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与石膏配伍关系1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17
麻黄与石膏的配比决定该方的作用方向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组成]麻黄10g 石膏30g 生姜10g 甘草6g 大枣15枚白术12g [主治]水肿初起,发热咳嗽,尿少,浮肿,浮肿以面部、眼下及两下肢较甚。
[证析]水肿是本方主证;肺失宣降,水湿停滞是本证病机;起病急、先从上部肿起是其辨证依据。
肺气以宣降为顺,通过肺的宣降以敷布津液,通调水道。
此证初起发热继见浮肿,自然不是脾肾功能不足,而是肺的宣降失常,水道壅阻,肺病及肾,水泛为肿。
[病机]肺失宣降,水湿停滞。
[治法]宣肺行水法。
[方义]《金匮要略》对水肿的治疗,提出了“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疗原则。
此方有宣肺发汗之功也有宣肺行水作用,体现了发汗利水两种治法合二为一的结构。
方中麻黄有宣降肺气,发汗解表,利尿行水三大功效。
通过发汗作用,可使腠理开泄而令水从汗孔外出;通过开宣肺气,可启上闸而令水道通调;通过利水作用,可使体内积水从小便而去。
生姜温胃散水,使胃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白术输转脾精使“脾能散精,上归于肺”;然后通过麻黄宣肺利水作用,而使水液能够外出于皮毛,下输于肾系,用石膏有制约麻黄,不使过汗之意;用甘草、大枣,有和中护胃之功。
合而用之,能呈肺脾同治,宣肺行水之效。
《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疗“里水”水肿。
《医宗金鉴》认为里字当是皮字之误,并谓“且有里水而用麻黄之理”,一般认为本方是通过麻黄发汗宣肺达到治疗水肿的目的。
但从临床观察结果,本方治疗水肿既发挥了麻黄的发汗和宣肺作用也利用了麻黄的利水作用。
我院64级同学在泸州医专实习时,曾用本方治疗17例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并作了系统观察,患儿在服用本方以后尿量大增,水肿很快消失,据此,本方治疗水肿,主要是通过麻黄的利水作用排除体内积水,《金匮要略》认为是治里水的方剂,无疑是正确的。
但本方也有发汗作用。
我院72级同学在攀枝花市工作时,以本方治疗30余例急性肾炎,观察结果,患者服用本方以后,既要出汗,也要增加尿量。
中医中药论麻黄石膏配伍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看全世界历史奇迹。
麻黄石膏之配伍
陈士铎曾说:麻黄本不是温药,而是凉药,跟桂枝在一起,才成为温药。
虽然麻黄辛温这个说法已被公认,但这个说法仍可供参考。
陈士铎这么说,主要还是强调麻黄和桂枝配伍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麻杏石甘汤。
桂枝是辛温药,麻黄配桂枝,是辛温发汗的。
石膏是辛凉药,麻黄配石膏,就是辛凉的了。
有人说石膏是大寒的药,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可怕。
《伤寒论》里,麻黄用的是四两,石膏用的是半斤,石膏的用量正好是麻黄的两倍(古代的半斤是八两)。
后来这个比例又有所改变,但石膏的剂量永远不会比麻黄小。
这时麻黄的温性基本上就没有了。
麻黄配伍石膏,比单用麻黄出汗更少。
西北人喝麻黄可能不会出汗,而南方人喝麻黄可能就会汗出不止了,南方人肌肤腠理没有西北人那么致密。
《伤寒论》里面的方子,在剂量上很见功夫。
敢在有汗的情况下依然用麻黄,是因为有石膏来反佐它,而且,石膏的量是麻黄的两倍在配伍上能够使药尽其性。
我们要弄懂它的道理而不要照搬它的方剂,因为用这个方剂的人已经不在了,用这个方剂的时代也已经有变迁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道是不会变迁的,它一以贯之,但具体的方和法,要变迁。
我们讲中医要与时俱进,意思是,医方、医术要随着时代和人的变化而变化,针对现代人的体质,是有必要在方药和具体疗法上翻新的。
只能在术的层面创新,在道的层面是创不了新的。
因为,中医的医道已经圆融了,它要止于至善。
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麻黄与石膏的比例石膏详述一【炮制】生石膏:洗净,干燥,打碎,除去杂石,粉碎成粗粉。
煅石膏:取净石膏,在无烟炉火中或坩锅内煅至酥松,取出晾凉,打碎即可。
【性味】甘、辛,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用法用量】15~60g,先煎。
【贮藏】置干燥处。
【主治】1. 用于温热病、肺胃大热、高热不退、口渴、烦燥、脉洪大等症。
石膏药性大寒,善清气分实热,故适用于肺胃实热的症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增强清里热的作用。
2. 用于温病高热,身发斑疹。
温病发斑,多由胃火旺而血热炽盛所致,此是气血两燔的现象。
在临床上遇到此种症候,常用清热泻火较强的石膏,配合凉血解毒的药物如玄参、丹皮、赤芍、鲜生地、板蓝根等同用。
3. 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牙龈肿痛等症。
石膏能清泄胃火,故胃火亢盛所引起的疾病,可配合知母、牛膝、生地等同用。
4. 用于肺热咳嗽、气喘。
邪热袭肺,身发高热、咳嗽、气急鼻煽、口渴欲饮等症,可用石膏清泄肺热,佐以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平喘等品(即麻杏石甘汤)。
5. 用于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
6. 石膏煅后研末外用,治疗以上诸外科病,有清热、收敛、生肌的作用,常合升丹、黄柏、青黛等同用。
7. 石膏为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凡热在气分而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来洪大者,都可用寒凉的石膏以清热泻火。
如与清热凉血药同用,尚能用治热盛发斑、神昏谵语等气营两燔的症候。
石膏善清肺胃热,如见邪热郁沸或胃火炽盛等症,均可使用本品。
在临床应用时如配以知母,则清热泻火,可治阳明里热;如配麻黄,则清宣肺热,至肺热喘咳;治胃火齿痛,配熟地,则清胃滋阴,治虚火牙痛;配人参,则清热益气,治热盛津气两伤。
总的来说,大都是取它清肺凉胃的功效。
两药合用二与前面说的麻黄杏仁的药对功效相似。
1. 利水消肿《金匮要略》越婢汤(麻黄,石膏,生姜,甘草,大枣)——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此处麻黄辛温,宣肺气,开腠理以发汗,温化膀胱,行水利尿以消肿。
麻黄、石膏石膏、麻黄相配,既有相辅想成,又有相制相成。
麻黄、石膏相配就一比二了。
(麻杏石甘汤)相辅相成指的是它的分工,一个宣肺散表,一个清热,就是解肌透热了。
麻黄又能宣肺,有表邪那透表,这是相辅相成。
麻黄得到石膏使全方不至于过分温散,不会散的太过了,得到石膏也不会助热了。
石膏得到麻黄不会过分凉遏,凉遏气机啊,这是它相制相成。
这种配伍在前面我们说到& 大青龙汤已经出现,麻黄二、石膏一这种配伍了。
大青龙汤里又有清宣又有散表,但是以散表,治疗风寒表实为主。
& 麻杏石甘汤呢,麻黄一、石膏二,所以清宣当中以清为主。
---------------------------& 越婢汤,麻黄六两和石膏八两的差别,四分之三。
麻黄仍然有宣肺作用,宣肺目的应该说宣肺力量比麻杏石甘汤大,因为它宣肺要畅通水道,宣降相应,宣肺以后畅通水道,同时兼有一定的疏散外来风邪作用,全方虽然偏温,但利用它宣肺力量大,能够畅通水道,治疗水肿,治疗风水证。
由于风水挟热,这个证偏热,所以麻黄、石膏相配呢,石膏量偏大。
还是这种基本结构。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学习笔记)===================================(以下内容,笔记者摘自《施金墨对药》)6 麻黄石膏6.1 单味功用* 麻黄又叫麻黄蜜炙麻黄、净麻黄。
味辛、微苦,性温。
入肺、膀胱经。
本品中空而浮,长于升散。
