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起毛起球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2
抗起毛起球测试标准
抗起毛起球测试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特定的方法测试织物表面的起毛和抗毛起性能。
这一测试对于评价织物的质量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抗起毛起球测试的标准和相关内容。
首先,抗起毛起球测试的标准应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测试设备和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
测试方法应明确规定使用的设备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测试条件应包括温度、湿度、摩擦次数等因素,以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测试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应根据毛起球的数量和大小,对织物的质量进行分类和评价。
其次,抗起毛起球测试的标准应考虑到不同类型和用途的织物的特点。
例如,针对运动服装和户外用品等需要具有较强耐磨性的织物,测试标准应更加严格和细致。
而对于家居用品和内衣等舒适性要求较高的织物,测试标准则应更加注重织物的柔软度和舒适性。
此外,抗起毛起球测试的标准还应考虑到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标准差异。
因为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气候和使用习惯不同,对织物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制定抗起毛起球测试标准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总之,抗起毛起球测试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测试设备和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同时也应考虑到不同类型和用途的织物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标准差异。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价织物的质量和耐久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及评定方法。
2、观察理解起毛起球过程与机理,进一步了解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
二、基础知识织物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在实际穿着与洗涤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在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上,织物表面的纤维端由于摩擦滑动而松散,露出织物表面,并呈现许多令人讨厌的毛茸,即为“起毛”;若这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又继续经受摩擦卷曲而相互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子粒,通常称为“起球”。
织物起毛起球会使织物外观恶化,降低织物的服用性能,特别是合成纤维织物,由于纤维本身抱合性差,强力高,弹性好,所以起球疵点更为突出。
目前起毛起球已成为评定织物服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可分为起毛、纠缠成球、毛球脱落三个阶段。
织物表面的纤维受外部的摩擦作用,首先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即起毛阶段,对短纤维而言,绒毛被拉出的条件是外部摩擦力要大于纤维在纱内的抱合力。
绒毛在达到一定长度后,才能相互纠缠成球,因此被拉出的纤维长度对织物起球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纤维的抗弯性、强度和耐磨性也影响起毛起球性能,容易弯曲的纤维在摩擦中易相互纠缠成球,比较粗硬的纤维要比细而柔软的纤维容易起球。
有些纤维在形成较长的绒毛之前,已被磨断或拉断,只剩下很短的绒毛,就不易起球。
有些纤维虽然容易形成数量众多的小毛球,但如果纤维的抗弯性和耐磨性强度较弱,织物表面的毛球在继续摩擦中很快就会脱落。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实验仪器:YG(B)502型织物起毛起球仪,见图12-1所示。
主要技术参数:起毛起球运动轨迹:直径为40mm的圆轨迹运动。
试样规格:直径112.8mm圆状,面积100mm2。
