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滑动轴承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7.14 MB
- 文档页数:77
第十三章滚动轴承13-1(1)N316/P6 51316(2)51316 N316/P6(3)6306/P5 51316(4)6306/P5(5)3030613-2 (1)13-9 答:一个30000或70000型轴承只能承受单向轴向力,所以该类型轴承只能成对使用。
正装指轴承的外圈窄边相对,轴承的支撑反力作用点的跨距较小,派生轴向力相对;反装指轴承的外圈宽边相对,轴承支撑反力作用点的跨距较大,派生轴向力相背。
面对面安装即正装,背对背即反装。
13-13 答:常见的失效形式为点蚀、磨损、胶合、断裂等,寿命公式是针对点蚀失效形式建立起来的,L是基本额定动载荷为C的轴承所受当量动载荷为P时的寿命。
作业题13-1答:N307/P4、6207、30207的内径为35mm,51301的内径为12mm。
N307/P4公差等级最高,6207允许的极限转速最高,N307/P4承受径向能力最强,51301不能承受径向载荷。
13-6解:圆锥滚子轴承反装,查手册知30207的基本额定动载荷为54200N ,e=0.37,Y=1.6。
(1)两轴承的径向载荷Fr1和Fr2Fr1=875.65N ,Fr2=1512.62N(2)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Fa1和Fa2N 2746.1265.8752r1d1=⨯==Y F F N 4736.1262.15122r2d2=⨯==Y F F 因为N F F F 274N 873004473=+d1ae d2=>=+所以1被压紧,2被放松。
73N 8=+ae d2a1F F F = ,N 473d2a2==F F(3)两轴承的当量动载荷因为e F F >==165.875873r1a1 ,e F F <==32.062.1512473r2a2所以X1=0.4,Y1=1.6; X2=1,Y2=0即有N2621)8736.165.8754.0(5.1)(a11r11p 1=⨯+⨯⨯=+=F Y F X f P N 226962.151215.1)(a22r22p 2=⨯⨯=+=F Y F X f P(4)验算轴承的寿命因为P1>P2,所以按轴承1的受力大小验算h h P C n L 150********)262154200(5206010)(60103/10616h >=⨯⨯==ε 故所选轴承满足寿命要求。
《机械设计》精品课程习题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分析与思考题●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分析与思考题2-1试述机器和机构的特征。
2-2说明构件、零件及部件的特点。
2-3简述现代机器的定义及特征.2-4试述机械产品设计中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2-5叙述机械设计的基本类型及设计的一般程序.2-6简述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分析与思考题3—1 图示各零件均受静载荷作用,试判断零件上A点的应力是静应力还是变应力;并确定应力比r的大小或范围.题3—1图3—2 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Kσ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它对零件的疲劳强度和静强度各有何影响?3-3 零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与材料试件的等寿命疲劳曲线有何区别?在相同的应力变化规律下,零件和材料试件的失效形式是否总是相同的?为什么?3—4 试说明承受循环变应力的机械零件,在什么情况下可按静强度条件计算?什么情况下需按疲劳强度条件计算?3-5 在单向稳定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如何确定其极限应力?3-6 疲劳损伤线性累积假说的含义是什么?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3—7 在双向稳定变应力下工作的零件,怎样进行疲劳强度计算?3-8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高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有哪些?3—9 导致机械结构发生低应力断裂的原因有哪些?3-10机械结构的裂纹是否会失稳扩展是如何判定的?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分析与思考题4-1 按照摩擦面间的润滑状态不同,滑动摩擦可分为哪几种?4—2 膜厚比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边界摩擦、混合摩擦和液体摩擦所对应的膜厚比范围各是多少?4-3 在工程中,常用金属材料副的摩擦系数是如何得来的?4—4 什么是边界膜?边界膜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如何提高边界膜的强度?4—5 零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4—6 根据磨损机理的不同,磨损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特点?4—7 润滑油的粘度是如何定义的?什么是润滑油的粘性定律?什么样的液体称为牛顿液体?4-8 粘度的表示方法通常有哪几种?各种粘度的单位和换算关系是什么?4—9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4-10 在润滑油和润滑脂中加入添加剂的作用是什么?4-11 流体动力润滑和流体静力润滑的油膜形成原理有何不同?流体静力润滑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4—12 流体动力润滑和弹性流体动力润滑两者间有何本质区别?所研究的对象有何不同?第二篇连接第五章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分析与思考题5—1常用螺纹有哪几种类型?各用于什么场合?对联接螺纹和传动螺纹的要求有何不同?5—2 在螺栓联接中,不同的载荷类型要求不同的螺纹余留长度,这是为什么?5—3 联接螺纹都具有良好的自锁性,为什么有时还需要防松装置?试各举出两个机械防松和摩擦防松的例子。
中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机械设计基础》第1章绪论(约占2%)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
2、理解:构件、零件、部件的概念。
3、掌握:机器、机构的特征;机器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及速度分析(约占8%)1、了解: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绘制。
2、理解: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的组成;速度瞬心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等。
3、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约占5%)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等。
2、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判据;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图解法等。
3、掌握: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等。
第4章凸轮机构(约占5%)1、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等。
2、理解: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的特点;盘形凸轮基本参数的确定等。
3、掌握: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图解法设计平面凸轮的廓线等。
第5章齿轮机构(约占5%)1、了解:齿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齿廓实现定角速比的条件等。
2、理解: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传动特点;根切、最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圆锥齿轮机构等。
3、掌握: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和标准安装等。
第6章轮系(约占8%)1、理解:轮系的分类及其应用等。
2、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简单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等。
第7章间歇运动机构(约占2%)1、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间歇运动机构等。
2、理解: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计算等。
第8章机械动力学基础(约占5%)1、了解: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飞轮主要尺寸的确定;回转件的平衡的目的;回转件的平衡试验等。
2、理解: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方法;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回转件的平衡计算等。
第9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约占2%)1、了解:机械常用材料及其选择;极限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和优先数系;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