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在美蒙冤入狱7年才道真相
- 格式:docx
- 大小:13.47 KB
- 文档页数:3
牟其中资料范文近日,有着中国首富和首骗两个名号的争议人物——牟其中,刑满出狱。
牟其中的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入狱?的牟其中资料,为您揭秘!9月27日早上6时15分,前来接牟其中出狱的车到达湖北洪山监狱,35分钟后,6时50分,牟其中乘车离开服刑16年的监狱。
9月27日早上6时15分,牟其中唯一指定代理人夏宗伟登记进入洪山监狱接牟其中。
9月27日早上6时15分,牟其中唯一指定代理人夏宗伟登记进入洪山监狱接牟其中。
牟其中唯一指定代理人夏宗伟给牟其中准备了两大箱子等生活用品。
“牙刷、衣服,都是新买的。
”夏宗伟对记者说。
牟其中是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最为外界所熟知的有至今被视为商业奇迹的三件事:罐头换飞机、发射卫星,还曾试图开发满洲里。
在上世纪90年代,牟其中用1000车皮的轻工产品从 * 换回4架图154飞机,这些飞机成为当时四川航空发展的重要基础。
1999年1月7日,牟其中在上班途中被捕,第二天被关押至武汉市第二看守所。
后因南德集团“信用证 * ”,2000年被判无期徒刑,后因服刑期间狱内表现好,期间曾获得过数次减刑。
xx年9月27日,牟其中走出服刑了16年的湖北洪山监狱,距离他失去人身自由则将近18年。
去年八九月份,夏宗伟去探视牟其中时,牟其中曾对夏宗伟说:“明年(xx)南德试验将会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牟其中还曾对夏宗伟说,“我出去以后,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
理论写的再好,还是要实践检验。
与那些经济学家、理论家不一样,我自己发现了一套理论,我还可以自己做出来证明出来。
”牟其中,南德集团前董事长。
1941年生,汉族,重庆万州人。
一个把口号喊遍中国的富豪,一个曾同时肩负中国“首富”和“首骗”两个名号的备受争议的人物。
300元钱起家,办了三件大事:飞机易货、卫星发射、开发满洲里。
因南德集团信用证 * 入狱,2000年被判无期徒刑,后因表现好,改为有期徒刑18年。
性别:男身高:182cm体重:75kg祖籍:山东烟台出生地:重庆万州豪言:历史要将我推向高峰,所以要先将我打入深渊.提出改造国有企业;甚至还想炸开喜马拉雅山,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进我国西部地区。
科研明星与贪污嫌犯2014年,院士李宁第一次为国人广知时,示于人前的形象是贪污科研经费的“大老虎”。
被羁押4年,案子仍旧悬而未决。
看守所内的李宁始终坚持无罪,外面的家人却迟迟等不来一个结果。
被带走的院士“什么是君子,孔子说不忧不愁的人是君子。
心中善良,公正无私,亲情好友,所以无忧无愁,也许可以称为正人,如果还能够爱国忧民,献身事业,才是我心中的君子。
”2016年6月19日,星期四,李宁在电脑里敲下这段话。
第二天,与研究生拍完毕业集体照后,他被吉林省长岭县检察院人员带走,从此身陷囹圄已有4年。
李宁的博士生谭秦(化名)记得,拍照时,检方的人就在旁边守着,一拍完,李宁跟实验室的老师交代了几句就上车走了,他以为此行只是配合调查,签完字便可回京。
类似的调查,那两年李宁也经历过几次。
2012年初,国家审计署对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中国农大”)的科研经费进行审计,查出部分项目用假发票报账现象,但并未涉及李宁课题组。
后来延伸审计,扩大调查范围,李宁课题组的问题才浮出水面。
审计署查出李课题组存在870万元的科研经费违规报销问题。
同年5月,课题组返还中国农大703万元。
事情没有就此打住。
2013年5月,北京市检察院介入调查,但调查后未立案。
李宁的妻子吴晓青告诉本刊,当时检察院给李宁的结论是属于违规,但不是犯罪。
只是这一结论没有形成书面文件,后来开庭时,律师要求调取当时的记录也无果而终。
根据身边人的回忆,检察院调查之后,李宁以为问题已经解决,告诉大家继续专心搞科研。
在2014年1月31日的日记《马年第一篇》中,李宁曾这样写道:“2013年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一年,检察院的讯问导致我个人情绪悲观、无心工作,而整个公司团队惊慌失措、人心全散。
”虽没表现在明面上,但大家都看得出来,那两年的李院士,状态低落了很多。
李宁头上悬着的那把利剑并未随北京市检察院的调查结束而落地。
2014年5月,吉林长岭县的检察人员来到北京,最高检察院指定松原市人民检察院继续侦查李宁课题组科研经费问题,这一任务被交给了长岭县。
科学家的故事作文20篇科学家的故事作文(一):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他赐给了人们很多发明创造,让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发明,比如:电灯、留声机、投票计数机、蓄电池等两千多个发明,无不让人敬佩。
列文虎克是显微镜之父。
当他把他的显微镜对准一滴雨水时,他发现了其中的小小世界,无数微生物游戈与其中。
他把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引起了轰动。
达·芬奇的工作日志里绘有许多东西的设计图,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计算器的设计。
达·芬奇日记长13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
如果你此刻学习物理,不论是谈到重力问题,还是光线和光学原理,你还得从爱萨克·牛顿爵是的研究成果开始。
牛顿是第一个提出光是有粒子构成的,这原理让他研制出了反射望远镜(如今以他的命名)。
此外,牛顿还在声、热原理研究方面做出了供献。
读了这些科学家的故事,我更爱科学了!科学家的故事作文(二):约翰尼斯·开普勒,1571年12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
13岁进入教会学校,16岁被蒂宾根大学录取,20岁获硕士学位。
