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生活中扇子》评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生活中的扇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扇子的历史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扇子。
2、水平目标: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扇子。
作品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3、情感目标:在学习和了解相关扇子的历史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扇子文化,学习扇子的设计与制作,体验做扇子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扇形的创新与装饰。
教师准备:范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各种纸材、剪刀、胶棒、彩笔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下它的谜底是什么?(出示课件)“一件东西生得怪,轻薄像片小云彩。
烈日炎炎不用愁,摇来清风人人爱。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扇子的艺术。
(课件出示课题)(二)新授:1.师:同学们,提到扇子我们并不陌生,谁能起来说一下,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扇子呢?生:各抒己见。
2.师:这么多各式各样有趣的扇子,能够分为哪些品种呢?结合课件展示归纳:生活中的扇子大体上能够分为团扇、蒲扇、羽扇和折扇等几个品种。
3.师:你知道扇子从起源发展到今天有多少年吗?介绍扇子的历史:扇子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早期的扇子并非用来纳凉,而是用作统治者礼仪之具,所以又叫“仪仗扇”。
中国秦汉以后,扇子主要有方、圆、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采用丝织的绢素,因为宫中用得多,故又称“宫扇”,隋唐两代,盛行于世的主要是纨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纸扇。
宋以后,折扇逐步流行。
明清时期,浙江、苏州、四川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亦兴于此。
这个精湛的技艺从明代开始传入欧洲,然后风行世界。
(结合课件展示)这是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的奴隶手执长柄扇。
小学美术教材小扇子评课稿[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小学美术教材小扇子评课稿11月25日,迟老师上了一堂二年级的美术课《小扇子》。
听了迟老师的课后,我感受颇深。
迟老师执教的《小扇子》一课是一节以绘画、剪贴为主的综合制作课,这节课的活动内容是美术造型活动特有的方法和手段。
本课首先通过用小学生们喜欢的形式——谜语进行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介绍扇子的MKM和历史,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到扇子的种类以及制作材料,介绍扇子的组成和作用,最后让同学们动手制作一把小扇。
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堂教学结构明朗,通过先欣赏后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整个教学和多数学生制作出精美别致的小扇这点来看,“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以及设计制作”这个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也非常突出,迟老师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有以下看法:教师在课上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应要求学生安全使用剪刀并注意桌面物品的摆放应干净并留出操作的空间。
1、应结合教材首先,布置学生制作小扇前,应作些明确具体的指导。
扇子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可提醒学生扇面宜画作什么形状宜用什么材料,扇面和扇把怎样粘连更牢固等。
从实用性角度讲,哪些材料可以做扇面哪些不可以做;从观赏性的角度,我们要设计成怎样的造型、用什么色彩,给学生讲清楚,以进一步突出教学重难点。
这节课的重头戏在学生做扇子,但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容易。
从构思题材,到画好、到剪好,再到粘好扇把制成一把小扇,应该有些难度,也占用较长的课堂教学时间。
在实际教学中就要考虑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里有限的时间,来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多注意运用美术方面的专业性的语言,提问时可从色彩、造型的角度来讲;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叫观看的同学将小红花贴在你喜欢的小扇上。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漂亮的扇子》含反思中班美术教案《漂亮的扇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线条装饰扇子,喜欢写生,用写生画的形式去表现,通过观察,了解扇子不同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漂亮的扇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扇子不同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各种线条装饰扇子,喜欢写生,用写生画的形式去表现。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不同类型的扇子若干,幼儿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一、引题。
出示不同类型的扇子。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二、幼儿观察扇子的外形特征。
1、第二次出示扇子,每一组一个。
师:小朋友,你们瞧。
老师给每一组都发了一个扇子。
请小朋友们先来欣赏一下你们组的扇子吧。
2、幼儿欣赏扇子,并且做出细致的观察。
师:请每一组的小朋友都来说一说,你们组的扇子是什么形状的?扇子是什么颜色的?扇子上面有什么样的花纹?三、幼儿作画。
将每一组的扇子用架子架起来,摆放桌子中间,供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们,每一组的扇子都非常漂亮。
你们愿意画下漂亮的扇子吗?现在,请小朋友来当一个写生画的小画家,画出你眼中看见的这个扇子。
小画家们,可以开始作画了。
四、展示幼儿作品。
师:你们喜欢自己画的作品吗?都来说一说你画的扇子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你喜欢谁画的扇子呢,为什么?欣赏扇子不同的造型、花纹、图案。
教学反思: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小百科: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
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扇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扇子》。
通过让幼儿观察、了解扇子的外形、颜色和图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扇子,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扇子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用途,提高幼儿的生活常识。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扇子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扇子。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扇子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扇子实物、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学具:每组一份扇子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扇子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扇子的特点,引导幼儿了解扇子的用途。
2. 实践操作(10分钟)(1)教师示范制作扇子的步骤。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几份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幼儿学习优秀作品的优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根据讲解的内容,再次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扇子作品。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扇子的基本结构:扇面、扇骨、扇柄。
