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593.00 KB
- 文档页数:27
第十一章内分泌一、名词解释:1、远距分泌:激素主要通过内分泌方式经血液循环向远隔部位传输信息,完成细胞之间的长距离细胞通讯,称为远距分泌。
2、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物质,统称为下丘脑调节性多肽。
3、应急反应:是指机体受到伤害刺激状态下,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同时出现的保护性反应,以应对并适应环境突变而确保生存。
4、应激反应:是指机体遭受来自内、外环境和社会、心理等因素一定程度的伤害性刺激时,引起的一系列与刺激性质无直接关系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这种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二、填空题:1、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实现的。
2、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合成的激素有抗利尿激素和缩宫素,通过轴浆输送到神经垂体贮存。
3、生长素促进机体的生长是通过刺激肝脏产生生长素介质而实现的。
4、神经垂体贮存、释放的激素有抗利尿激素和缩宫素。
5、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碘和酪氨酸。
6、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
7、调节水盐代谢的主要激素是醛固酮,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主要是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
三、单选题:1、血液中浓度极低,但生理作用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EA、激素的半衰期长B、激素分泌的持续时间长C、激素的特异性很高D、激素在体内随血液分布到全身E、细胞内存在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2、下列哪种激素是下丘脑调节性肽:EA、卵泡刺激素B、黄体生成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下列各项中,对生长激素分泌刺激作用最强的是:EA、血液中氨基酸增多B、血液中脂肪酸增多C、运动D、睡眠E、低血糖4、一天中血液生长激素水平最高在:EA、清晨初起时B、中午C、傍晚D、深睡时E、入睡初5、人幼年期缺乏下列哪中激素可导致侏儒症:BA、甲状腺激素B、生长素C、催乳素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6、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CA、生长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糖皮质激素E、胰高血糖素7、切除肾上腺引起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DA、醛固酮B、肾上腺C、去甲肾上腺素D、糖皮质激素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8、能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抵抗力的激素主要是:C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糖皮质激素D、醛固酮E、胰岛素9、正常情况下,下列哪种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分解:AA、糖皮质激素B、生长激素C、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E、雄激素10、机体受到刺激而发生应急反应的系统是:EA、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B、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系统C、下丘脑-腺垂体-性腺系统D、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E、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11、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的原因是:BA、直接使束状带细胞凋亡B、负反馈抑制腺垂体分泌ACTHC、促进肾上腺皮质蛋白质分解D、抑制肾上腺皮质蛋白质合成E、促进肾上腺皮质脂肪分解12、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可出现:BA、血中CRH含量升高B、血中ACTH含量降低C、血中TSH含量降低D、血中GH含量降低E、血中PRL含量降低13、下列哪一种激素不能升高血糖:C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皮质醇E、胰高血糖素14、调节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BA、血钠浓度B、血钙浓度C、血钾浓度D、神经作用E、其他激素作用四、问答题1、简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神经内分泌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是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人体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通过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释放,调节和平衡机体内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探讨神经内分泌调节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生理和疾病中的重要性。
一、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调节通过神经递质和激素的相互作用,调控机体内部各种生理过程,比如能量平衡、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睡眠与觉醒等。
它可以迅速调整机体状态,使其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神经内分泌调节的作用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能量平衡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对能量代谢有着重要影响。
举例来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通过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调节基础代谢率和能量消耗,维持体内能量平衡。
2. 生长发育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对人体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生长激素通过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增长,调节身体的发育和成熟。
3. 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些神经递质和激素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活性,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4. 睡眠与觉醒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对睡眠和觉醒的调控至关重要。
