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历史)模拟题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2023年世界史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 请简要介绍古希腊民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分析其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
古希腊民主起源于雅典,其最早的形式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纪,是古代世界政治制度的一次革新。
古希腊民主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早期的雅典民主、克里斯波政治改革、伯利克里的改革以及佩里克勒斯的时代。
古希腊民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城邦制度、奴隶制度、社会阶层等。
古希腊民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古希腊民主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一。
其次,古希腊民主倡导民主参与,影响了后世政治思想,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最后,古希腊民主的政治实践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西方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2. 请分析印度古代文明的特点,探讨其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印度古代文明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印度教和佛教的发展、种姓制度、摩亨佐达罗文化、古印度的政治体制等。
印度古代文明在世界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度古代文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印度教和佛教的发展对印度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印度古代文明的种姓制度是其独特的社会制度,影响了印度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最后,印度古代的政治体制具有一定的特点,如阿育王的帝国,对古代印度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度古代文明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印度古代文明的独特性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贡献,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其次,印度古代文明的思想和文化对世界的文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最后,印度古代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使其在世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古代文明的一支重要的文明。
3. 请分析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原因,探讨其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中国近现代史1、简述《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复旦1997,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2、简述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内容及其意义。
(人大200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3、左宗棠收复新疆述略。
(人大1999,中国近现代史)4、简述李鸿章出面签署的五个不平等条约及其时间、地点。
(复旦1998,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清朝皇帝先后有哪几个?(年号、庙号、姓名)(厦大1997,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地区史、国别史)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人大2000,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7、太平天国北伐述评。
(南开2001,历史学各专业)8、简述民国元年的迁都之争。
(南开2001,历史学各专业)9、1885年签订的《中法新约》有哪几点主要内容?(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0、“军机四卿”是指“百日维新”时光绪帝任命的哪四位军机章京?(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1、同盟会成立前四种影响最大的革命宣传作品是什么?(浙大1998,中国近现代)12、简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人大20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先秦史中国近现代史1、论述鸦片战争之后知识界对国外和边疆史地的研究。
(南开2000,历史系各专业)2、论述鸦片战争十年间中国政治经济的变化。
(吉大2000,中国古代史)3、太平天国天京不事变的原因分析。
(人大1999,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4、<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评价。
(北师大1999,中国近现代史)5、论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对晚清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变化的影响。
(复旦1998,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6、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不平等条约。
(人大1998,中国近现代史)7、在晚清政治中,辛酉政变(北京政变或祺祥政变)是政局演变的一枢机,它的结局对此后清政府的政治格局乃至此后近代史的演进均有重要影响,试对此进行归纳分析。
研究生历史学统考试题通常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样题,供您参考:1. 中国古代史:题目:请简述商汤灭夏的过程及其意义。
解答:商汤灭夏是指公元前16世纪,商族首领商汤推翻夏朝统治,建立商朝的历史事件。
