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色度及测试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8
润滑油检验标准
润滑油检验标准包括以下几项:
1.水分: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就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
2.闪点:是物质起火危险性的综合指标,- 般应超过20-30°C。
3.倾点:冷却油品可流动的最低温度。
4.机械杂质:是指润滑油中不溶于乙醇汽油、苯等溶剂的胶状悬浮物。
5.粘度指数:是一个实验值,用来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的程度,液体的粘度会随著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粘度指数越高,则表示油品随温度的变化就越小。
6.粘度:是润滑油绿重要的个别性能指标,是形成润滑膜的主要因素。
决定润滑油的承载能力,粘度可以分为和赛氏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其中,运动粘度是润滑油最常用的粘度表示方
7.碱值和中和值: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所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酸值分强酸值和弱酸值两种;中和值实际上包括总酸值和总碱值,通常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指总酸值,其单位也是mgKOH/g。
8.抗乳化性:油从水中分离的能力,也称为分水性。
9.密度和比重:所谓液体密度,通常是指温度为15*C时,每液体体积的质量(常用单位kg/m3) ;比重也称为相对密度,是指与液体在15°C 下的密度相同体积的水在相同温度下的密度之比。
以上是润滑油检验标准的一些方面,不同的检验项目会有不同的标准
和测试方法,吴体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执行。
制表:审核:批准:。
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是润滑剂(润滑油脂)的组成及配制工艺的综合体现。
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生产部分、使用部门对润滑剂(润滑油脂)的选用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证明理化性能试验、模拟试验、台架试验,是开发润滑剂(润滑油脂)新品必不可少的步骤:(1)在实验室评价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
试验方法必须有代表性、简单和快速。
(2)模拟试验。
将润滑油脂润滑的特定机械部件在标准化的试验条件下(如温度、速度、载荷等)进行试验。
所选用的试验条件尽量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3)台架试验。
将内燃机油在选用的发动机上按标准化条件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评定其性能。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判定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对于内燃机油特别重要。
在生产和销售中则以理化试验作为衡量产品性能的主要尺度。
现对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及三个测试步骤的内容分述于下。
一、润滑油的性能现代润滑油必备的基本性能,是要保证机械润滑的最低粘度;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高粘度指数;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在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优良的抗磨损及润滑性;对氧化产物溶解能力强;对机械无腐蚀和锈蚀;在使用环境下的低挥发性;良好的抗乳化和抗泡性等。
二、理化性能试验理化性能试验简单快速,具有代表性,现在常用的理化性能试验项目为:(1)粘度:是液体流动内摩擦阻力的量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
馏分相同而化学组成不同的润滑油,其粘度不同。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
国际单位制中以帕.秒表示。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征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国际单位中以米2/秒表示。
润滑油性能测试润滑油的性能与其化学组成相关,取决于它的基础油与添加剂的组成及优化配伍,如何科学地侧试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理化性能试验、模拟试验、台架试验,是开发润滑油新品必不可少的步骤。
在生产和销售中则以理化试验作为衡量产品性能的主要尺度。
现对润滑油性能及三个测试步骤的内容分述于下。
一、润滑油的性能现代润滑油必备的基本性能,是要保证机械润滑的最低粘度;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高粘度指数;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在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优良的抗磨损及润滑性;对氧化产物溶解能力强;对机械无腐蚀和锈蚀;在使用环境下的低挥发性;良好的抗乳化和抗泡性等。
二、理化性能试验理化性能试验简单快速,具有代表性,现在常用的理化性能试验项目为:(1)粘度:是液体流动内摩擦阻力的量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
馏分相同而化学组成不同的润滑油,其粘度不同。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
国际单位制中以帕.秒表示。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征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国际单位中以米2/秒表示。
(2)粘度指数:是国际广泛采用的控制润滑油粘温性能的质量指标,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3)倾点和凝点: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单位为℃;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单位为℃。
倾点和凝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性越好。
(4)酸值:中和1克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酸值,单位为毫克KOH/克。
酸值是反应油品中所含有机酸的总量,油品氧化越严重,其酸值增值也越大,它是油品质量及其变质的重要指标。
(5)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侧得的结果。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1)颜色润滑油的颜色与基础油的精制深度及所加的添加剂有关。
在使用或贮存过程则与油品的氧化、变质程度有关。
如呈乳白色,则有水或气泡存在;颜色变深,则氧化变质或污染。
润滑油颜色的测定可按B/T6540-86进行。
(2)粘度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性能指标。
大多数润滑油都按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润滑油的粘度越大,所形成的油膜越厚,有利于承受高负荷,但其流动性差,这也增加了机械运动的阻力,或者不能及时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以致失去润滑作用。
(3)粘温特性温度变化时,润滑油的粘度也随之变化。
温度升高则粘度降低,反之亦然。
润滑油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称为润滑油的粘温特性,它是润滑油的重要指标之一。
表示润滑油粘温特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粘度比,另一种是粘度指数VI。
粘度指数是由两种标准油的假定粘度指数演算而得的。
一种油的VI值越大,表示它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小,通常认为该油品的粘温特性越好。
