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20、军神(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为什么称为“军神”?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体会人物的感情色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补充阅读资料,感受人物的伟大。
教学过程:一、从神入文,初涉文本。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
齐读课题2、同学们,“军人”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3、这篇课文中“军神”是谁对谁的称赞?找出文中的这句话。
自己读一读出示句子“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谁来读一读(指读、齐读)过渡: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我们从文中哪些词、句可感受到刘伯承了不起?请大家按照上节课讲的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去找一找。
把找到的内容画出来,多读几遍。
交流:二、进入文本,感受镇定1、伤势很重但很镇定(1)出示:“不,你是军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能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2)请你读好它这个伤势到底怎样严重?(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3)如果是你,这样严重的伤势,你会怎样?(4)这么重的伤势,还能如此镇定,这样的军人你觉得怎样?(5)那么沃克医生为什么会不高兴,冷冷地说,不悦地说呢?(6)分角色读好。
同桌练练。
指名读。
2、过渡: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语也能感受到军人“伤势虽重,但很镇定”?请同学们回过去读读第一句话,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生读后交流:出示第一句话⑴“头缠绷带”:可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故事介绍和生活所见,感受伤势很重。
⑵“走进”:伤势这么重,可不是别人担架抬进来的,而是自己走进来的,表现十分镇定、勇敢!(3)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三、精读课文,感悟军神交流:(一)手术前,坚决不使用******。
(板书:不用麻药)出示:“要动手术了……脑神经”1、******有什么作用2、刘伯承为什么坚决不愿意使用******?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20、军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多层次地朗读感悟第一、二自然段,感受体验刘伯承求治的镇定与手术前的坚定,产生敬佩之情。
2、读中悟法:回读感受、联系生活是朗读产生体验的好方法。
活动单导学案活动一:研读第一自然段,读中对话,读中感悟,1、自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小组交流朗读感受。
3、全班交流。
活动二:研读第二自然段,角色体验,以评促读,读中得法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
2、即将要做手术了,这些年轻人是如何做的?3、小组里进行角色对话。
4、再次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检测反馈:1、将你的学习收获和大家分享。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两遍。
一、读题质疑,导情导标1、、揭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谁来读课题?指名生读题。
(也许较平淡)2、交流:刚看到课题时,你不禁产生了哪些问题?3、、师激发兴趣,导入研读:同学们很会动脑筋,其实,问题答案都藏在书中,藏在同学们的心中。
只要我们用心去朗读课文,用心去想,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学习之前,王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4、师:听着故事,很多同学产生了自己的感受,谁再来读读课题?指读后齐读从课题里,同学们读出深深的敬佩之情,接下来,我们进入活动一。
二、研读第一自然段,读中对话,读中感悟1、初读感知第一自然段文字内容:⑴过渡:轻轻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读准确流畅了,可举手示意。
师巡视聆听⑵读书点评:读书很用心很投入!这段话共有5句,第一句是个长句子,读时可稍作停顿,谁能读流畅了?指读后师激励性点评⑶第二句,谁也能这样读准确流畅?⑷师:年轻人找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治眼睛,沃克医生怎么说?(男女生竞赛读)2、师过渡:年轻人说:“我是邮局的职员。
”沃克医生是怎样说的?⑴出示句段:沃克医生摇了摇头,说,“不,你是军人。
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学生自由朗读,再轻读感悟:沃克医生的这段话该怎么来读?⑵指名朗读,引导其余学生静静倾听,交流:沃克医生说话时态度十分果断的。
军神教学设计15篇军神教学设计1一、简介、导入1、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资料。
2、板书:神(1)指名学生读。
(2)学生,“神”在字典里是什么意思?(3)补充“军”,学生齐读课题:军神。
指名学生理解军神。
师:通过预习,课文中军神指谁?板书:刘伯承。
强调“承”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中间是“了”。
指名学生读“承”,读准后鼻音。
(4)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可适当介绍刘伯承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3、课文中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板书:沃克,教师范写“沃”,强调第四笔为“撇”。
谁把刘伯承称为军神,他是怎么说的?出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说话用感叹号?那该怎么读?指名学生读这三句话,指名学生评价。
齐读。
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设计意图:课文中的生字虽然较多,但学生在识记方面容易写错的只有“承、沃”这两个字,教师将其挑出来进行专门的读写训练,有利于学生认清、读准这两个生字。
在学案中,学生已能根据老师布置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所以很快就能找到沃克医生所说的话,而这句话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围绕这句话进行教学,就能起到“提领面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指导1、教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
三、出示学案内容,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担心损伤外科男子汉军医职员失声年轻人沃克伤势土匪手术X刀数一共愣住崭新晕绷带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就字词提出疑问并释疑。
镇定:遇到紧急的饿情况不慌不忙。
损伤:损害、伤害。
土匪:地方上有武装的匪徒。
3、小组讨论分段。
4、汇报分段结果并阐述理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7课《军神》二、教材分析:《军神》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身上的人格精神”。