试样往复速度:60次/min。
图12-1 YG(B)502型织物起毛起球仪2、实验工具:起毛起球样照、织物试样、剪刀。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取样:剪取直径为112.8mm面积100mm2圆形织物为试样,2201华达呢为磨料。
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或毡化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ISO 12945-2:2020GB/T 4802.2-2008DIN EN ISO 12945-2:2021修改记录Modify Record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改型马丁代尔法测定织物耐起毛,起球或毡化性能的测定方法。
2.引用标准ISO 139/GB/T 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ISO 12945-4,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或毡化的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起毛,起球和毡化性能的视觉评定ISO 12947-1:1998/GB/T 21196.1 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摩性的测定第1部分:马丁代尔耐磨试验仪3.定义3.1毛球:纤维缠结形成凸出于织物表面,致密的且光线不能透过并产生投影的球。
注:此种变化可能发生在水洗,干洗,穿着或使用过程中。
3.2起球:织物表面产生毛球的过程。
3.3起毛:织物表面纤维凸出或纤维端伸出形成毛绒所产生的可见表面变化。
注:此种变化可能发生在水洗,干洗,穿着或使用过程中。
3.4毡化:起绒织物上凸出的纤维纠缠在一起形成的可见的表面变化注:此种变化可能发生在水洗,干洗,穿着或使用过程中。
3.5起球摩擦次数:马丁代尔耐磨试验仪两个外侧驱动轮转动的圈数。
3.6起球周期:其轨迹形成一个完整的李莎茹图形所需的16次摩擦,即马丁代尔耐磨试,验仪两个外侧驱动轮转动16圈,内侧驱动轮转动15圈。
4.原理在规定压力下,圆形试样以李莎茹(Lissajous)图形的轨迹与相同织物或羊毛磨料织物进行摩擦。
试样能够绕与试样平面垂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
经规定的摩擦阶段后,采用视觉描述方式评定试样的起毛,起球或者毡化等级。
5.仪器5.1丁代尔耐磨试验仪试验仪由基盘和驱动装置组成。
驱动装置由两个外驱动器和一个内驱动器构成,可使试样夹具导板按李莎茹图形进行运动。
试样夹具导板在驱动装置驱动下做平面运动,导板上每一点描绘相同的李莎茹图形。
李莎茹运动是由变化运动形成的图形,从一个圆到逐渐窄化的椭圆,直到成为一条直线,再由此线反向渐进为加宽的椭圆直到圆,以对角线重复运动。
实验十六织物起毛起球性测定实验摘要本实验以织物起毛、起球性测试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高速离心实验和纺织机实验,对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进行分析和测定,并探讨织物质量与起毛、起球性之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织物进行取样并进行标记,然后通过测量毛高、毛密度和球数等指标对织物进行质量评估,然后分别进行高速离心和纺织机实验,对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进行详细测定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起毛性和起球性是织物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而且在制作织物过程中,合理的纱线选择和纺织工艺处理是影响织物质量和起毛、起球性的关键因素。
本实验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织物质量和起毛、起球性的认识,提高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织物起毛;织物起球;高速离心实验;纺织机实验AbstractThis experiment focuses on the testing of the fabric's pilling and fuzzing performance. The experiment makes use of high-speed centrifugation experiments and experiments with a textile machine to measure and analyze the pilling and fuzzing performance of the fabric,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the fabric and its pilling and fuzzing performances.Keywords: fabric fuzzing; fabric pilling; high-speed centrifugation experiment; textile machine experiment.一、实验目的1.测试织物的起毛性能。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标准由于织物的原料、用途以及产品的出口地有较大差别,使得在对织物进行起毛起球测试时,测试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马丁代尔法和箱式起毛起球法这两种测试方法主要是针对欧洲市场的,随机翻滚起毛起球法主要是对美国市场进行出口时采用的方法;而针对中国市场采用的测试方法是圆轨迹起毛起球法。
