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五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检测060139
- 格式:doc
- 大小:157.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测试题和答案1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3/2O2(g) ====CO2(g)+2H2O(l)ΔH=+725.8 kJmol-1B.2CH3OH(l)+3O2(g) ====2CO2(g)+4H2O(l)ΔH=-1 452 kJmol-1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1D.2CH3OH(l)+3O2(g) ====2CO2(g)+4H2O(l)ΔH=+1 452 kJmol-1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含义。
由1 g CH3OH放出热量为22.68 kJ可知,1 mol CH3OH即32 g放出的热量为≈725.8 kJmol-1,因CH3OH燃烧为放热过程,故ΔH答案:B2.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 N2↑+4H2O+Cl2↑+2O2↑ΔH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解析:在2NH4ClO4 N2↑+4H2O+Cl2↑+2O2↑ ΔH答案:D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 2O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 kJmol-1B.CH4(g)+2O2(g) ====CO2(g)+2H2O( l)ΔH=+890 kJmol-1C.CH4(g)+2O2(g) ====C O2(g)+2H2O(l)ΔH=-890 k Jmol-1D.12CH4(g)+O2(g) ==== CO2(g)+H2O(l); ΔH=-890 kJmol-1解析: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 O时,放出445 kJ 热量,即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890 kJ热量。
专题13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考点一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考试标准]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a b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a a3.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b b成物的总能量变化理解反应中的热效应4.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中能量变b c化的关系5.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b c6.合理利用化石燃料,提高燃料燃烧效率a a的方法7.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a a8.生物质能的利用途径a a9.氢能的优点、开发与利用a a10.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及给环境a a带来的问题(一)化学反应中的热量从两个角度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类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 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ΔH应包括“+”或“-”(“+”可省略)、数字和单位(kJ·mol-1)。
4.注意守恒关系(1)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2)能量守恒。
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标注“↑”、“↓”以及“点燃”、“加热”等。
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 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 也要加倍。
正误辨析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吸热反应不加热不能发生 (×)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是单一的(√) (5)化学键断裂要吸收热量,也必定发生化学变化(×) (6)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任何情况下都没必要注明反应条件 (×) (7)C(石墨,s)===C(金刚石,s) ΔH >0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8)已知:500 ℃、30 MPa 下,N 2(g)+3H 2(g)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g) ΔH =-92.4 kJ·mol -1,将1.5 mol H 2和过量的N 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题组一 全面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016·浙江乐清市芙蓉中学高一5月月考)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 .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 .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D .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 答案 B2.(2016·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一期中)图为反应2H 2(g)+O 2(g)===2H 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答案】CD【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
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需不断加热才能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放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如果此热量足够大可使反应维持下去,则反应过程不需要再加热,如煤的燃烧,一旦加热使煤燃烧起来后就可继续燃烧下去,不需外界再加热,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D。
【考点】考查反应热、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基础性强,注重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开始是否需要加热无关,而决定于反应物和反应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Al+HCl(稀)B.Ba(OH)2·8H2O+NH4Cl(固体)C.KClO3受热分解D.CaO+H2O【答案】AD【解析】金属与酸的反应及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的,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和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的,答案选AD。