《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铁般的意志赢得德国医生赞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三、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四、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探究、小组合作、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军神”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2、难点——体会领悟“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3、教学突破——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学生也动脑筋思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叙述语言,进而抱我“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七、问题预设: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ppt课件;刘伯承资料。
《军神导学案》一、导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军事家的思想、战略和领导才能,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战略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军事兴趣。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军神?军神是指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军事成就,在军事领域具有崇高威望的人物。
军神不仅在战争中指挥有方,取得了重大胜利,还在思想、战略和军事理论方面有着深厚造诣。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军神,如中国的孙子、德国的戈莫夫、美国的马歇尔等。
2. 军神的特质和成就军神之所以成为军事领域的偶像和楷模,不仅是因为他们在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更是因为他们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领导力。
通过学习军神的特质和成就,我们可以汲取战略思维、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的经验。
3. 孙子与《孙子兵法》孙子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东方兵学的经典之作。
《孙子兵法》介绍了战争的基本原理和战争时的战术指导,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中,并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戈莫夫与军事科学戈莫夫是德国战略家和军事理论家,他的著作《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论》被认为是军事科学的经典之作。
戈莫夫提出了军事力量和军事技术的概念,并研究了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胜利的条件,对军事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 马歇尔与指挥艺术马歇尔是美国军事家和政治家,曾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和国务卿等职务。
他在二战期间担任盟军最高指挥官,成功地指挥了西欧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军事行动。
马歇尔的指挥艺术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的杰作,他善于制定战略计划和统筹全局,为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导学问答1. 孙子有哪些军事理论?孙子的军事理论包括:计谋、道义、战略、战术等。
孙子认为,战争需要有恰当的计谋和策略,需要明确的道义和目标,还需要有效的战略和战术指导。
2. 马歇尔是如何指挥战争的?马歇尔善于制定战略计划和统筹全局。
他能够准确地分析战争形势和敌人的动向,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作战方案,并通过有效的指挥和协调,使盟军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11《军神》导学案二、走近人物,感受品质(用时:25分钟) 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床单外,还做了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4.自读第18~26自然段,体会军神形象。
引导学生体会:沃克医生听了刘伯承将军说出刀数后,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1)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刘伯承坚定的意志。
如“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使劲、抓破”。
(2)读好句子,体会人物的坚定。
4.快速默读手术后的部分。
(1)想象刘伯承将军忍受七十二刀的过程。
(2)抓住“吓了一跳”“惊呆了”等词语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三、情感升华,探究表达(用时:9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沃克医生的表现呢?2.指导学生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尝试以沃克医生的口吻复述故事。
1.找出对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2.学习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转变叙述角度,尝试讲故事。
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融入今后的习作中去。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收集有关刘伯承将军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
读故事,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重知识的拓展,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播下一个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人生的绚丽多彩和卑微只因是平台不同,而决定平台的恰恰是自己平时的行为和习惯。
3、如果把学习看作投资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万利的,应该是世界回报最多的投资。
4、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学习只是一种状态和一种习惯而已。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重庆沃克诊所病历”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利用语文作业本的“鱼骨图”梳理课文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抓住沃克医生的“神态”的句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愣住了,惊呆了),通过图表,体会“军神”形象并迁移《丰碑》。
一、导入1.板书“神”,你知道哪些“神”?小结: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神通广大2.板书“军”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军神呢?二、梳理1.带着你的问题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2)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等下我们一起完成这个鱼骨图。
2.解决生字词,完成“病历”3.完成鱼骨图梳理脉络(1)举例。
看第一列(初见病人、冷冷)方法:锁段——划句(沃克医生)——用词(2)自主完成其余部分,出示学习活动一(3)反馈(比较两位同学的成果,质疑不同的)(4)找出表现这些态度的句子都在哪呢?三、品“神”(一)发现过渡:老师把刚刚同学们能概括出他态度的这些句子都呈现在大屏幕上了。
