过程,使学生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观察和分析热机模型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热机的效率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热机的工作过程。
难点:热机的效率计算,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
但在热机效率计算和能量转化的理解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通过举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热机的效率计算和能量转化。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查阅资料和进行实际操作,深入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热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理解整个课程的基石。
在引入环节,我通过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了热机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的工作过程涉及到热量的吸收、功的输出和热量的排放。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1节《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热机的概念、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种类和热机效率。
具体涉及教材第14章第1节的热机定义、热机工作循环、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热机的概念,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热机及其特点,认识热机效率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热机效率。
难点:热机工作循环的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机模型、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学具:学习笔记、教材、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热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热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热机的概念:通过热机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讲解热机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热机工作循环:结合热机模型,讲解热机的工作循环,强调吸热、膨胀、放热、压缩四个过程。
(3)热机种类:介绍汽油机、柴油机等常见热机,分析其异同。
(4)热机效率:讲解热机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同步的练习题,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种类和热机效率。
2. 热机工作循环:吸热、膨胀、放热、压缩。
3.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热机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
(3)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有哪些?2. 答案:(1)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吸热、膨胀、放热、压缩。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4章第1节《热机》一. 教材分析《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第1节《热机》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介绍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热机的效率。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热机和内燃机的基础知识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和热机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能量的转化和热传递的知识,对能量的概念和能量转化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热机的工作原理和热机的效率的概念可能较难理解,需要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热机的效率。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热机的效率的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热机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热机效率的概念和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热机模型、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等。
2.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能量转化和热传递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呈现热机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对热机有直观的认识。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热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呈现热机效率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热机效率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热机效率的概念。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掌握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1节《热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1节《热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分类、热机效率及其计算。
具体涉及教材第14章第1节的热机概念、热机的工作循环、常见的热机类型以及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机的概念,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热机,并能分析它们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计算热机效率的能力,并了解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效率的计算。
难点:热机工作循环的理解、热机效率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热机模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热机?热机是如何工作的?2. 讲解热机概念:介绍热机的定义,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3. 热机分类:介绍常见的热机类型,如汽油机、柴油机、蒸汽机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4. 热机效率计算:讲解热机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a. 展示例题:计算某热机的效率。
b. 学生随堂练习:计算不同热机的效率。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概念2. 热机的工作原理3. 热机分类及特点4. 热机效率计算公式5.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热机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c. 列举三种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2. 答案:a. 略。
b. 效率为42%。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较为困难,需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热机,如太阳能热机、地热热机等,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及优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2. 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3. 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4. 作业设计中热机效率计算题目的解答。
一、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1. 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是热机做功的过程。
热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热机的能量转化情况,关注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内燃机对环境的污染”的社会调查,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2、难点:难点是工作过程相互关系和动态分析。
教学器材
酒精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试管夹、铁架台、大试管、软木塞、水、火柴、小风车等。
教学过程。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4.1热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4章的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1. 热机的概念: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热机的原理: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3. 热机的分类:根据燃料燃烧的位置,热机可以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
4. 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输出的功与输入的热之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概念、原理、分类和效率,能够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和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2. 教学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的工作视频,让学生观察汽车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是如何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2. 知识讲解:讲解热机的概念、原理、分类和效率。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个简单热机的效率,并思考如何提高该热机的效率。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热机。
6. 学生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热机概念: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原理: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分类:1. 内燃机: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
2. 外燃机:燃料在机器外部燃烧。
效率: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输出的功与输入的热之比。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个你熟悉的热机的工作过程。
2. 计算一个简单热机的效率,并思考如何提高该热机的效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热机的相关概念和原理,通过小组讨论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热机一、教学内容1. 热机的概念:介绍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特点。
2. 热机的类型:汽油机、柴油机、蒸汽机等。
3. 热机的工作循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4. 热机的效率:热机效率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热机。
2. 使学生掌握热机的工作循环,能够简述各个冲程的作用。
3. 让学生理解热机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能够分析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机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的区分和理解,热机效率的计算和提高途径。
2. 教学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工作循环和热机效率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辆汽车,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是如何运动的,引出热机的话题。
