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概论汇总
- 格式:pptx
- 大小:5.04 MB
- 文档页数:67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水资源的利用1.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水。
无论是饮用水、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我们都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农业用水农业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
大面积的农田需要用水灌溉,因此合理使用灌溉系统、科学制定灌溉计划可以减少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3. 工业用水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工业废水以及实施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4. 生活用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比如减少洗浴时间、修复漏水等措施来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第二部分:水资源的保护1. 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会导致水质下降,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且,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极大的危害。
2. 工业废水的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科学处理,减少其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应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分流处理。
3.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活动中的农药残留、养殖废水等都会导致面源污染。
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推广科学施肥等措施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4. 生活污水的处理合理改造污水处理厂、加强对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第三部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机制,科学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额,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水资源的节约推广节水设备和节水技术,比如低冲水量的卫生设备、喷灌系统等都可以减少用水量。
加强对节水意识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
3. 水资源的补给保护水源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结论部分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第二章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情况1、地球上水循环(自然的水文循环):水的蒸发,降水,径流过程水量平衡:地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的关系。
2、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3、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的问题:(1)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2)泉水流量衰减或断流(3)地面降沉(4)海水入侵(5)水位大幅下降,地面失衡,在覆盖型岩溶水源地和矿区产生地面塌陷。
第三章水资源量评价1、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降水,径流,蒸发2、河流径流的水情和年内分配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占年径流量25%~30%),积雪、冰川融水补给。
径流的特征值(参数):流量Q t--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m³/s),径流总量W t--在一定的时段内通过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m³),径流模数M--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m³/(s·km2)),径流深度R t--设想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深(mm),径流系数α--某时段内的径流深度与同一时段内降水量之比(%或小数计)3、地下水: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中的水地下水的形成因素:岩石的空隙性,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具有储水与给水功能的含水层。
4、地下水的分类: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表3-4)5、地下水循环:补给(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径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流动过程),排泄(含水层失去水量的过程)无限往复进行构成地下水循环6、地下水资源分类的国家标准:(1)储存量——指储存于含水层内的重力水体积。
(2)补给量——天然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进入含水层的水量。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们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
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水是有限的,必须慎重使用。
在家庭用水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修复漏水设备、安装节水装置和改善用水习惯等方式节约用水。
在农业用水方面,可以推广精细灌溉和滴灌技术,减少浪费。
在工业用水方面,应该倡导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水的消耗。
通过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我们可以确保水资源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并可持续发展。
其次,水资源的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维持种种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许多河流、湖泊和湿地系统正在受到破坏。
因此,保护水资源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水污染防治法规,加强环保意识,减少污染物排放。
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强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保护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维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再次,国际合作是推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途径。
水资源是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
因此,国际间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各国可以分享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在国际合作方面,应该加强跨国河流和国际湖泊的合作,共同管理和保护这些水域。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促进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总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们应该意识到水是有限的,需要节约使用。
同时,水资源的保护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任务。
国际合作是推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每个个体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共同行动,共同努力,为下一代留下更多的水资源。
水文水资源专业知识点总结一、水资源基本概念水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自然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类型,是满足人类社会各项活动需要的重要物质。
二、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1. 水资源的形成地表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径流形成,地下水主要是由降水经过土壤渗漏和地下水补给形成的。
2. 水资源的分布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受气候、地质和地形等因素影响。
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非常匮乏。
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1. 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其中,农业用水量最大,约占全球总水资源利用量的70%以上。
2. 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指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包括防止水资源污染、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开发可再生水资源等方面。
四、水资源管理1. 水资源的管理目标水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水资源管理的原则水资源管理应遵循综合、科学、合理、公平和可持续的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公共利益。
3. 水资源管理的内容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节约利用、水资源环境保护、水资源监测和水资源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
五、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与解决途径1. 水资源供需矛盾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同时,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供水质量不同、水资源供应方式单一等因素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矛盾。
2.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主要包括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新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和加强水资源保护等方面。
六、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1.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分类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水文监测技术、水资源勘探技术、水资源开发技术和水资源利用技术等方面。
2. 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一般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科技含量高、成本较高和不可逆性等特点。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人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供应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
其中,农业用水占据了绝大部分。
农业用水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是保障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仅为40-45%,浪费非常严重。
同时,我国的农业用水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区域不均衡、农业水污染等。
为了合理利用农业用水,应当进行水资源调度,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用水量等措施。
工业用水是指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水资源。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加剧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应危机。
为了合理利用工业用水,可以采取回用、循环利用、水质改善等技术手段,降低用水量。
生活用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资源。
人们对生活用水的需求增长迅速,至今仍有很多地区无法得到足够的生活用水。
为了合理利用生活用水,可以采取水务分担、加强管理、勤俭用水等措施。
二、水资源的保护在进行水资源的利用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保护它们。
水资源的保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水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净化水环境、改善水质、防治水污染等。
