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四任务型作文的审题
- 格式:ppt
- 大小:579.00 KB
- 文档页数:13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般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材料,要求考生紧贴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它要求考生写作时以说理议论为主,针对时事热点话题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见解;联系事件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其特点可以归纳为:①扎实而评(针对性);②应时而作(时效性);③凭理而断(评析性)。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
考生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一、明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2大特点以及与“新材料作文”的3大区别(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2大特点2个指令材料面上明确增加了任务指令——“双给”:(1)“给写作材料”——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和层级发展的叙事体事件。
(2)“给驱动任务”——①材料后面的写作要求,一般带“谁”“怎么”“怎样”等疑问词,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离开则属离题。
②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及写作角度。
4个驱动(1)体式驱动:对文体、格式的规定。
(2)内容驱动:以小见大,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策略的操作性。
如2017年全国卷Ⅰ“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就是一个任务指令。
(3)对象驱动:细节上“个案分析”原则决定论述说理要有指向性。
如2016年全国卷Ⅱ“比较上述三条途径”。
(4)思维驱动:“思辨性”与“探究性”。
(二)与“新材料作文”的3大区别1.对待“题目材料”的区别“ 新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之后,可以淡化题目材料,甚至舍弃材料;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之后,却强调“就事论理”“就事说事”,对题目材料说深论透。
2.对待“题外素材”的区别“新材料作文”,对待题外素材,可以联想开去,旁征博引,分段论证中心观点;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对待题外素材,却强调适度引用,一般以句子的形式自然插入,而忌讳以“段落论证”的形式出现。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训练及范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主要角度:为改变家乡的贫困状况尽力,是父老乡亲的愿望,或许也是她的梦想,但回乡村作为教师,地域、职业和待遇恐怕不是自己所想;到著名外企工作,置身于繁华之地,发挥专业特长,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优质的生活,有着很大吸引力,可有负父老乡亲愿望,甚至会少了一点家国情怀;至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感召下,既能实现自主创业,又能够把民族服装推介出去,不失为一个合理选择,但仅仅受潮流的吸引,盲目行动,且创业需要一定条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自己不一定完全准备好了。
表面是职业选择上,其实是思想、心态、观念等认识上纠结。
这也许就是她犯难的原因。
(1)选择回家乡回边远地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
可写职业选择与社会价值关系。
(2)选择到著名外企发挥专业特长。
可写职业、专长、个人价值等关系。
(3)随心选择自主创业实现创业梦想。
可写创业、梦想、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等。
范文舍小我共圆梦亲爱的小卜:你好!很高兴你即将成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你是瑶寨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你是族人的骄傲,更是凝聚着族人的希望。
我知道你正在为就业选择而烦恼,著名外企能更好的发挥你的特长,给你优质的生活,而你则更愿意把握机遇去开办民族服装设计公司,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未来是如此的美好,但是在你面对外面花花世界而憧憬时,请你回一下头,回到瑶寨,当你面对父老乡亲的眼睛时,你看到了什么?是羡慕,还有希望。
作文道从本质上看,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向明确、有明确任务的新材料作文,是针对材料下达一个或多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切入写作,写作目的和要求都十分明确的作文题型。
一般情况下,任务驱动型作文都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指令性指令性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包括文体指令、内容指令、思维指令、比较指令和对象指令等。
很多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指令不止一个,在审题的时候不能遗漏。
1.文体的指令所谓文体的指令,是指材料的要求中已经或明显或隐含地规定了写作的文体。
如201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就明确规定了只能写论述性文章。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文体,其指令不是那么明显,需要考生稍作分析。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的作文题,其要求是,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这个任务中隐含了文体要求,“我看高考”的“看”字,表明要侧重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写成议论文;“我的高考”中的“的”字,表明要侧重叙述 “我”的故事,要写成记叙、抒情类文章。
作文道2.内容的指令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几乎所有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有内容的指令,指令几乎都会指向材料本身。
以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II作文题的命题材料来作分析说明:“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句话是从高考的作用与评价的角度去阐释的,适合写议论性、评述性文章;“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这句话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叙述,强调高考与个人、家庭的关联,适合写叙述、抒情性文章;“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这句话强调的是恢复高考的意义,适合展开论述,而“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则适合写当下的高考故事。
3.思维的指令所谓思维的指令,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指向的材料会出现或矛盾,或对立,或引人深思的情境或问题,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四步法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同志提出的一个概念。
2015年高考全国卷一、卷二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这一类作文同过去非全国卷考查的作文有明显区别。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
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的任务。
2015年全国卷评分细则评也同过去非全国卷所用的评分细则有较大不同。
因此2016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应对这一新型作文要引起高度重视,广大高三教师也应就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
那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应该怎样来写作呢?下面以2015年全国卷Ⅰ为例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全国卷Ⅰ的作文在叙述材料后有两段文字,这两段字应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了叙述的方便,现在摘录如下:对于以上的事件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的你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这两段就集中地展示了命题者设置的任务要求,仔细分析应有如下的任务:①“对以上的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就表明要写成议论文,不能写成记叙文。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就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
②“请给小陈、老陈或是相关方写封信”,这就加强了考生论述观点的针对性,要求就事说理,不能脱离所选的一方而任意写作。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一、嘿,你听说过“任务驱动型作文”吗?
