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常规食品检验项目及检测依据
- 格式:docx
- 大小:51.52 KB
- 文档页数:37
目前,我国已制定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食品中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指标进行了规定。
其中,《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对肉制品、水产制品、即食蛋制品、粮食制品、即食豆类制品、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即食果蔬制品、饮料、冷冻饮品、即食调味品、坚果籽实制品等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致病菌限量规定。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对蔬菜、水果、谷物、油料和油脂、糖类、调味品、饮料、食用菌、肉类、蛋类等12大类38种农药进行了限量规定,涉及3650项农药限量指标。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规定了水果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及将类、乳及乳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饮料类、酒类、特殊膳食用食品10大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 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规定了铅、镉、汞、砷、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那么,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下面由拜恩检测的工程师具体介绍: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的强制性标准,应当包括八项内容。
1、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满足人们对食品品质的新需求。
但如果滥用食品添加剂,则会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我国制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90-2012),规定了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名称,每个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等内容,同时还明确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食品检验项目及抽检依据一、饼干(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饼干》(GB 710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饼干质量通则》(GB/T 20980)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饼干抽检项目包括过氧化值(以脂肪计)、酸价(以脂肪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0个指标。
二、餐饮食品(一)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GB 7099)、《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的通知(整顿办函〔2011〕1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餐饮食品抽检项目包括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铅(以Pb计)、铬(以Cr 计)、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酸价(以脂肪计)(KOH)、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安赛蜜、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20个指标。
三、茶叶及其相关制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茉莉花茶》(GB/T 22292)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茶叶及其相关制品抽检项目包括铅(以Pb计)、草甘膦、联苯菊酯、水胺硫磷、氧乐果、甲拌磷、克百威、吡虫啉、乙酰甲胺磷、灭多威、三氯杀螨醇、甲氧滴滴涕、氰戊菊酯和S-氰戊菊酯、毒死蜱14个指标。
附件1:本次检验依据和检验项目一、餐饮食品检验依据:GB14934-2016《食品按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卫生部国家食药监管局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0号)、《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
检验项目:游离性余氯、沙门氏菌、亚硝酸盐(以NaNO2计)、过氧化值、苯甲酸、山梨酸、胭脂红、脱氧乙酸、罗丹明B、吗啡、那可丁、罂粟碱、可待因、蒂巴因、N-二甲基亚硝铵、ug/kg、铅、二氧化钛、滑石粉、硼砂。
二、豆制品检验依据:GB2760-20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检验项目:黄曲霉毒素B1、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脱氢乙酸、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三、糕点检验依据: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
检验项目: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甜蜜素、安赛蜜、铝(干样品、以A1计)、脱氢乙酸、纳他霉素、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酸价(以脂肪计)(KOH)、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四、罐头检验依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Q/MLM0001S-2017《系列午餐肉罐头》;Q/FYR 0016S-2015《午餐肉》;GB/T 13213-2006《猪肉糜类罐头》;Q/SJJH 0001S-2017《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糖水草莓罐头》、QB/T 1117-2014《混合水果罐头》、GB/T13516-2014《桃罐头》、GB/T24402-2009《豆豉鲮鱼罐头》、QB/T1379-2014《梨罐头》。
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202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项目和检验1. 背景介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项目和检验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护公众健康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
