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语文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三年级语文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课文、词语、篆刻字、诗歌和阅读理解等方面。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文部分第三单元的课文主要包括《小白兔乖乖》、《苗苗的图书馆》、《蝴蝶和秋天的花朵》、《母鸡报晓》和《贝贝兔和小蚂蚁》。
这些课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小白兔乖乖》描绘了小动物们传递和收到爱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爱与分享的重要性。
《苗苗的图书馆》讲述了苗苗和她的朋友们一起热爱读书的故事,激发了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蝴蝶和秋天的花朵》通过描写蝴蝶和花朵之间的友谊,传达了友爱互助的价值观。
《母鸡报晓》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了母鸡的使命,启发孩子们明辨是非、勇于发声。
《贝贝兔和小蚂蚁》通过贝贝兔和小蚂蚁的互助故事,将友爱互助的观念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二、词语部分第三单元的词语主要包括同音词、反义词、词语拆分和构词等。
通过学习这些词语,学生们可以扩大词汇量,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写作和阅读。
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字形不同或字形相同、意义不同的词语,如“草”和“槽”、“蓝”和“篮”。
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对、意思相对的词语,如“大”和“小”、“高”和“低”。
词语拆分是指将一个词语拆分成不同的词部分,如“书包”可以拆分成“书”和“包”。
构词是指通过改变词语的词缀或拼音的方式,形成新的词语,如“狗”和“小狗”。
三、篆刻字部分第三单元的篆刻字主要是介绍篆刻字的起源和特点,培养学生们对篆刻字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学习与实践。
篆刻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形式,通过对其了解与学习,可以拓宽学生们对汉字文化的认知。
四、诗歌部分第三单元的诗歌是《儿童园里的秋天》。
这首诗歌写出了秋天的美景和儿童在园中的欢乐场景。
通过朗诵与体味这首诗,可以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五、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是培养孩子们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训练。
在第三单元中,通过阅读与理解课文中的故事和短文,学生们可以提高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会加深对文本细节和背后意义的思考。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写一写中华传统节日》范文3篇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其中的传统节日更是彰显了这种多样性。
在我家乡江西,过春节的方式也有着独特的风俗。
我们会用自家种的大米做年夜饭,还会吃饺子、汤圆和“长寿果”,寓意团圆、甜美和健康长寿。
过年时,我们会贴对联、贴年画、拜祖先、敲锣打鼓,但最让晚辈开心的是收到长辈准备好的压岁钱。
压岁钱不仅可以压住邪祟,还代表了长辈们对晚辈新一年的祝福。
我们还要到亲戚家拜年,送礼物时必须是偶数,拜年时要说不同的祝语,临走时还要互赠吉祥的大桔。
这些传统风俗让人们在欢庆中传承着中国文化的魅力。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是为了纪念楚国三闾大夫___而设立的。
在这一天,人们会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还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而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则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每年的端午节,我的奶奶都会准备好粽叶、糯米、豆子、红枣和瘦肉等材料,然后开始包粽子。
她将粽叶卷成漏斗形状,看起来就像我最喜欢的冰淇淋,或者像喇叭,甚至像望远镜。
接着,她在粽叶里放入糯米和红枣,用手压紧,再用另一片粽叶盖上,最后用线捆起来,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将粽子放入锅中煮熟,整个厨房都充满了香味,我的口水早已流了一地。
煮好后,我轻轻地尝了一口,又软又糯,甜甜的,真是太好吃了!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在端午节感受粽叶飘香的氛围。
元宵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永平年间,当时___从印度带回了佛法,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为了推广佛法,___下令在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俗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
每到正月十五,无论是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
当时的长安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社会富庶。
第三单元主题素养阅读阅读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2.阅读时能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分析童话故事中各角色的形象。
选文一那一定会很好①老奶奶家的蚕吐丝啦。
“一团团地挤在一起可真难受。
我一定会舒展开,变成美丽的样子,那一定会很好。
”蚕丝想。
过了一会儿,老奶奶来了,她把蚕丝织成了美丽的布。
②后来的一天,美丽的布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_____________”布这样想着。
③孙女乐乐开学了,老奶奶给她做了个小书包,乐乐天天背着小书包上学、放学,跑来跑去,小书包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④小书包慢慢变老了,有些地方都磨破了。
“______________”小书包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⑤过了些日子,小书包被拆开做成了布娃娃的小裙子。
