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江苏省新马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政治(必修4)课件:第五课第二框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27
★新马中学高一政治2016—2017年第一学期学案★第五课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课时数:1 主备人:韩先鲜【学习目标】一、高考考点: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二、小高考考点:意识的本质(B)【知识结构】 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生理基础(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内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产生意识的厂房和机器——人脑产生意识的原材料——客观存在【自主研修】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结论:【自主体验】1、意识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2、意识依赖于人脑,来源于人脑3、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4、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主观存在的反映。
6、物质和意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选择题】1.2014年 23.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
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A .主观意志的产物B .客观精神的产物C .人脑机能决定的D .客观存在的反映2. 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A 、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B 、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C 、意识的内容是人脑的产物D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3.近年来,一些新名词不断产生。
诸如知识经济、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经济、再就业等。
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4.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本质角度看的是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思是对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5.就其根源讲,意识是()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C. 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6.对于人来说:“望梅”可能“止渴”,而对于动物来说则不是。
★新马中学高一政治2016—2017年第一学期学案★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时数:2 主备人:韩先鲜【课前背诵】1、什么是矛盾?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什么?矛盾的两个特点是什么?3、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什么?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学习目标】一、高考考点: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3。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小高考考点: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B)2。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B)3。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4。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能力目标】是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分【知识结构】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自主研修】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主次矛盾的含义及关系:(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在一定条件下。
2、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及关系:(1)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又是不平衡的。
其中,必有一方处于地位,起着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地位。
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决定的.(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又并在一定条件下.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的方法。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主备人:祁伟一、【考纲要求】:1、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理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难点:在群众观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
四、【预习检测】:(判断对错)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
()2、只有劳动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五、【小组活动】:探究活动一:神州系列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有七大系统组成,有十多万名工作人员参加了这项工程。
这些从事载人航天的人,是中国工作强度最大的一群人。
有人算过一笔账,他们一年的工作时间相当于普通人3年以上。
16年来,正是以这样把1天当3天的工作力度,中国航天人在奋力地追赶着世界先进水平;正是靠这十多万名航天人的托举才有了我国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
他们就像那戈壁滩上的芦苇,深深扎根大漠深处,无私守望,绽放出最美的生命之花!(1)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是谁的功劳?(2)谁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范例1、下面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人民群众就是指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探究活动二:199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赵本山演出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中有一句台词更是流行了很久:“没有普天下的劳动者,吃啥?没有劳动者,喝啥?吃、喝都没有了,你还臭美啥?”(1)这句台词说明了什么?(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范例2、下列事件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有 ( ) ①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②黄道婆改进的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③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广泛流传④孙中山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封建帝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范例3、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