1594年,在担任中学教师期间,潜心天文探索,并在1596年出版了《宇宙的神秘》一书。
此书受到天文学家第谷的赏识。
1600年,开普勒移居布拉格,应邀为第谷做助手。
第谷逝世后,开普勒利用遗留的很多资料,利用几何曲线表示火星的运动,发现火星运动的轨迹不是圆,而是椭圆,并且运行速度不匀。
1609年,开普勒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发表了着名的第一和第二定律。
第必须律把太阳的位置精确标定在椭圆焦点上,各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
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在形式上提示了行星与太阳的连线于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这在本质上阐明了行星离太阳近则快,远则慢的不匀速性。
1619年,开普勒在《宇宙和谐论》一书中发表了第三定律,即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的平方,等于椭圆长轴一半的立方。
开普勒的发现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
命题演讲训练50篇:1、做一代有责任感的中国人尊敬的老师,在座的同学们:大家好!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历史。
几千年来,中国人用绵延不绝的责任,惊天动地的注解着民族精神: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身影何其匆匆;漫漫长路,屈原上下求索,心志何其虔诚;身受宫刑,司马迁忍受剧痛,“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史家绝唱”何其恢宏;虎门销烟,林则徐铸我中华尊严,神情何其巍巍!因为责任,毛泽东指点江山,聚万众之心,开天辟地;因为责任,邓小平海纳百川,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因为责任,江泽民、胡锦涛继往开来,点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火……毫无疑问,责任,是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不倒的长城;责任,是我中华民族生养灿烂文明的良田沃土;责任,是我中华民族之林的坚强基石!敢负责任,我中华民族怎能不江山多娇,国力强盛,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今天,生活在一个如此美好,如此可爱的国度,我们无时无处不见证到党和政府的责任,人民的责任。
无时无处不为之自豪,为之感动流泪!君不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正在抓紧加快实施;合力打造一个绿色北京,中国人正准备为世界奉献最成功最完美的奥运;中国科学家和其它国家的科学家们共同破译出来人类基因密码,共同揭开了人类生命科学的新篇章……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中,通过报纸和电视,我们看见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各级领导以及各条战线的人民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我们看见姜素椿、叶欣、李晓红等医护人员担负起救死扶伤的责任,置生死于度外,把一个个“非典”病人从“干枯的罗布泊”拉出来,小心翼翼扶着他们重新走进“生命绿洲”的感人事迹。
有了这样高度负责的政府和领导,有了这样尽职尽责的白衣天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恐慌?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事实证明,曾经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终于打败“非典”,战胜灾难!让我们设想一下吧,如果人人缺乏责任,人人放弃责任,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洪水将会泛滥,田地将会荒芜,工厂将会倒闭,疾病将会横行,国家将会衰亡。
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集(其实就是考察你平时的阅读积累。
试问:你记忆的仓库里积累了多少东东呢?)一、立志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5.陈胜的鸿鹄之志(见《陈涉世家》)6.鲁迅弃医学文:青年时期鲁迅,曾到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希望以医救国。
在第二学年里,学校增加了一门学科—-细菌学。
教学这一门课程时,细菌的形状全部是用幻灯片显示的。
有时穿插放映一些时事幻灯片.有一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录片,画面上出现很多中国人围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间谍的中国人,这个人将砍头示众,周围人在看热闹,画面上观众体格强壮而精神麻木。
鲁迅深受刺激,心情十分痛苦,他深深感到,学医在当前并不是一件要紧的事,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人们即使体格再健壮,也只能被示众或作看客。
最紧要的,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
于是,他毅然弃医学文.终于成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
7.为了中华之崛起:新学年开始了,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读书是为什么?有的回答:“为家父而读书.”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
