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新自我观及其教育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93.07 KB
- 文档页数:5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布鲁纳主要因为对教育作出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
他宣称:“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识的正当形式,能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时期的任何儿童。
”这在美国引起了一场课程改革运动。
我们可以用一、二、三、四来记忆。
一、一个学习实质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一定意义的结构,亦即是学习者主动的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编码系统的形成。
其中类目是指一组相关的对象或事件;编码系统则是指一组相互联系、非具体性的归类,它是人们对环境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是不断地变化和重组的。
二、两个学习理论基础(一)发现学习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虽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并影响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
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
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而表征系统发展的顺序,可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
由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他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特征:1.强调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
除了注重学习过程之外,布鲁纳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
他认为,直觉思维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
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
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3.强调内在动机。
布鲁纳更重视的是形成学生的内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
布鲁纳教学观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实践。
布鲁纳的教学观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发现学习:布鲁纳强烈倡导发现学习,他认为学习者应该通过自我发现和探索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认为,通过自我发现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住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知识。
螺旋式课程: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概念,这是一种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反复学习相同主题的方法,每次都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这个主题。
这样的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他们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记住事实。
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布鲁纳提出了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即直观阶段、象征阶段和形式阶段。
这个理论强调了学习的发展性和阶段性,以及教学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进行设计。
学习者中心:布鲁纳强调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应理解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然后根据这些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
文化在教育中的角色:布鲁纳认为,文化是塑造我们理解世界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因素。
他强调教育应该包含对文化的理解和价值的培养。
认知发展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布鲁纳倡导教育应该强调认知发展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纳的教学观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者评估等方面。
他的教学观鼓励我们将学习者看作是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他的理论强调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学习的核心理念发现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和试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示范。
布鲁纳认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发展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他们能够掌握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现代认知理论经对我们的启示,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它在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从事学习和研究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纳认为:“向学生提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可以引导学生形式发现的力量。
” (一)运用动机原则,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的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在这一基本概念中的“引起”、“维持”和“导向”是三个至关重要的词语。
“引起”在句中的含义是: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行为是动机驱动的;“维持”是维护保持的意思,带有排他性,是说动机能够使得他引起的行为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使得行为有一种持续性;“导向”是引导、指向的意思,是说动机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特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
因此,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正好揭示了动机的三大机能:即“引起”揭示了动机的“始发机能”,“导向”揭示了动机的“导向机能”;而“维持”则揭示了动机的“选择”和“强化”机能。
人的各种活动,是由不同的动机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的。
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的构建其知识体系。
我们所说的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的的一种内部动力,他制约着学生学习教材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的长效性。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外来动机(诸如奖励、分数、名次等等),作用比较短暂;只有内在动机才会起长效作用,比如,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是学生具有的共同特征,也是激励学生自我探索,获取科学知识的心理因素。
不是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学习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特岗计划”是中央实施的⼀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校毕业⽣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励⾼校毕业⽣从事农村义务教育⼯作。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篇1 ⼀、单选题: 1、⼉童有了改正错误⾏为的表现,家长取消限制游戏的禁令属于( D )A.消退B.惩罚C.正强化D.负强化 2、最为便利和经济的直观教学⼿段是( D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课件直观D.语⾔直观 3、某⽣会背九九乘法⼝诀,并懂得“三三得九”是3个3相加之和是9,这种学习属于( D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 4、“我⾛⽉亮⾛,我停⽉亮停”,这种⼉童在特定阶段所表现出的思维特点是( C ) A.永久客体性 B、不恒常性 C、⾃我中⼼ D、不可逆性 5、外部分组是按照学⽣的( B )来编班。
A.知识经验B.学习能⼒或学习兴趣C.发展⽔平D.年龄 6、《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以下属于学记观点的是( C )A.弃圣绝智,弃仁绝义B.有教⽆类C.“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D.注重“亲知”、“闻知”、“说知” 7、关于教育学的发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对新中国教育学产⽣最深刻影响的是凯洛夫 B.教育学作为⼀门独⽴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较轻视国民教育 D.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物 8、适当增加“⼩⼲部”岗位,适当进⾏“⼩⼲部”轮换,按民主程序选举班⼲部的作法,⽬的是为了( B )A.把班集体作为教师权威和意志的再现B.训练学⽣⾃我管理能⼒C.确保教师对班级预先期望能达到D.确保班级教与学不受⼲扰 9、⾮制度化教育思潮是当代出现的⼀种重要教育思潮,对于这种思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它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B.他要求构建学习型社会C.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再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D.它不是⼀种正规教育思想 10、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我不承认有任何⽆教育的教学”。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之一。
创立者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教学论思想家杰罗姆〃布鲁纳(J.S.Brunner,1915~)。