下面就以上四种方法做简单介绍:1.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测试方法主要模拟的是当织物受到自身不断摩擦后起球的情况,该方法适用于毛织物及其他易起球的机织物。
原理是:圆形试样在规定的负荷质量下,与相同织物或羊毛织物磨料摩擦。
织物以圆形的轨迹绕与试样平面垂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经规定的摩擦阶段后,采用视觉描述方式评定试样的起毛或起球等级。
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2—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 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
2、起球箱起毛起球法:该方法主要模拟了织物受到自身或者外界摩擦力时的起毛起球的状况,主要适用于毛织物。
该方法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 部分起球箱法》。
其原理是将试样按照规定方法和试验参数,安装在聚氨酯塑料管上,之后放入有恒定转速且衬有橡胶软木的木箱内随意滚动,经过规定的转数后,在标准的视觉条件下,对起毛起球后的试样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3.随机翻滚起毛起球法:该方法主要模拟了织物在经过自身或者外界高频率的摩擦后布面的起毛起球的情况,相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4—2009《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 4 部分随机翻滚法》。
其原理是:将三块试样放入随机翻滚式起球箱内,使织物在铺有软木衬垫并填有少量灰色短棉的圆筒状试验仓中随意翻滚摩擦。
在标准光源条件下,对起毛起球后的试样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4.圆轨迹起毛起球法: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 部分圆轨迹法》。
ISO 12945-2:2000织物:用马丁代尔耐磨仪测定表面起毛起球试验1-1本方法采用马丁代尔耐磨仪测定纺织品的抗起毛起球及其表面的其它改变情况,本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纺织品,尤其适合于机织物。
1-2本测试方法不适用于厚度超过3mm的面料,因为这种布夹样器夹不紧。
1-3测试样品可以是洗前或洗后。
1-4本方法采用SI制作为标准单位,括号里的单位仅供参考。
1-5本标准没有涉及到安全方面的介绍。
但希望在操作本标准前,应该建立一些与安全卫生有关的管理文件。
2.术语2-1 定义:本方法中用到的其它纺织定义,请参照ISO1232-2 本方法中的定义:2-2-1 循环:在马丁代尔耐磨中,一个完整的Lissajous曲线需运动16图。
2-2-2起绒:纱线或织物表面凸出的毛羽末端相互纠缠在一起但未形成毛球。
2-2-3 圈:马丁代尔耐磨仪最外两个齿轮运转一个周。
2-2-4抗起毛起球:织物表面抵抗毛球形成的能力。
2-2-5起毛起球:织物表面凸出的毛羽末端相互纠缠在一起并形成毛球。
3.原理4-1 在穿着时出现的表面的起毛起球或其它外观改变,例如起绒,可通过实验仪器模拟测定,织物被夹于马丁代尔测试仪上,试样的正面与另一块织物的正面按照一定的几何图形相互摩擦,图形为刚开始为一条直线,再下来逐渐变为椭圆形,最后而又在原直线对面方向成一条直线,摩擦应在一轻轻的压力下进行直至达到规定的圈数。
经过这个动作后,在标准的视觉条件下,一般用标准的图片与原布对比查看其起毛起球及其它外观变化的程度。
一般以级数来报告其的抗起毛起球的能力。
4.意义和实用性4-1 本方法在商业一般认为不是很好,本方法在商业对比测试中的精度较差,这是由于耐磨测试仪本身的性质原因,采用相同的测试仪,不论是在内部还是与外部对比测试中,经常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
尽管建议不要采用本方法来作为商业测试,但它还是被广泛应用并认为较好,尤其是在美国以外的国家。
4-2 在商业上,一旦由于测试结果的不同而产生争执时,买卖双方应该做一些对比测试,以便查清两家实验室间的差异所在。