小裙子满意地被乐乐抱在怀里,快乐极了。
1.仿照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试着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_______”画出主人公的生命经历过的阶段,想想主人公在不同阶段有什么想法,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3.想一想,小裙子后来还会经历什么呢?简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关于本文与课文《那一定会很好》的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两篇文章想象丰富,都具有情节反复的特点。
( )(2)两篇文章的主人公都在不断转变,每一次转变都是一个愿望的开始。
( )(3)两篇文章主人公的愿望,经过一段段历程,最后都回到了原点。
( )选文二快乐王子燕子在这个大城市的上空飞着,他看见有钱人在他们漂亮的房子里作乐,而乞丐们却坐在大门口忍饥挨饿。
他飞进阴暗的小巷,看见饥饿的孩子们露出苍白的小脸没精打采地望着昏暗的街道。
三年级语文园地第三单元词句短运用仿写
语文园地三:词句段运用
共同点∶
①先总说再分说的段式;
②都用了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仿写∶
1、深秋季节,绚烂的菊花开了∶有的是淡绿色,清雅美丽,有的是深紫色,摇曳多姿,有的是桔黄色,灿烂夺目,还有的是红色,灿烂如火。
2、下课了,同学们各有不同的活动∶有的在写字,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做游戏,还有的在背诗。
3、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美丽的云朵∶有的像一只可爱的小鸡吃米,有的像—座小山屹立在天空,有的像一团棉花糖,五彩缤纷的,还有的像一匹骏马正在奔驰。
4、天上的云朵真是变化万干∶有的像快乐的小鸟,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自由的小鱼,还有的像可爱的小兔。
5、空中飘落的雨滴总有它们自己的去处∶有的落在屋檐上,有的撒在田野里,有的挂在了树枝上,还有的跟随着小溪奔流进大海。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作文7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作文(一)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想知道它是什么节吗?对了,就是端午节。
我祝你们“端午节快乐!”一到端午节,我就很兴奋,因为我很爱吃粽子,但只有端午节的时候能吃到许多的粽子,平时母亲是不多买的。
既然今天是端午节,那我就要给你们介绍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也这样流传下来。
每当端午节时,人们都会带有花花绳儿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有的还会带平安符来保平安。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作文(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大街小巷里常常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了。
传说,在一个夜晚,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灯笼,这时,一只红色的“怪兽”来了,那只“怪兽”怕亮亮的东西,于是,它看见灯笼撒腿就跑……春节里,妈妈带着我去奶奶家玩,一进门让我看到的是爷爷在写对联,我心想:这个好玩吗?于是我鼓起勇气去问爷爷,这个对联怎么写,我也想写,爷爷听到笑眯眯地说:“好啊!”我看了几次爷爷的示范,我觉得很简单,我也拿起了毛笔,试了试,结果写的字非常难看,我气得火冒三丈:“这可太难写了,不写了。
”站在旁边的奶奶说:”不要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小学生学写作文,是让他的自我表述能力的一个进步,学好作文,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兴趣,更能熟练、那么关于小学三年级单元作文要怎么写好呢?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篇一翻开相册,你会发现一个头发黑黑的,脸蛋圆圆的,弯弯的眉毛下长着一双大大眼睛的三年级小姑娘,不用问,这个小姑娘就是我。
我是乐于帮助别人的小女生。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操场上体育课,体育老师让我们跑一圈,跑到一半时,突然有人摔了一跤,我赶紧带她去了医务室,擦完药,然后带她又回到了操场休息。
我的爱好是看书,一有时间就会拿出课外书来看。
我记得有一次在家里做完作业,立刻拿出课外书《白雪公主》看起来,看到猎人要杀白雪公主的时候,我喊了一声停,正在做饭的妈妈把刀放下,急忙走过来问:孩子,你没事吧!没事啊!我抬起头来说。
原来我看得太入迷。
不过我在其他方面可没这么优秀,我有一个最大的坏毛病,就是做事拖拉。
无论写作业,洗澡刷牙,凡是都要妈妈来催。
这个坏毛病可不好,我以后一定要改正过来。
我喜欢乐于助人,同学需要帮忙时,我就会挺身而出,你喜欢我吗?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篇二为了迎接明天的野餐,我跑东跑西做好充足的准备,吃的用的一一备好。
第二天,天刚刚亮,激动了一晚的的我睁开双眼,一看表,快到点了,叫上老妈,冲向学校。
主办张科晨分完小组,一起上路了。
我们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不知不觉来到山顶,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爬了三个小时的山,怎会不饿?于是,我们小组和大家一样,铺好桌布,拿出带来的东西准备开吃。
大家早已顾不了自己的吃相,有的同学像美食专家细细品尝;有的干脆说:“这顿野餐,味道好极了。
”;有的同学大口大口吧唧吧唧往嘴里塞着饼干,还含糊不清地说:“谁还有饼干?再给我一个,我的吃完了。
”嘴上还沾满了残剩的食物。
郭芷寒往面包里塞满了果酱,一不小心滴到了吕淑敏的身上,开心消融了火气,互相点头一笑又各忙各的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学情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关于人文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与传统文化有关。