"也有人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魏校长指着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说:“周恩来,现在你谈谈为什么要读书?"“为了中华之崛起。
”周恩来庄重地回答。
由于他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有听清楚,于是周恩来又沉着有力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谭锦庸之死中国梦感想弱国无外交,清朝时期我国有位外交官在美国因为不堪受辱,悲愤跳河自尽,他的名字叫谭锦镛。
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他的故事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下,谭锦镛的经历也是晚清那段屈辱历史的一个缩影。
谭锦镛是清朝时驻美国大使馆的陆军武官,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大使馆的人在美国也经常受人欺辱。
美国警察对谭锦镛进行了百般羞辱,之后将他押回了警察局关押起来。
谭锦镛拿出了大清政府大使馆的外交武官证,不料美国警察丝毫没有改变嚣张跋扈的态度,反而大声说道“中国人都得挨打”。
后来还是一位华裔商人花钱疏通了警察局的关系,谭锦镛才被放了出来,离开警察局时已经是8月14日凌晨了。
堂堂大清朝的武官,在异国他乡竟然被一个小小的警察如此羞辱,谭锦镛越想越愤怒。
如果只是羞辱他个人,他咬牙也就忍了,可他们羞辱的是大清朝,是所有中国人,泱泱华夏什么时候受过这份屈辱?最终谭锦镛走上了一座大桥,纵身一跃跳了下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谭锦镛跳河时,那个把他从警察局救出来的华裔商人就在一边看着,却没有阻拦,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很清楚,中国人可杀不可辱,更何况谭锦镛代表的还是大清朝,受此羞辱,他如何面对自己的同胞?只要他活着,这段屈辱的经历就会不断被人提起,只有他死了,这件事才会被慢慢遗忘。
我想中国如果没有两弹一星,没有日渐强大的综合国力,没有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大团结,美国和北约不会轻易低头的,美国总统不会公开道歉的,美国和北约也不会赔偿的。
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尊严。
我从谭锦镛受辱跳桥自杀到美国总统5次公开道歉的故事中深切感受到:一个任人宰割欺辱的旧中国一去不复返了;一个日渐强大的新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亦毋庸讳言,我们也曾犯过一些错误,贻误了不少宝贵的时光,挫折和创痛迄今还在折磨着我们,以致今天在向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途中,也面临着一些这样那样的困难。
但从上个世纪初甚至更早些时候开始,中国人便世代为继地为国家独立、民族强盛艰苦奋斗,铸造了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2023钱学森读后感2023钱学森读后感1《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动详细地讲述了钱学森从出生到逝世所有历经的事情,并重点写了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钱学森小时候不但聪颖过人,而且十分刻苦钻研。
长大后钱学森去美国深造,成为美国空气动力学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
当时他在美国享有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想早日回到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做贡献。
他顶住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终于回到祖国。
1956年,钱学森参加了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他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有关钱学森的在运载火箭和导弹方面的价值,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曾这样形容: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读了这本书,这让我想起有些同学说学习没有用,只会学成书呆子,许多不学习的人照样能成为大老板。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想,那祖国的明天将会怎样?要想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那就要像钱学森爷爷那样学好科学知识,将来报效祖国,让祖国的明天因我们而美丽!2023钱学森读后感2钱学森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
不久,经冯·卡门的推荐,钱学森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间,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却充满了波折。
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一个美国上校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一个师,绝不能让他回去。
新闻奇才赵敏恒的曲折人生作者:李北宏来源:《世纪》2017年第02期蜚声中外的新闻奇才、中国著名记者赵敏恒,生于1904年,自幼博闻强记,享有“神童”之名。