织物起毛起球仪测试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服装产品穿着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起毛起球现象,严重影响服装外观,由此引发的消费者投诉、退货,不但给消费者造成了麻烦,也影响了商家的信誉。
起毛起球是在服装质量中的投诉比例非常高的项目,不同的消费者对起毛起球的可接受程度有不同的理解,同样的服装被不同的人穿也会产生明显不同的起毛起球效果,甚至一些起毛起球指标合格的产品也会出现严重的起毛起球现象,不但消费者烦恼,服装厂商也困惑,起毛起球这个普通的检测项目却成为服装质量控制的难题。
一、起毛起球形成服装的起毛起球是指服装在穿着时受到机械摩擦作用,纤维露出织物表面形成起毛,继续摩擦后,纤维缠结继而成球的现象。
起毛起球是一项动态性能,起球速度经常随着穿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很多,包括纤维种类、纤维细度、纱线捻度、组织结构、面料风格、整理工艺、穿着习惯等等。
由于影响起毛起球的多因素性,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测方法能准确反应出不同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起球倾向性,此外,服装面料起毛起球性能又和手感、穿着舒适度等存在一定的矛盾,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手感、舒适而牺牲起毛起球性能,这些都为服装的起毛起球质量控制带来难度。
二、起毛起球标准目前常用的起毛起球检测方法包括圆轨迹法、起球箱法、马丁代尔法、随机翻滚法。
这四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设备,按照不同的原理,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面料的起毛起球性能进行测试,涉及的检测方法标准、原理、应用范围见表1。
三、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指对某类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对于服装产品来说,中国制定的国家及行业层面的产品标准最多,几乎包含常用的各类服装,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则很少,或几乎没有,都是各买家或商家制定的符合自身要求的企业标准。
另外还有一些知名组织机构,如国际羊毛局(IWS)、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等,也会制定一些服装及面料方面的产品标准,但同他们制定的方法标准来比较,产品标准比例很小。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标准织物起毛起球是指织物表面出现绒球或者毛球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织物的外观美观,还会降低织物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因此,对织物的起毛起球情况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测试标准来评估织物的起毛起球情况。
首先,对于织物的起毛情况,我们可以采用摩擦法进行测试。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一块标准织物与被测试织物放在一起,然后进行一定次数的来回摩擦,最后用肉眼观察被测试织物的起毛情况。
根据起毛的程度,可以将织物的起毛情况分为不起毛、轻微起毛、中等起毛和严重起毛等级。
其次,对于织物的起球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圆片法进行测试。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标准织物和被测试织物分别置于圆片机内,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旋转,最后用肉眼观察被测试织物的起球情况。
根据起球的程度,可以将织物的起球情况分为不起球、轻微起球、中等起球和严重起球等级。
除了以上的测试方法外,还可以采用摩擦球法、拉伸法等其他方法来评估织物的起毛起球情况。
通过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客观地评估织物的起毛起球情况,为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进行起毛起球测试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是测试环境的控制,要求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测试,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是测试仪器的选择,需要选择准确可靠的测试仪器,以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最后是测试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记录和分析,以便对织物的起毛起球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判断。