商汤灭夏的过程包括:商汤团结周边小国,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夏朝统治者桀荒淫无道,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商汤发动起义,推翻夏朝统治,建立商朝。
商汤灭夏的意义在于: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王朝更替,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开始;商汤灭夏后,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中国近现代史:题目:请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意义。
解答: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爆发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过程包括: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首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推翻了清朝统治,为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它还影响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主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3. 世界史:题目:请简述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及其特点。
解答: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指在古希腊城邦中,公民通过选举和公民大会等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包括:民主制度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度;公民有权参与选举和被选举,参与公民大会讨论国家大事;公民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决定国家重大事务;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审理重要案件。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还在于:它仅适用于公民群体,不包括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民主制度依赖于公民的积极参与和素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脆弱性。
这些样题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点,旨在检验考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真题
613历史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古公亶父
2,牛李党争
3,忽里台制
4,木兰秋弥
5,劝学篇
6,天津教案
7,保皇会
8,麦克马洪线
9,三一八惨案
二,简答题
1,八王之乱过程影响
2,刘晏理财
3,绍兴和议内容和意义
4,考据学产生原因和成果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局变化
6,辛亥革命时期思想变化
7,五四运动起因经过
8,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三,论述题
1,从黄老之治到霸王道杂之变化2,分析明末农民大起义
3,清末教育制度改革
4,评价二战东方主战场。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以《诗》《书》等文献为依据,将尧、爱作为真实的君主加以记载,为历代所认同。
近代以来,历史学者通常将尧、舜归入"传说时发。
中国早期历史的世代从“尧舜禹汤"变为夏商周,这主要是由于A历史真相随研究深入而显现B对早期国家形态认识的差异C考古曾发现夏朝以前的文化遗存D司马迁所依据的文献资料已经失传2.汉武帝时期为打击地方势力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是oA置盐铁官B铸五铢钱C徒豪茂陵D什伍连坐3.下列中国古代史学典籍中,来用纪传体撰写的通史性著作是(A《史通》B《通志》C《通典》D《文献通考》4.有意大利学者认为《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中国、日本的描述很可能源自真正游历过的商人的讲述。
表明该书A作者未曾到东方B描述的内容真实可信C属纪实文学D反映出东西方的交往5.明末"异端"思想家。
他们张扬个性,倡导百姓日用之学,这反映出当时A土地制度的变革B商品经济的活跃C重农抑商的废弛D中外交流的深入1-86.《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土分九等,好次搭配,按每家人口分配: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15岁以下减半。
这表明《天朝田亩制度》A实现了男女地位的平等B实行土地私有C突破了小农经济的束缚D追求绝对平均7.20世纪20年代初,全国大小罢工100多次,罢工参与人数达30多万,形成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高潮的出现是由于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D国民党扶助农工“政策的制定8.1926年5月,国民党二二届二中全会:交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册:共产党员担任高级党部执行委员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表明A国民党左派力量的增强B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C革命统--战线分化加剧D国民党实行清党9.1952年某农业生产合作社试行想期包工制,1953年试行季节包工制,1954年进一步实行常年包工包产制,这些举措意在A改变東缚农业生产力的旧体制》B扩大农民的生产自主权C促进农民高级合作社迅猛发展D开启土地改革运动序幕10.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把1989、1990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一-政策的目标包括A增加固定资产规模B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2-8C有效遏制物价上涨势头记长孙博历史D确立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11.埃及新王国时期,法老埃赫那吞在颂神诗中写道“谁也不能与您相比,您才是唯一的真神”。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以“蛋壳黑陶”为代表的史前文化是()。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仰韶文化D.良渚文化2.王莽改制在经济方面的新举措是()。