例如褪黑素的分泌受到光暗周期的影响,调节生物钟和睡眠周期。
二、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机制涉及多个脑区、神经递质和激素的相互作用。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核心区域之一,它通过释放促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调控垂体前叶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这些激素进一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调节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此外,神经内分泌调节还包括自主神经系统的参与。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过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调节心血管、呼吸、消化等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
三、神经内分泌调节与生理疾病神经内分泌调节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疾病与神经内分泌不平衡密切相关。
例如,肥胖症与能量平衡调节失衡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异常有关,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异常有关。
第十一章内分泌一、名词解释1、激素2、神经分泌3、激素的允许作用4、下丘脑调节肽5、应激反应二、填空题1、激素可按化学性质分为和两大类.2、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经运输到腺垂体,调节其活动.3、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和,其中和合称为促性腺激素.4、神经垂体激体包括和两种。
它们产生于和的神经元。
5、血管升压素的主要作用是,即具有抗利尿作用,高浓度时还有作用。
催产素的生理作用则是和。
6、甲状腺激素主要有和两种。
甲状腺激素能使肌产热;它对生长的作用,主要是影响的生长发育。
7、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是、、.8、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主要分泌,束状带主要分泌,网状带主要分泌。
糖皮质激素以影响三大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糖)代谢为主,而盐皮质激素则以影响水盐代谢为主.9、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还具有、、、等药理作用。
10、应急反应主要是由参与,而应激反应主要是由参与的。
实际上,引起应急反应的各种刺激,也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当机体受到应激刺激时,同时引起应激反应和应急反应,两者共同维持机体的适应能力.11、胰岛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血溏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胰高血糖素分泌量。
三、选择题1、神经激素是指( )A、存在于神经系统的激素B、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C、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D、使神经系统兴奋的激素E、调节内分泌腺功能的激素2、体内大多数由内分泌腺释放的激素转送到靶组织的方式是()A、远距分泌B、腔分泌C、旁分泌D、自分泌E、神经分泌3、下列哪种激素属类固醇激素()A、肾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氢化可的松E、甲状腺激素4、下列哪种激素不是含氮类激素()A、肾上腺素B、生长抑素C、促卵泡素D、雄性激素E、胰高血糖素5、下列哪种激素属于含氮激素( )A、1,25—二羟维生素D3B、雌二醇C、睾酮D、醛固酮E、促甲状腺激素6、下列不属于激素作用的特征的是()A、信息传递B、特征性C、高效性D、相互作用E、广泛性7、激素作用一般特性的共同点是( )A、由内分泌细胞粗面内质网合成B、以cAMP为第二信使C、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D、对靶细胞有严格特异性E、有高效能的生物放大作用8、糖皮质激素本身没有缩血管效应,但能加强去甲上肾腺素的缩血管作用, 这称为( )A、协同作用B、致敏作用C、增强作用D、允许作用E、辅助作用9、血中激素浓度很低,而生理效应十分明显是因为:()A、激素的半衰期长B、激素的特异性强C、激素作用有靶细胞D、激素间有相互作用E、激素具有高效能生物放大系统10、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一信使( )A、Ca2+B、cAMPC、cGMPD、肾上腺素E、5'-AMP11、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的第一步是与靶细胞的()A、胞膜受体结合B、胞浆受体结合C、核受体结合D、兴奋型G—蛋白结合E、抑制型G-蛋白结合12、第二信使cAMP 的作用是激活( )A、DNA酶B、磷酸化酶C、蛋白激酶D、腺苷酸环化酶E、磷酸二酯酶13、实验观察到,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后,胰高血糖素分解糖原的作用不再出现,表明介导其作用的第二信使是( )A、Ca2+B、cAMPC、cGMPD、前列腺素E、甘油二酯14、下列哪种调节肽不是由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细胞合成的()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生长激素释放激素C、催乳素释放因子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5、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主要通过下列途径联系:()A、神经纤维B、垂体束C、神经纤维和门脉系统D、门脉系统E、以上都不是16、不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A、GHB、OXTC、ACTHD、TSHE、PRL17、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腺垂体合成、分泌的()A、促甲状腺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生长激素D、催产素E、黄体生成素18、下列哪一种激素为腺垂体所分泌?(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上腺皮质激素D、催产素E、抗利尿激素19、下列哪种激素对腺垂体具有负反馈作用?