2. 扇子的用途:扇风、遮阳、装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与家人共同制作一把有趣的扇子。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扇子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同时,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过程,给予及时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扇子文化,如中国扇子、日本折扇等,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
还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扇子,如树叶、羽毛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扇子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美丽的扇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扇子的文化背景、种类及其制作过程,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扇子的文化内涵、种类及其基本制作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扇子的制作方法及图案设计。
教学重点:了解扇子的文化背景、种类及基本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扇子样品、图片、教学课件、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每组一套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扇子,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他们对扇子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介绍扇子的文化背景、种类及基本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扇子的相关知识。
3. 例题讲解(15分钟)演示扇子的制作方法及图案设计,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制作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扇子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扇子2. 内容:扇子的文化背景扇子的种类扇子的制作过程图案设计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扇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制作扇子时对图案设计感到困难,今后教学中应加强此方面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扇子文化,进行跨文化比较,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扇子的制作方法及图案设计。
2. 例题讲解:演示扇子的制作方法及图案设计。
3. 学生的作品展示与评价。
4. 作业设计: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扇子。
大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扇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扇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扇子的基本结构、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扇子,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扇子的基本结构、种类和用途,提高对生活物品的认知。
2.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材料、方法制作扇子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扇子的基本结构、种类和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材料、方法制作出富有创意的扇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扇子实物、图片、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范例。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扇子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扇子的结构、种类和用途。
(2)通过图片,介绍不同国家、民族的扇子文化,拓宽学生视野。
2. 教学示范(10分钟)(1)讲解扇子的基本结构:扇面、扇骨、扇柄。
(2)示范制作方法:以彩纸为例,演示如何剪裁、折叠、粘贴,制作出简单的扇子。
3. 学生实践(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材料(如彩纸、布料、树叶等),运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扇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每组展示制作的扇子,分享创作过程。
(2)师生共同评价,从创意、美观、实用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方法制作扇子。
六、板书设计1. 扇子的基本结构:扇面、扇骨、扇柄。
2. 扇子的种类:折扇、团扇、羽毛扇等。
3. 制作方法:剪裁、折叠、粘贴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一把有趣的扇子。
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剪裁不准确、粘贴不牢固等。
大班美术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扇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扇子的种类、特点及用途,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品的兴趣。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扇子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通过合作制作扇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扇子的种类、特点及用途,学会制作扇子。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扇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扇子吗?谁能告诉我扇子有什么作用?生1:扇子可以扇风,让人凉快。
生2:扇子可以遮阳,防止阳光晒伤。
师:很好,你们说得都很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扇子,让你们手中的扇子变得更好玩。
2.讲解扇子的种类、特点及用途师:扇子的种类有很多,有纸扇、折扇、团扇等。
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1)纸扇:纸扇是用纸做成的,表面可以绘制各种图案,非常美观。
夏天使用时,既可以扇风,又可以遮阳。
(2)折扇:折扇是一种可以折叠的扇子,携带方便。
折扇的表面也可以绘制各种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团扇:团扇是一种圆形的扇子,表面绘有山水、花鸟等图案,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特色。
3.制作扇子的方法与步骤师:下面我教大家如何制作扇子,步骤如下:(1)准备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竹签等。
(2)剪出扇子的形状:将彩纸剪成扇形。
(3)绘制图案:在扇面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4)折叠扇子:将扇面折叠成扇子的形状。
(5)固定扇子:用胶水将扇面与竹签固定在一起。
4.学生动手制作扇子(1)保持桌面整洁,不要乱扔垃圾。
(2)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指。
(3)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扇子。
师:同学们,你们制作扇子的速度真快,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扇子展示给大家看。
看看谁制作的扇子最漂亮,最有创意。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6.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扇子,让学生了解了扇子的种类、特点及用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制作出了各种独特的扇子。