A.算缗告缗B.盐铁官营C.均输平准D.五均六莞3.东晋南朝时,推动佛教在江南传播的高僧是()。
A.僧肇B.佛图澄C.慧远D.鸠摩罗什4.隆庆年间,与明朝廷订立和议的蒙古糙靶部首领是()。
A.也先B.阿鲁台C.达延汗D.俺答汗5.下列关于清朝官员的选项中,按照官品高低顺序排列的是()。
A.巡抚、按察使、巡检、布政使、知县B.巡检、巡抚、按察使、布政使、知县C.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县、巡检D.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巡检、知县6.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A.虎门之战B.镇江之战C.乍浦之战D.广州之战7.根据海关统计,1867-1884年,占中国进口商品值首位的外国商品是()。
A.鸦片B.洋布C.棉纱D.煤油8.下面各组报刊中,全部由革命党人创办的是()。
A.《知新报》《中国日报》《民立报》B.《申报》《民报》《民立报》C.《知新报》《民报》《时报》D.《中国日报》《二十世纪之支那》《民立报》9.聂荣臻领导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是()。
A.冀中根据地B.晋察冀根据地C.晋西北根据地D.晋冀豫根据地10.从1953年起,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分配形式,“四马”指()。
A.国家税收、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股息红利B.国家公债、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股息红利C.国家税收、国家公债、职工福利、资本家股息红利D.国家税收、国家公债、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11.著名的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的大规模修建是在古埃及()。
A.古王国时期B.中王国时期C.第二中间期D.新王国时期12.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中,封臣对封君承担的最主要义务是()。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名词解释:中国史世界史各4道题
中国史:
关陇集团
陈桥兵变
乾嘉学派
清末预备立宪
世界史:
采邑制
拿破仑法典
亚洲觉醒
古巴导弹危机
2道材料分析题:中国史、世界史,各一
中国史:材料略
第一问:从汉代到南宋,江南地区的经济变化
第二问:这种变化的原因
第三问:这种变化的原因
世界史:材料是关于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斯对于欧共体的看法问题:英国60年代对欧洲的政策转变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论述题:
一、日耳曼人大迁徙的原因、经过、影响
二、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迁
三、训政时期的政治体制架构,以及KMT、国民ZF和人民的关系。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请在A、B、C、D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20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
1.何为文物的原状?请选择正确的回答。
A. 文物最初制成时的外形。
B. 文物的外形以及制作文物的材料和工艺。
C. 文物不存在所谓“原状”,因为它总在变化之中。
D. 文物现在具有的外形。
2.下列陈述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出来。
A. 所谓“文物”必须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三者缺一不可。
B. “文物”跟“文化遗产”的含义是相同的。
C. 文物保护的本质是尽可能合理地延长文物的保存寿命。
D. 鉴定真伪是文物研究的唯一目的。
3.对脆弱铁器可用________等高分子材料进行黏合、修理和补配。
A. 石膏
B. 环氧乙烷
C. 有机硅树脂
D. 环氧树脂
4.古代纸张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
A. 蛋白质
B. 树脂
C. 木质素
D. 纤维素
5.铁质文物保护中的脱盐处理,主要是指脱除________。
A. 硅酸盐
B. 氯化物
C. 硫化物
D. 碳酸盐
6.防止虫菌对毛纺织品文物的侵害,一般可用________。
A. 樟脑块
B. 聚乙烯醇
C. 石灰
D. 三甲树脂
7.纺织品文物清洗时,根据需要可适当加入表面活性剂,其主要作用是______。
A. 防霉
B. 增加清洗剂的湿润作用
C. 溶解污染物
D. 杀菌8.锡青铜是铜和____的合金。
1。
2023年全国硕士硕士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考古学者试图从中探寻夏文明旳新石器文化是()。
A.大汉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良诸文化2.下列西周分封国属于商族后裔旳是()。
A.晋国B.宋国C.楚国D.郑国3.唐初官方颁行旳儒家经书注本是()。
A.《经典释文》B.《四书集注》C.《五经正义》D.《十三经注疏》4.标志着中国古代白银货币化旳赋役改革是()。
A.两税法B.一条鞭法C.募役法D.摊丁入亩5.乾隆时,领导天地会在台湾发动起义旳是()。
A.林爽文B.王聪儿C.林清D.蔡牵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处理财政困难采用旳新措施是()。
A.开征厘金B.加征田赋C.发行“昭信股票”D.开铸银元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刊登“改定新约”旳对外宣言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公约旳国家是美国()。
A.美国B.比利时C.英国D.日本8.邓演达领导旳“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C.中国国民党中央尤其委员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9.出席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旳中国代表中旳中国共产党党员是()。
A.周恩来B.董必武C.陈毅D.张闻天10.20世纪70年代末,都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始于()。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扶植个体经济C.建立经济特区D.疏通城镇商品流通渠道11.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旳民族是()。
A.阿摩利人B.阿卡德人C.迦勒底人D.胡里特人12.使罗马成为地中海西部霸主旳战争是()。
A.高卢战争B.第一次布匿战争C.第二次布匿战争D.马其顿战争13.中国史书中旳“白衣大食”是指阿拉伯旳()。
