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分布小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地理知识:人口分布和城市发展一、人口分布1. 什么是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指的是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和密度的空间分布情况。
2.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等对于农业生产和居住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资源分配、经济发展、政治因素等对于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文化因素:宗教信仰、语言和传统习俗等对于人口流动和定居选择的影响;3. 主要的人口集聚区有哪些?•城市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等沿海省份;•河流流域,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平原地区,如华北平原、杭州湾平原等;4. 不同类型地区的人口特点有何区别?•城市地区:人口密度高,多为非农业劳动者,并且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与生活水平;•农村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并且多数居民从事农业劳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较快,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二、城市发展1. 城市化是什么?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并相应地增加了城市人口的过程。
2. 城市发展的形式有哪些?•新城扩张:新建城镇或新开发区域,吸引人口和资金流入;•边缘扩张:城市在原有范围内的边缘地带逐渐延伸;•内部扩张:原有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功能区域的调整;•中心更新:对原有老旧城区进行改造和更新;3. 城市化带来了哪些问题与挑战?•居住问题:大量人口涌入导致房价上涨,住房短缺等问题;•就业问题:由于人口外流,农村就业压力加大,并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环境问题:工业污染、交通拥堵等对环境和公共卫生带来的影响;4. 城市发展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什么?•经济影响: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中心,提供更多职业机会和就业机会;•社会影响: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促进了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进步与传播;以上是初中地理知识中关于人口分布和城市发展的一些基本概念、特点和影响。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分布格局以及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影响。
选择题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A. 甲城市B. 乙城市C. 丙城市D. 丁城市【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可判断出该国为蒙古国,年降水量较少,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应位于降水较多,有河流经过的丙地,C正确。
选择题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
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形区为A. 黄土高原B. 四川盆地C. 青藏高原D. 东南丘陵【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B. 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C. 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人口达90%D. 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多【答案】【1】A【2】D【解析】试题【1】据图判断①地形区,地形起伏较小。
青藏高原地形区,高原面上地形起伏小,故C选项正确;【2】据图判断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增加速度越慢,说明人口越少;在起伏度小于1的地区,集中了我国全部人口的80%以上;起伏度在1-2之间的地区人口比重占13%。
②地区人口起伏度变化大,人口空间分布不均,故A选项正确。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选择题2017年,美国政府开始着手修筑“美墨边境墙”,美国与墨西哥接壤的边界长达3100多公里,而特朗普计划中的隔离墙据估算将高达100亿美元,并打算通过提高关税让墨西哥为其买单,下图为美墨边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美国修筑“美墨边境墙”困难不包括A. 边境线长,工程量大B. 交通不便物资难运C. 地形复杂,地表崎岖D. 气温高施工难【2】墨西哥北部人口主要集中在美墨边境的主要原因是A. 交通便利B. 地形平坦C. 就业机会多D. 临近河流【答案】【1】A【2】C【解析】【1】美墨边境隔离墙修筑国家为美国而非墨西哥,美国一侧城镇少,交通线路稀疏沙漠广布,而修筑墙的原材料很难运输运输成本高,并且纬度较低,气温高,同时经过墨西哥高原地区,地形崎岖,施工难度大,而两国边境3100km,距离较短,工程量较小,故选A。
地理中的人口分布知识点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人口分布涉及到人口数量、密度、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了解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地理中与人口分布相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一、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计算人口密度的公式为: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人口密度的高低反映了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
通常情况下,城市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而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
人口密度的不均衡分布可能导致城市过于拥挤,而农村地区的资源利用不充分。
二、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指单位地区内的人口总数。
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数量的多少还与国家的政策、历史因素、自然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人口数量的多少会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如就业、教育、医疗资源等的供应与需求。
三、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性别、年龄、职业等进行分类和统计的人口数据。
人口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人口组成的特点,是研究人口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人口结构的不同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如老龄化人口结构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增加、劳动力人口结构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等。
四、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两类。
内部人口迁移主要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内部的迁移,通常是由于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生活条件等方面的不平衡导致。
国际人口迁移则是指人口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
人口迁移的规模和趋势对于源地和目的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五、人口集聚与稀疏人口集聚是指人口在某一地区集中分布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人口集聚在一些城市和城市群中较为明显。
人口集聚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形成独特的经济和文化特色。
与此同时,人口稀疏则是指人口在某些地区稀疏分布的现象,如偏远山区等。
人口集聚和稀疏的地理分布不仅与自然环境有关,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交通条件等。
专题学习一影响人口分布因素知识点一: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表现气候通过和降水影响人口的分布。
过于寒冷、干旱或过于湿热的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地区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水源一般来说,、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在干旱地区,有水源的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2.人文因素(1)影响最显著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水平和影响人口分布的特点。
农业社会,人口聚集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人口向城镇聚集。
(2)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地区,经过长期的繁衍,人口稠密。
