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核酸图谱分析
核酸图谱分析包括核酸电泳图谱、核酸酶 切图谱、寡核苷酸指纹图谱等。 适用于这些诊断技术的试剂,主要是核酸 提取、酶切、电泳等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 剂,商品化程度已很高。
(一)核酸电泳图谱分析
核酸电泳图谱是指分离纯化的核酸,由于分子量的差 异而在电泳中迁移速率不同,形成不同的带型。通过带型 异同度的分析可确定生物体间的遗传关系。质粒图谱分析 和RNA图谱分析都是电泳图谱分析。 1.质粒图谱分析 质粒是细菌细胞内能自主复制的染色 体外的DNA,它是耐药性、毒力因子等特殊遗传特性的 载体。多数细菌往往含有大小和数量不等的质粒,具有相 对稳定性,因此质粒图谱分析是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的重 要工具,具有诊断价值。 该法简便、特异、快速、可靠,缺点是对一些无质粒 或质粒不稳定的菌株,以及质粒分子量相同而核苷酸序列 不同的菌株无分辨能力。
一
二:基因探针的标记方法
1.放射性探针的标记法 缺口平移标记法:在适当浓度的DNaseⅠ作用下, 在双链DNA上随机造成3’-OH端缺口,而大肠杆 菌DNA聚合酶Ⅰ有修补缺口的能力,其具有 5’→3’外切酶活性,在缺口处按5’→3’方向切除单 核苷酸;同时有5’→3’的聚合酶活性,在缺口处3’ 端加入底物中的单核苷酸,因而可从切口的5’除 去核苷酸并与3’端核苷酸的加入同时进行,以互 补的DNA单链为模板合成新的DNA,这时在反 应液中加入一种或多种标记的核苷酸(P-32,H3),从而形成高放射性的DNA探针
(一)核酸探针制备技术
基因探针的获取 二 1. cDNA探针:通过提取纯度较高的相应的 mRNA,反转录成相应的cDNA,再利内切酶不完全水解,从而得到许多片段, 选取长度在15-20kb的片段重组到噬菌体中, 经过体外包装,再转录到大肠杆菌,在固体培 养基上可得到许多噬菌斑,然后用菌斑原位杂 交筛选含有目的的基因作为探针。 3. 寡核苷酸探针:人工合成低于50个核苷酸的任 意序列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