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历年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9
2011年一、名词解释中体西用教育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问题解决学习动机二、简答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论述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2年一、名词解释教学目标学校教育六艺教育苏格拉底法学习动机道德情感二、简答1、简述德育途径。
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步骤。
三、论述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杜威的教育思想。
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2013年一、名词解释活动课程教学化性起伪道尔顿制最近发展区信度与效度二、判断并说明理由1、“教育先行”是20世纪现代社会的新现象,它意味着教育发展必须先于社会的物质发展。
2、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改革对接受学习,主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取代接受学习。
3、卢梭认为食物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都要服从于人的教育。
三、简答题1、简述个人本位论2、简述价值澄清模式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5、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四、分析论述题1、品德即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根据品德的要素进行德育教育?2、有人说,过去要求教育嫁给政治是错误的,现在要去教育嫁给经济也是片面的。
教育首先要嫁给人,是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人的教育,不是社会的教育,有人则认为,人不是抽象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种提法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教育也是不可能发展抽象的人。
有人说,教育要以人为中心;但也有人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建设,不允许搞多中心。
10-16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10-16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1)2010年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1)2011年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2)2014年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2)2015年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3)2016年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3)2010年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心理学一、简答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二、论述题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培养?中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论语2、蔡元培二、试分析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外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理想国》2、终身教育二、论述题评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美育2、因材施教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回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2、简要回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3、简要回答教育的本体功能三、结合我国近年来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2011年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学原理1、简要回答教学过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0分)2、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0分)3、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作用。
(20分)4、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中一例做深入剖析。
(20分)中外教育史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有教无类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3、苏格拉底方法4、《初等教育法》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1、论述《学记》在教育原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
2、论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概括化理论2、努力管理策略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2014年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学名词解释1、美德2、因材施教简答教育的职能(10分)论述1、教育方针的利弊(20分)2、基础教育的奠基性及其实现(20分)心理学1、学习策略2、最近发展区论述题怎样刺激和保持学习动机(20分)中国教育史论述题学记的教学论外国教育史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10分)杜威的教学方法(20分)2015年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教育狭义的2,隐性课程3,榜样示范法4.教学评价二.简答题1.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各自的意义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三.论述题试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外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骑士教育2.《教育诗》二.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的课程理论中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朱子读书法”2.京师同文馆二.论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对当代德育的启示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发现学习2.自我效能感二、论述:结合实际谈谈一个对考试失败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学生,教师应该怎样做?2016年东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学制2. 培养目标3. 道德教育4. 教师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关系。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333入学考试试题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教育目的2.外铄论3.说服法4.学校管理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各级《教师专业标准》谈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基本内容。
2.简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三、论述(20分)论述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几处关系。
中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学记》2.书院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现代价值。
2.韩愈的《师说》中的教师观和意义。
外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毛雷尔法案》 /莫雷尔法案2.英国公学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赫尔巴特四步教学。
2.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主义教育。
教育心理学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举例说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受哪些因素影响二、论述题(20分)小欣遇到难题,数学老师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通过一个个小问题的逐步引导,最终成功解答了。
联系维果斯基和布鲁纳的理论,分析数学老师的行为。
以及对今后教学中的启示。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333入学考试试题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制2.培养目的3.道德教育4.教师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关系。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三、论述题(20分)试述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重大作用。
中国教育史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简述中国古代蒙养教材及特点二、论述题(20分)试论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及其现代意义。
外国教育史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简述《国防教育法》的内容。
