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名词解释精选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学名词解释

1.骺软骨与骺骨:幼年时干骺端处保留的一片软骨称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

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残留有骨线称骺线。

2.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

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

3.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4.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除外),成

人有23个椎间盘。

5.腹股沟管: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条肌和腱之间的裂隙,

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由外上斜贯向内下,长约4.5cm。

6.咽峡:由鄂垂,鄂帆游离缘,两侧鄂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它是口腔和咽之

间的狭窄,也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7.角切迹:是胃小弯最低点弯度明显折转处。

8.Meckel憩室:约2%的成人,在距回肠末端0.3-1m范围的回肠游离缘上,有

一囊状突起,称为Meckel憩室,是胚胎时期卵黄囊管未完全消失形成的。

9.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总管、胆囊管及肝脏面围成的三角区,有胆囊

动脉通过。

10.肝胰壶腹(Vater壶腹):在十二指肠降部中份后内侧壁内,胆总管与胰管汇

合,形成一略膨大的共同管道,称为肝胰壶腹,又称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11.迈氏点(McBumey点):为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

的中、外1/3交点处。

12.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又称Treitz韧带,由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

于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是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13.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包绕在肝胰壶腹周围的肌组织。

14.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指鼻咽喉;下呼吸道指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15.易出血区(Little区):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位置浅表,外伤或干燥刺

激均易引起出血。90%左右的鼻出血发生于此区,故称为易出血区即Little 区或Kiesselbach区。

16.纵膈:是两侧纵膈胸膜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17.肋膈隐窝:左右各一,由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是诸胸膜隐窝中位置最

低,容量最带的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存于此。

18.支气管肺段: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的总称,构成

了肺的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基本单位。

19.气管隆嵴:气管内在胸骨角平面有一向上凸出,并略偏向左侧的半月状嵴称

气管隆嵴,是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标志。

20.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界沟上1/3的心外膜下,呈长梭形,

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21.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纤维结缔组织索连于主动脉弓下缘,

它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称为动脉韧带,若生后不闭锁有血液流

通则称之为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22.颈动脉窦:是劲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膨大部分。窦壁外膜较厚,有

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可感受血压的变化。

23.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部为静脉角。

胸导管注入左静脉角,右淋巴导管注入右静脉角。

24.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

25.乳糜池:于第1腰椎前方,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形成膨大的胸导管起始

部,称之为乳糜池。

26.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平第12胸椎下缘高度起自乳糜池,经主动

脉裂孔进入胸腔。

27.巩膜静脉窦:在靠近角膜缘处的巩膜实质内的环形的静脉窦,是眼房水流出

的通道。

28.黄斑:在活体上,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mm处稍偏下方,有一呈黄色或红

褐色小区,称黄斑,是由密集的视锥细胞构成,此区无血管,是感光最敏锐处。

29.视神经盘:在视网膜后部,视神经起始处有圆形白色隆起,称视神经乳头。

在正常情况下,视神经乳头并不突起,而是边缘隆起,又称视神经盘。视神经盘的中央有视神经、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

30.中央凹: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

31.螺旋器(Corti器):在水平断面上,蜗管呈三角形。其上壁为蜗管前厅壁(前

庭膜),将前庭阶和蜗管分开;外侧壁为骨蜗管内表面骨膜的增厚部分,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管,下壁由骨螺旋板和蜗管鼓壁(螺旋膜,又称基底膜)组成,与鼓阶相隔。在螺旋膜上的听觉感受器,感受声波的刺激。

32.反射弧:由感受器、传人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组成,是完成

神经反射活动的物质因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如脊髓灰质基础。

33.突触:一个神经元通过终扣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如骨骼肌)细胞的表面

接触称突触。

34.灰质:在中枢部,神经元细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称灰质。

35.白质:指神经纤维在中枢部集聚的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而色泽白亮故称白

质。

36.反射: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适宜的

反应,称为反射。

37.脉络丛:脉络组织内的部分血管反复分支,相互缠绕成丛状,夹带着软膜和

室管膜上皮突入室腔,形成第四脑室脉络丛。

38.内侧丘系交叉:薄束核与楔束核分别位于延髓下部,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

深面。此二核分别结束脊髓后索内薄束和楔束纤维的终止。其传出纤维在本平面绕过中央灰质外侧形成内弓状纤维,并在中央管腹侧越中线交叉至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交叉。

39.海马:?????????

40.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由大脑皮质投射纤维和皮质下各中

枢上行纤维集中通过的区域,可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