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doc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总分: 70.00 ,做题时间: 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2014.辽宁大连】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分数: 2.00 )A.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解析:2.【2015.广西】人类学习的中介是()。
(分数: 2.00 )A.知识B.技能C.想象D.语言√ 解析:解析:人类学习的特点包括人类学习的社会性(间接性);以语言为中介;积极主动性。
3.【2015.江西】根据学习的定义,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①膝跳反射②谈梅生津③蜘蛛织网④儿童模仿成人的行为(分数: 2.00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 解析:解析:学习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题干中,①属于反射现象;③属于本能行为;只有②和④属于学习现象,故选 D。
4.【2015.山东】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分数: 2.00 )A.婴儿吸奶B.鸭子游水C.学生每天做广播操D.猴子骑自行车√ 解析:解析: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5.【2014.辽宁鞍山】根据学习的定义,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分数: 2.00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婴儿吮奶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行为√解析: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ABC选项属于本能行为,因而不属于学习,故选 D。
6.【2014.山东枣庄】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 。
)2.00(分数:A.小李经常上课走神B.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C.喝杯酒后精神好多了D.鹦鹉学舌√ 解析:解析:学习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广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判断题7.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2014.山东潍坊】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经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核心任务,核心任务的处理结果会影响人的一生。
在学龄期(6~12岁),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 )。
A.建立儿童的信任感B.培养儿童的自信心C.发展儿童的主动性D.发展儿童的自我同一性正确答案:B解析:学龄期的主要冲突是勤奋对自卑感。
因此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因此主要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故选B。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2.【2011.福建】某人经常问自己: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该个体正处在( )A.信任感对怀疑感阶段B.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C.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正确答案:D解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对自我及其角色提出的疑问,与此相关的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已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自我。
故此人应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3.【2014.广西】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12~18岁的个体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友爱亲密对孤独正确答案:A解析: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其中12~18岁的个体处于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4.【2014.山东济宁】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 )。
A.信任感B.自主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正确答案:D解析:中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5.【2014.山东淄博】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面临的心理发展冲突是(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2015.湖北荆门】教师利用红色笔批改作业,这是( )原理的应用。
(分数:2.00)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补偿D.感觉后效解析:解析:感觉对比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这道题中用不同颜色作用于眼睛,形成视觉对不同颜色的对比。
2.【2014.辽宁营口】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
(分数:2.00)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解析:解析: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于联觉.故选D。
3.【2015.辽宁锦州】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 )。
(分数:2.00)A.感觉B.知觉√C.表象D.想象解析:解析: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单一属性的反应。
表象是对于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2014.吉林延边】一个苹果,我们不仅知道苹果的形状、颜色和离我们的距离,而且能感受苹果是酸甜的等等,这是对苹果的( )。
(分数:2.00)A.感觉B.知觉√C.听知觉D.空间知觉解析: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5.【2014.辽宁鞍山】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分数:2.00)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解析:解析: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如果只看到颜色、闻到气味属于感觉.能够看见并且知道它是玫瑰花则属于知觉。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2015.陕西汉中】“黑板擦就是用来擦黑板的”,我们常常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这种倾向称为( )。
A.定势B.知觉C.功能固着√D.问题表征解析: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2.【2015.山东济南】在相同情景或条件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事倍功半,而换成其他人来教育时却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 )的作用。
A.定势√B.学习迁移C.原型启发D.功能固着解析:解析:主体更换以后对同一主体发挥的作用不同,题干说明定势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到消极作用。
3.【2014.山东济宁】人们往往容易看到物体的通常用途,却看不到该物体的其他新用途的现象称为( )。
A.定势B.迁移C.前摄抑制D.功能固着√解析: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4.【2015.福建】某学生学习英语“七”时,发出的总是汉语拼音字母“七”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晕轮效应D.思维定势√解析:解析:思维定势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
本题中的例子属于思维定势。
5.【2013.江西】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 )。
A.经验B.问题表征C.线索D.功能固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功能固着的概念。
6.【2015.河北石家庄】下列不属于一个人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的是( )。
A.已有的知识经验B.品德√C.定势与功能固着D.问题情境解析: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试卷11(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
(分数:2.00)A.理论性学科B.应用性学科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D.边缘性学科解析: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2.皮亚杰认为同化是量变过程,( )是质变过程。
(分数:2.00)A.图式B.顺应√C.内化D.平衡解析:解析:同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而顺应则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3.按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阶段论,小学生处在第四阶段,这一阶段的心理社会问题集中在( )。
(分数:2.00)A.信任对不信任B.自主对羞怯C.勤奋对自卑√D.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解析:解析: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阶段包括:第一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第二阶段,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第三阶段,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第五阶段,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第六阶段,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第七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第八阶段,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
4.某学生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影响,这个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是( )。
(分数:2.00)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解析:解析:认知方式为场依存型的人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5.根据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能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分的能力是( )。
(分数:2.00)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慧技能√D.动作技能解析:解析:智慧技能当中包括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问题解决),题干描述属于辨别,因此选C。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心理学)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1. 什么是心理学?