(4)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下面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即学即练知识梳理A.气温 B.降水C.地形 D.河流2.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探讨一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读下列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共有13个,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其中亚洲有7个国家。
下图为世界人口的分布图。
材料二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1)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些?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知识拓展(2)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是什么?(3)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原因是什么?(4)塔里木盆地的水源分布有何特点?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与水源有什么关系?技能应用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划分,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
专题10世界人口的分布1. 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又③,人们定居难。
”以下选项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是()A. ①旱、②寒、③热B. ①寒、②旱、③热C. ①热、②旱、③寒D. ①寒、②热、③旱2. 读下面某大洲轮廓图,关于该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主要分布于东部、东南部和南部B. 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C.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 所有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3. 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以下问题(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A.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B.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C. 环境污染严重D. 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2)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4. 亚洲的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B.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C.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D. 工业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5. 下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其中位于欧洲的是()A. ①B . ② C.③ D.④(2)⑤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 经济发达B. 气候寒冷 C. 炎热干燥 D. 地势高峻6. 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A. ①B . ② C.③ D.④(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A. 排列整齐的橡胶林B. 随风摇曳的椰子树C.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D. 硕果累累的枣椰树7. 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A. 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B. 商业贸易活动最频繁的地区C. 工业、金融、贸易发达D. 水、陆交通运输便利8. 下列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B. 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C. 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D.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9. 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B. 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一半以上C. 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非洲D. 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10. 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低纬度临海地区人口密度大 B. 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 ②地人口主要为黄色人种 D. 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位于寒冷的极地附近11. 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专题08人口(2024·湖南)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
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分布)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2.(人口迁移的影响)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①阻碍农民增收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导致乡愁淡化④增加耕地撂荒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C2.D【分析】1.某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大值-该年龄段时期人口数量最小值。
结合题干选项并读图分析可知,15~21岁年龄段,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300万人左右,而同期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两者数量差异约为600万人;36~42岁年龄段,测算人口数量最大值为900万人左右,同期统计人口数量最小值为500万人,两者数量差异约为400万人,故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为15~21岁,排除BD选项;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大于统计结果,说明该年我国乡村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人口净流出量高,C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根据图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自然增长快慢,A错误。
故选C。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20年我国乡村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太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乡,对家乡的感情不深,以后乡愁会变淡,③正确;青壮年人口迁出导致乡村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加耕地撂荒现象,④正确;农民增收的途径有外出打工、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结合旅游开展乡村服务业、利用振兴乡村战略创业致富等,乡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有利于农民增收,①错误;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②错误。
专题07 世界的人口知识讲解1.现在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4.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临海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的平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5. 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7.典型的“干渴”大陆是:非洲8.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关于人口数量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要同人口基数相适应B.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C.要同国家的面积相适应D.要同风俗习惯相适应【分析】从古至今,人口是构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最基本要素。
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
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以及结构不尽合理等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被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所认识。