()A、肾素B、肾上腺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氢化可的松E、胰岛素20、生长激素对代谢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增强钠\钾\钙\磷等重要元素的摄取与利用B、促进蛋白质合成C、促进脂肪的分解D、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E、分泌过多,引起糖尿2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长激素的直接作用()A、诱导肝产生生长介素B、促进脂肪分解C、促进软骨生长D、增强脂肪酸氧化E、抑制外周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22、生长激素在代谢方面的作用是:( )A、促进蛋白质的分解B、促进脂肪的合成C、抑制脂肪酸的氧化D、大剂量的生长激素抑制葡萄糖的利用,升高血糖E、抑制DNA合成23、生长激素对糖、脂肪代谢的作用是:()A、促进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增加,抑制葡萄糖氧化B、抑制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增加,促进葡萄糖氧化C、促进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减少,促进葡萄糖氧化D、促进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减少,抑制葡萄糖氧化E、抑制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增加,抑制葡萄糖氧化24、幼儿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A、呆小症B、巨人症C、侏儒症D、向心性肥胖E、肢端肥大症25、成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将导致:()A、腺瘤B、粘液水肿C、侏儒症D、甲状腺肿E、肢端肥大症26、呆小症与侏儒症的最大区别是:()A、身材更矮B、智力低下C、内脏增大D、肌肉发育不良E、身材上、下部不对称27、对靶激素分泌增高时的负反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下丘脑分泌相应的释放激素B、抑制靶腺激素在血中浓度升高C、使靶腺激素在血中浓度升高D、使相应的释放激素和促激素均减少E、靶腺激素中成分变化可影响靶激素28、生长激素分泌有日周期,血中浓度最高的时间是在()A、清晨B、中午C、傍晚D、慢波睡眠E、异相睡眠29、刺激生长激素分泌最强的代谢因素是()A、低蛋白B、低血糖C、低血脂D、低血钾E、低血钠30、血管升压素,即抗得尿激素主要产生在()A、神经垂体B、近球细胞C、室旁核D、视上核E、腺垂体31、下列哪组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A、生长激素和催产素B、胰岛素和催乳素C、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D、去甲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E、加压素和催乳素32、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因素主要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动脉血压升高D、循环血量增加E、大量输入生理盐水33、下列哪种情况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大出血B、大出汗C、严重呕吐或腹泻D、大量饮水E、由卧位转为坐位或立位34、甲状腺的含碘量占全身含碘量的()A、10%B、30%C、50%D、70%E、90%35、在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A、过氧化酶B、脱碘酶C、磷酸化酶D、蛋白水解酶E、氨基化酶36、由肠吸收的碘以I-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I—从血液进入甲状腺上皮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A、单纯扩散B、载体介导易化扩散C、通道介导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胞吞37、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有:()A、碘和酪氨酸B、碘和亚铁C、铁和酪氨酸D、球蛋白和类固醇E、甲状腺球蛋白38、血液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是()A、碘化酪氨酸B、一碘酪氨酸C、二碘酪氨酸D、三碘甲腺原氨酸E、四碘甲腺原氨酸39、血液中哪一项物质的浓度最能反映甲状腺功能的高低()A、结合型甲状腺激素B、游离型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E、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40、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量可供使用:()A、2~3小时B、2~3天C、2~3周D、50~120天E、2~3年41、患儿身体矮小,智力低下是由于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A、生长激素B、雄激素C、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42、婴幼儿甲状腺分泌不足可产生:()A、侏儒症B、呆小症C、糖尿病D、肥胖E、肢端肥大症43、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E、1,25—二羟维生素D344、甲状腺激素主要促进哪些组织生长发育:()A、骨骼和肌肉B、神经系统和肌肉C、内脏和骨骼D、神经系统和骨骼E、肌肉和内脏45、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D、甲状旁腺激素E、雌激素46、某男性,18岁,身高1。
第十一章内分泌【目的】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
熟悉信号转导机制及其新进展,了解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的有关进展。
【重点】1.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单位,下丘脑调节肽。
2.腺垂体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调节。
3.甲状腺的功能、作用机理及调节。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调节。
第一节概述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两个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它们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机体的各种功能调节,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激素的概念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它不经导管直接释放入内环境,因此称为内分泌。
二、激素的作用方式1.远距分泌多数激素经血液循环,运送至远距离的靶细胞发挥作用,称为远距分泌〔telecrine〕。
2.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paracrine〕。
3.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所连接的组织或经垂体门脉流向腺垂体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neurocrine〕。
4.自分泌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autocrine〕。
三、激素的分类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含氮类激素:〔1〕蛋白质激素,如生长素、催乳素、胰岛素等;〔2〕肽类激素,如下丘脑调节肽等;〔3〕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
2.类固醇激素:〔1〕肾上腺皮质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等;〔2〕性激素,如雌二醇、睾酮等。
3.固醇类激素:包括维生素D3、25-羟维生素D3、1,25-二羟维生素D3。
4.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