2.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请解释以下概念: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绪。
4. 什么是心理发展?请列举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
5. 请解释以下概念:个体差异、人格、智力、社会认知。
二、教育心理学
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 请解释以下概念: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学、评价。
3. 什么是智力发展?请列举智力发展的几个重要理论。
4. 请解释以下概念: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动机与成就、研究风格。
5.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三、心理测量与评价
1. 请解释以下概念:心理测量、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效度。
2. 什么是智力测量?请列举几种常用的智力测量工具。
3. 请解释以下概念:性格测量、兴趣测量。
4. 简述心理评价方法的分类和应用。
5. 简述心理测量与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
以上是一份关于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的心理学部分的题目,请根据题目内容进行回答。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实际考试中可能有所变动。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判断题11.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2015河北石家庄】我国古代管子说的“衣食足则知荣辱”,与下列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哪一观点是最吻合的?( )A.人类基本的需要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B.人类的需求与个体的生存有关,最主要是追求自我实现,然后才逐渐考虑安全、社交、尊重、最后才满足生理需要C.人类需要的高低层次与个体的生存有关。
基本需要为生存所必需;较高层次的需要,在维持个体生存上,没有基本需要重要D.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应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之外。
还要使人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鼓励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正确答案:A解析: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2.【2015河北沧州】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表现出来的对稳定、可预测环境的需要,属于(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需要D.自尊需要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的需要是安全需要。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3.【2011江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求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 )之中。
A.安全需要B.尊重、成就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正确答案:C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后来马斯洛又在此基础上加上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构成七个层次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马斯洛把求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到了自我实现需要里面。
所以本题选C。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4.【2015河北石家庄选】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用公式表示即:动机强度(T)=需要(M)×期望(P)×诱因(I)。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2014.山东聊城】心理学家通常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为( )。
A.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皮格马利翁效应√解析:解析: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2.【2015.四川】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时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效应是( )。
A.从众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马太效应D.晕轮效应解析:解析:题干描述属于罗森塔尔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3.【2015.四川】期望效应说明( )。
A.成人的期望是把“双刃剑”B.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能过高C.良好的期望可促进学生的发展√D.学生的发展往往背离成人的期望解析:解析: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够传递一种信任,这样的期待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
4.【2014.山东济宁】教师威信的实质是( )。
A.教师的能力高B.教师的学识高C.教师的威严D.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解析:解析: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
5.【2014.辽宁鞍山】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解析:解析: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6.【2015.黑龙江哈尔滨】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一关注情境一关注学生√B.关注学生一关注情境一关注生存C.关注情境一关注学生一关注生存D.关注学生一关注生存一关注情境解析:解析: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关注点的科学,该学科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A. 教育者– B. 学习者– C. 管理者– D. 执行者–正确答案:B2.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时间内通过特定经验、刺激或训练而产生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改变,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的表现?– A. 认知– B. 情感– C. 行为– D. 遗传–正确答案:D3.感知是即将进入人的大脑进行储存与加工的信息,以下哪项不是感知的方式?– A. 视觉感知– B. 听觉感知– C. 嗅觉感知– D. 思维感知–正确答案:D4.记忆是指人在接受外界刺激后,经大脑加工处理,形成持久的信息,以下哪项不是记忆的类型?– A. 短时记忆– B. 长时记忆– C. 遗传记忆– D. 过滤记忆–正确答案:C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 A. 研究教师的教学方法– B. 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 C. 研究校园暴力事件– D. 研究教育制度改革–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1.变态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
–正确答案:错误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3.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