听这名字就感觉是个新鲜货,对吧?其实,这种作文就是要我
们针对一个具体的任务或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在这之前,审
题立意可是关键哦!
二、审题?嗯,有点像侦探查案!
想象一下,你就是个大侦探,作文题目就是那桩悬案。
你得仔
细琢磨每个字眼,找出隐藏的线索,才能找到真相。
这样,你的作
文就能紧扣主题,不会跑偏啦!
三、立意?这个嘛,得靠点创意。
立意,就是你对作文主题的理解。
别总是跟着别人走,得有自
己的见解。
就像画画,你得有自己的风格,才能画出独一无二的画。
所以,立意要新颖、独特,这样才能吸引人。
四、那,怎样才能审好题、立好意呢?
多读书,多积累知识,这样脑袋里才有货。
还有,多思考,别总是人云亦云。
有了自己的想法,再结合题目,就能审好题、立好意啦!
五、最后,别忘了多练习!
实践出真知,多写多练才能提高。
别怕写不好,多写几次,总会越来越好的。
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解题思路
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
2、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
3、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
4、对象驱动----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特点
①所给材料无论是叙事性的还是非叙事性的,多是几种观点,几个人物,几个场景,几多思维的。
多元、多向、对立是其特点。
②给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指令(即任务驱动),对写作对象、角度、范围甚至文体作了进一步明确的要求,多带有“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等指令性语言。
如何审题
毫无疑问,审题的重点应放在写作任务上,看清其具体要求,尤其是“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这个要求,它与“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还是不同的。
试以2016全国甲卷作文题为例。
如果是“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要求,可以只写三种途径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如果是“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要求,可以主写一种途径,但必须兼顾其他两种。
既然写作任务是明确的、具体的,那么明确并完成写作任务就是“第一要务”,凡是脱离了任务指令,脱离了要求而未完成任务,将被视为跑题。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新材料作文在文中可以不必用原材料,只要是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即可;而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可脱离材料空发议论,是要在文中使用该材料的。
考点4:话题式材料任务驱动作文【解题策略】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它是借用电脑术语而命名,实质是:在提供给考生的开放性、探究性的“叙事性新材料”中,增加“任务型指令”,要求考生按“指令”,完成写作任务。
具体来说,作文的“指令”就是提供“叙事性新材料”之后的三句话:“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别于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叙事性新材料”中,增加“任务型指令”,一般指令为①“对这件事你怎么看?”②“表明你的态度”③“阐述你的看法”。
其本质就是针对材料的事件,“就事论理,说深论透”!二、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有何不同呢?通俗地说,“任务驱动型作文”是针对材料中的事件,“就事论理,说深论透”,拒绝塞进大段的古今中外的名事、名言论证(如果要引用名事名言,也只是以句子的形式而不是段落的形式,自然生成)。
而以前的“新材料作文”,是按“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议(议论材料,论证观点)——联(联想名事,强化观点)——结(归结全文,重申观点)”结构来写的,甚至可以提炼观点后,抛弃材料,展开联想来论证观点,这样不可避免地“绕开材料”,无意中为宿构套作打开了方便之门,与宽泛无边的“话题作文”类似。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思路第一部分(开篇)1.转述材料,提出问题2.提出观点第二部分(主体)1.多层面论述所持观点的正确性2.多层面论述相对观点的错误性第三部分(结尾)归结全文,重申观点【写作借鉴】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安土重迁,黎民之性。
”(《汉书·元帝纪》)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这是中国人的民族性。
材料二:传统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土”在我们文化里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四种写作思路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四种写作思路任务驱动型作文行文要求考生对话题进行评论或阐释理由,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四种写作思路,供参考复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行文思路一:锁定结果探原因所谓锁定结果探原因就是写作时锁定试题材料中的事件或现象的结果从各个角度上探究造成结果的原因。
