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6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6.45 MB
- 文档页数:60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共10页)姓名:陈加定学号:SF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12/23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摘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人工智能与I M T、I M S的关系, I M S 和C I M S, 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 智能制造系统的特征及框架结构, 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加工中心IMC, 智能制造技木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术,IMS,IMC,IMT。
一、智能制造技术提出的背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
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 经历了由手工制作、泰勒化制造、高度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
就制造自动化而言, 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 70 年代以后则是CNC机床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80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
与此同时, 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 但与实用化相距甚远。
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发展, 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 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 二是借助计算机和自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
80年代以来, 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向产品、工艺和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就促使我们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方法, 利用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 发展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与系统, 这便是智能制造技术(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MT) 与智能制造系统( Intelligent M anufacturing System,IMS)。
90 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竞相大力发展I M T 和I M S 的深层次原因有:(1)集成化离不开智能;(2)机器智能化比较灵活;(3)智能化的经济效益较高;(4)白领化使得有丰富经验的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日益缺少,产品制造技术越来越复杂, 促使使用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技术来解决现代化的加工问题;(5)工厂生产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生产管理和生产自动化。
智能制造中工业机械臂的精确控制技术研究
李雪婧
【期刊名称】《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年(卷),期】2024(60)2
【摘要】通过深入分析工业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控制算法设计以及实验验证,研究自适应控制技术在提升机械臂操作精度方面的有效性。
通过对比自适应控制和传统控制方法在多个任务执行中的表现,展示自适应控制在位置精度、轨迹跟踪及适应环境变化方面的优势。
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自适应控制算法在复杂工作环境下提高控制精度的能力,也为未来智能制造领域的机械臂控制技术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验证。
【总页数】4页(P185-188)
【作者】李雪婧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基于BackSteping算法的工业机械臂快速精确跟踪控制器设计
2.机械制造加工中精确控制技术研究
3.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参加实施的智能制造项目入选世界智能制造大会“2019中国智能制造十大实施案例”
4.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智能制造技术研究
5.基于工业品知识图谱的精确搜索和智能推荐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