–正确答案:错误4.智力测试是评估学生智力水平的有效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5.学习者的情绪状态对其学习效果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请简述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意义。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习者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和情绪变化,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指导和心理疏导。
最后,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请简述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及记忆过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2017·安徽)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并创新,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这属于加涅目标分类理论中的( )(常考)A.动作技能B.情感技能C.言语技能D.智慧技能正确答案:D解析: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智慧技能又可分为五个小类: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性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
题干所述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2.(2017·山西)对于学习的实质,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指过程而不是结果B.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C.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D.学习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正确答案:D解析:学习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2)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3)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4)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学习的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5)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6)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3.(2016·山东)高频次的活动可以作为低频次活动的强化物。
小明喜欢玩积木,不喜欢写作业,我们可以告诉小明写不完作业不可以玩积木,以此来强化小明写作业。
这种原理是由谁提出的( )A.普雷马克B.斯金纳C.班杜拉D.霍桑正确答案:A解析:普雷马克原理,又称为“祖母法则”,它最早是由普雷马克提出的,指利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地有效强化物。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4.(2017·河北)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识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B.对有关的知识保持相当的注意、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C.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D.回忆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认知策略、提出必要的假设正确答案:C解析: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必须帮助学生激起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它包括:(1)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2)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3)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的重新组织,综合成多个规则的综合,即新的高级规则,从而解决问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试卷17(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 )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分数:2.00)A.弗洛伊德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埃里克森解析:解析: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有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分数:2.00)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解析:解析: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①婴儿期: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3.智力的性别差异研究成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 )。
(分数:2.00)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解析:解析: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4.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分数:2.00)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解析:解析: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功=力×距离”是学习力与距离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属于原理学习。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某教师在进行《磁铁》教学时,使用磁铁、回形针和硬币进行磁铁性质的演示,该教师遵循了( )。
(2016.广西)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我国目前常用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其中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题目中教师所做的直观演示即运用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2.某教师提供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在学生猜想不同的泡泡器可能会吹出的形状后,让学生实验操作,解释和交流实验结论,此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2014.贵州)A.演示法B.探究教学法C.谈话法D.讨论法正确答案:B解析: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为:首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总结规律。
题目中所述教学过程符合探究式教学过程的特点。
3.下列属于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趋势之一的是( )。
(2016.广西)A.个别化B.大班化C.小队教学D.分组教学正确答案:A解析: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综合化,个别化。
4.“某某同学在班里表现最好”,此评价属于( )。
(2016.广西)A.目标评价B.目标游离评价C.绝对评价D.相对评价正确答案:D解析:相对评价是指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题干中所述评价即为相对评价。
5.为了掌握新生的情况,许多学校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摸底测验。
该做法所运用的评价方式是( )。
(2016.广西)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正确答案:A解析:诊断性评价也称“前置测评”,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状况进行的预测,其目的是摸清学生底细,以便安排学习、查明学习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8(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2014.山东济南】王老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授。