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较为明显地体现了时代精神。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规模进行教育效革的产物。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紧密结合的结晶。
布鲁纳首先是一位心理学家,1965年曾担任美国心理会主席。
他对动物行为、人的感知觉、人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等心理学问题皆有独特见解。
但他又是一位教育学家,尤其是出色的教学论专家。
战后他敏锐地将所专长的心理学理论与当时的教育教学问题相结合,深入研究人们关注的各种教学论课题,诸如智力发展、认知过程、课程编制、教学法改革等等,并提出许多闪光思想,从而创立了结构主义教学论流派,受到世界各自教育界的瞩目。
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布鲁纳的三本教育代表论著中:《教育过程》(1960年),《教学论探讨》(1966年),《教育的适合性》(1977年)。
西方教育界人士声称,《教育过程》是“有史以来教育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本书”。
正是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布鲁纳阐明了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实质: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为此,他提出著名的“三个任何”的观点,即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
布鲁纳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1.要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美国当时的中小学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杜威经验论的影响,片面强调具体事实和个人经验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价值,因此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他主张提高教学内容的学术水平和抽象理论水平,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即“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具体地讲就是指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法则的体系。
第一部分绪论J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e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J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L 6、结合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二部分:学习心理.L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L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J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J 12、简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J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L 8、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J J 6、简述卡芬顿(M。
V。
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J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
J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第三部分认知学习。
J 10、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J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J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L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第四部分情感与行为规范的学习L 2、评述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L 7、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L 9、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J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J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J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L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五部分:教学心理。
J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J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J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J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20170716 5E 20170902一、简答题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题1、1903年,______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2、1924年,________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廖世承)3、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与教》4、教育心理学是__________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与教育学)5、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和来体现的。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教一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和_ 、_ 、_等五种主要的要素。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_ ____、预测和_____的作用。
(解释、控制)8、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_ _、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__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敬业精神、教学风格)9、教学环境包括___ __和_ ____。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__ _,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检验和反思)二、名称解释1、教育心理学2、学习过程三、单选题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的科学.CA。
基本教育规律 B。
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
基本身心规律2.学校教育中的互动系统由()等核心因素构成。
AA。
教与学 B.教与环境 C.学与环境 D.教、学与环境3.()是学习的主体因素。
AA。
学生 B。
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4。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传递信息的工具.D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5.( )不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
AA.课堂纪律B.温度C.桌椅D.座位的排列6。
( )不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
DA.课堂纪律B.同学关系C.校风 D。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习的基本理论》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 20 世纪“程序教育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_____A :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 :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 : 目的认知理论D : 认知结构理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2、多选题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包括的要素_____A :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B :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C : 学习是渗透性的D : 学习的结果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的E :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支配的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
解析:考查罗杰斯有意义学习要素3、单选题“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_____。
A : 外部强化B : 自我强化C : 替代强化D : 积极强化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化的理解。
【参考答案】C【名师点晴】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三个强化,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是学习者因为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得到的强化。
如看到班级的其他同学学习成绩好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自己也好好学习。
自我强化是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规则和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在题干中,“警示教育”是通过别人的事例来教育和告诫当前的听众,故而是替代强化。
A 项,“外部强化”在心理学中不算是专业术语,在选择题中如果出现这种选项,一般都不能选做正确答案。
4、单选题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的是_____。
A : 罗杰斯B : 布鲁纳C : 班杜拉D : 斯金纳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罗杰斯是人民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5、单选题小明原来看见陌生人就躲避。
教育心理学提纲1.洛伦茨通过研究发现,印刻说明经验和学习对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中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邻域是学习。