综上所述,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可以客观地评估织物的起毛起球情况,为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各相关行业能够重视起毛起球测试,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导读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是影响服装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服装面料起毛起球后会严重影响织物的外观性能。
起毛起球的机理织物表面的纤维因摩擦作用会产生毛茸,毛茸间相互纠缠并加剧纤维的抽拔,纠缠越来越紧形成球粒,若强力不足以抗衡受到的力则会脱落,否则留在布面上。
起毛起球考核方法:国内标准主要涉及4种方法。
1、圆轨迹法(GB/T 4802.1-2008)方法概述:取直径为113mm的圆形试样,测试面朝外安装在夹头上,磨台有两种材质的磨料,其中织物与尼龙刷摩擦起毛,与标准织物磨料摩擦起球。
根据织物类型选择相应的试验参数,列表如下:摩擦后,在规定光照条件下对照视觉描述对样品进行评级,可评半级。
1级最差,5级最好。
2、改型马丁代尔法(GB/T 4802.2-2008)多用于床上用品的起球试验方法概述:在规定的压力下,圆形试样以李莎茹图形的轨迹与织物本身或标准羊毛磨料进行摩擦,试样能够绕与试样平面垂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
不同织物选用相应的参数:经规定的摩擦阶段后,采用视觉描述的方式评定等级。
可评半级,1级最差,5级最好。
3、起球箱法(GB/T 4802.3-2008 )多用于含毛织物或仿毛织物的起球试验。
方法概述:将试样安装在聚氨酯管上,在具有恒定转速、衬有软木的木箱内任意翻转。
在没有协议或规定的情况下,建议粗纺织物翻转7200转(即2小时),精纺织物翻转14400转(即4小时)。
经过规定的翻转次数后,对起毛和(或)起球性能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可评半级,1级最差,5级最好。
4、随机翻滚法(GB/T 4802.4-2009)方法概述:将沿经纬向45°裁剪的正方形试样用粘合剂封住边缘后放入铺有软木衬垫的随机翻滚式起球箱中,并填有少量灰色短棉的圆筒状试验仓中,受叶轮和气压的作用随意翻滚摩擦,摩擦的过程涉及到试样与试样之间的摩擦以及试样与衬垫的摩擦。
30分钟后,在规定光源条件下,对起毛起球性能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可用各种测试仪器测试,如滚箱式、刷磨式等。
测试结果的分析法有以下几种:1)计数法:即规定面积中的起毛起球个数;2)计量法:即称量织物上及落下的毛球重;3)样照对比法:即将起球后的织物与标准样进行对比,确定试样的起球程度,起球程度共分五级,级数越小表示织物起球越严重,级数越大表示抗起球性能越好;4)坐标表示法:用纵坐标表示起球数、横坐标表示摩擦时间的起球曲线来分析起球程度及起球形成与脱落的速率。
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仪器及测试方法进行起毛起球测定,会有不同的评定结果,纺织企业应根据客户要求采取相应的测试方法。
下面介绍国内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方法及仪器。
国内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1 测试标准及条件目前国内对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方法的标准主要有三种:1)GB/T4802.3—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起球箱法》,测试条件,不受压力;2)GB/T4802.2—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马丁代尔法》,测试条件,受轻微压力;3)GB/T4802.1—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圆轨迹起球法》,测试条件,受轻微压力。
2 测试仪器国内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仪器主要分为:起球箱起球仪(参考YG511系列滚箱式起球仪---温州际高检测仪器有限公司研发)马丁代尔起球仪(参考YG401E型马丁代尔耐磨仪---温州际高检测仪器有限公司研发)圆轨迹起球仪三种(参考YG502型织物起毛起球仪---温州际高检测仪器有限公司研发)3 测试原理1)起球箱法:在可旋转、内壁粗糙的滚箱内,织物包于芯棒上,在箱中翻滚一定的次数后,与标准实物样品或其照片对比评级;2)马丁代尔法:织物在软垫条件下,经磨料研磨一定次数后与标准实物样品或其照片对其评级;3)圆轨迹起球法:织物在软垫条件下,经尼龙刷摩擦规定次数后,在一定光照下与标准实物样品或其照片对比评级。