他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 )。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析: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2.【2014.山东济宁】布鲁纳认为,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是( )。
A.发现学习√B.掌握学习C.接受学习D.观察学习解析:解析: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
布鲁纳强调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
3.【2013.江西】( )是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发现学习的概念。
4.【2015.辽宁特岗】不将学习主要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由学习者独立操作而习得知识的学习方法是( )。
A.意义学习B.范例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发现学习的概念。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其中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是直接呈现,而是需要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获得。
5.【2014.辽宁大连】“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解析:解析: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2014.广西】皮亚杰的研究表明,感知运动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 )。
A.客体客观性B.主体客观性C.客体永恒性√D.主体永恒性解析:解析:感知运动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
2.【2014.山东济宁】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前运算阶段指( )。
A.0~2岁B.2~7岁√C.7~11岁D.11岁以上解析:解析: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为前运算阶段;7-11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1岁以上为形式运算阶段。
3.【2015.陕西汉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阐述了儿童智慧从外部动作向内部抽象推理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小学生主要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解析: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性质的不同阶段,他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其中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4.【2014.四川】儿童能借助小餐具玩过家家的游戏,且他们手中的小餐具被收回,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这些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解析: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必须借助图像和表象,知觉事物之间的关系,没有了具体的餐具.就无法游戏,符合前运算阶段儿童的特点。
5.【2015.四川】老师问妙妙:“你有兄弟吗?”“有。
”“兄弟叫什么名字?”“明明。
”“明明有兄弟吗?”“没有。
”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妙妙的思维处于(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2015.黑龙江哈尔滨】“教”“育”两个单字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最早见于( )。
A.《论语》B.《学记》C.《孟子》√D.《说文解字》解析:解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2.【2014.四川泸州】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思想家是( )。
A.孔子B.孟子√C.墨子D.苟子解析:3.【2015.重庆云阳】“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A.《孟子》√B.《论语》C.《荀子》D.《学记》解析:解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下》。
它的意思是,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
4.【2015.河北石家庄】“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家长教育三结合D.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解析:5.【2014.山东济宁】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
A.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C.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D.农业教育、工业教育、信息教育解析:解析: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6.【2010.福建】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 )。
A.教育目的B.教育影响√C.教育制度D.教育环境解析: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4(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2014.广西】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人际关系B.社会化人格C.个性特征D.社会适应能力√解析:解析:心理健康的内涵: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2014.河南三门峡】以下对于心理健康理解错误的是( )。
A.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B.稳定协调的人格结构C.生活热情D.没有心理疾病√解析:解析: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①自我意识正确。
能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
②人际关系协调。
乐于交往,能和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处理矛盾的能力。
③性别角色分化。
能够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方式和相应的性别角色规范一致。
④社会适应良好。
能够面对、接受、适应现实,能够妥善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⑤情绪积极稳定。
情绪乐观稳定,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烦恼能自行解脱。
⑥人格结构完整。
具有较高的能力、完善的性格、良好的气质、正确的动机、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等。
没有心理疾病并不等同于心理健康。
3.【2013.四川泸州】依据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不包括( )。
A.人际关系和谐B.正确的自我观C.身体发展正常√D.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解析:解析:身体健康不属于心理健康。
4.【2015.陕西汉中】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职业倦怠发展的( ).教师个体的枯竭已经达到最低限度,身心健康严重受损。
A.热情期B.冷漠期√C.停滞期D.挫折期解析:解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经历了热情期、停滞期、挫折期和冷漠期四个阶段。
热情期的特点是高希望且希望不切实际:停滞期的特点是仍能工作,但更关注个人需要;挫折期的特点感到无能,对其他人行为不满.而且开始经历情绪、生理与行为问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9(总分:11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6,分数:72.00)1.【2015.广西】“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而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