【考点】考查常见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
该题难度不大,学生不难得分。
该题的关键是要熟练记住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即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
第二部分 化学基本理论专题五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考纲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均分考题示例考试热度(1)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b☆☆☆☆☆(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a 2分2017浙江4月选考,9,2分★★☆☆☆(3)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变化理解反应中的热效应b2分2016浙江4月选考,19,2分★★★★☆(4)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c 2分2017浙江4月选考,19,2分★★★☆☆(5)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b 2分2016浙江10月选考,19,2分★★★★★(6)合理利用化石燃料,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a☆☆☆☆☆(7)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a ☆☆☆☆☆(8)生物质能的利用途径a☆☆☆☆☆(9)氢能的优点、开发与利用,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及其给环境带来的问题a2分2017浙江11月选考,5,2分★★★☆☆(10)反应热,焓变的涵义a ☆☆☆☆☆(11)标准燃烧热、热值的概念a ☆☆☆☆☆(12)焓变与键能的关系c 2分2017浙江4月选考,19,2分★★★☆☆化学能与热能热化学方程式(13)中和热的测定b ☆☆☆☆☆(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的简单计算c 2分2016浙江4月选考,30(2)③★☆☆☆☆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有关计算(2)盖斯定律及其简单计算b2分2018浙江11月选考,21,2分★★★★★分析解读 本专题选择题的主要考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量的转化及应用,主要涉及能量变化的本质,以图像的形式表示能量变化过程;二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含义,主要是根据题给信息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判断;三是化石燃料、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基础知识,主要涉及合理利用化石燃料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主观题重点考查反应热和键能的关系、盖斯定律及其简单计算。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仍将保持较高的热度。
高考化学总复习讲义专题五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苏教版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是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是化学反应在恒温恒压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3)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用一定条件下的焓变表示,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1。
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1、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吗?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吗?2、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有哪些?提示: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与反应所发生的外界条件无关,需要加热的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O2CO2 ΔH<0,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2、(1)常见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2)常见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2)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3)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4)Na转化为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5)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答案:(1)√(2) (3) (4) (5)2、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D、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来表示答案: C3、1 mol H2分子断裂开HCl键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形成1 mol HF键。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答案D解析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例如:Fe+S FeS属于加热条件下进行的放热反应,A错误;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B错误;有些吸热反应不加热也能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常温下就能反应,C错误。
2.(2018·宁波十校第一次联考)已知:2H2(g)+O2(g)2H2O(g)ΔH1=-483.6 kJ·mol-12H2(g)+O2(g)2H2O(l) ΔH 2=-571.6 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H2O(l)2H2(g)+O2(g) ΔH3=+X kJ·mol-1,X小于571.6B.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 mol液态水的能量C.1 mol H2O(l)转变成 1 mol H2O(g)放出 44.0 kJ 热量D.1 mol H2O(g)转变成 1 mol H2O(l)放出 88.0 kJ 热量答案B解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正过程热效应的绝对值等于逆过程热效应的绝对值,即X为571.6,故A错误;氢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2mol氢气和1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mol液态水的能量,故B正确;给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即①2H2(g)+O2(g)2H2O(g),②2H2(g)+O2(g)2H2O(l),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H2O(l)H2O(g)ΔH=×(571.6-483.6)kJ·mol-1=+44.0kJ·mol-1,即1molH2O(l)转变成1molH2O(g)吸收44.0kJ的热量,C错误;根据C选项的分析可知,1mol水蒸气转化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4kJ,故D错误。