3.相关类属学习是指新的材料类属于原有的具体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展、精确化、限制或修改,新的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
4.贾得于1908年提出解释学习迁移的类化理论。
5.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意义深远。
6.编码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重要机制,是指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式的过程。
7.由休息恢复精力(消除疲劳)是先快后慢,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以短休息为宜。
8.复式教学指教师针对不同准备情况和能力各异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材和教法,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这是一种因材施教的好方法。
9.郝德森发现,大多数求同思维者会选修自然科学,求异思维者会选修文科。
10.教育最终目标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11.根据皮亚杰的观念,儿童通过同化和顺化两种心理过程将经验转化为知识。
12.学习对于我们的意义和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二是学习能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13.布鲁姆将认知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审六项。
14.知识的实质是事物的属性和联系在人脑的反映,也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15.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主要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
16.课的划分应该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学习目标之间的联系,两颗之间的间隔时间和学习目标的平衡四个方面。
17.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可以将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18.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和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19.自我强化是指通过自身内部刺激的作业而完成度强化,对于学习期作用往往超过外部刺激所提供的强化。
20.组织者是指在意义接受教学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资料之前,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习的基本理论》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填空题根据斯金纳的强化观,教育中使用的“警告” ,属于____。
参考答案: 惩罚2、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_____。
A : 望梅止渴B : 画饼充饥C : 谈虎色变D : 叶公好龙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通过训练使得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和谈虎色变属于条件反射。
3、单选题托尔曼提出的有关强化的公式是_____。
A:S‐O‐RB:S‐RC:R‐RD:S‐S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4、单选题顿悟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_____A : 桑代克B : 巴甫洛夫C : 斯金纳D : 苛勒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顿悟说是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代表观点之一,其重要代表人物是苛勒。
5、单选题司机见到红灯就会停车,见到“减速慢行”的标志,就会慢行。
这属于_____。
A : 操作性行为B : 无条件反射C : 第一信号系统D : 第二信号系统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巴普洛夫条件反射两大分类的辨析。
【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尽管巴普洛夫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是教育心理学中比较偏的知识点,基本上很少涉及到。
但是对于它们的深刻理解有助于考生掌握“学习”这一重要考点。
即所有能归入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反应的都属于“学习”现象。
巴普洛夫认为,大脑皮质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从本质上可将条件刺激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的具体的刺激,如声、光、电、味等刺激,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刺激,即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
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有的。
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
第二信号系统是对语言刺激、抽象信号等能形成条件反射,如“谈虎色变” ,人并没有见到具体的虎的形象,但是一个“虎”字就使人脑联想到具体的虎,引起恐惧的心理反应。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习的基本理论》考点最新版(二)1、判断题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
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认知方式的理解。
【参考答案】错误【名师点睛】认知风格也叫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和稳定的风格。
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和沉思型、辐合型和发散型。
这些认知风格都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因此本题的后半部分是错误的。
2、单选题下列属于回避条件作用的是_____。
A : 敲击膝盖产生膝跳反射B : 碰到烫的东西,赶紧缩回手来C : 在屋内感觉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去D : 害怕见生人不敢上街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回避条件作用和逃避条件作用均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中负强化条件作用类型,而 AB 项均属于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人的本能反应,不需要学习,属于无条件反射,据此可排除 AB 项。
C 项“人声嘈杂”已经出现,主体逃避,属于逃避条件作用。
而 D 项中为主体“预示” ,说明“生人”这一厌恶刺激还未出现,属回避条件作用。
故选 D。
3、单选题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_____A : 斯金纳B : 普莱西C : 布鲁纳D : 加涅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4、多选题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A : 操作性行为B : 条件刺激C : 获得与消退D : 刺激泛化与分化参考答案: CD本题解释:【答案】CD。
解析: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5、单选题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_____。
A : 指导法B : 讨论法C : 发现法D : 接受法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布鲁纳主要因为对教育作出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
他宣称:“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识的正当形式,能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时期的任何儿童。
”这在美国引起了一场课程改革运动。
我们可以用一、二、三、四来记忆。
一、一个学习实质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一定意义的结构,亦即是学习者主动的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编码系统的形成。
其中类目是指一组相关的对象或事件;编码系统则是指一组相互联系、非具体性的归类,它是人们对环境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是不断地变化和重组的。
二、两个学习理论基础(一)发现学习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虽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并影响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
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
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而表征系统发展的顺序,可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
由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他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特征:1.强调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
除了注重学习过程之外,布鲁纳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
他认为,直觉思维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
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象性的。
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3.强调内在动机。
布鲁纳更重视的是形成学生的内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