1.出示沃克医生神态的句子2.读一读,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预设:他们都是神态描写;我发现沃克医生都非常震惊,很意外,都愣住了)(二)聚焦“一愣”过渡:沃克医生一次又一次地愣住了,惊呆了,感到震惊,觉得不可思议,他到底都看到了什么情况呢?我们先来看第一次“愣住”了1.出示段落与表格2.读语段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愣住了?3.联系上下文思考:他在想什么?4.正因为他心里这样想,让他印象深刻,因此就有了这样的对话——(指导读好对话预设:师生合作读,师沃克医生,学生刘伯承,齐读声音似乎太响了些,可刘大川是重病在身,声音微弱,是不是应该轻一些更合适,哪位同学愿意跟老师在合作着读一读)(三)聚焦“二楞”过渡:那我们来看第二次愣住了,用上刚刚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先回顾下刚刚的学习的方法1.小结方法:抓神态——品心理——读对话2.小组完成“再一次愣住”3.小组反馈(1)选择一组组汇报(2)其他组补充(3)朗读展示(四)聚焦“三惊”1.依据图表完成练笔2.学生自主练笔3.汇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军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文章大量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教学准备视屏资料,刘伯承介绍军神同步练习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
(三)抓住重点句子研读课文1、读句子: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找到文中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学准备。
4、集体交流,点拨评议,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课文除了直接写到刘伯承的表现外,还用大量的篇幅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总结,升华观看视屏,谈谈感想。
(用自己的话夸夸被称作军神的刘伯承。
)(五)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有关伟人的故事五、板书设计军神沃克医生冷冷→柔和→肃然起敬↓↓↓刘伯承病人→军人→军神从容镇定意志如钢反思与评析:本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围绕关键句子,也就是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赞叹:“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进行细细品读,体会洛克医生为什么会这么说。
通过在读中找句与词数次感受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每次学生理解的境界都有新的上升。
本课在板书设计上非常清晰,有针对性,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先知道刘伯承是军人,但知道他不是普通的军人,而是军神,从手术前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数刀数来表现他是军神。
以个人以为本课以自读个别读为主,进行读中感悟,齐读较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军神》导学案本文是关于《军神》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军神》学案第小组学习目标1、我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且能把这些字写优美。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够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学习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4、我能体会出作者语言上的妙处:通过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用以突出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质。
(重难点)学习过程一、学习课文读通课文,做好批注。
(我要先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标画出我还不熟悉、读不正确、不理解的字词。
)(1)生字词我记牢。
(2)词语、句子我理解我会用(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一声不吭失声恳切汗如雨下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3)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4)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①军神是谁?军神的含义是什么?②沃克医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
并概括的写下来。
③画出沃克医生赞扬刘伯承的话,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④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军神二、写作特点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谁?为什么文章主要写沃克医生神态及情绪的变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作用沃克“不,你是军人!”沃克医生有些()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衬托年轻人的()刘伯承沃克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却坚决不愿意使用()。
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会损伤脑神经。
”沃克医生()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年轻人地说:“能。
”正面写年轻人的态度、语言,表现年轻人的();医生的惊讶更衬托了这一点。
沃克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
沃克医生(),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医生紧张的表现说明他担心年轻人的忍受力,衬托了年轻人的()刘伯承年轻人,双手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
彝良县示范小学2012年秋季学期三年级语文导学案20、《军神》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我能读写本课10个生字,能读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
还能说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通过学习课文,能说出刘伯承的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学习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及“军神”的含义。
理解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
【预习任务】(自主学习)1、我能查字典,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生字读音音序部首组词沃势局职药担损刀共承2、我能给下面的字注音。
缠()匪( ) 邮( ) 悦( ) 晕()镇()醉()崭()擦()钢()3、我能读课文中的词语。
镇定颤抖愣住担心损伤苍白男子汉恳切崭新军医职员失声年轻人一声不吭4、我能朗读课文。
(在恰当的一项括号内画勾)(1)读得真棒,有感情。
()(2)读得通顺流畅。
()(3)比过去进步大。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检测反馈)1、在求治的过程中沃克是什么态度?此刻的沃克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当沃克医生听到病人拒绝麻醉时,他的神情、语言有什么变化?从沃克医生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沃克医生为什么会称赞刘伯承是“军神”?(温馨提示:划出描写刘伯承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或词语。
)4、如果慈祥的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课堂检测】(检测反馈)一、拼一拼、写一写。
shāng shì zhí yuán shǒu shù má zuì yào ( ) ( ) ( ) ( ) sǔn shāng dān xīn wò kè liú bó chéng ( ) ( ) ( ) ( ) 二、读一读、组词。
