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穆旦《我看》原文阅读(含简析)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部编版九上《我看》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1935年穆旦就读于清华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穆旦随清华大学南迁至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这时期的穆旦创作了一些诗歌,随后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连续发表《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我看》《从空虚到充实》等作品。
诗歌题目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视角”看“,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穆旦(1918一1977),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
其主要作品有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雪莱抒情诗集》,诗集《旗》《穆旦诗集》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丰润:(肌肤等)丰满滋润。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
忧戚qī:忧伤。
戚,悲伤。
勃bó发:焕发;蓬勃生发。
飘逸yì:漂浮,飘散。
漫màn游:随意地不受拘束地游览。
流盼:转动目光看。
摇曳yè:摇荡,晃动。
二、主题概述这首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画卷,感悟生命的美好,引发了诗人对充满生机的生命的礼赞,表达了诗人愿与春景一起,与自然合流,把快乐带给人间的美好愿望。
三、作品结构第一部分(第1、2节):描绘出一幅春天原野的美丽图画。
第二部分(第3~5节):歌颂春天里生命的勃发、美丽、自由和力量,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四、鉴赏品读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一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表现出春风的温柔亲切。
2.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看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看到“流云”“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作者的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3.“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这句话怎么理解?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漂荡流传。
九年级语文上册现代诗《我看》赏析
我看
诗人∕穆旦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悄悄,比拟,生动,写出春风的轻柔;揉,形象,写出风吹草低的景象】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拟人】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比喻,将青草的起伏比作绿潮,表现春草的茂盛】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吸入,写出晴空的高远深邃】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拟人,生动地写出云彩在傍晚时分的色彩变化】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拟人,表现晚霞的美丽令人沉醉】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你”,指的或许是大自然,因为前文描写的是大自然的景色】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大自然的主旋律永远是蓬勃的生命,欢乐和忧戚都是浮云】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比如孔子曾赞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哲人已逝,大自然的脉动依旧】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拟人,生动形象,写出生命的旺盛】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排比,生命无处不在,无远弗届】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期待融入大自然,天人合一】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不拒苦乐】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燃起,吹熄,将花朵比拟为火,将季节拟人,生动写出
花朵随季节开放、凋谢的景象;意在表明,与自然合一,则苦乐于我,正如花开花谢,再寻常不过】。
第05课《我看》(解析版)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穆旦:忠魂耿热满玉壶夏生荷①1949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硕士学位。
1952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他本可留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任教,即便是靠着写诗也可能有很好的生活,但他却坚持要回国,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
可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美国政府不允许在美的中国籍高级知识分子离开,穆旦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冲破重重阻挠,最终回到了祖国,在南开大学任外语系副教授。
②一回来,穆旦就开始紧张的翻译工作,为了给这个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他甚至停止了写诗,以便专心于译作。
5年内,他便翻译出版了普希金的好几部代表作,以及《拜伦抒情诗选》《济慈诗选》等等。
他的译作发行量很大,以至于没人知道他是诗人穆旦,只知道他是翻译家查良铮。
然而,穆旦不会逢场作戏,更不会说假话,遇事总是喜欢仗义执言,因此很不得一些人的喜欢,这也为他后来的厄运埋下了隐患。
③1959年,在南开大学“反右倾”运动中,有人翻出了穆旦的过去,举报了他,天津中院随即宣布穆旦为“历史反革命”,判处他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
这是历史的悲剧,穆旦无力反抗。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
“好男儿当捐躯为祖国,不该苟且偷生。
”1942年,穆旦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并担任翻译官,后又上了最前线,进入到被誉为“魔鬼之谷”的胡康原始大森林,同行的5万多同胞都葬身于此,而穆旦在历经8天饥饿和身染痢疾之后,竟奇迹般地捡回了一条命。
然而,正是这段经历让穆旦此后厄运连连。
作为“历史反革命”的他,被发配到校图书馆,白天要从事打扫厕所、楼道等杂役,晚上则要写“思想汇报”“认罪反省”。
亲朋们不再上门,穆旦也变得沉默寡言,当初他执意要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翻译文学,但现在却要放下手中的笔,“沉重的枷锁会被打断,牢狱会被颠覆,而门口的自由将微笑地把你们拥抱……”这是穆旦翻译的普希金的诗歌,但他不知道自己的枷锁何时才能被打破。