第三章学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c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不确定》 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响,那么铃声是( d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响 D.无奈件反响3.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根底的人是( d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4.“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句话出自( d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米尔顿 D.华生不确定5.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 d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 D.态度6.学习的“试误说〞是由( c )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7.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展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救果律 D.条件反射8.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教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d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不确定 9.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10.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b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Il.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教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12.负强化是指( c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响发生的概率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响发生的概率C.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响发生的概率 D.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响发生的概率13.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
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B、知识与技能C、动机与迁移D、学习与教学3、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斯金纳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时期、、和完善时期。
3、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包括五要素三过程,三过程分别是、、。
4、1924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一书,1913-1914年又发展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分别是、、。
6、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几十年的发展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
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三、简述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其特征的是()。
A.定向性与顺序性 B.不平衡性C.差异性 D.叛逆性2、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1岁 B.2岁 C.3岁 D.4岁3、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为该行为的()A、发展期B、童年期C、关键期D、特殊期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期至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A、特殊运算B、逻辑运算C、具体运算D、认知运算5、下列选项符合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征是()。
A.以自我为中心 B.抽象逻辑思维C.思维可逆 D.守恒概念6、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
由此可知小红目前的认知发展属于()。
布鲁纳的教学观答: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⑴动机原则。
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⑵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⑶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
⑷强化原则。
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答: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用,一用便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再创造.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因而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3、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答: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
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
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
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4、学习动机的种类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5、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答: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试论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及教育意义试论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教育意义结构主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这种教育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结构主义之父的布鲁纳,他以心理学为基础倡导的结构主义学习观,在心理学方面接受并发展了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在教育学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化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前言结构主义也译作“建构主义”,最早来源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和论证,创立了当代世界最有影响的三大教育学理论之一——结构主义。
【2】结构主义教学思想主要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对教与学作了细致的阐述与归纳。
【7】结构主义学习观,即布鲁纳提出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这一理论主要包含以下观点:1)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的过程。
并且这一过程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
2)对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必须在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的背景下,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积极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构建起自己的意义,也就是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旧的知识经验因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3)学习者的学习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来与环境进行交互的。
也就是说学习者不是简单的把外部知识搬到记忆中进行翻版,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进行自我理解,建立内部心理表征。
4)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不仅包括大量的具有相关性、比较概括的结构性知识的建构,还包括在大量情景下产生的非正式经验背景的建构。
本文就是通过对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分析,来阐述它对我过教育的实际应用意义,主要是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意义。
二、结构主义学习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义布鲁纳是二十一世纪伟大的教育学家,他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很大,对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布鲁纳教育文化观是美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它的最主要的思想是以“学习为核心”,注重学习的内涵和方法,并强调每个学生应当掌握知识、技能和社会礼仪,从而确保其能够拥有扎实的学习基础,以成才教育为目标。
一、坚持以“学习”为核心。
在布鲁纳教育文化观看来,以学习为核心是教育的基础,是构建完善教育体系的基础。
因此,它力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探索适合学习的新方式和新环境,以及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和资源,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
二、注重教育的内涵和方法。
良好的教育内涵是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根本。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独立性和人格完整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世界和文化,并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强调获得扎实的学习基础。
在布鲁纳教育文化观看来,获得扎实的学习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追求卓越的基础。
因此,教育者应当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技能和社会礼仪,让学生能够学会自我调节、专注、安全和勤奋,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成长。
四、以教育成才为目标。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教授知识,而是教育学生成才。
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引导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以及弘扬文化遗产等。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是美国教育发展的基石,它注重“学习”、强调“获得扎实的学习基础”、以“成才”为目标,是一种完善、系统的学习思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对教育者和学生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精神,可以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