”持这种知识观的是( )。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B.信息加工学习理论C.符号学习理论D.生成学习理论解析:解析: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和假设,并且处在不断的发展中,随着人类的进步,新的假设会代替原有的假设。
2.【2015.山东事业单位】教师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持上述教学观的理论流派是( )。
A.行为主义B.存在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解析:解析: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3.【2013.山东事业单位】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起新的经验。
持这种观点的是( )。
A.认知学习理论B.折中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析: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4.【2015.河北省直】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四大要素是( )。
A.理解、记忆、协作、交流B.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C.自主、合作、探究、记忆D.以上选项都不对解析:解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填空题 6. 判断题7.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2017江西】学生在掌握了“萝卜”“白菜”“茄子”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
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同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正确答案:A解析: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几个概念或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个概括或包容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题。
学生在掌握了“萝卜”“白菜”“茄子”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一概念属于上位学习。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2.【2015四川】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A.下位学习B.同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学习正确答案:A解析:新学习的概念“橡皮擦”是原有“文具”这一总概念的一个特例,因此这种学习是下位学习。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3.【2014福建】学生已经有了“鸟”的观念,再学习“百灵鸟”这种动物。
这种学习是( )。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命题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正确答案:A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新学习的内容“百灵鸟”是概括程度较低的新概念,原有的“鸟”的观念是概括程度较高的概念,故这种学习属于下位学习。
知识模块:教育心理学4.【2013四川内江】学生学习三角形后,再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称为( )。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5.【2015辽宁鞍山】学生在学习了“四边形”的知识以后再学习菱形,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正确答案:B解析:下位学习是指将概括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题中学生先学习“四边形”的知识后学习“菱形”,属于下位学习。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6(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2014.河北石家庄】贾德根据“水下击靶”实验提出学习迁移理论的( )。
A.共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关系转换说D.概括说√解析:解析:贾德在1908年所做“水下击靶”的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根据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原理理解概括的越好.在新情境中的学习迁移越好。
2.【2014.山东淄博】苛勒用以说明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的著名实验是( )。
A.黑猩猩与香蕉B.小白鼠取食C.小鸡啄米√D.鸽子转圈解析:解析: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
根据这一迁移现象,关系转换理论强调个体的作用,认为学习的主体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得越清楚,并能加以概括化,则越容易产生迁移.迁移的作用也就越加普遍。
故本题答案选C。
3.【2014.山东菏泽】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所迁移的不是两个学习情境的共同成分,而是两个学习情境中( )。
A.共同的表征B.共同的知识C.共同关系√D.共同经验解析: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第一个情境中获得了选择颜色较深的地方觅食的经验的小鸡.在第二个情境中迁移的是颜色相对关系的经验。
据此,他们提出了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
他们认为.迁移的产生主要是对两次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所迁移的不是两个学习情境的共同成分.而是两个学习情境中共同的关系。
4.【2011.江西】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
A.学习方法B.学习定势√C.学习时间D.学习内容解析: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多种,如年龄、智力等。
但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三种:相似性、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5.【2015.重庆綦江】符号性图式理论认为,( )是迁移的决定因素。
A.符号匹配B.共同的情境关系C.图式匹配或者表征相同√D.图式前后连贯解析:解析:霍里约克等人提出的迁移的符号性图式理论认为,图式匹配或表征相同是迁移的决定因素。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
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4.江西】社会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卢姆
2 【2014.山东淄博】班杜拉对学习与学习理论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 )。
(A)环境学习
(B)强化学习
(C)模仿学习
(D)顿悟学习
3 【2013.福建】教师通过表扬积极发言的小明来鼓励全班同学踊跃发言。
该教师使用的强化类型是( )。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延时强化
4 【2014.四川】我们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不仅可以激励优秀学生也可以激励一般学生,是因为一般学生受到了( )。
(A)直接奖励
(B)直接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替代性惩罚
5 【2014.辽宁鞍山】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属于(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6 【2015.山东事业单位】低年级学生擅自离开座位时,教师忽略了他们.转而表扬那些保持不动的学生,离座率会下降。
这是因为离座的学生受到了( )。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间隔强化
7 【2015.重庆綦江】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再现过程
(D)动机过程
8 【2014.德州乐陵】“杀鸡儆猴”的教育效应所反映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