浙江省宁波市高考化学专题五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Ⅱ复习训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宁波市高考化学专题五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Ⅱ复习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宁波市高考化学专题五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Ⅱ复习训练的全部内容。
专题五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Ⅱ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2、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3、已知反应热:①25 ℃、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②稀溶液中, 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弱电解质电离时需吸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C的标准燃烧热大于110。
5 kJ·mol-1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
3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答案】CD【解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
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需不断加热才能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放热反应开始加热,反应后会放出一定的热量,如果此热量足够大可使反应维持下去,则反应过程不需要再加热,如煤的燃烧,一旦加热使煤燃烧起来后就可继续燃烧下去,不需外界再加热,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D。
【考点】考查反应热、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基础性强,注重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开始是否需要加热无关,而决定于反应物和反应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Al+HCl(稀)B.Ba(OH)2·8H2O+NH4Cl(固体)C.KClO3受热分解D.CaO+H2O【答案】AD【解析】金属与酸的反应及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的,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和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的,答案选AD。
【考点】考查常见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
该题难度不大,学生不难得分。
该题的关键是要熟练记住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即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
第1讲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__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________守恒和__________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________、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________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1)定义: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____________。
(2)符号:________。
(3)单位: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4)常见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
4.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________完成,还是__________完成,其反应的焓变是________的。
如由A到B可以设计如下两个途径:途径一:A→B(ΔH)途径二:A→C→B(ΔH1+ΔH2)则焓变ΔH、ΔH1、ΔH2的关系可以表示为ΔH= 。
1.同质量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和在纯氧中燃烧,哪一个放出的热量多,为什么?2.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反应,对吗?3.做实验时,不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用到酒精灯,怎样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加热的目的是什么?4.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5.(2011·重庆理综,13)SF 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 —F 键。
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专项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3春·辽宁沈阳·高三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校联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34NH g HCl g NH Cl s +=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0HB .2H 的热值(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燃料的热值)为1142.9kJ g -⋅,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222H g O g 2H O l += 1Δ=285.8kJ mol H --⋅C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2.(2023春·河南新乡·高三延津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3NaHCO 与盐酸反应B .Na 与水反应C .22Ba(OH)8H O ⋅与4NH Cl 反应D .C 与2CO 反应3.