目前,我国的水污染严重,各级政府应当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水污染防治,减少污染源是当前水环境保护工作重点。
(二)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是通过治理、保护、利用、调整等方面来实现的。
其中,治理水土损失、保护湿地、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节水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三)节水意识的普及改变人们对水资源的看法和使用习惯,建立“绿色节水”的理念。
举办节水宣传活动、制定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法规等都是必备的手段。
(四)发展水利科技加强水利科技研究,解决当今水资源的供需状况。
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节水、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等。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水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不仅是饮用水,还是农业、工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
对于饮用水,它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水资源。
在许多地区,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极大。
因此,饮用水的利用需要加强保护。
对于工业用水,在占用大量水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着对水质的污染和水的浪费。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工业用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最后,农业用水占用了全球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是最大的用水领域。
然而,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原因,农业用水的利用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鼓励节水立法节水是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出台法律法规来鼓励节约用水。
例如,制定智能节水器具的标准,奖励节约用水的个人和单位,确保节水器具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加大雨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用水环境。
2.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在农业用水方面,应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管体系,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例如,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浪费用水,避免化肥农药污染地下水。
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他们对水资源的重视和管理水平。
3.提倡循环经济通过循环经济,将各种资源和废水循环再利用,减少用水浪费,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
例如,将污水经过处理后再用于农业灌溉,回收工业废水用于生产,减少排放。
二、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
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减少污染水资源的污染是水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
如何减少污染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它不仅滋养着大自然万物,也支撑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由于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水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农业方面,可以通过改善灌溉系统、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和合理调整农作物结构来减少用水量。
在工业方面,可以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减少用水量和水污染。
在居民生活方面,可以倡导节约用水的意识,减少浪费。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加大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开发更加节水的设备和技术。
其次,我们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的保护包括保护水源地、减少水污染和保护水生态系统。
保护水源地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可以通过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等措施来实现。
减少水污染是保护水质的关键,可以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措施来实现。
保护水生态系统是保护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区、加强河流湖泊的生态修复和保护等措施来实现。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
水资源管理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度和优化水资源配置来实现。
水资源监测是了解水资源状况和变化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来实现。
只有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才能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的国际合作。
水资源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各国可以加强水资源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研究和开发节水技术和设备。
同时,各国也应该加强水资源的合作管理,推动跨国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水资源问题,实现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Urban technological college,ChongQing University.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姓名:陈唯薇学号:13252208年级专业:13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指导老师:孟靖华第一章绪论1、水资源的概念: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1。
水资源的特性:a资源的循环性.水资源与其他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具有的流动性,它是在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循环性;b 储量有有限性。
水资源处在不断的消耗和补充过程中,具有恢复性强的特征,但世界上全球淡水资源的储量是十分有限的,真正能够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8%;c时空分布不均匀性。
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水资源的又一特性,我国总体为东南多,西北少,沿海多,内陆少,山区多,平原少;在同一地区中,不同时间分步差异性很大,一般夏多冬少.d 利用的多样性。
水资源被人类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生产e利害两重性。
水资源即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生存.第二章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2。
水圈内全部的水体总储量13.86×108km3.人类可利用的水只有0.1*108km3,占淡水总量的30.4%,主要分布在600m深度以内的含水层,湖泊、河流、土壤中.3。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水的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周而复始,不停的运行着,通常把自然水的这种运动成为自然界的水文循环4。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根据其循环途径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
小循环:指陆地或者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5参与全球动态平衡的循环水量为0。
0057*108km3,仅占全球水储量的0。
049%。
6。
更替周期: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的时间,T=Q(t)/q(t)-—(Q(t)某一时刻水体储存的水量,q(t)单位时间内水体中参与循环的水量)7。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两大类:一类是从水资源取走所需的水量,满足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后,数量有所消耗,质量有所变化,在另外地点回归水源。
另一类是取用水能(水力发电)、发展水运、水产和水上游乐,维持生态平衡等,这种利用不需要从水源引走水量,但是需要河流、湖泊、河口保持一定的水位、流量和水质。
本节所讨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主要是第一类用水形式。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保护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当今世界,水资源不足和污染构成的水源危机成为任何一个国家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992年1月联合国在冰岛举行了水和环境国际会议,呼吁寻找新的途径,对淡水资源作出评价、发展和管理。
1993年,世界银行提出了有关水资源的新课题。
粮农组织最近成立了一个关于水和持续农业发展的国际项目(LAP-WASAD),这些信息表明,水资源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分两大类:一类是从水资源取走所需的水量,满足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后,数量有所消耗,质量有所变化,在另外地点回归水源。
另一类是取用水能(水力发电)、发展水运、水产和水上游乐,维持生态平衡等,这种利用不需要从水源引走水量,但是需要河流、湖泊、河口保持一定的水位、流量和水质。
本节所讨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主要是第一类用水形式。
要做好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工作,就要了解水资源及其重要作用,世界水资源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措施。
(一)水资源及其重要作用1、水资源地球上水的总贮量约有13.9亿km3,其中约97%为海洋咸水,不能直接为人类利用。
二淡水的总量仅为0.36亿km3,而且这不足地球总水量3%的淡水中,有77.2%是以冰川和冰帽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山上,也难以为人类直接利用;22.4%为地下水和土壤水,其中2/3的地下水深埋在地下深处;江河、湖泊等地面水的总量大约只有23万km3,占淡水总量的0.36%。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当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数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且造成了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就成为水体污染。
2)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有:1、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没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2、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3、工业和生活垃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水体。
3)水体污染后会影响人体健康,影响工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会破环土壤结构。
(污染水的危害:由于受到污染的水一般有毒、有害;水体中有病毒、病菌;水体含氧少;含有丰富的有机物等,所以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
4)(水体富营养化)当含有过量的N 、P 元素的污水进入水体,水中的藻类、浮萍水生生物等过度繁殖,从而使水体出现缺氧状态,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水体黑臭。
5)“南水北调'就是把丰富的长江水通过东、中、西三条线路输送到缺水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6)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
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3月28日。
宁波属于湿润区、丰水带,降水丰富。
但宁波仍属于缺水地区。
防治办法: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上的"三废"经过综合利用和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