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件—02做好采访准备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8
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新闻学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张才山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专业知识:电视新闻报道种类繁多,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作为一名记者,广博的学识是不可或缺的:专业知识更是要过硬。
即使这样,记者也不是科研人员,在每次采访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遇到难题。
因此,记者要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来弥补自己知识点的“盲区”,扫描记者基本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些可能闻所未闻的专业知识。
发现报道中的“盲区”,尽量弄清那些似懂非懂的专业知识,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表达。
为了深度挖掘新闻事件。
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新闻事件的阅读欲望,充分熟悉专业知识,提前做好“课前预备”工作,本就应是一个记者的基本素养。
即便是自己实在无法弄懂的,也可以在采访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请教提问来学习、了解。
这样,记者在接下来的采访中就才能运用自如,从而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功底,记者就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并在新闻实践中努力做到举一反三。
准确观察社会动态,预测走势,未雨绸缪,驾驭局面。
反之,没有敬业精神,没有做充分的课前准备,没有有效把握的解说,对于相关新闻的诠释,效果是事倍功半的。
更有甚者,会丧失其原意。
2、快速确定选题:首先,新闻来源于生活,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事实都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就是“福尔摩斯”。
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很多现象,乍看之下平淡无奇,但只要深入其中,换个角度去看,便可挖掘其隐藏价值。
第二,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所以对于新闻报道的要求应该做到迅速、及时。
这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
从空间角度来看,受众更倾向于接收熟悉的人和物、熟悉的地段发生的新故事。
如果一条爆炸性新闻发生在自己身边,新鲜和刺激将会激发受众去关注、记录这些事。
从时间角度来看,新闻发生时间离现在越近,新闻价值越大。
及时发生的事情,对于受众来说,更值得去注意,即有更大的“爆炸性”。
电视采访与写作第一章绪论一、电视新闻《中国应用电视学》中,由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会研究委员会主持完成的“电视新闻节目分类与界定”研究项目所确定的有关“电视新闻”的定义: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的种类←电视消息:短消息、长消息、连续(系列)报道←电视专题:←电视评论二、采访⏹采访是新闻记者从生活中采集原始素材的过程,是新闻记者活跃的生命状态。
⏹采访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是记者代表无法出面的读者,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获得新闻的过程。
⏹采访是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新闻时间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归纳,使其利于传播的活动。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采集、挖掘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采访具有以下特征:1、采访是有主体存在的,主体即采访者。
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务的活动.2、采访有明确的目的,即为大众新闻传播搜集素材。
起着传播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社会的作用.3、采访有特定的对象,可以是机构、组织、事件等,但最后都落实为人。
4、采访具有时效性。
采访的任务⏹1.采访公开报道的新闻.一般包括:社会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动态,事件,问题,面貌,成就,经验,人物,思潮,趋势等.⏹2.采写内参.⏹3.建立信息网络.⏹4.拓宽互联网传播渠道.采访的基本方法访问:以交谈或问答的方式获得事实。
观察:记者亲临现场,目睹事件的发生发展或结果体验:记者感受事物的方法,可产生最直接切身的体会。
研究资料:为正式采访而进行的采访.三、电视采访是指电视新闻工作者利用电视技术中一切可以兼容的手段,为实现新闻的大众传播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
它包括:拍摄:摄像机摄取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记者出镜: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画外采访:记者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影像素材的采集等。
电视采访的个性特征1、现代化的采集手段:电视采访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采访设备和方式,来采集所需的画面、声音及文字素材;同时,电视采访的手段也成为报道的形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