•2023年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项目和检验有着更加严格和全面的要求,以提高食品安全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2. 检验项目和方法常规检验项目•常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微生物指标等进行检测。
•重金属检测通常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进行分析。
•农药残留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
•兽药残留检测主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免疫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
•微生物指标检测包括对细菌、霉菌、大肠菌群等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
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
•基于PCR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食品中的致病菌。
•近红外光谱技术和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中营养成分、品质指标等的快速检测。
•生物传感器技术结合微流控芯片可以实现对多种食品污染物的高灵敏度检测。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批量的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3. 检验流程和质控要求检验流程1.样品采集: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数量采集食品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样品制备: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制备和提取。
3.检验操作:根据相应的检验项目,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样品的测定,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4.数据分析:将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比对国家标准和限量要求,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5.结果报告:编制检验报告,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和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部门。
质控要求•检验机构应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审等。
•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通过相关资格认定或培训合格。
食品相关检测项目标准食品检验通常是指食品检验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的卫生标准,对食品质量所进行的检验,包括对食品的外包装、内包装、标志、唛头和商品体外观的特性、理化指标以及其它一些卫生指标所进行的检验。
食品检验方法主要有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
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出具权威资质认证国家认可检测报告!检测产品:粮食及制品:包括方便面等;食用油:花生油、大豆油、动物油等;肉及其制品:生、熟畜肉和禽肉等;消毒鲜乳:瓶装奶、软包奶以及零售的牛、美、马奶等;冷食:冰棍、雪糕、冰激凌等;饮料:碳酸饮料、汽水、果味水、酸梅汤、散装低糖饮料、矿泉饮料、麦乳精等;蒸馏酒、配制酒:如果酒、白兰地、香槟、汽酒等;发酵酒:葡萄酒、啤酒;调味品:指酱油、酱、食醋、味精、食盐及其他复合调味料等;豆制品:豆腐、豆粉、素鸡、腐竹等;糕点:饼干、面包、蛋糕等;糖果蜜饯:糖果、蜜饯、果脯、凉果和果糕等食品;酱腌菜:酱黄瓜等;另外,科标检测还专业提供乳制品、水产类、罐头类、食糖类、保健食品等食品的检测分析服务;检测项目:1.理化项目检测:水分,灰分,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氮,咖啡因,脂肪酸,丙二醛,氨基酸态氮,总酸,酸度,明矾,总碱度,L-羟脯胺酸,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丙酸钙,丙酸钠,脲酶,米酵菌酸,溶剂残留量,羰基价,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过氧化苯甲酰,亚硝酸盐,甲醇,乙醇,总脂,酒精度,杂醇油,二氧化硫,相对密度,pH值,比旋光度,折光率,粒度,细度,折射率,熔点,净含量,新鲜度,完整率,干粒重,干燥物,可溶性固形物,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全乳固体等等;2.重金属及微量元素:3.食品添加剂检测:4.食品农药残留测试:5.食品兽药残留测试:6.微生物检测:7.营养标签检测等。
检测标准:978-7-5066-5143-1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用指南978-7-5066-5277-3 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理解与实施978-7-5066-5550-7 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978-7-5066-6876-7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978-7-5066-6877-4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二)978-7-5066-6880-4 GB 4789.系列-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合订本]978-7-5066-6914-6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三)978-7-5066-7832-2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实施指南AQ 6106-2008 足部防护食品和医药工业防护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BB/T 0013-2011 软塑折叠包装容器BB/T 0054-2010 真空镀铝纸CB/T 3649-2011 海船食品、饮水、淡水及人员和行李重量计算定额CB/T 4266-2014 船用食品冷库CB 955-1980 潜艇远航食品外包装CFDAB/T 0101-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