部编版九上《我看》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1935年穆旦就读于清华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穆旦随清华大学南迁至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这时期的穆旦创作了一些诗歌,随后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连续发表《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我看》《从空虚到充实》等作品。
诗歌题目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视角”看“,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穆旦(1918一1977),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
其主要作品有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雪莱抒情诗集》,诗集《旗》《穆旦诗集》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丰润:(肌肤等)丰满滋润。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
忧戚qī:忧伤。
戚,悲伤。
勃bó发:焕发;蓬勃生发。
飘逸yì:漂浮,飘散。
漫màn游:随意地不受拘束地游览。
流盼:转动目光看。
摇曳yè:摇荡,晃动。
二、主题概述这首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画卷,感悟生命的美好,引发了诗人对充满生机的生命的礼赞,表达了诗人愿与春景一起,与自然合流,把快乐带给人间的美好愿望。
三、作品结构第一部分(第1、2节):描绘出一幅春天原野的美丽图画。
第二部分(第3~5节):歌颂春天里生命的勃发、美丽、自由和力量,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四、鉴赏品读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一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表现出春风的温柔亲切。
2.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看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看到“流云”“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作者的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3.“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这句话怎么理解?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漂荡流传。
部编版九上《我看》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1935年穆旦就读于清华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穆旦随清华大学南迁至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这时期的穆旦创作了一些诗歌,随后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连续发表《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我看》《从空虚到充实》等作品。
诗歌题目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视角”看“,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穆旦(1918一1977),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
其主要作品有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雪莱抒情诗集》,诗集《旗》《穆旦诗集》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丰润:(肌肤等)丰满滋润。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
忧戚qī:忧伤。
戚,悲伤。
勃bó发:焕发;蓬勃生发。
飘逸yì:漂浮,飘散。
漫màn游:随意地不受拘束地游览。
流盼:转动目光看。
摇曳yè:摇荡,晃动。
二、主题概述这首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画卷,感悟生命的美好,引发了诗人对充满生机的生命的礼赞,表达了诗人愿与春景一起,与自然合流,把快乐带给人间的美好愿望。
三、作品结构第一部分(第1、2节):描绘出一幅春天原野的美丽图画。
第二部分(第3~5节):歌颂春天里生命的勃发、美丽、自由和力量,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四、鉴赏品读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一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表现出春风的温柔亲切。
2.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看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看到“流云”“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作者的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3.“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这句话怎么理解?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漂荡流传。
课内阅读我看穆旦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1.思考: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特点?2.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请画出来,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也可用“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的格式来表达)3.思考:第二节紧承第一节哪个词语?自己找找第二节中意象有哪些?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感受诗人内心。
参考答案1.春风、青草。
春风唤醒大地,让万物复苏,青草让原本枯黄的大地换上新装,这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2.“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拂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特点。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意象感知诗人内心并没有因为战争颠沛流离而心灰意冷,他眼中心中有这样的美而有力的意象在告诉我们他内心怀着希望,希望自己,家国也如这春一般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品读第二节3.紧承第一节的“向晚”。
意象:展翅翱翔的飞鸟、天边的漫漫流云和无际的大地。
画面: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了天空,也映红了莽莽大地。