国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1 测试标准国外纺织品起毛起球测试标准有很多,其常用标准有: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日本工业标准、德国标准DIN、英国标准BS、国际标准ISO等。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实验分析1、织物起毛起球研究的发展过程1. 1 起毛起球过程织物在服用过程中, 不断受到多种外力的摩擦作用, 在明显损坏前, 产生起毛起球现象。
织物的起毛起球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起毛、纠缠成球、毛球脱落。
有些资料认为分4 个阶段: 毛茸的形成, 毛茸的纠缠, 毛球形成以及由于摩擦、洗涤等作用使毛球脱落。
1. 2 起毛起球机理织物表面的纤维受外部的摩擦作用, 首先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 即起毛阶段。
对短纤维而言, 当外部摩擦力大于纤维在纱内的抱合力时, 绒毛被拉出, 绒毛达到一定长度后, 相互纠缠成球, 随着绒毛的进一步缠结, 球体逐渐变紧, 当球体所受的摩擦负荷大于绒毛受到的来自纱线中的摩擦阻力时, 绒毛从纱线中抽拔出来, 球体脱落。
1. 3 起毛起球的影响因素1. 3. 1 纤维性能与纱线结构主要包括纤维的卷曲性、纤维细度、纤维长度、纱线捻度、纱线表面光洁度、纱线强力、抗弯性及耐磨性等对织成织物起球性能的影响, 目前以上因素对织物起球的影响已有大量的报道, 研究已经比较充分。
1. 3. 2 织物的组织结构到目前为止, 主要是研究织物的紧密性、表面平整性以及其他因素对织物起球的影响。
织物组织不同对织物的起毛起球影响很大, 比如平纹织物的交织点较多, 因此较斜纹织物不易起毛起球, 缎纹的抗起毛起球性最差, 针织物比机织物易起球。
1. 3. 3后整理提高织物抗起毛起球性的后整理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染整工艺: 纱线或织物经染色及整理以后, 抗起毛起球性将产生较大的变化, 这与染料、助剂、染整工艺条件有关。
( 2)用有机胺或无机强碱对涤纶进行腐蚀, 降低纤维强力, 此法虽有效但不易控制。
( 3)强化烧毛工艺和热定形工艺, 其缺点是容易使织物失去丰满特性, 从而引起手感板硬粗糙。
( 4) 采用生物酶整理。
用纤维素酶改善棉织物表面, 以达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性, 并增加织物的光洁度和柔软度。
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标准间的差异分析近年来,织物加工质量的提高,大大提升了整个织物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织物由于起毛、起球等非理想现象而减弱了它们的美感和使用性能,因此,织物起毛起球的测试和评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检测标准的一致性却一直是行业的难点,因为各个地区和国家也会有不同的标准。
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标准,来评价测试标准的一致性。
一、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及标准织物起毛起球是指织物表面绒毛的分泌,使其形成起毛现象,或者织物表面的绒毛相互摩擦,使其形成起球现象,从而减弱它们的美感和使用性能。
检测织物起毛起球的方法主要有摩擦法、拉拔法和压缩法等,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也有不同的检测标准。
1. 中国中国的织物起毛起球检测标准是《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GB/T4702.2,其中规定:摩擦法检测织物起毛起球时,采用手抚摩擦法,当织物上出现10平方厘米的起毛、起球或颜色改变时,即判定该织物不合格;拉拔法检测织物起毛起球时,把织物捆绑在试验绳上,以每分钟120次的连续拉拔次数,当出现10平方厘米的起毛、起球或颜色改变时,即判定该织物不合格;压缩法检测织物起毛起球时,将织物压缩至指定压力,重复地拉伸和压缩,当出现10平方厘米的起毛、起球或颜色改变时,即判定该织物不合格。
2.国美国的织物起毛起球检测标准是《AATCC Test Method 134: Flammability of Textiles》,其中规定:织物起毛起球检测方法以摩擦法为主,采取5种不同摩擦条件,包括手抚、滑筒、抽出拉伸、上下摩擦和左右摩擦,把织物的表面与其他织物或织物表面的棉绳、绒试管等强力摩擦一定的次数后,查看织物表面是否出现起毛、起球或色彩变化,如果有,判定该织物不合格。
二、不同地区和国家织物起毛起球测试方法标准的差异分析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织物起毛起球检测方法及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以手抚摩擦法进行测试,即一定的摩擦次数后判定不合格;而美国以5种不同摩擦条件进行测试,即出现起毛、起球或颜色改变时判定不合格。