对于这个主题,学生并不陌生,从二年级的“传统节日”到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到五、六年级的“汉字之美”和“民风民俗”,编者根据学生生活经验的增长,编排了一系列涉及传统节日、建筑、书画、文字、民俗的文本,意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传统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它与学生的距离并不遥远,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建筑的精巧,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我们应当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调动学生以往的经验,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关于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这样的训练要素在统编教材中分布如下: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六年中,这一阅读训练要素是螺旋上升的。
纵向来看,由段到篇,层层递进;横向来看,由阅读指向习作,也是层层递进的。
这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落实了由读到写的目标。
小学中段,学生在掌握默读的基础上,要求阅读的速度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都要有所提高。
因此,“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就至关重要。
教师在落实这一阅读要素时,初始可以带领学生以一段落为例,再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
以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为例: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教师在落实“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要素时,可将任务分解。
第一步,先找到段落的关键句;第二步,通过圈话关键词,了解后面几句话都是为了写出小城树多这一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分解任务,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也就是学习具体的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报告本报告旨在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进行全面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教授该教材。
以下是对该单元的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的教材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课文阅读:内容涵盖了一些简单但有趣的故事和文章,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 课文研究:通过研究课文,学生可以学到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如字词的认读、句子的理解等。
- 口语表达:通过一些口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
- 基础训练:通过一些基础的练题,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2.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 掌握一些基本的字词、句子的认读和理解技能。
-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
- 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水平。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的阅读来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
- 掌握一些基本的字词、句子的认读和理解技能,通过课文中的字词和句子进行研究和练。
-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口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基础练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4. 教学方法:在教授该教材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阅读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 亲身体验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一些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并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材的分析报告,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了解文章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一)中国结(节选)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
一根根红色的丝绳,经他们的巧妙编结,成了巧夺天工的工艺品。
如果再配以各种饰品,如鱼,如古钱,如十二生肖,那更是变化无穷,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结()造型完美,( .)寓意丰富。
它或象征着幸福,或隐喻着爱情,或呼唤着友谊,或赞美着生命;有的是喜庆的标志,有的是智慧的图腾;它烘托着欢乐,燃烧着热情……总之,它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
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
1.【填关联词】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语文要素】第2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画上“____”。
3.【语言表达】中国结已走出国门,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请你为它设计一条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
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
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圆的,是“团圆”的象征。
元宵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