2. 讲解:介绍热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热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热机的多样性。
3. 讲解:详细讲解热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通过PPT动画演示各个冲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4. 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热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5. 讲解:讲解热机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热机效率。
6.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热机定义:热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工作原理:热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
工作循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效率: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所做的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之比。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热机的工作循环,并画出各个冲程的示意图。
2. 计算一个热机的效率,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3. 举例说明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引入、讲解、互动、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热机的基本知识,但在热机效率的计算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热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热机的概念、原理、分类、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
掌握热机的效率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热机原理提出改进或优化热机效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源意识,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能源资源。
二、教学要点热机的概念和分类:介绍热机的定义,并详细讲解内燃机、蒸汽机、燃气轮机等常见热机的分类和特点。
热机的工作过程:通过模型演示和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同时,解释每个冲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热机的能量转化: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热机将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
强调能量守恒定律在热机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热机的效率:通过实验测量热机的效率,让学生理解效率的概念。
讲解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如燃烧效率、机械效率等,并讨论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热机对环境的影响:讲解热机排放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介绍环保措施的重要性,如采用清洁能源、提高燃烧效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热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热机的能量转化和效率。
难点:理解热机的效率概念;理解热机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用具与材料热机模型:用于演示热机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PPT、动画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PPT:包括热机的概念、原理、分类、工作过程、能量转化、效率、环保措施等内容。
实验器材:用于测量热机的效率和观察能量转化的过程,如温度计、压力计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新课教学(30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热机图片,让学生了解热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飞机、轮船等。
引导学生思考热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机的概念和分类(5分钟)讲解热机的定义,以及内燃机、蒸汽机、燃气轮机等常见的热机分类。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1节热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1节热机。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热机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3. 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
4. 学习热机的效率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描述热机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热机的四个冲程。
2. 能够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计算热机的效率。
3. 能够运用热机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机的概念和原理,热机的四个冲程,热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热机的效率计算。
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热机模型、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提问学生汽车是如何工作的?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热机。
2. 知识讲解:(1) 讲解热机的概念和原理,通过PPT课件展示热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 讲解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并通过PPT课件和热机模型进行演示。
(3) 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4) 讲解热机的效率及其计算方法,公式为:热机效率 = 做的功/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3. 例题讲解:例题:一辆汽车的热机效率为30%,如果汽车每小时燃烧10升汽油,每小时可以做多少功?讲解:计算每小时汽油燃烧释放的热量,然后根据热机效率的公式计算汽车每小时可以做的功。
4. 随堂练习:练习题:一艘船的热机效率为40%,如果船每小时燃烧8千克柴油,每小时可以做多少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热机:概念: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原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热机的工作原理:吸气冲程:气缸内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升高。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出示目标
1.知道什么是热机、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和在实际中的应用。
学习指导
热机
自主预习
1.阅读课本第17页图14.1-1的实验,观察并思考酒精灯对试管中水加热时,水的内能变化。
思考:
①看到什么现象?
②木塞被顶开,是谁对它做了功?
③水蒸气既然能够对木塞做功,说明水蒸气具有能,它具有的是什么能?
④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气内能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⑤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上面的装置就是一个简单原始的热机模型。
2.热机:热机是指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现代社会中,内燃机是最常见的热机。
3.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里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
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
小组讨论
1.汽油机
认识四冲程汽油机主要部件名称,并完成下面问题:
①汽油机是利用汽油作燃料来工作的。
②构造:汽缸、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活塞、连杆、曲轴。
③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有四个冲程。
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
第一冲程: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什么?汽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情况?
答: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活塞向下运动。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第二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的过程中,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压缩冲程末产生什么结果?汽油机是利用什么方式点火的?
答: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结果是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汽油机是利用火花塞点火的。
第三冲程:做功冲程为什么能做功?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
答:做功冲程中,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四冲程:排气冲程有什么作用?
答:排气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总结: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活塞往复两次,其他冲程靠飞轮(或叫惯性轮)的惯性完成。
2.柴油机
柴油机是利用柴油作燃料来工作的。
构造:汽缸、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活塞、连杆、曲轴。
工作过程: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有四个冲程。
包括: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
第一冲程: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什么?汽缸中活塞由哪端向哪端运动?
答: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空气。
汽缸中活塞向下端运动。
第二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压缩冲程末产生什么结果?柴油机是利用什么方式点火的?
答: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产生的结果是气缸内空气的温度已经超过柴油的燃点,从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遇热空气便燃烧。
柴油机是压燃式点火的。
第三冲程:做功冲程为什么能做功?是什么能向什么能转化?
答:高温高压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四冲程:排气冲程有什么作用?
答:排气冲程把废气排出汽缸。
总结: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活塞往复两次,其他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教师点拨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分:
不同
汽油机柴油机构造火花塞喷油嘴燃料汽油柴油
吸气冲程吸进的物质空气和汽油空气
压缩冲程末汽缸内的温
度
低高
点火方式点燃式压燃式
做功冲程燃气的压强低高
优缺点体积小,噪音低,转速高
燃油经济性好(效率高),
低速扭矩大
应用制造轻便机械制造重型机械
相
同点
1.构造:都有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
2.工作:都分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
跟踪练习
1.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C)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2.汽油机吸入汽缸的物质是C,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B。
A.汽油
B.空气
C.燃料与空气混合物
D.燃气
3.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如图所示为压缩冲程。
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