(4)凝点和倾点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一般润滑油的使用温度应比凝点高5~7℃。
凝点可按GB/T510-8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倾点是油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能继续流动的最低温度,也是油品流动的极限温度,故能更好地反映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实际使用性比凝点好。
润滑油的最低使用温度应高于油品倾点30℃以上。
倾点可按GB/T3535-8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蒸发性越大,其闪点越低。
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确定。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闪点可按GB/T267-88或GB/T261-83规定的方法测定。
(6)酸值酸值指中和1克油样中全部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单位是mgKOH/g。
对于新油,酸值表示油品精制的深度或添加剂的加入量(当加有酸性添加剂时);对于旧油,酸值表示氧化变质的程度。
工业润滑油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工业润滑油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它在机械设备的运转过程中,起到润滑、降低摩擦、减少磨损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工业润滑油的质量,保证其正常使用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首先,工业润滑油的质量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外观、颜色、透明度、密度、闪点、凝固点等。
外观应为无杂质、无悬浮物的液体;颜色一般为透明或淡黄色;透明度应好,不应有混浊、沉淀和水分;密度应稳定,与标准值接近;闪点是指液体和气体混合物在给定条件下,液体表面上蒸发形成的可燃性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气体接触时,能够引燃并向后传播的最低温度。
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包括酸值、碱值、氧化安定性、含水量等。
酸值是指氧化酸质的总量,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发生分解和沉淀,含水量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 粘度:粘度是指润滑油的阻力,它直接影响润滑膜的形成和润滑效果。
不同的设备和工作环境要求不同的粘度等级。
4. 抗乳化性:抗乳化性表示润滑油在接触水分时,不会与水形成乳状物质,能够保持其润滑效果。
5. 抗氧化性:抗氧化性表示润滑油在高温、高氧环境下不会发生氧化反应,保持其较长的使用寿命。
其次,工业润滑油的检验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通过观察润滑油的外观(颜色、透明度)来判断是否有混浊、沉淀和杂质等。
2. 密度测定:使用密度计来测量润滑油的密度,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润滑油的稳定性。
3. 闪点测定:使用闭口杯闪点仪,将润滑油制样,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闪点测试,判断润滑油的安全性。
4. 酸值测定:使用碱滴定法测定润滑油中的酸度,通过计算酸值来判断润滑油中酸质的含量。
5. 粘度测定:使用粘度计来测定润滑油的粘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粘度等级。
6. 氧化安定性测定:使用氧化安定性试验仪,将润滑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氧化稳定性测试,判断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润滑油脂的性能是润滑油脂的组成及配制工艺的综合体现。
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使用部门对润滑油脂的选用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在实验室评价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
试验方法必须有代表性、简单和快速。
(2)模拟试验。
将润滑油脂润滑的特定机械部件在标准化的试验条件下(如温度、速度、载荷等)进行试验。
所选用的试验条件尽量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3)台架试验。
将内燃机油在选用的发动机上按标准化条件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评定其性能。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判定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对于内燃机油特别重要。
常见的模拟试验(1)四球试验机模拟试验(Four ball) 四球试验机模拟试验可以测定润滑油脂的减摩性、抗磨性和极压性。
减摩性用摩擦系数“f”表示;抗磨性用磨痕直径“d”表示;极压性用最大卡咬负荷“PªB”和烧结负荷“PªD”表示。
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12583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SH/T 0189润滑油磨损性能测定法、SH/T 0202润滑脂四球机极压性测定法、SH/T 0204润滑脂四球机磨损性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 2783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ASTM D4172润滑油抗磨性测定法、ASTM D2596润滑脂极压性测定法、ASTM D2266润滑脂抗磨性测定法。
(2)梯姆肯(Timken)试验机模拟试验梯姆肯试验机模拟试验评定润滑油脂的抗擦伤能力,用OK值作为评定指标。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有GB/T 11144润滑油脂极压性测定法。
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2782润滑油极压性测定法、ASTM D2509润滑脂极压性测定法。
(3)法莱克斯(Falex)试验机模拟试验法莱克斯试验机模拟试验可以评定润滑剂的极压性和抗磨性,以试验失效(发生卡咬)时的负荷作为评定指标。
1、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2、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3、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4、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
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
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6、凝点和倾点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
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
油品并没有明确的凝固温度,所谓"凝固"只是作为整体来看失去了流动性,并不是所有的组分都变成了固体。
润滑油的凝点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
凝点高的润滑油不能在低温下使用。
相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则没有必要使用凝点低的润滑油。
因为润滑油的凝点越低,其生产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一般说来,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
1 色度Color将试样注入容器中,用一个标准光源从0.5-8.0值排列的玻璃圆片进行比较,以相等色号作为该试样的色号。
如落在两个标准颜色之间,则报告两个颜色中较高的一个。