食品安全问题的标准和检验小编希望食品安全问题的标准和检验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生活中也时有发生,这让人民群众难以安心。
国家为此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标准是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如何检验?小编会对大家关心的这两个问题作出解释,请仔细阅读。
一、食品安全问题的标准是什么?(一)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四)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二、食品安全问题如何检验?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一)第八十四条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
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同等效力。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食品检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二)第八十五条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三)第八十六条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
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四)第八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
食品安全检验标准1. 概述食品安全是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为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食品安全检验标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定义食品安全检验的标准,以保障公众的健康与权益。
2. 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食品安全检验标准需包含各类食品的必要检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残留农药和兽药指标、重金属指标等。
- 检验方法:食品安全检验标准应详细描述每个检验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检测设备:食品安全检验标准需规定适用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包括规格、要求和校准标准等,以确保检测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 技术标准:食品安全检验标准需明确各项技术标准的要求,包括样品处理方法、检测结果判定标准等,以便检验结果的评估和判别。
3. 检验流程- 样品采集:食品安全检验应根据规定的样品数量和采样地点采集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 样品处理:样品在检验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消除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物和杂质。
- 检验分析:样品处理完毕后,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检验分析,包括理化指标的测定、微生物的检测、残留农药和兽药的分析等。
- 结果评估:根据检验结果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结果的评估和判别,判断样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检验标准。
- 报告发放:根据检验结果,生成食品安全检验报告并及时发放给相关方,以供参考和决策。
4. 质量管理为确保食品安全检验的质量和准确性,应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定检验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岗位职责,确保检验过程的质量可控。
- 校准标准:制定并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计划和标准,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参比物质:选择合适的参比物质,用于标定和比对检测结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质量控制样品:引入合适的质量控制样品,用于日常检验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品检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流通环节、餐饮服务单位等食品经营者。
三、食品检测机构(一)食品检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食品检验检测资质,具备较强的检测能力和技术设备,对食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分析。
(二)食品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准确性。
四、检测项目(一)食品检测项目应当包括常见的致病菌检测、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等。
(二)食品检测项目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结合市场情况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完善。
五、检测标准(一)食品检测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
(二)食品检测机构应当及时了解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更新和变化,确保检测能够跟上国家标准的步伐。
六、检测流程(一)食品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等过程应当符合规定,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检测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测,严格按照检测方法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食品检测机构应当对检测流程进行记录与追溯,确保检测结果可靠。
七、结果报告(一)食品检测机构应当对检测结果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准确,清晰明了。
(二)对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样品,检测机构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配合调查处理。