(2023春·四川南充·高三校考期中)已知H 2O 2(aq)分解为H 2O(l)和O 2(g)的能量变化如图曲线A 所示,若在H 2O 2溶液中加入少量KI ,则H 2O 2的分解过程可表示为:①H 2O 2+I -=H 2O+IO -,①H 2O 2+IO -=H 2O+O 2+I -,其能量变化如图曲线B 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上述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①为放热反应B .2molH 2O 2(aq)具有的能量大于2molH 2O(l)和1molO 2(g)具有的总能量C .I -在H 2O 2分解过程中起到催化剂作用D .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反应前后性质、质量不变4.(2023春·福建宁德·高三校联考期中)反应NO 2(g) +CO(g)NO(g) +CO 2 (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A .H(g)和O(g)形成H 2O(g)的过程要吸收能量B .等质量的H 2O(1)与H 2O(g)具有相同的能量C .2H 2(g)+O 2(g)=2H 2O(g)的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D .在H 2(g)和O 2(g)的反应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7.(2023·全国·高三统考专题练习)工业上可以利用水煤气(2H 、CO )合成二甲醚(33CH OCH ),同时生成2CO 。
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2课时 每课一练(苏教版选修4)基础达标1.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常温下,1 mol C 3H 8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 217.8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 3H 8(g )+5O 2(g )3CO 2(g )+4H 2O (g ) ΔH=+2 217.8 kJ·mol -1 B.C 3H 8(g)+5O 2(g)3CO 2(g)+4H 2O(g) ΔH=-2 217.8 kJ·mol -1 C.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2 217.8 kJ·mol -1 D.15C 3H 8(g)+O 2(g)53CO 2(g)+45H 2O(l) ΔH=-443.6 kJ·mol -1 解析:1 mol C 3H 8在常温下燃烧放出热量2 217.8 kJ,此时生成的H 2O 为液态,即可知道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 3H 8(g )+5O 2(g )3CO 2(g)+4H 2O(l)ΔH=-2 217.8 kJ·mol -1,因而C 正确。
当方程式左右均除以5时,所得热化学方程式为51C 3H 8(g )+O 2(g )53CO 2(g )+54H 2O (l ) ΔH=-443.6 kJ·mol -1。
因此D 也正确。
答案:CD2.已知2H 2(g )+O 2(g )====2H 2O (l ) ΔH=-571.6 kJ·mol -1; CO(g)+ 21O 2(g) ====CO 2(g) ΔH=-282.9 kJ·mol -1。
某H 2和CO 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 kJ 热量,同时生成3.6 g 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的H 2和CO 的物质的量之比( )A.2∶1B.1∶2C.1∶1D.2∶3解析:设H 2和C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
专题五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A组2014—2018年浙江真题题组考点一化学能与热能热化学方程式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0—15)10.(2015浙江7月学考,13,2分)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B.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答案 D 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在常温下就能进行的吸热反应。
11.(2015浙江7月学考,21,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油可用作燃料B.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C.煤是可再生能源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答案 C 煤是不可再生能源。
12.(2015浙江1月学考,17,2分)已知298 K、101 kPa条件下2H2(g)+O2(g) 2H2O(g) ΔH1=-483.6 kJ·mol-12H2(g)+O2(g) 2H2O(l) ΔH2=-571.6 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与O2(g)反应生成H2O(g)是吸热反应B.1 mol H2O(g)转变成1 mol H2O(l)放出44.0 kJ热量C.1 mol H2O(l)转变成1 mol H2O(g)放出44.0 kJ热量D.1 mol H2O(g)转变成1 mol H2O(l)放出88.0 kJ热量答案 B 由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知,生成2 mol H2O(l)比生成2 mol H2O(g)多放出88.0 kJ热量,故1 molH2O(g)转变成1 mol H2O(l)要放出44.0 kJ热量。
13.(2014浙江6月学考,17,2分)在25 ℃、101 kPa下,0.2 mol 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259.92 kJ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 4CO2(g)+2H2O(g)ΔH=+259.92 kJ/molB.2C2H2(g)+5O2(g) 4CO2(g)+2H2O(l)ΔH=-259.92 kJ/molC.2C2H2(g)+5O2(g) 4CO2(g)+2H2O(l)ΔH=+2 599.2 kJ/molD.2C2H2(g)+5O2(g) 4CO2(g)+2H2O(l)ΔH=-2 599.2 kJ/mol答案 D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反应热应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对应,2 molC2H2完全燃烧放热2 599.2 kJ。
14.(2014浙江6月学考,22,3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自然利用太阳能最成功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B.H2是理想的清洁燃料,储存和运输方便,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已大量应用C.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淡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解决D.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制造全降解塑料,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答案 B H2是理想的清洁燃料,但储存和运输不便,因而限制了它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B不正确。