汉()奴()竟()抵()汗()如()竞()底()三、在()填上合适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军神》教学案例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军神》教学案例及反思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情简析:通过预习,学生对故事内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
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在1916年,刘伯承率军讨伐袁世凯时,他为救一位战友不幸重弹,子弹从他的头颅飞进去,右眼眶射出来,为了能继续带兵打仗,取得革命的胜利,他在手术时拒绝使用麻药,忍受了常人无法想像的痛苦。
由于学生缺乏对这方面内容的了解,所以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品质。
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中描写刘伯承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句感受他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刘伯承在不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接收眼科手术的故事,能按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板块:一、从课题入手,对关键句质疑1、出示课题,自由读读,说说你发现今天的课题和平时有什么不同?2、课题上多了双引号,这说明“军神”这个词语摘自某人说的一段话。
读文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语句。
3、对这句话进行质疑说明: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已能大致说出故事内容。
抓住关键句引导质疑,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刘伯承为什么是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被称为军神?”二、整体读文,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找到写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这三部分内容,并做上记号。
《军神》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通过精读理解军神的含义。
学习过程:一、初读学习1、自学生字词(1)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2)理解词语的意思:承受损坏外科职员崭新结束镇定伤势2、各自轻声读课文。
3、排列顺序()手术前刘伯承不愿使用麻醉剂。
()刘伯承请沃克医生治眼伤。
()手术后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军神。
()手术中刘伯承一声不吭。
二、读题质疑,导情导标1、军神指谁?2、刘伯承是一位军人,是谁称他为军神的?找出那个自然段读一读。
三、自由读课文,画出刘伯承让你感动的地方,相机学习各处。
1.(1)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
(2)阅读以下资料,知道“这么重的伤”到底伤得如何。
故事:1916年,24岁的刘伯承参加了蔡锷“讨袁护国运动”,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子弹疯狂的轰射过来,为了救一位战士,刘伯承猛扑过去,敌人的一颗飞弹射中了他,从颅顶穿过,又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
当他苏醒过来,用手摸摸伤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块,在那血块中,他又摸到了一个圆球,啊?眼珠!原来他的右眼被打坏,眼珠掉出了眼窝!为了让战士们安心作战,他一狠心抓起了身边的一把大刀,把牵连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经络割断,紧紧地纂住那颗眼珠,又昏了过去!(3)再读刘伯承的话,体会他的镇定,说说自己的感受。
2、手术前(第二自然段)(1)读两人的对话。
(2)思考:沃克医生说话为什么会打结?要知道他可是著名的外科医生啊,什么样的病情没见过呀!3、手术中(3——4自然段)(1)刘伯承他疼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2)可是他却“一声不吭”,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4、手术结束(5自然段)抓住“72刀”“脸色苍白”“勉强一笑”等关键词理解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第一课时姓名: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解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本文重点词语的意思,并会造句。
3.我能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一、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2.认读本课生字,完成课后的描红。
3.读好并理解下列词语。
沃克伤势邮局职员军医麻醉药担心损失苍白刀数一共失声男子汉年轻人刘伯承二、合作学习1.我能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①(第自然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以及刘伯承伤势的(),但他仍然()。
()因此看出他是();②(第自然段):写刘伯承为了(),坚决不使用(),甘愿忍受()的坚定态度;③(第自然段~第自然段):写手术中刘伯承的();④(第自然段~第自然段):写沃克医生被刘伯承的精神深深感动,赞扬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2.“军神”是什么意思?谁称刘伯承为“军神”?为什么这样说?三、拓展延伸: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同学们,请你查一查资料,说说其他的九位元帅都是谁。
四、课堂检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双手()的疼痛()的脸色()的床单()的钢板()的男子汉第二课时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词语过关1.正确、流利的朗读词语。
2.抄写并能默写词语。
沃克伤势邮局职员军医麻醉药担心损失苍白刀数一共失声男子汉年轻人刘伯承二、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三、思考1、为什么沃克医生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2、为什么沃克医生说刘伯承是一位“军神”?3、刘伯承在手术中会想到什么?4、沃克先生态度是怎样变化的,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军神》导学案一年级语文组李文涛一、学习目标1、我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10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且能把这些生字写优美。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我能够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学习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二、自学引导1、指导学生整理课前搜集的材料。
关于刘伯承的资料2、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做好批注。
(1)生字记牢,注音,写好,会组词。
沃势局职药担损刀共承记生字有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沃( ) 刀( ) 势( ) 但( )跃( ) 力( ) 挚( ) 担( )(3)词语、句子我理解我会用(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一声不吭失声恳切汗如雨下(选择其中一个造句)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4)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①军神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军神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能有感地地朗读课文。