八、信息公开(一)食品检测机构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开检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二)食品检测机构应当加强与媒体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及时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九、责任和制裁(一)对于故意提供虚假检测结果的机构和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刑事责任。
(二)对于严重违反食品检测管理规定的机构和人员,吊销其资质,取消相关执照。
十、监督管理(一)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及时进行抽检和检查。
(二)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和检举。
十一、监测调研(一)食品检测机构应当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监测调研工作,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监测报告。
食品相关检测项目标准食品检验通常是指食品检验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的卫生标准,对食品质量所进行的检验,包括对食品的外包装、内包装、标志、唛头和商品体外观的特性、理化指标以及其它一些卫生指标所进行的检验。
食品检验方法主要有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
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出具权威资质认证国家认可检测报告!检测产品:粮食及制品:包括方便面等;食用油:花生油、大豆油、动物油等;肉及其制品:生、熟畜肉和禽肉等;消毒鲜乳:瓶装奶、软包奶以及零售的牛、美、马奶等;冷食:冰棍、雪糕、冰激凌等;饮料:碳酸饮料、汽水、果味水、酸梅汤、散装低糖饮料、矿泉饮料、麦乳精等;蒸馏酒、配制酒:如果酒、白兰地、香槟、汽酒等;发酵酒:葡萄酒、啤酒;调味品:指酱油、酱、食醋、味精、食盐及其他复合调味料等;豆制品:豆腐、豆粉、素鸡、腐竹等;糕点:饼干、面包、蛋糕等;糖果蜜饯:糖果、蜜饯、果脯、凉果和果糕等食品;酱腌菜:酱黄瓜等;另外,科标检测还专业提供乳制品、水产类、罐头类、食糖类、保健食品等食品的检测分析服务;检测项目:1.理化项目检测:水分,灰分,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氮,咖啡因,脂肪酸,丙二醛,氨基酸态氮,总酸,酸度,明矾,总碱度,L-羟脯胺酸,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丙酸钙,丙酸钠,脲酶,米酵菌酸,溶剂残留量,羰基价,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过氧化苯甲酰,亚硝酸盐,甲醇,乙醇,总脂,酒精度,杂醇油,二氧化硫,相对密度,pH值,比旋光度,折光率,粒度,细度,折射率,熔点,净含量,新鲜度,完整率,干粒重,干燥物,可溶性固形物,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全乳固体等等;2.重金属及微量元素:3.食品添加剂检测:4.食品农药残留测试:5.食品兽药残留测试:6.微生物检测:7.营养标签检测等。
检测标准:978-7-5066-5143-1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用指南978-7-5066-5277-3 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理解与实施978-7-5066-5550-7 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食品中微生物限量标准978-7-5066-6876-7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978-7-5066-6877-4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二)978-7-5066-6880-4 GB 4789.系列-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合订本]978-7-5066-6914-6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三)978-7-5066-7832-2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实施指南AQ 6106-2008 足部防护食品和医药工业防护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BB/T 0013-2011 软塑折叠包装容器BB/T 0054-2010 真空镀铝纸CB/T 3649-2011 海船食品、饮水、淡水及人员和行李重量计算定额CB/T 4266-2014 船用食品冷库CB 955-1980 潜艇远航食品外包装CFDAB/T 0101-2014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
食品检测依据标准
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食品检测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食品检测依据标准是指在食品检测过程中,依据国家或行业制定的标准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品检测依据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法律依据,食品检测必须依据国家标准进行。
2.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由行业协会、行业组织等制定的标准。
行业标准是针对某一特定行业的标准,如糖果行业、饮料行业等。
食品检测也需要依据行业标准进行。
3.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是针对企业自身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可以更加细致、具体,有助于企业自身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食品检测依据标准的重要性在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没有标准作为依据,食品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误差,从而影响食品安全。
同时,依据标准进行食品检测也有助于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检测依据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必须依据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食品检测依据标准也有助于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食品检验包含哪些产品食品安全检测主要包括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微生物、重金属、毒素、添加剂及化学品、包装材料等的检测。
(1)农药检测农药是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的统称。
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