1.【词语理解】画线句子中两个“元宵”的意思相同吗?请你解释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判断】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诗词和元宵节无关的是()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目标】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积累较为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活动时间】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1、播放节日童谣的课件。
师:儿歌中说到了很多节日,你记住了几个呢?学生上台板书节日名称2、按时间排顺序,这些节日是从我们的老祖先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他为传统节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去感受其中浓郁的传统文化吧。
(板书)二、综合实践学习任务单师:前两天我们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据了解,大家的兴趣很浓,都想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这节课就来比赛一下。
1、自主学习单2、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办一期手抄报三、成果汇报展示师:孩子们,在一年里我们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是哪个节日呢,俗称“过年”,那什么是年呢?哪一组来汇报(一)春节知多少(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1、年的来历学生讲: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每到除夕,爬上岸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村里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zhàn lì],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师:过年过年,原来年是一种会吃人的猛兽,过了除夕这个时候"年"就不闹了,所以叫过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适用课文:《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书写大比拼。
(2分)魂欲赵且二、拼写快乐家。
(16分)1.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4分)携.手(xiè xié)咖.啡(kā jiā) 礼貌.(miē mào) 拱.桥(ɡǒnɡɡònɡ) 摊贩.(fàn bǎn) 选择.(zhéi zé) 毛驴.(lú lǘ) 创.造(chuànɡ cuànɡ)2.读拼音,写汉字。
(12分)Shè jìōu zhōu fú mù号童bǎo cún zhì huì yì jiá乡节三、词语小竹林。
(14分)1.请你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4分)吏史(1)在旧社会的一看官服就知道级别的大小。
(2)《清明上河图》已经有八百多年的了。
端瑞(3)前几天,我的家乡刚刚下了一场,对农作物非常有好处。
(4)乡亲们把水抗震救灾的战士们面前,可他们不舍得喝。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6分)元日:曈曈: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1)回首.遥望( )A.第一B.头C.首领(2)双龙戏.珠( )A.玩耍,游戏 B.开玩笑,嘲笑 C.戏剧,也指杂技(3)遗.产( )A.丢失 B.忘记 C.留下(4)刻.着两条飞龙 ( )A.雕刻 B.十五分钟 C.极短的时间四、句子小山坡。
(12分)1.补充句子。
(4分)(1)爆竹声中一岁除,。
(2)清明时节雨纷纷,。
2.照样子,写句子。
(4分)(1)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所以。
(2)即使..再大的洪水,也.不能冲垮赵州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一、概要本单元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三单元,主题为“走进童话世界”。
本单元围绕童话故事,涵盖了多个生动有趣的文本,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中的美好形象,体会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创造性思维。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提高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 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主题,简要概括教学内容。
在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将迎来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三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一系列精选的课文,帮助学生深入探索自然、了解生活,同时丰富其词汇积累和文化背景知识。
教学内容以阅读理解和表达技能为核心,通过多样化和有趣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本单元的主题围绕自然与生活展开,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美好品质。
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既包括对自然的描绘和赞美,也包含生活中的点滴感动与感悟。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描述自然景物的方法和技巧;通过阅读描写生活的文章,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美好品质;再次,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环境问题;结合课堂活动和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是整个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自然景观、传统文化和科技探索等多个主题展开,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文学作品的鉴赏,也有知识的普及。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童话世界建议时间:30分钟一、拇指姑娘(节选)整个夏天,可怜的拇指姑娘形单影只住在这个巨大的树林里。