人口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解答】解: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带来很大压力,会带来诸如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资源供应紧张、教育医疗条件差等问题;但如果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不好,增长过慢也不好,所以,人类要学会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高一地理人口分布专题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气候条件B) 内河水源C) 地势条件D) 北京市答案:C) 地势条件2. 下列哪一个地区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A) 北美洲B) 非洲C) 亚洲D) 欧洲答案:C) 亚洲3. 以下哪一国家人口最多?A) 美国B) 俄罗斯C) 印度D) 日本答案:C) 印度4. 对于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人口密集地区常常位于地势高处B) 气候条件对人口分布没有影响C) 大城市通常人口分布稀疏D)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答案:D) 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5. 下列哪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属于人口过少的类型?A) 日本B) 韩国C) 印度D) 南非答案:A) 日本二、填空题6. 东亚地区人口分布密集,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地势条件优越/丰富的经济资源/饮食结构/传统文化等多种原因7. 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通常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势条件较差/气候恶劣/资源匮乏/人迹罕至等多种原因8. _____是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国家。
答案:印度9. 当前全球人口最多的大洲是______。
答案:亚洲10. 人口过少的国家通常面临的问题有____________。
答案: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不平衡/老龄化严重/缺乏创新力等多种问题三、简答题11. 请简要描述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
答案: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包括:人口密集地区多位于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和低海拔平原等,地势条件对人口分布影响显著;气候条件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影响,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人口聚集;同时,经济资源、交通便利等因素也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12. 请说明人口过少对国家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人口过少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此外,人口过少还可能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不充分。
同时,人口过少还会面临老龄化问题,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由于人口过少,缺乏创新力等问题也可能出现,影响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竞争力。
地理人口分布地理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分布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受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就地理人口分布的全球格局、区域差异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全球格局全球范围内,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世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主要包括亚洲、非洲和欧洲。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东亚地区。
非洲人口增长迅速,也是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地区。
欧洲则是世界上人口相对较少,但发达国家比例较高的地区,人口集中在西欧地区。
二、区域差异不同地理区域的人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高度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
例如,欧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尤其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
这些地区拥有发达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优质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徙。
相反,欠发达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主要分布在内陆和偏远地区。
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较差,人口增长也较为缓慢。
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等。
三、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理人口分布也在不断变化。
以下是一些发展趋势的概述:1. 城市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
这是由于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和医疗资源、文化娱乐等,吸引了人口的流动。
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集中,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2. 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因为这些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生活水平。
相比之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大量人口流失到发达地区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3. 自然环境的限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专题09人口分布与人口问题【高考真题1】40.(2019年北京卷·节选)古往今来,社会关怀是一个重大议题。
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
图20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
据图,回答第(2)题。
(2)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10分)【答案】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东部密度小,东北部差异显著。
影响:劳动力数量减少,养老压力加大等。
【解析】结合右侧图例,从图中看,德国老龄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匀,西部密度较大,东部密度较小,差异显著。
人口老龄化表明德国人口增长过慢,老年人比重过大,造成德国劳动力数量减少,国防兵源不足,养老压力加大,老年人孤独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知识框架】【知识要点拓展】★一、人口的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差异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3)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差异①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较高 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影响 人口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4)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人口数量减少。
②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如图中A 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变为0时,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少(如图中B 点)。
世界各国的人口数量和分布分析人口是一个国家力量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和保证。
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和巴西。
这些国家的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总数的近一半。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的人口数量和分布进行分析。
一、人口数量排名中国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的人口总数已超过14亿人。
其次是印度,据印度政府2020年公布的数据,其人口数量约为13.5亿。
美国排名第三,其人口数量为3.3亿。
排名第四的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数量为2.7亿。
巴西排名第五,其人口数量为2.13亿。
除了这些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口总数也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
例如,尽管俄罗斯在近年来出现了人口减少的情况,但其仍然位居世界第九,其现有的人口数量超过1.4亿。
而另一方面,尽管日本总人口数量不及俄罗斯,但其总人口数量也在逐渐增长。
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日本的人口数量约为1.26亿。
二、人口分布情况在一些高人口密度的国家中,人口分布往往非常集中并且不平衡。
在印度这个高人口密度的国家中,其大城市人口集中,尤其是孟买和德里这两个人口密集区。
同时,大量的人口也集中在印度北部的农业地区。
中国的人口分布也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其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也是中国最主要的经济中心。