2024年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扇子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主题为“美丽的扇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扇子的起源、种类、制作工艺及装饰方法。
重点学习扇面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扇子的历史、种类及制作工艺,提高学生对传统工艺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扇面的设计与制作。
难点:扇面装饰的创意设计,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扇子样品、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扇子,引导学生观察扇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扇子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扇子的起源、种类、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扇子的历史文化。
3. 实践操作(10分钟)(1)教师示范扇面设计与制作,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学生动手制作扇子,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扇子2. 内容:(1)扇子的历史、种类及制作工艺(2)扇面设计与制作方法(3)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个美丽的扇子。
2. 答案:学生完成的作品,要求创意新颖,色彩搭配合理,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扇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扇面装饰的创意设计感到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扇子文化,进行跨文化学习。
(2)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扇子,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师示范与学生动手制作3. 作业设计的具体要求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重点:扇面的设计与制作教师应详细讲解扇面的设计原则,如色彩搭配、图案布局等,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设计过程。
2023年《扇子》大班美术教案2023年《扇子》大班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1、欣赏扇子,掌握毛笔的握笔姿势以及初步学会毛笔绘画的三种方法。
2、初步了解水墨画并在扇面上进行大胆创作。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准备:PPT、扇子半成品、毛笔、墨汁、纸杯若干、纸碗、扇子舞《茉莉花》欣赏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师:今天郑老师第一次和大家见面,为小朋友们带来一样见面礼,看看这是什么?那你们知道扇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二)欣赏扇子1、出示各种扇子的PPT:羽扇、蒲扇(阳澄湖特有的扇子)、绢扇、折扇。
其中绢扇和折扇非常的漂亮,可以在上面进行装饰。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人们怎样用水墨画在扇面上进行装饰。
2、出示画有水墨画的扇面。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扇子,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把属于自己的水乡扇子呢?(三)介绍毛笔1、出示毛笔,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什么?(毛笔)我们在幼儿园很少接触毛笔,今天就让我们来试试看用毛笔在扇面上画出美丽的图画。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毛笔的正确握笔姿势。
出示握笔姿势图片,并让幼儿在空中进行练习。
2、绘画方法,教师介绍毛笔的三种绘画方法:(1)笔尖绘画:用笔尖沾取墨汁在宣纸上直接绘画;(2)侧峰(笔肚)绘画:将毛笔横过来,用笔肚接触纸面进行绘画;(3)泼墨画:将毛笔沾取大量水与墨汁,将毛笔反过来,用手指弹笔根,使墨水弹到纸上,形成泼墨效果。
(四)幼儿绘画请幼儿来到操作桌边,用毛笔和刚刚介绍的方法进行创作。
在进行过程中注意提醒幼儿不要沾取过多的墨汁和水,以免画面晕染。
(五)欣赏视频师:小朋友们都画好了吗?那么请把你们设计的扇子举起来给郑老师和客人老师看看。
幼儿举起扇子。
师:接下来我们来休息一下,郑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看的扇子舞《茉莉花》,请小朋友们欣赏一下。
(六)结束部分视频欣赏结束,师:小朋友们,我们的舞蹈好看吗?你们想不想拿着你们自己的扇子来学一学好看的扇子舞?(想)那现在请你们那好自己漂亮的扇子,来到郑老师的身边,來和我一起跳一支美丽的扇子舞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好玩的扇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好玩的扇子”。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和制作扇子,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扇子的基本结构和用途,认识不同类型的扇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扇子的基本结构,学会制作简单的扇子。
难点:扇子的创意设计和制作,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扇子、图片、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学具:每组一份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扇子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扇子的用途和特点。
2. 观察与欣赏(5分钟)(1)扇子有哪些类型?(2)扇子的基本结构是什么?3. 制作扇子(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简单的扇子,并讲解制作步骤。
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创意设计(10分钟)5.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扇子的基本结构:扇面、扇骨、手柄。
2. 扇子的类型:折扇、团扇、羽毛扇等。
3. 制作步骤:选材、设计、剪贴、装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创意扇子。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独特的扇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注重个体差异,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指导。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的扇子文化,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希望幼儿能够提高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创意设计环节。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在制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
美术课《生活中扇子》评课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美术课《生活中的扇子》评课稿
这是一节网络美术课,执教老师是周**。
在课的一开始,周老师就用视频展示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过渡到新课。
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们展示课前收集好的扇子,并让学生回答古代扇子的名称。
互相欣赏带来是扇子,并让学生以精炼的语言来描述扇子的种类,羽扇蒲扇折扇纨扇等。
学生的课前准备的很充分,把氛围渲染的很好。
在接下来的环节,展示的扇子图片都是比较具有历史性的,诸葛亮、宋江古代美女等。
扇子根据羽扇蒲扇折扇纨扇四大类分开,
教师展示扇子的诗文结合让学生朗
读。
提问,为什么扇子还能存在还能的生活中?扇子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讨论,学生的谈论积极。
有一个值得提醒的是,可以运用一些现代的技术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观看。
最后在展评的时候,在展示不同身份的人物用扇子表演,但这个班级学生走秀效果也挺好的,学生积极性调动比较好,设置的竞赛在整个课堂中贯穿,能激发学生积极性。
教师问题设置合理。
周老师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她的语言表达,抑扬顿挫,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过渡语句措辞比较优美。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