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片段: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老腔有深沉广袤的旋律。
老腔声势浩荡,将所到之处排山倒海洗了个干净,留下旷远的心灵宁静,可谓热闹却不吵闹。
它不似现代摇滚乐和金属乐的喧嚣膨胀,也不似一个人独唱时歇斯底里地爆出音节,它是饱含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使听者自然想到了广袤的大地与寥廓天际巧妙融合的音律。
天地之间深沉的乡土气息弥漫不尽,这是黄河在咆哮翻腾,这是飓风在呼啸呜鸣。
来时,酣畅淋漓;走后,便将你我那已经习惯流行乐的思想颠覆得片甲不留。
老腔有原生态的情感。
两千多年前老祖宗在古老大河边的号子声,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仍然唱响在今日的河畔,再次卷起来风潮。
老腔不是一种适合歌剧院的艺术——像听千人合奏交响乐般正襟危坐闭目凝思地细细欣赏老腔。
老腔原本就是原生态的民间韵律。
几个艺人带着一人唱满座吼的气势,带着以木砖击打板凳的震撼,操着一口纯正的关中腔调,配着随身几件家什便搭出一场让人荡气回肠的戏来——这原汁原味的便是沧桑历史的味道。
农民们生计艰难,可老腔却是从他们的胸腔中自然吼出,这是一种从苦难中提取情趣的乐观与坚韧,以老腔为载体代代流传。
选段是运用锁定结果探原因之法的典范。
开篇先用一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设问,然后从“老腔有深沉广袤的旋律”与“老腔有原生态的情感”两个方面探究原因,如此行文,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说理深刻。
行文思路二:锁定结果探影响所谓锁定结果探影响就是写作时锁定试题材料中的事件或现象的结果从各个角度上探究这个结果给他人及社会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领及思维详解民权县第一高级中学杨慧云一、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认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三年前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
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
2019年五大理念引领写作方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创新,放在之首,并且放在发展的核心,为什么一直讲创新是民族之魂?中国的发展走到今天,走极端道路不行,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要实现质的突破,要靠创新来引领发展,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行。
所以,以创新来引领,这本身是新常态的要求,是实现突破的要求。
协调,协调就是个有机体,就是解决一个最大效益的问题。
“集小者必大,集微者必强。
”绿色,就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就是宜居,就是提高生活品质。
开放,是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取得经验的体现、着眼点,只有坚持开放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快、上得更高。
中国要走向大国,大国不开放是不行的,闭关锁国不会成功,所以要开放。
共享,就是发展为了谁?为什么要发展?社会制度优越性,就是让全民享受发展中的红利。
所以唯有共享,才能体现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让人民感觉到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五大理念”就是解决怎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这个本质搞清,发展就不会走偏,“五大理念”就会紧紧落到实处。
例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之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范文【名校押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
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
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
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0591)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
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一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
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
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
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更重要的是,相较其他两个传家宝,良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法被破坏。
青花罐与勋章是物质存在,而良训是意识存在,物质不可能永存,它会在一定破坏力下成为碎片,而意识是随人生,随人灭的,是形而上学的价值形态,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后代延续血脉,其必将随之传承、生长、壮大,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