1923年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堂(即清华大学的前身),同年即官费进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文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一年后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1925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同时在纽约环球通讯社当编辑。
1928年曾任民国政府外交部情报处副科长兼秘书,同年8月在英国路透通讯社任职。
赵敏恒教授大我父亲李振麟(复旦大学教授、语言学家)十岁,清华先后同学,关系密切;赵伯母谢兰郁(生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和家母卢慈和也是老友。
父母眼中的赵家人善良、正直、有学问。
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赵敏恒不凡的职业生涯和上世纪50年代的惨痛经历,在同他儿子的多次交流中知道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不要命”的新闻记者赵敏恒是少有的新闻奇才,这在新闻界早有认同。
他之所以名扬国际新闻界,是在于他有多次极具分量的报道,在世界新闻史上留下了华彩的一笔。
他是最早向全世界报道“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秘密调查报告和西安事变的记者;最早以路透社记者身份向世界报道开罗会议的信息,而美联社关于开罗会议的报道,比路透社整整迟了14个小时。
因为开罗会议报道的特殊成绩,赵敏恒获得了金烟盒奖。
这是路透社内的最高奖项。
上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者对重庆狂轰滥炸,赵敏恒不顾炮火,多次去电报局发电讯稿。
一次日机轰炸,他去大棵子电报局,电报局已是一片火海,空无一人。
走出电报局后路上碰到一逃避轰炸者,赵敏恒向其打听哪里还有可发电报地方。
那人认为赵是疯子,惊讶地说,这个时候你还要发电报?无奈之际,赵登上嘉陵江上的英国轮船请求发报,终于将日军暴行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发布。
后来英国驻华大使批评赵借用英舰电台发报,赵说,我是路透社记者,我要完成我的工作。
我不是你的雇员,你无权命令我。
他妻子谢兰郁说:“他采访新闻,不要命。
中国博士在美蒙冤入狱7年才道真相
2010年的一则新闻:中国留美博士涉恐入狱,当年许多人并不知道真相,只有这个中国留美博士翟田田感到很冤!
虽然在异国他乡经历4个月的牢狱之灾后终于无罪释放,顺利回国。
但他的这段痛苦的经历并没有人知道!
2017年9月13日播出的《演说家》中,他走上舞台,选择自诉真相!
他感叹:无罪释放是因外交部和驻纽约使馆以及在美每一位华人的支持,身在他乡,蒙冤入狱,国家是唯一的依靠。
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也许当年对些事颇有争议的人也渐渐淡忘了,但在他的心里一定很憋屈,所以当他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他也知道莫名其妙被抓进监狱的原因,他希望还自己一个清白!
演讲一开始,翟田田晒出了一张自己18岁时候的照片,这是当时在美国上学的他!
现在的他身材发福,面对七年前的自己他自嘲说: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与七年前在美国坐的那次牢有很大的关系。
事情起因
在2010年的一天,校警忽然就将他抓进了学校的警局,拿走了他的钱包、手机、护照和所有证件,还给安了一个很大的罪名:“恐怖威胁”。
他一直以为“美国是一个以自由和民主为样板的灯塔国”,任何一个犯人进了监狱,也该有权利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他甚至连“恐怖威胁”这个罪名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明白。
当时的新闻报道说,因为他在课堂上和教授吵架,扬言要拿燃烧弹炸了学校,因此被以“恐怖威胁”的罪名抓捕。
美国检方还声称
掌握了这段录音,还有他要制造燃烧弹的证据。
翟田田表示这个罪名根本就是无中生有:“我连律师都没有找就赢了官司,你觉得他们有证据吗?”
从博士生到阶下囚到回到国内,翟田田说,生活中最暗淡的那一页似乎已经翻过去了,但是,他始终想不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进监狱。
直到后来,他才终于想起来,在入狱的17天前,他曾参加过美
国的一个听证会,而这个听证会,可能是他入狱的根本原因。
翟田田当时参加的听证会内容是:新泽西的交通总署公开讨论公共交通是否应该涨价。
他发言说:
“奥巴马当局许诺的400万美金,新泽西的交通总署没有拿到。
但这不能成为交通总署“把手放到老百姓的口袋里去要钱的理由”。
这一发言赢得了在场老百姓的热烈掌声,他下台之后,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翟田田表示,他当时有些“口无遮拦”,甚至对“美联储在全球剪羊毛的金融奴役的本质”进行了抨击。
第二天,这些内容就被登在了新泽西的独立日报上,两个礼拜之后,校警就出现在他的公寓门口。
我之所以能够以无罪的身份从监狱里走出来,不是因为我个人,而是因为,美国受不了天下的舆论,而且它受不了我背后有一个强
大的国家在支持着我。
翟田田说,在外面的留学生都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在国外待的时间越久,越爱国。
我之所以能够以无罪的身份从监狱里走出来,不
是因为我个人,而是因为,美国受不了天下的舆论,而且它受不了
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支持着我。
“当你身在他乡,蒙冤入狱的时候,你唯一的依靠,就是你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