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
- 格式:pdf
- 大小:361.89 KB
- 文档页数: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10月,我部印发了《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卫办疾控发〔2006〕176号),对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适应我国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研制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部组织制定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现予以印发。
请各地结合工作实际,严格执行并切实做好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同时废止。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一日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七条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版)培训试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每题5分,共50分)1、“粘膜被不能确定健康的犬舔”属于狂犬病级暴露。
( )A、IB、IIC、III2、犬伤患者就诊时伤口已结痂或愈合,是否需要进行伤口处理?( )A、需要B、不需要3、犬伤伤口冲洗应用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分钟。
(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4、犬伤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
应在完成清创消毒并用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侵润注射后至少_____再行缝合和包扎。
(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5、波及眼内的伤口处理时,应用_______冲洗,最好____消毒剂处理伤口。
( )A、蒸馏水;用B、无菌生理盐水;不用C、无菌生理盐水;用D、蒸馏水;不用6、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是否应该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A、应该B、不需要7、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是否可以接种其他疫苗?( )A、可以B、不能8、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注射,其后续针次应该如何注射?( )A、按原免疫程序既定的时间注射。
B、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9、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接种程序为下列哪项?( )A、0、3、5、14、28B、0、3、7、14、21C、0、3、7、14、28D、0、3、5、14、2110、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____天内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 )A、3天B、5天C、7天D、9天二、不定项选择题(可单选、多选或全选,每题10分,共50分)1、下列哪种狂犬病暴露需要按照III级暴露处置?( )A、确认为II级暴露且免疫功能低下者。
B、完好的皮肤被舔。
C、II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
富平县疾控中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学习考试题姓名:得分:●什么是狂犬病暴露?●狂犬病暴露怎样分级?●狂犬病暴露伤口处理前应告知什么内容?●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原则是什么?●狂犬病暴露后伤口怎样处理?●狂犬病暴露伤口的缝合原则和抗生素应用原则是什么?●特殊部位的伤口处理原则是什么?●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的接种原则是什么?●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怎样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怎样接种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时因故延误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怎样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可否使用两个不同品牌的疫苗?怎样使用?●狂犬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是什么?●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动免疫制剂时,应当如何注射?●暴露当天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未能及时接种被动免疫制剂,应如何接种?●狂犬病暴露的粘膜应如何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时是否需要进行过敏试验?●狂犬病再次暴露后如何处置?●应当进行暴露前免疫的人群有哪些?●暴露前免疫程序是什么?●不建议进行暴露前免疫的人群是哪些?●从事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的医师须具备哪些条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应当配备哪些设备和药品、建立哪些管理制度?答案●什么是狂犬病暴露?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狂犬疫苗全程接种后再交暴露怎样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暴露怎样分级?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狂犬病暴露伤口处理前应告知什么内容?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七条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
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
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第八条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
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七条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
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
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第八条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
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
狂犬病暴露的预防处置及预防接种知识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
理化特性:狂犬病病毒(RV)对温度的抵抗力很弱,在高温下很不稳定。
在pH 7.4-8.0较为稳定,若pH超过7-9的范围,则病毒易灭活。
甲醛、乙醚、升汞、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季胺类化合物(如本扎溴铵)等化学药品对RV都有杀伤作用。
感染特点:一般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的。
在侵入部位一般不增生,也不侵入血液,故无病毒血症。
RV从侵入局部进入周围神经组织内,沿着神经向心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运行、扩散过程的长短与潜伏期有关,一般为20-60天或更长或更短,这与病毒侵入部位和数量有关。
在此过程中,若对机体进行疫苗接种,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则可预防发病。
传染源:家畜:狂犬、猫、猪和牛、马等;野生动物: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欧美国家)传播途径:1、带毒动物咬伤(最主要途径)2、带毒犬的唾液舔舐伤口3、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4、人之间的传播(可能性小)5、组织(如角膜)、器官移植手术6、病人咬人或通过唾液直接或间接污染健康人的伤口临床表现:狂犬病分为狂躁型、麻痹型两种临床类型:狂躁型:病理损伤主要在脑干或更高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
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水、怕风,病程进展迅速而凶险。
(我国多见)麻痹型:病理损害主要在脊髓和延髓。
无兴奋期和恐水、吞咽困难等症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I 级:接触或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Ⅱ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Ⅲ级: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污染。
分级处置原则第四条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狂犬病预暴露规范处置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狂犬病疫苗的注射方法是()【单选题】[单选题] *A.上臂三角肌处皮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B.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C.上臂三角肌处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D.臀部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2.狂犬病暴露后治疗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的原理?()【单选题】[单选题] *A.狂犬病毒不耐受液体B.狂犬病毒对水溶剂敏感C.狂犬病毒对脂溶剂敏感√D.肥皂水清洁伤口3.孕妇被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后狂犬病疫苗的暴露后免疫剂量()【单选题】[单选题] *A.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B.由于是孕妇应该减少到半量给予C.应该按儿童剂量给予4. 在潜伏期内,病毒主要存在于()中。
(多选题) [多选题] *A.外周肌肉√B.唾液和汗液C.中枢神经D.神经细胞√5. 犬伤门诊的四大分区是什么?()【单选题】[单选题] *A. 登记区、冲洗区、注射区和留观区B. 登记区、处置区、注射区和抢救区C. 登记区、处置区、免疫预防区和留观区√D. 登记区、处置区、免疫预防区和抢救区6. 狂犬病病毒最不可能感染的动物是()【单选题】[单选题] *A.狗B.猫C.蝙蝠D.家禽√7. 下列哪项是发病主要的相关因素()【单选题】[单选题] *A.咬伤部位B.伤口的深浅C.伤口清洗与否D.以上全是√8. 狂犬病毒入侵的是人体的()【单选题】[单选题] *A. 运动系统B. 循环系统C. 神经系统√D. 呼吸系统9.Ⅲ类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类以上的暴露,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单选题】[单选题]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C.清创+抗生素D.清创+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E.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10. 关于狂犬病病毒不正确的描述是()【单选题】[单选题] *A.狂犬病毒为弹状病毒科B.狂犬病毒是非嗜神经性病毒√C.不会引起化脓性脑炎D.在中枢神经细胞胞浆内形成内基小体(Negri Bodies)E.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30分钟即可杀灭11. 如果动物只是隔着衣物触及身体,而皮肤未见明显破损和出血情况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单选题】。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七条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
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
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第八条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
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