在一些低人口密度的国家中,人口分布则相对分散,且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也不平衡。
例如,澳大利亚是一个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国家,人口分布相对分散,但其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是该国最主要的人口集中区域和经济中心。
另外,在经济和社会条件不太发达的国家中,通常存在着严重的人口失调现象,例如非洲的许多国家。
三、人口增长与衰退现象有些国家的人口在不断增长,而有些则存在人口减少的趋势。
例如,尽管印度当前是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但其人口增长率却较低。
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已经略有下降。
相比之下,一些欧洲国家和日本则正在经历人口衰退的趋势。
【导语】⼈⽣要敢于理解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才能够领悟⼈⽣⾮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我⽆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永恒的价值。
不要⽣⽓要争⽓,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赏,不要托延要⽤⼼,不要⼼动要⾏动。
⾼⼆频道为你准备了《⾼⼆地理知识记忆⼝诀》希望可以给你⼀定的帮助! 【答题的规范】 1.等⾼线地形图⼩专题: ⑴⽔库⼤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处,原因: ①地处峡⾕处,利于筑坝; ②有盆地地形,蓄⽔量⼤。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
⑷引⽔⼯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河⽔可顺地势⾃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在此开垦梯⽥,既扩⼤耕地⾯积,⼜利于⽔⼟保持,达到⽣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线稀疏,地形坡度较⼩,爬坡容易。
2.海洋资源⼩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陆架海域,原因: ①⼤陆架⽔域,海⽔较浅,阳光充⾜,光合作⽤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表层; ③⼊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物繁盛,鱼类饵料充⾜,易形成⼤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属矿产 ②⼤陆架浅海海底:⽯油、天然⽓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盐度和洋流⼩专题: ⑴盐度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河注⼊.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纬度,⽓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候区,有淡⽔注⼊.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 ②西部:有河流注⼊,起稀释作⽤. 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
高考地理人口知识点总结人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基本的资源和因素,对于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人口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中的人口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人口数量与分布1. 人口数量的统计指标人口数量的统计指标有总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
总人口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全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率是指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2. 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全球人口分布不均衡,大致呈现出人口稀疏、人口密集和人口过密三种类型。
人口分布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与城市化1. 人口迁移的类型人口迁移分为内部迁移和国际移民两种类型。
内部迁移是指人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流动,包括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城市之间的迁移、城市到农村的返乡等。
国际移民是指人口跨越国界进行的迁移。
2. 城市化的影响和问题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城市化对人口、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加速了人口密集、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等。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扩张、资源压力、环境污染等。
三、人口结构与人口老龄化1. 人口结构的组成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组成情况。
其中,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年龄结构可以反映人口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年轻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性别结构是指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关系。
2.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影响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长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生育率下降、医疗水平提高、社会福利改善等。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和家庭等方面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四、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 人口问题的挑战人口问题主要包括超龄人口、少子化、人口流动等。
初中地理《人口》专题复习一、专题概要1.重点:世界和中国人口增长情况。
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如何控制、控制的目标等。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问题。
2.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
3.热点:人口增长的特点、分布的特点。
人口增长问题、迁移问题等。
4.要点:人口增长特点、分布特点、迁移、计算、人口问题等。
二、知识结构(一)人口增长1.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亿;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亿。
2.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速度十分(),18世纪以后,尤其是20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亿。
中国人口在1578年以后迅速增长,特别是()年以后,人口直线增长,20世纪末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政策实施的结果。
(二)人口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率-人口()率。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这些人口所在面积(三)人口分布1.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人口分布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布()。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在欧洲、亚洲()、南部、北美洲东部。
中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2.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人口就稀少。
(四)人口迁移从农村迁往城市:原因是城市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有较好的()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条件,农村人多地少生活困难。
(五)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
控制人口的措施是实行(),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养老、退休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孤单困苦。
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得越快越好B.人口增长得越慢越好C.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人口的增长是不可控制的〈解析〉本题从表面上看是说人口的增长,实质是考查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口问题方面的知识。
人口数量分布小专题
⑴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⑶巴西(澳大利亚)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
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
②交通便利,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
③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