GB/T 6540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ASTM D15002 运动粘度(顺流法)KinematicViscosity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GB/T 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3 运动粘度(逆流法)KinematicViscosity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逆流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本方法通常用于测定深色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
GB/T 11137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ASTM D4454 粘度指数Viscosityindex粘度指数表示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征的一个约定值,通过40℃和100℃的运动粘度值计算得出。
GB/T 1995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ASTM D22705 水分(蒸馏法)Water bydistillation一定量的试样与无水溶剂混合,进行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并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GB/T 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ASTM D956 水分(微量)Water-Karl fischer本标准利用双铂电极做指示电极,用按照“死停点”法原理装配的重点显示器指示反应的终点,根据消耗的卡氏试剂的体积,计算试样的水含量。
GB/T 11133液体石油产品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ASTM D63047 开口闪点Flashpoint byopen cup把试样装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线。
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
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越过试验杯,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闪点。
润滑油的试验方法5篇第一篇:润滑油的试验方法润滑油的试验方法在用润滑油试验包括粘度、水分、闪点、中和值(酸值与碱值八不溶物和铁含量等质量指标的测定。
粘度的测定粘度测定的试验方法主要有GB/T265《石油产品粘度测定法及动力粘度计算法》和GB/T11137《深色石油产品粘度测定法(逆流法)》等。
水分的测定水分的测定主要依据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的规定进行。
闪点的测定闪点主要依据GB/T267《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或GB/T3536的规定进行。
中和值测定是指测定在用油中的酸性和碱性组分的中和值,有多种测定方法。
主要有;GB/T264《石袖产品酸值测定法,GB/T7304《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8030〈〈润滑油现场检验法》等。
5.不溶物测定主要依据GB/T8926《用过的润滑油不溶物测定法》测定正戊烷和甲苯不溶物,依据SH/T0473测定石油醚不溶物。
6•铁含量测定主要依据SH/T0197-92《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或SH/T0077的规定进行测定。
第二篇:技术试验及其方法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五种技术试验的方法及其他许多方面的应用。
那么,当我们想探究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时,具体的技术试验如何开展呢?我们要不要考虑“试验在哪里进行?”“都有谁参加?”“具体分工怎样?”“采取哪些试验方法?”“试验步骤怎样?”“试验过程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情况一旦发生如何应付?”等一系列问题呢?学生:要考虑。
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技术试验及其方法的第三部分——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内容。
(课件)技术试验的实施除了必须对试验过程做周密的计划外,还要抽取试验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环节。
(课件)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有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2.案例分析我们来阅读案例《当核材料接近临界值》。
教你识别润滑油的方法
当涉及到识别润滑油时,以下是一些方法:
1. 观察颜色:润滑油的颜色可以告诉你很多关于它的性质和用途。
一般来说,深色的润滑油通常用于重型机器和高温应用,而浅色的润滑油则通常用于轻型机器和低温应用。
2. 粘度:润滑油的粘度是指其流动性,通常用数字表示。
高粘度的润滑油适合重型机器和高温应用,而低粘度的润滑油适合轻型机器和低温应用。
3. 基础油类型:润滑油的基础油类型可以告诉你它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的基础油类型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和生物油。
4. 添加剂: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可以改善其性能,如抗氧化、抗磨损、防锈等。
不同类型的机器需要不同类型的添加剂。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识别润滑油。
但是请注意,正确的润滑油选择应该根据机器的要求和制造商的建议来选择,以确保最佳性能和保护。
润滑油理化指标1.常用理化指标化验指标(1)密度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质指标,它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单位为kg/m3。
因为在不同温度下,密度会变化,高温测的密度比低温下测的密度要小。
为了便于比较,一般油品的密度常用来规定温度的密度来表示。
我国GB规定,在标准温度(20℃)下的密度为标准,密度g/cm3。
密度在生产贮运中有重要意义,在产品计量、炼油厂工艺设计都用到。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判断油品的概括质量,密度还用在换算数量、交货验收的计量。
简单判断油品性质,根据密度大致估计原油类型,如含烷烃多的原油密度常较含环烷烃及芳烃的原油密度低。
含硫、氧、氮化合物越多及胶质和沥青越多原油密度就越高。
另,密度可初步确定油品品种:汽油P=0.7-0.76g/cm3;航空煤油0.77-0.84g/cm3;润滑油0.87-0.89g/cm3。
密度可以近似评定油品质量和化学组成变化,特别是在贮运过程中,如发现某油品密度明显增大或减少,可以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
(2)粘度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理化指标,对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确定用途有决定性意义,也是设计计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理常数。
液体、半流体状态物质在受外力作用,而流动时分子间所呈现的内摩擦或内阻力。
我国和国际接轨,用运动粘度m2/s,实际生产中常用mm2/s,二者关系为1m2/s=106mm2/s(原油)。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为粘温性。
一般温度升高,则粘度降低,温度降低,则粘度增大。
粘度比指的是油品在两个规定温度下所测得较低温度下运动粘度与较高温度下运动粘度之比值。
我国和国际ISO接轨,采用40℃和100℃。
粘度指数是指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小,通过表可查出。
那么粘度对油品生产和使用有什么意义呢?①在发动机粘度增大,会影响功率,粘度过低会造成起动困难,降低油膜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