此外,还有昆虫激素。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
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少数是气体。
因为农药的大量使用,已经使得害虫的抗药性大大增强。
研究表明,至少有500多种昆虫对一些农药具有抗药性。
近几年的检测结果显示,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抽查结果zui为引人关注,有资料显示,全国23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有47.5%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其中包括非法使用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如鲜活水产品中的有机氯残留、茶叶中的有机磷残留等。
食品检验包含哪些产品二、食品理化指标检测具体包含什么内容1、添加剂指标:食品存在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甜味剂(主要是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等)的情况。
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甜味,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甜味剂;个别蜂蜜产品中检出甜味剂,也有掺假的可能。
食品存在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防腐剂(主要是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等)的情况。
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
食品存在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食用色素(主要是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诱惑红、苋菜红、亮蓝等)的情况。
原因可能是由于企业为增加产品卖相,或者弥补原料品质较低而超范围超量添加,或者未准确计量,个别产品食用色素超标不排除掺假。
含铝食品添加剂(比如明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食品粮油行业检验依据及抽查项目一、粮食加工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抽检项目1.大米抽检项目包括铅、镉、总汞、无机砷、铬、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
2.生湿面制品、发酵面制品、米粉制品、其他谷物粉类制成品抽检项目包括铅、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二氧化硫残留量。
3.小麦粉抽检项目包括铅(以Pb计)、镉(以Cd计)、总汞(以Hg计)、总砷(以As计)、铬(以Cr计)、二氧化钛、滑石粉、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甲醛次硫酸氢钠(以甲醛计)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抽检项目1.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抽检项目包括总砷、铅、酸值、过氧化值、苯并[a]芘、溶剂残留量、黄曲霉毒素B1。
2.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抽检项目包括总砷、铅、酸值、过氧化值、苯并[a]芘、溶剂残留量、黄曲霉毒素B1、反式脂肪酸(C18:1T)、反式脂肪酸(C18:2T+C18:3T)。
3.其他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抽检项目包括总砷、铅、酸价、过氧化值、苯并[a]芘、溶剂残留量。
三、饮料(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1.天然矿泉水抽检项目包括铅、总砷、镉、硒、锑、铜、钡、铬、锰、镍、银、亚硝酸盐、硝酸盐、色度、浑浊度、界限指标(锂、锶、锌、碘化物、偏硅酸、硒、游离二氧化碳、溶解性总固体)、溴酸盐、硼酸盐、氟化物、耗氧量、挥发酚、氰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大肠菌群、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
检验项目一、粮食加工品 (1)二、乳制品 (3)三、饮料 (5)四、方便食品 (7)五、饼干 (8)六、罐头 (9)七、冷冻饮品 (10)八、薯类及膨化食品 (11)九、酒类 (12)十、水果制品 (14)十一、炒货食品及坚果食品 (16)十二、蛋制品 (17)十三、食糖 (18)十四、淀粉及淀粉制品 (18)十五、糕点 (20)十六、豆制品 (21)十七、蜂产品 (22)十八、茶叶及相关制品 (23)十九、速冻食品 (24)二十、糖果制品 (24)二十一、调味品 (25)二十二、蔬菜制品 (25)二十三、食用油 (26)二十四、食用农产品 (27)二十五、食品添加剂 (32)二十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33)一、煎炸过程用油 (34)二、小麦粉制品(自制) (34)三、熟肉制品 (35)四、火锅调味料(底料、蘸料)(自制) (36)五、腌腊肉制品(餐饮) (36)六、辣椒调料(餐饮) (37)一、粮食加工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4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8〕3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通知》(食品整治办〔2009〕5号)、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二)检验项目1.挂面的检验项目包括铅(以Pb计)。
2.谷物加工品的检验项目包括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Α、铅(以Pb计)、镉(以Cd计)、总砷(以Αs计)(糙米不检测)、无机砷(以Αs计)(限糙米检测)、总汞(以Hg计)(限糙米检测)、苯醚甲环唑(限糙米检测)。
3. 谷物碾磨加工品的检验项目包括铅(以Pb计)、镉(以Cd计)[限玉米粉(片、渣)检测]、总汞(以Hg计)[限玉米粉(片、渣)检测]、黄曲霉毒素B1[限玉米粉(片、渣)检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限玉米粉(片、渣)检测]、二氧化硫残留量(限米粉检测)、玉米赤霉烯酮[限玉米粉(片、渣)检测]、赭曲霉毒素Α(米粉不检测)。
4. 谷物粉类制成品的检验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残留量(限米粉制品检测)、脱氢乙酸、苯甲酸、山梨酸、黄曲霉毒素B1(限玉米制品检测)、铅(以Pb计)、菌落总数(限熟制食品检测)、大肠菌群(限熟制食品检测)、沙门氏菌(限熟制预包装食品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限熟制预包装食品检测)。