她用草叶为自己编了一张小床,把它挂在一片大牛蒡(bànɡ)叶底下,好使得雨不淋到她身上。
她从花里取出蜜来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每天早晨凝结在叶子上的露珠。
夏天和秋天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冬天——那又冷又长的冬天——来了。
那些为她唱着甜蜜的歌的鸟儿现在都飞走了,树和花凋零了。
那片大的牛蒡叶——她一直是在它下面住着的——也卷起来了,只剩下一根枯黄的梗子。
她感到十分寒冷。
因为她的衣服都破了,而她的身体又是那么弱不禁风——可怜的拇指姑娘啊!她一定会冻死的。
雪也开始下,每朵雪花落到她身上,就好像一个人把满铲子的雪块打到我们身上一样,因为我们高大,而她不过只有一寸长。
她只好把自己裹在一片干枯的叶子里,可是这并不温暖——她冻得发抖。
在她现在来到的这个树林的附近,有一块很大的麦田,不过田里的麦子早已经收割了。
冻结的地上只留下一些光光的麦茬(chá)儿。
对她来说,在它们中间走过去,简直等于穿过一片广大的森林。
啊!她冻得发抖,抖得多厉害啊!最后她来到了一只田鼠的门口。
这就是一棵麦茬儿下面的一个小洞。
田鼠住在那里面,又温暖,又舒服。
她藏有整整一房间的麦子,她还有一间漂亮的厨房和一个饭厅。
可怜的拇指姑娘站在门口,像一个讨饭的穷苦女孩子。
她请求田鼠施舍一颗大麦粒给她,因为她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一丁点儿东西了。
(有删改)1【词语理解】想象第1自然段中拇指姑娘无论做什么事都只有她一个人的情景,我知道“形单影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要素】根据故事内容填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拇指姑娘的床是用______编的,她把______当作自己的房子,把______当作食物,把______当作饮料。
圈
quān( ) juàn( ) 只 zhī( )
zhǐ( )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巷头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自测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我看拼音写词语。(8分)
kū lonɡ quàn ɡào jiē fɑnɡ bēi cǎn
( ) ( ) ( ) ( )
yù hé wèi ɡuó zhǔn què shú xī
( ) ( ) ( ) ( )
二、我会比一比,再组词。(8分)
悔( ) 晌( ) 悦( ) 硬( )
诲( ) 响( ) 说( ) 便( )
箭( ) 幅( ) 盘( ) 借( )
剪( ) 福( ) 盆( ) 猎( )
三、我会给多音字组词。(4分)
四、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
审视 注视
1.翠鸟一动不动地( )着水面。
2.经过这次教训,我要重新( )自己的言行。
严厉 严格
3.小红处处( )要求自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今天,我上学迟到子,受到了老师( )的批评。
教育 教诲
5.老师天天( )我们要好好学习。
6.我虽然离开了母校,但是王老师对我的( ),使我永远不忘。
五、我会填。(6分)
1、亲身下河知深浅, 。
2、 ,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3、日日行, ;常常做, 。
六、我会照样子,把句子换一种说法。(4分)
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1.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2.你像他那样认真学习,能不取得好的成绩吗?
七、我会在正确的说法后打“√”。(4分)
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①做事一定要听从邻居、朋友的劝告。( )
②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
③一个人如果不肯接受意见,就会做错事。( )
2.《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①只要做好充分准备,就不怕路途遥远。( )
②只要有决心,再难的事也能做得到。( )
③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做事背道而驰。(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
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
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
用。
1.我会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陌生—( ) 怀疑—( ) 哭—( )
2.我会选词填空。(6分)
虽然……但是…… ……因此…… 如果……就……
(1)( )观察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 )不同。
(2)今天下雨,( )展期推后。
(3)杨桃( )被画成了五角星,( )好笑吗?
3.老师说的这段话中哪句最重要?找出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
说说是一种什么态度。(4分)
4.“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3分)
(二)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两个好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着他们走来。一个
人连忙逃跑,爬到树上躲起来。另一个来不及跑,只好躲在地上装死。
熊走到他身边,用鼻子嗅他的脸。这时候,他屏住呼吸。熊以为
他是个死人,就走开了。
等熊走了 那个朋友从树上下来 笑眯眯地说 喂 熊跟你咬耳
朵说了些什么呀
“它告诉我,在危急的时候,那些撇下伙伴的,都不是好朋友。”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2分)
2.照样子写词语。(3分)
笑眯眯
3.按短文内容填空。(4分)
两个好朋友在森林里玩耍,突然,有一只熊向着他们走来。一个人
。另一个人 。
4.给短文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2
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题目:我是一个 的孩子
小朋友,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听话、懂事、坚强、勇敢、逗人喜
爱、爱哭、调皮……我好想认识你。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通过
两件具体的事例把你的某一方面的性格特点展示出来,让我来结识结识
你这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