15.(2014浙江1月学考,33,4分)向塑料薄膜袋内加入约25 g氢氧化钡晶体和约10 g氯化铵晶体,排出袋内空气,扎紧袋口,将两者混匀,使之充分反应。
(1)混匀并充分反应后,用手触摸塑料袋,能感觉到,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该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
答案(1)变冷低于(2)热能转化为化学能解析(1)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在常温下能够进行的吸热反应,故用手触摸塑料袋,能感觉到发冷。
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从环境吸收热量反应发生,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组2014—2018年全国真题题组考点一化学能与热能热化学方程式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7—9)7.(2015海南单科,4,2分)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2 215 kJ·mol-1。
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 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55 kJB.220 kJC.550 kJD.1 108 kJ答案 A 根据丙烷的燃烧热ΔH=-2 215 kJ·mol-1可知C3H8(g)+5O2(g) 3CO2(g)+4H2O(l) ΔH=-2 215 kJ·mol-1,即生成(4×18)g水时,放出的热量为2 215 kJ,则生成1.8 g水时,放出的热量约为55 kJ,故选A。
8.(2015福建理综,24,15分)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氯化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有Fe2O3、SiO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已知:①步骤Ⅰ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其作用是(只要求写出一种)。
②步骤Ⅱ中若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
③已知:Al2O3(s)+3C(s) 2Al(s)+3CO(g) ΔH1=+1 344.1 kJ·mol-12AlCl3(g) 2Al(s)+3Cl2(g) ΔH2=+1 169.2 kJ·mol-1由Al2O3、C和Cl2反应生成Al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④步骤Ⅲ的尾气经冷却至室温后,气体用足量的NaOH冷溶液吸收,生成的盐主要有3种,其化学式分别为。
⑤结合流程及相关数据分析,步骤Ⅴ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
+答案(15分)(1)Al3++3H(2)①防止后续步骤生成的AlCl3水解或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②铁或Fe ③Al2O3(s)+3C(s)+3Cl2(g) 2AlCl3(g)+3CO(g) ΔH=+174.9 kJ·mol-1④NaCl、NaClO、Na2CO3⑤除去FeCl3,提高AlCl3纯度解析(2)①通过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可以有效防止后续步骤生成的AlCl3水解;同时气孔数目增多,使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②步骤Ⅱ中若不通入Cl2和O2,则发生下列反应:Fe2O3+3C2Fe+3CO↑,SiO2+2C Si+2CO↑,显然生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铁。
③将题中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标记为a和b,根据盖斯定律,a-b得Al2O3(s)+3C(s)+3Cl2(g) 2AlCl3(g)+3CO(g) ΔH=+174.9 kJ·mol-1。
④分析可知,步骤Ⅱ中得到的气态混合物主要含有反应生成的SiCl4、AlCl3、FeCl3、CO2以及过量的Cl2和O2,冷却至100 ℃时所得尾气成分为SiCl4、CO2、Cl2、O2,再冷却至室温后,气体中仅剩CO2、Cl2和O2三种气体,用足量的NaOH冷溶液吸收该尾气时,发生反应:Cl2+2NaOH NaCl+NaClO+H2O、CO2+2NaOH Na2CO3+H2O,生成的三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NaCl、NaClO、Na2CO3。
⑤分析流程和已知物质的沸点可知,氯化铝粗品中还含有FeCl3,步骤Ⅴ中加入的铝粉可与FeCl3反应生成Fe和AlCl3,再通过升华将AlCl3提取出来,这样就除去了FeCl3杂质,提高了AlCl3的纯度。
9.(2014课标Ⅰ,28,15分)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
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ΔH1=-23.9 kJ·mol-1甲醇制烯烃反应2CH3OH(g) C2H4(g)+2H2O(g)ΔH2=-29.1 kJ·mol-1乙醇异构化反应C2H5OH(g) CH3OCH3(g)ΔH3=+50.7 kJ·mol-1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 C2H5OH(g)的ΔH= kJ·mol-1。
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的优点是。
(3)下图为气相直接水合法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1∶1)。
①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 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图中压强(p1、p2、p3、p4)的大小顺序为,理由是。
③气相直接水合法常采用的工艺条件为: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90 ℃、压强6.9 MPa,∶=0.6∶1。
乙烯的转化率为5%,若要进一步提高乙烯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答案(1)C2H4+H2SO4 C2H5OSO3H、C2H5OSO3H+H2O C2H5OH+H2SO4(2)-45.5 污染小、腐蚀性小等(3)①===0.07(MPa)-1②p1<p2<p3<p4反应分子数减少,相同温度下,压强升高乙烯转化率提高③将产物乙醇液化移去增加∶比解析(2)将题给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③,反应①减去反应②再减去反应③即得C2H4(g)+H2O(g)C2H5OH(g),故ΔH=ΔH1-ΔH2-ΔH3=-23.9 kJ·mol-1-(-29.1 kJ·mol-1)-(+50.7 kJ·mol-1)=-45.5 kJ·mol-1。
与间接水合法相比,气相直接水合法没有使用浓硫酸,减轻了酸对设备的腐蚀,且无酸性废液产生,污染小。
(3)②由题给曲线知,相同温度、不同压强下乙烯的转化率大小是p4>p3>p2>p1,而C2H4(g)+H2O(g) C2H5OH(g)为气体分子数(气体总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越大,C2H4转化率越高,故压强大小关系是p1<p2<p3<p4。
③欲提高C2H4的转化率,除增大压强和降低温度外,还可使C2H5OH蒸气液化而减小生成物浓度或增加∶的值以增大H2O(g)的浓度。
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