二、乳制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 号)、《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10号)、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四批)》的通知(整顿办函〔2010〕50号)、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二)检验项目1. 灭菌乳的检验项目包括脂肪(适用于全脂产品)、蛋白质、非脂乳固体、酸度、铅(以Pb计)、总砷(以As计)、总汞(以Hg计)、铬(以Cr计)、黄曲霉毒素M1、商业无菌、三聚氰胺、地塞米松(限牛乳产品)。
2. 巴氏杀菌乳的检验项目包括蛋白质、酸度、铅(以Pb计)、总砷(以As计)、总汞(以Hg计)、铬(以Cr计)、黄曲霉毒素M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三聚氰胺、地塞米松(限牛乳产品)。
3. 调制乳的检验项目包括脂肪(适用于全脂产品)、蛋白质、铅(以Pb计)、总砷(以As计)、总汞(以Hg计)、铬(以Cr计)、黄曲霉毒素M1、菌落总数(限非灭菌工艺生产的其他调制乳)、大肠菌群(限非灭菌工艺生产的其他调制乳)、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非灭菌工艺生产的其他调制乳)、沙门氏菌(限非灭菌工艺生产的其他调制乳)、商业无菌(限采用灭菌工艺生产的调制乳)、三聚氰胺。
4. 发酵乳的检验项目包括脂肪(适用于全脂产品)、蛋白质、非脂乳固体(不适用于风味发酵乳)、酸度、铅(以Pb计)、总砷(以As计)、总汞(以Hg计)、铬(以Cr计)、黄曲霉毒素M1、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酵母、霉菌、乳酸菌数(不适用于发酵后经热处理的发酵乳)、三聚氰胺、山梨酸。
三、饮料(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告2011 年第10 号)、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二)检验项目1.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检验项目包括界限指标(界限指标为锂、锶、锌、碘化物、偏硅酸、硒、游离二氧化碳、溶解性总固体,具体检测项目为标签明示的、且在标准要求范围内的界限指标)、总砷(以Αs计)、镉(以Cd计)、铅(以Pb计)、总汞(以Hg 计)、硒、锑、镍、铬、溴酸盐、硝酸盐、氟化物、耗氧量、氰化物、亚硝酸盐、大肠菌群、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
2. 饮用纯净水的检验项目包括浑浊度、耗氧量、铅(以Pb计)、总砷(以As计)、镉(以Cd计)、亚硝酸盐、余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盐、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
3. 其他饮用水的检验项目包括浑浊度、耗氧量、铅(以Pb 计)、总砷(以As计)、镉(以Cd计)、亚硝酸盐、余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溴酸盐、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挥发性酚。
4.果、蔬汁饮料的检验项目包括铅(以Pb计)、展青霉素(适用于以苹果、山楂为原料制成的产品)、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纳他霉素、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亮蓝、酸性红、赤藓红、新红)(视产品具体色泽而定)、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商业无菌(适用于经商业无菌生产的产品)、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5.蛋白饮料的检验项目包括蛋白质、铅(以Pb计)、氰化物(限以杏仁等为原料的饮料)、三聚氰胺(限含乳饮料)、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菌落总数[活菌(未杀菌)型蛋白饮料不检]、大肠菌群、霉菌、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商业无菌(适用于经商业无菌生产的产品) 、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
6. 碳酸饮料的检验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甜蜜素、山梨酸、安赛蜜、苯甲酸、糖精钠、咖啡因(仅可乐型碳酸饮料检测)、铅(以Pb计)、二氧化碳气容量、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
7.茶饮料的检验项目包括茶多酚、咖啡因、铅(以Pb计)、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商业无菌(适用于经商业无菌生产的产品)、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
8.其他饮料的检验项目包括铅(以Pb计)、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诱惑红、赤藓红、新红)(视产品具体色泽而定)、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商业无菌(适用于经商业无菌生产的产品)、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
四、方便食品(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便面》(GB 1740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到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9]5号)、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的通知(整顿办函〔2011〕1号)、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二)检验项目其他方便食品的检验项目包括铅(以Pb计)、黄曲霉毒素B1(仅玉米制品、花生制品、以谷物为主的冲调谷物制品检测)、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配料中含甜味剂或食糖等,或者呈甜味的食品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适用于麦片类及其他冲调类产品)、商业无菌(限采用罐头工艺生产的方便食品)、酸价(以脂肪计)(适用于含油脂、坚果仁类、肉类产品检测)、过氧化值(以脂肪计)(适用于含油脂、坚果仁类、肉类产品检测)。
五、饼干(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饼干》(GB 7100-2015)、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二)检验项目饼干产品的检验项目包括酸价(以脂肪计)(仅适用于配料中添加油脂的产品)、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仅适用于配料中添加油脂的产品)、铅(以Pb计)、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二氧化硫残留量、三氯蔗糖、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仅适用于预包装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仅适用于预包装食品)、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