黄昏鸟归巢,然战乱人无家,天高任鸟飞,地广烽烟我迫徙。
诗人承陶渊明诗歌中的飞鸟意向表达自己对家园和自由的渴望。
此处此时是最美夕阳红霞映山红,而诗人所见却是血染国土。
诗人借美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O,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O!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O 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O,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938年6月穆旦评析: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
这就是人类的爱情的价值实现,这就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的主暗笑”,这是说,在爱的发展中,“你我”的理性的因素仍然在起作用,以致使“主”暗笑,“主”也就是造物者——人类生命本能,包括爱的创造者——自然,他也在暗笑,现在的“你我”太理智了,所以,就“不断地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这个“另外的你我”,就是对于现在的过分理智的“你我”的一种超越,添加之后的“丰富而且危险”,是对于爱的热烈感情的一种抽象性的暗示。
“主”的“添来另外的你我”,实际上是说自身感情的自然强烈化,或者说生命潜在本能的能动的发扬。
在九叶诗人中,最为深刻地体现出40年代新诗现代性探求的,无疑是穆旦。
他的诗歌以深邃的内涵、饱满的激情以及娴熟的技艺,将新诗的审美品质推向了新的高度,在他身上汉语的表现力和穿透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呈现。
穆旦给人感受最深的不光是他的诗,还有他在逃避不了的坎坷命运中的奋斗,或者说是他面对命运的不同常人的选择。
有时人的命运是不可选择的,个人的命运也无法把握,但是他可以选择人生的态度。
今日本专栏为大家带来穆旦的诗一首《我看》,在这首诗中能够体会到自身感情的自然强烈化,或者说生命潜在本能的能动发扬。
我看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2)赏析画线的句子“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3)第二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如何理解第四节中“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的含义?(5)作者在这首诗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了怎样的愿望?
答案:(1)春风、青草。
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3)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4)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这首诗通过描绘两幅美丽图画,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由的憧憬,表达了诗人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我看原文及赏析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们总是热衷于阅读一篇优美的文章,而赏析则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本文将围绕一篇名为《我看》的诗歌进行阐述,分析其内容及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更好地欣赏这类作品。
首先,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我看》这首诗的原文:原文:我看山水,山水看我;我观花鸟,花鸟观我。
天地大舞台,万物皆演员;时光长河流,岁月悠悠过。
这首诗以作者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在诗中,作者将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宏大的自然舞台画卷。
接下来,我们来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1.构思独特:作者通过将自己与大自然景物相互对照,产生了一种有趣的互动效果。
这种构思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可视性和趣味性。
2.意境深远:诗中以山水、花鸟为背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丰富多彩。
同时,通过时光长河流、岁月悠悠过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常。
3.语言优美:诗中对仗工整,如“我看山水,山水看我;我观花鸟,花鸟观我。
”这种对仗既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也体现了作者的深厚文学功底。
4.寓意丰富:诗中以万物皆演员、岁月悠悠过等表述,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万物生长的规律。
这使得诗歌具有较高的哲理性和思考价值。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原文与赏析,得到以下启示:1.观察大自然:要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从一草一木中发现生命的奥秘。
2.感悟人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要思考人生百态,体会岁月沧桑。
3.丰富语言表达:学习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学韵味。
4.挖掘作品寓意:深入探究作品背后的哲理,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最后,总结与建议:通过阅读《我看》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作者优美的文字,还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首诗的赏析方法,去挖掘更多作品的艺术价值。
同时,也要学会观察大自然,感悟人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穆旦我看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O,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O!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O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O,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1938年6月
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
这就是人类的爱情的价值实现,这就是真正获得了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的主暗笑”,这是说,在爱的发展中,“你我”的理性的因素仍然在起作用,以致使“主”暗笑,“主”也就是造物者——人类生命本能,包括爱的创造者——自然,他也在暗笑,现在的“你我”太理智了,所以,就“不断地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这个“另外的你我”,就是对于现在的过分理智的“你我”的一种超越,添加之后的“丰富而且危险”,是对于爱的热烈感情的一种抽象性的暗示。
“主”的“添来另外的你我”,实际上是说自身感情的自然强烈化,或者说生命潜在本能的能动的发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