二、论述题(20分)试论卢梭自然主义思想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精细加工策略2.同化二、论述题(20分)论述观察学习的过程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333入学考试试题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狭义教育2.隐性课程3.榜样示范法4.教学评价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下列诗句出自李白的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C.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答案】:A2.到博物馆看展览是一种()活动。
A.交换B.消费C.转移支付D.生产【答案】:B3.《红楼梦》中描述的四大家族除了贾、薛、史,还有:()A.刘家B.王家C.赵家D.林家【答案】:B4.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
A.《罗密欧与茱莉叶》《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B.《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C.《哈姆雷特》《罗密欧与茱莉叶》《威尼斯商人》《麦克白》1/ 10D.《罗密欧与茱莉叶》《哈姆雷特》《第十二夜》《李尔王》【答案】:B5.人大代表张青山经过大量的调查调研后,向燎原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两份()。
A.决议B.提案C.意见D.议案【答案】:D6.马克斯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样劳动资料生产。
这段话表面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A.生产关系B.生产方式C.生产工具D.劳动对象【答案】:C7.赋予持有人的一种权利的金融衍生工具是()。
A.互换B.期货C.期权D.远期【答案】:C8.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是()A.标准要清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朴实B.标准要清楚、内容要客观、重点要突出、个性要鲜明、语言要庄重C.标题要清楚、内容要客观、个性要鲜明、详略要得当、语言要庄重D.标题要清楚、内容要全面、语言要庄重、个性要鲜明、详略要得当2/ 10【答案】:B9.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是()。
A.议论B.说明C.记叙D.描写【答案】:B10.《庖丁解牛》所反映的职业道德是()。
A.忠诚B.勇敢C.守纪D.敬业【答案】:D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答案】:B12.下列发文字号标注正确的是()。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333教育综合真题答案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美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现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美育有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是我们实施德智体美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忽视和缺少的一部分。
2、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差别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简答1、简要回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以及各自的地位作用(1)德育:即领导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
地位:德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
作用:集中体现我国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政治性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2)智育:智育是指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
地位: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工作的实际本领(3)体育:体育是指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
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
地位: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做基础(4)美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现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美育有形象性、情感性的特点,是我们实施德智体美的重要途径。
目 录
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百部经典考试真题简答:(十二题选择六题,传播方向的至少答传播学两题中的一道)1. 杨伯峻《论语译注》“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其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一句中,“贤贤易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2. 解释王国维《人间词话》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意思,并谈谈你的看法。
3. 清人古汉语研究的主要成果。
4.《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陈平原认为中国小说是如何实现现代叙事模式的转变的?谈谈你对陈平原观点的理解。
5. 一,认为文学是创作者个人的产品,因为文学研究必须从作者个人的生平传记以及个性、心理等方面来进行;二,认为文学与人类“组织化的生活”关系密切,因而必须从人类生活经济的、社会的、政治条件中探索文学创作的决定性因素;三,认为文学与人类集体的精神创造活动关系密切,因而必须从思想史、神学史以及其他艺术活动中探求文学的起因;四,认为文学与德国人提出的“时代精神”(Zeitgeist)关系密切,因而必须从时代的精神实质、知识界舆论氛围和其他艺术中抽取的“一元性力量”方面来解释文学。
(大概是这段话)这段文字出自哪部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6. 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中的文学外部研究、内部研究,试分别举例说明。
此书被成为()批评?7. 朱德熙的《语法讲义》如何区分定语和状语?8. 齐沪扬、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中,试分析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
9. “…………(一段话,忘记了)…………”凯赛尔的《语言的艺术作品》一书中,针对上述问题,谈谈作者在本书是怎样的观点?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11. 如何理解李普曼《公众舆论》的拟态环境?12. 对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如何理解?论述:(选择一道作答)1. 结合当代文学作品,谈谈你对现在的文化发展状况的看法。
2. 论述在全球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与影响。
3. 论述语文教育的作用。
2010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美育2、因材施教二、简答题1、简要回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2、简要回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3、简要回答教育的本体功能三、论述1、结合我国近年来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论语2、蔡元培二、分析论述题1、试分析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外国教育史一、名词解释1、《理想国》2、终身教育二、论述题1、评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教育心理学一、简答题1、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二、论述题2、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培养?2011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一、简答1、简要回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0分)2、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0分)二、论述1、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作用2、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中一例做深入剖析中外教育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1、有教无类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3、苏格拉底法4、《初等教育法》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2、试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1、概括化理论2、努力管理策略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计20分)1、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2012东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1、义务教育2、课程标准二、简答(每题10分)1、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三、分析论述(每题20分)1、全面发展教育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具有矛盾性,就如同唯物辨证法中对立统一关系。
从综合来看,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点:一是传授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不可能发展能力的;二是发展能力是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知识是为能力而准备的,能力没有培养,知识也只会是只是一堆简单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