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癌的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55.19 KB
- 文档页数:3
超声引导植入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作者:顾军沈华曹文舟谢建军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35期【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18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以评价疗效。
结果18例单纯粒子植入前和植入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ml(P【关键词】前列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经直肠超声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前列腺癌患者18例,年龄67~85岁,中位年龄74岁。
所有患者术前检测血清PSA,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5~8分,其中5分3例,6分6例,7分8例,8分1例。
仪器和材料放射性125I粒子由浙江宁波君安公司生产,活度为~mCi,大小为,镍钛合金包壳,高温高压消毒。
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质量验证系统由美国Prowess公司提供;丹麦公司超声诊断仪;美国Mick公司Mick 枪植入枪;日本八光18G20cm穿刺针。
手术方法术前12 h进行清洁灌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全身麻醉后用经直肠超声由前列腺底部至尖部每间隔5mm采集一幅横断面图像传送至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重建,获得前列腺及其周围组织轮廓和位置关系,按美国近距离治疗协会(American brachytherapy society,ABS) 规范化方案勾勒计划靶区,制定治疗计划,粒子植入点避开尿道。
所有病例均顺利按照治疗计划植入粒子,植人粒子60~115颗,手术时间h。
术后2 d常规行盆腔CT验证治疗计划与剂量,利用螺旋CT对肿瘤进行扫描,层厚3~5 mm。
单纯125I粒子治疗的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110~145Gy。
术后随访术后随访时间3~24个月,随访率为100%。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前列腺癌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年男性健康的⼀个主要疾病,美国每年近20万⼈(2009年为192280例)诊断为前列腺癌,尽管我国发病率远远低于西⽅国家,但随着经济⽔平的不断提⾼,⼈均寿命的不断增加,⼈⼝⽼龄化的进⼀步加重,⽬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2005年的发病率达到了7.9⼈/10万男性⼈⼝,以后每年仍以10%的速度在攀升,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予以关注。
前列腺癌的治疗包括⼿术、放疗、冷冻治疗、内分泌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段,对于早期低危前列腺癌,如果病⼈预期寿命<10年,密切随诊观察,直⾄肿瘤进展时再治疗也是⼀种选择,但随诊观察存在出现远处转移失去治愈机会,肿瘤进展增加治疗难度和治疗并发症,以及增加病⼈对疾病进展的担忧的可能性,因此只有明确是早期低危、随诊⽅便、且易于合作的病⼈才可选择。
⼿术只适⽤于肿瘤局限于前列腺,⽆严重⼼肺合并症,预期寿命⼤于10年的中低危病例。
冷冻治疗也只适⽤于低危的早期前列腺癌,中⾼危的前列腺癌或病理证实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均应配合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也是远处转移前列腺癌的⾸选治疗选择,远处转移病例如果出现了激素抵抗则只能选择化疗或免疫治疗。
放射治疗既是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段也是减轻晚期前列腺癌⾻转移疼痛和盆腔症状的有效姑息治疗⼿段,还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不净或⾼危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重要辅助治疗。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展,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病⼈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渐⼴泛。
放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主要包括前列腺癌的根治性放射治疗、前列腺癌术后的辅助放疗或PSA失败后的挽救性放疗、和晚期前列腺癌的姑息减症放疗。
前列腺癌的根治性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外照射技术⼜分为常规外照射和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三维适形放疗的⼀种),现多采⽤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这样可以提⾼前列腺肿瘤的照射剂量并尽可能的保护好直肠、膀胱、和股⾻头等重要组织和器官,近年来发展的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能进⼀步提⾼前列腺癌治疗的准确性,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照射。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对26例前列腺癌患者施行125I粒子植入的临床观察,初步探索和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对施行125I粒子植入术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评估及护理、肠道准备,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观察植入粒子脱落情况,加强饮食及尿管护理,同时做好术前、术后1个月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 26例患者粒子植入成功率100%,术后1个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较术前明显降低,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提升。
结论对患者术前、术后科学合理的观察及护理,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前列腺癌并发症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占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1]。
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欧美比较相对较低,但呈逐渐上升趋势[2]。
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是一种近距离内放疗方法,随着计算机三维计划系统的临床应用,近年来这一技术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标准,有逐步取代前列腺癌根治术之趋势[3]。
我院自2002年12月开始至今成功为26例前列腺癌患者施行经会阴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收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6例男性患者,年龄56~81岁,平均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超、CT、直肠指诊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病理结果均为中、高分化腺癌;Gleason评分6~10分,平均7分;发病时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为~/ml,平均±/ml;入院时前列腺的大小为~,平均±,无泌尿系统并发症。
1.2 方法术前准备125I粒子。
由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同位素所提供,采用封闭性放射性同位素125I源,为×的圆柱形,能量为~的r源,半衰期天。
术前根据CT、B超、MRI 及计算机三维计划系统确定出前列腺植入粒子的剂量及所用粒子数目并确定患者前列腺最小外围,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45GY,粒子活度~。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内分泌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篇一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危前列腺癌中的有效应用一、引言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于前列腺癌的治疗技术也日新月异。
本文旨在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危前列腺癌中的有效应用。
我们将从治疗方法、原理、临床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方法1.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通过将放射性粒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此方法对于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那些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主要通过药物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以降低雄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对于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三、联合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与内分泌治疗的结合将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与内分泌治疗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具体而言,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可以针对肿瘤组织进行局部治疗,杀灭肿瘤细胞;而内分泌治疗则可以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降低雄激素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对于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四、临床效果根据多项研究表明,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生存期得到延长,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此外,这种联合治疗方式还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较好的耐受性。
五、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危前列腺癌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通过将局部治疗与整体调节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这种联合治疗方式还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较好的耐受性,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与内分泌治疗的最佳联合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1年1月第11卷第2期·综 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张 强 郝延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肿瘤内放疗的一种,自21世纪初引入中国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3D打印模板引导植入的出现,使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因其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证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报道较少。
本文分别就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的适应证及其在各类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125I放射性粒子;恶性肿瘤;肿瘤综合治疗;近距离放疗[中图分类号] R730.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1)02-0062-04癌症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死亡原因[1]。
而放疗是目前效率比率最高的癌症治疗手段,而且放射治疗的花费在所有肿瘤治疗花费中占比小于5%。
另外,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肿瘤患者,放疗可以减轻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2]。
而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一种新兴的一种近距离放疗手段因其广泛的适应证、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等优点在众多癌种的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治疗往往并非依靠单一的抗肿瘤治疗手段,肿瘤的综合治疗仍是目前的主流。
放疗作为目前主流治疗手段之一,常与其他抗肿瘤治疗联合。
虽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并且在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但是关于应用现状的报道较少。
现本文就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放射性粒子植入指征:①手术和外照射治疗后复发,拒绝手术和外照射,肿瘤大小≤7 cm;②病理诊断;③适用的穿刺路径;④无出血倾向或高凝血倾向;⑤身体状况总体良好(KPS>70分);⑥放射性粒子植入耐受性;⑦预期寿命≥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