⑤我还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请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1)我学会了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需要质疑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班交流展示(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共识在班内交流。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军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渗透相关写作知识。
重点难点:1.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
2.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1.勤于朗读,乐于背诵。
2.善于倾听,踊跃发言。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激情导入1.揭题2.媒体出示(十大元帅图):同学们,你们看,这十位庄重威武,气宇轩昂的军人就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十大元帅。
他们是——(生读元帅名)。
3.指图,这位就是被德国医生尊称为“军神”的刘伯承元帅。
媒体出示:简介刘伯承二、初读,自主发现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比较难读3.组织交流,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板书:手术前(1-10)手术经过(11—17)手术之后(18—26)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审视—仔细看。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3.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刘伯承)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并画下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
课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4.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刘伯承。
《军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学习他坚强、勇敢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描写刘伯承手术前后的语句,体会他的坚强意志。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难点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四、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课堂学习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战争年代,有许多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被称为“军神”的英雄人物——刘伯承。
2、检查预习(1)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刘伯承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并在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手术前:“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刘伯承为了革命事业,甘愿忍受巨大的痛苦,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和高度的责任感。
手术中:“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刘伯承在手术中所承受的巨大痛苦,然而他却一声不吭,表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忍耐力。
手术后:“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沃克医生的话从侧面烘托出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
4、探究讨论(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2)从刘伯承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5、总结写法(1)作者通过对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坚强意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表现“军神”品质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3、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能读懂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重点语句,感受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知道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收集展示,读文汇报--预习案(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屏幕上的这些人物吗(课件十大元帅)?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走近刘伯承元帅(课件刘伯承),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到的刘伯承元帅?(师补充介绍)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语文课的学习,我们会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到第3课(课件课题),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3、军神(二)、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播放视频)(三)、检查预习案完成情况(四)、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读要求读课文自学引导: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1、请同学们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朗读课文。
2、轻声读课文,标清自然段序号。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受伤,坚持不用(),忍受()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案1、军神是谁?板书:刘伯承2、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
过渡句: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活的钢板?是军神?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深入课文字里行间读一读,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来。
(配乐)我想你们已经把自己的理解化作了一条条美丽的波浪线,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我们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求治--术前--术中--术后”这样的顺序来展读吗?板书:求治、术前、术中、术后三、探索分块,展读展讲--合作探究案各小组展示并板书:1、求治(第1-12自然段)(1)、组内分角色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读好沃克“冷冷”和“不悦”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