& 既能发汗散寒而解表,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 又能散风止痒、散邪透疹,用于治疗麻疹透发不畅以及风疹身痒等症;& 还能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用于治疗风寒外束、肺气壅闭所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不舒以及水肿兼见表证者;& 此外,还可以温散寒邪,用来治疗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诸症。
* 石膏多生品入药,故又称生石膏。
味辛、甘,性大寒。
如肺、胃经。
本品质重气浮,入肺经。
& 既能清泄肺热而平喘,用于治疗肺热气喘诸症;& 又能清热泻火,清泄气分实热,以解肌肤邪热,用于治疗温病,邪气在气分所引起的壮热汗出、口渴、烦躁、脉洪达之症;& 又可以入胃经,以清热泻火,而治疗胃火亢盛、胃火上炎所引起的头痛、牙痛、牙龈肿痛等症。
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与石膏不同剂量配比对治疗肺热喘咳证的临床效果分析作者:吴跃文林启有戴伟春来源:《世界中医药》2019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討麻杏石甘汤中麻黄与石膏不同剂量配比对治疗肺热喘咳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收治的具有肺热喘咳证的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
3组患者均给予麻黄与石膏不同剂量配比的麻杏石甘汤治疗,A组:麻黄:石膏=1:3,B组:麻黄:石膏=1:5,C组:麻黄:石膏=3:8,3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比较3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和EOS计数、CRP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
治疗后B组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A、C 2组(P<0.05)。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FEV1、FVC及PEmax均明显增加,且B组明显大于A、C 2组(P<0.05或P<0.01)。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B组明显低于A、C 2组(P<0.01)。
结论:麻杏石甘汤中麻黄:石膏为1:5的配比可更明显地改善肺热喘咳证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状态,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配比;肺热喘咳证;效果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age ratio of Herba Ephedra and Gypsum Fibrosum in Maxing Shigan Decoction for treating lung heat with panting and cough syndrome.Methods:A total of 120 cases with pneumonia of lung heat with panting with cough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B,and C groups,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All of the 3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Maxing Shigan Decoction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Herba Ephedra and Gypsum Fibrosum.The group A:Herba Ephedra:Gypsum Fibrosum=1∶3,the group B:Herba Ephedra:Gypsum Fibrosum=1∶5,and the group C:Herba Ephedra:Gypsum Fibrosum=3∶8.The 3 groups were treated continuously for 1 month.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clinical efficacy after treatment and changes of lung function,EOS count and CRP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of the 3 groups.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A and the group C(P<0.05).After treatment,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ough,expectoration,asthma symptoms and lung rale in the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earli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 and C(P<0.05).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treatment,the FEV1,FVC and PEmax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f the 3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and these in the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A and C(P<0.05 or P<0.01).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treatment,the EOS count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the serum level of CRP of the 3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and these in the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A and C(P<0.01).Conclusion:Maxing Shigan Decoction with Herba Ephedra:Gypsum Fibrosum=1∶5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neumonia of lung heat with panting and cough syndrome,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improve lung ventilation function,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which is recommend to use clinically.Key Words Maxing Shigan Decoction; Herba Ephedra; Gypsum Fibrosum; Ratio; Lung heat with panting and cough syndrome; Effect中图分类号:R285.6;R242;R56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9.06.037肺热喘咳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证候,多见于急性肺炎、肺心病合并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等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