起毛起球测试 ASTM D35141.范围1.1 该方法适用于判断织物对起球和其它一些表面织疵,诸如毛羽等形成的抵抗能力。
在测试时,需要将一人造橡胶摩擦垫固定在耐磨仪上测试。
通常,此法适用于各种针织物和梭织物。
2.定义2.1 抗起球:对织物表面起球的抵抗能力。
2.2 起球:露出在织物表面的单种或多种纤维由于纠缠而成束或成球状。
2.3 毛羽:织物表面突出的未纠缠的纤维末端。
3.测试原理3.1 正常磨损条件下织物表面的起球和其他相应的变化通过在实验室的测试仪上模拟实现。
测试样在经过水洗或干洗后,紧套在一有特定的机械性能的人造橡胶上,在设定条件下摩擦。
对照一有标明级别的布卡或标准照片来评定织物起球的程度。
用5级(没起球)至1级(起球很严重)表示。
4.测试设备及标准物质4.1 万能耐磨仪:4.1.1 人造橡胶摩擦垫:安装在加压装置的平板下,两边用夹具夹紧,前面用带套住4.1.2 人造橡胶基垫:为此测试法特意设计,测试时,安装在试样支持架上4.1.3 斜纹布:65/35 涤纶/棉布,约166.5g/m2(5.0oz/yd2),中等粗糙,为摩擦垫准备。
4.1.4 砂纸,150#,为基垫准备4.1.5 橡胶圈, 内径50±1mm,外径61±1mm,保证测试样牢靠在试样支持架上4.2 试样刷,很小,刷去测试后测试样表面的摩松的纱纤 4.3 清洁溶剂,丙酮或相近的溶剂,用来清洗人造橡胶摩擦垫,平常橡胶垫用蒸馏水清洁即可。
注意: 所使用的溶剂可能有毒,请按要求使用、处理、保存和配制4.4 水洗/干洗设备(必要时)4.5 标准的实验室起球检测布:内部建立起球级别的布来检查(监测)机器的性能。
注意: 没有标准的布种,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布种即可.4.6 评级灯箱,冷白荧光灯,釉成白色反光面,箱体黑色(具体要求请参照原版图示)4.7 评级标准板4.7.1 布样:一套或一系列的已做好测试的真实布板,从该测试样上可以知道起球或/和其它相应的变化(如起毛)。
织物的起毛起球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起毛起球的试验方法,掌握操作要领、指标评定。
参阅GB/T 4802.1,GB/T 4802.2,GB/T 4802.3。
二、实验仪器、试样
YG502型圆轨迹织物起毛起球仪,YG511型箱式织物起球仪,YG401型织物平磨仪(马丁代尔仪),剪刀、取样器。
标准样照,评级箱。
机织物、针织物若干。
三、圆轨迹法实验方法、步骤
1.裁样
用剪刀或取样器裁取直径为(113 ±0.5)mm的试样5块,取样应距布边10cm以上,试样上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
2.选定压力和起毛起球的次数,压力和刷揉次数因织物不同而不同,一般按表1选定。
3.夹入试样,在仪器上先刷毛后揉球(即先起毛后起球)。
表1 起毛起球的次数
4.评级,将起球后的试样放入评级箱和标准样照对比,评出等级。
5.结果计算与说明计算5个试样等级的算术平均数,修约至邻近的0.5级。
需要时,可用文字加以说明。
四、马丁代尔法实验方法、步骤
1.在同一块样品上剪取2组试样。
一组为直径40mm的试样4块,另一组为直径140mm 的自身磨料织物4块,如果4块试样未能包含不同的组织和色泽,应增加试样块数。
2.分别将4块试样装在仪器夹头上,测试面朝外。
当试样不大于500g/m2时,在试样与试样夹金属塞块之间垫一片聚酯泡沫塑料;测试织物大于500g/m2或是复合织物时,则不需垫泡沫塑料。
各试样应受到同样的张力。
3.分别将毛毡和磨料织物放在磨台上,把重锤放在磨料上,然后放上压环,旋紧螺母,把磨料固定在磨台上,4个磨台上的磨料应受到同样的张力。
4.把磨头放在磨料上,加上压力锤。
5.预置计数器为1000,开动仪器,转动摩擦达1000次,仪器自停。
6.取下试样,在评级箱内与标准试样对照,评定每块试样的起球等级,精确至0.5级。
7.计算4块试样等级的算术平均数,修约到小数点后2位。
如小数部分小于或等于0.25,则向下一级靠(如 3.25级即为3级);如大于或等于0.75,则向上一级靠(如2.85级即为3级),如大于0.25而小于0.75,则取0.5。
五、起球箱法实验方法、步骤
1.剪取114mm×114mm试样4块(纵
向与横向各2块),测试面向里对折后,在
距边6mm处用缝纫机缝成试样套。
将其反
过来,使织物测试面朝外(见图1)。
图1 起球箱法试样形态及其尺寸(mm)2.将试样在均匀张力下套在载样管上。
试样套缝边应分开平贴在试样管上。
在试样边上包以胶带(长度不超过载样管圆周的一圈半),以固定试样位置并防止试样边松散。
3.清洁起球箱,箱内不得留有任何短纤维或其他影响试验的物质。
4.把4个套好试样的载样管放进箱内,牢固地关上箱盖,把计数器拨到所需转动次数。
羔羊毛织物、粗纺织物为7200,精纺织物及其他为14400或根据协议要求。
5.启动起球箱,当计数器达到所需转数后,从载样管上取下试样,除去缝线,展开试样,在评级箱内与标准样照对比,评定每块试样的起球等级,精确至0.5级。
6.计算4块试样起球等级的算术平均值,修约至小数点后2位,然后根据小数值的大小靠整数级。
如小数部分小于等于0.25,则向下一级靠;如大于等于0.75,则向上一级靠;如大于0.25而小于0.75,则取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