(A)强化原理
(B)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说
9 【2014.山东烟台】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揭发,另一名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的零食收起来,这个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之为( )。
(A)观察学习
(B)主动学习
(C)参与性学习
(D)模仿学习
10 【2015.河北张家口】陈老师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近期,陈老师发现有部分学生热衷观看一部卡通片.而且模仿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学生中口角甚至打架等不良品德和行为的发生。
为了避免此部卡通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采取的适当做法是( )。
(A)陈老师应禁止学生观看这部卡通片
(B)陈老师应对有模仿行为的学生进行说理教育
(C)卡通片中应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陈老师应让学生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11 【2014.江苏连云港】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 )四个学习子过程。
(A)注意、保持、生成、动机
(B)注意、保持、生成、反思
(C)模仿、亲历、保持、动机
(D)模仿、生成、动机、反思
12 【2015.广西】一个偶然机会,家境困难的小明读到香港艺人刘德华的成功故事。
尽管刘德华先生条件不具有特别优势,但他作为一个演员,特别热爱演艺事业,做事认真,坚持不懈,演技越来越娴熟.也成为观众最为喜欢的演员之一。
小明深受启发。
从此,小明以刘德华为榜样,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并不断告诫自己:只要坚持,只要勤奋,做刘德华那样的人,自己终有一天也会像刘德华一样在自己本职工作中取得成功。
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小明的行为是哪些强化的结果?( )
(A)直接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效果强化
13 【2014.山东淄博】一个几年来都在观看姐姐玩乒乓球的小男孩,可能在第一次玩乒乓球时就知道如何握拍、挥拍、击球时跑动。
这一现象所支持的学习与学习理论是( )。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本能主义学习理论
14 【2014.山东济南】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拉称这种现象是( )。
(A)自我强化
(B)内部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负强化
15 【2014.辽宁营口】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皮亚杰
(B)赞可夫
(C)班杜拉
(D)科尔伯格
16 【2015.广西】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采用“接竿实验”和“叠箱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学习的( )。
(A)灵感一顿悟说
(B)灵感一试误说
(C)完形一顿悟说
(D)完形一试误说
17 【2015.河北石家庄】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这是( )的观点。
(A)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论
(B)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C)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论
(D)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学习理论
18 【2015.河南新乡】强调学习在于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完形是( )学习理论。
(A)格式塔学派
(B)奥苏伯尔
(C)建构主义
(D)托尔曼
19 【2015.重庆綦江】提出“认知发现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二、多项选择题
20 【2015.山东事业单位】下列属于机械学习的是( )。
(A)宇航员探索太空
(B)学生尝试错误走迷宫
(C)小学生背诵乘法口诀
(D)中学生听讲座后弄清了概念之间的关系
21 【2013.山东事业单位】下列属于有指导发现学习的是( )。
(A)听讲座
(B)学生上实验课
(C)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D)应用公式解题
22 【2015.河北省直】为避免意义学习中的机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
(A)精心组织教材.使教材知识具有逻辑意义
(B)在教新知识之前先复习或回忆有关的旧知识
(C)以学生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为基础
(D)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是否真正了解教材内容
23 【2014.四川雅安】奥苏伯尔提出,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B)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C)学习者必须成绩优秀
(D)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适当的认知结构
24 【2014.山东东营】关于接受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受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B)接受学习区别于发现学习之处.在于这种学习中主体所得到的经验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他人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自己的发现与创造
(C)接受学习是低级的.无法保证学习的有意义性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参与
(D)高级的接受学习表现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等
25 【2013.山东事业单位】信息加工理论对实际教学的启示是( )。
(A)在呈现重要的教学内容前.要先把学生的注意吸引过来
(B)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C)突出重点.便于学生选择编码
(D)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学习的内容,增强记忆
三、填空题
26 【2015.河北石家庄】在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中,_________系统属于人类所独有的。
27 【2014.福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要将其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这是_________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四、判断题
28 【2015.江苏南通】“教育拒绝惩罚”,是指现代教育不再允许老师用惩罚的方式教育孩子。
( )
(A)正确
(B)错误
29 【2014.山东淄博】负强化是另一种形式的惩罚。
( )
(A)正确
(B)错误
30 【2015.吉林辽源】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不予理睬,符合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规律。
( )
(A)正确
(B)错误
31 【2015.四川】“上行下效,耳濡目染”是班杜拉所强调的观察学习的具体体现。
( )
(A)正确
(B)错误
32 【2015.河北张家口】小李看到同学小周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得到老师表扬,因此暗地决定要好好学习,这是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 )
(A)正确
(B)错误
33 【2015.郑州邓州】小明看到别的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此在心里告诫自己也要好好学习,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 )
(A)正确
(B)错误
34 【2014.河北石家庄】班杜拉认为强化分三种:直接强化、间接强化、替代强化。
( )
(A)正确
(B)错误
五、论述题
35 【2013.浙江】试述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划分与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