A.楼马亚王朝B.阿拔斯王朝C.伊德利斯王朝D.阿格拉布王朝14.12世纪西欧进人一种文化繁华时期,有学者称之为“12世纪旳文艺复兴”,其体现不包括()。
A.罗马法复兴B.亚里士多德著作旳重新发现C.大学兴起D.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15.13-14世纪欧洲著名旳毛纺织业中心是()。
2024年研究生统考历史史料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造纸术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B. 指南针在宋代开始用于航海
C. 火药在唐代主要用于军事
D. 印刷术在宋代得到普及
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历史事件,描述错误的是()
A. 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
B. 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
C. 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出现
D. 明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________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三、简答题(共70分)
1.(10分)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10分)分析明朝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10分)描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并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4.(10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5.(10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及其对中国革命胜利的贡献。
6.(10分)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专业基础真题姓名年级学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某新石噐遗址发现大量稻谷壳和稻草,红士,防洪水城垣,此遗址可能是A.红山B.屈家岭√C.齐家D.马家窑2.据史记《商君传》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其目的A.保证自耕小农经济利益B.废除以奴隶为主体的生产方式C.确立土地私有制以鼓励生产√D.取消封君对土地的所有3.东晋南朝,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这一时期,从南方兴起的文化现象?A.佛石窟造像B.玄学思潮C.山水田园诗派√D.书法艺术4.唐永贞革新后“天下事诀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掌“北司”的是:A.大理寺卿B.宦官√C.节度使D.中书舍人5.清代边疆管辖制度中,郡县,八旗制,盟旗,伯克,土司制度并存,表明出政府A.实现对边疆的辖制B.推广汉地管理制度至边疆C.调整边疆的内地经济布局D.实行因地制宜的边疆政√6.太平天国运动后,区別于八旗、绿营的地方力在各地崛起(如湘军、淮军),成为清朝的主要武装力量,其早期特色A.直接听命于私人√B.采用近代西方军制C.军饷依赖于中央D.管辖地方行政权力7.1900年10月修订《英、德扬子协定》规定: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并知会各国。
该协定:A.使列强之间斗争加剧B.消弭了中国朝野的反抗C.与美对华政策趋同√D.奠定了英、德在华主导地位8.“中共二大宣言: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由此引之,当时中共A.强调了武装夺取的必要性B.根据国情确定革命统一战策略√C.充分识别建设社会主义紧迫性D.审时度势制定土地革命战略方针9.1940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日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2011年(总分300, 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l~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古史传说人物被周族奉为始祖的是( )SSS_SINGLE_SELA 神农B 后羿C 后稷D 契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C解析:本题为对基本史实具体知识点的考察,神农氏,即炎帝,三皇五帝之一,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
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也善于射箭。
契是殷代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
2.“王与马,共天下”一语中的“王”是指( )SSS_SINGLE_SELA 临川王氏B 太原王氏C 东海王氏D 琅琊王氏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D解析:本题为对基本史实具体知识点的考察。
东晋时,门阀士族发展到鼎盛,皇权衰微,出现世家大族平行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的的门阀政治局面。
琅邪王氏之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门阀士族相继执政,形成了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之局。
3.金完颜亮以燕京为首都。
称为( )SSS_SINGLE_SELA 上京B 中都C 中京D 大都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解析:本题为对基本史实具体知识点的考察。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
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大都是北京在元代的称谓。
4.以考证辨伪动摇宋明理学基础的清代学者是( )SSS_SINGLE_SELA 阎若壉,胡渭B 王念孙,王引之C 钱大昕,王鸣盛D 惠栋,戴震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是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考察。
本题难度较大,考察比较专业。
本题难点主要集中在AD两项。
A二者开清朝考据学先河;D惠栋和戴震皆为清代考据大家,戴震认为物质实体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指出程朱理学的“理在气先”的观点是一种神学的世界观,是荒诞的,反对程朱理学“以理杀人”。
中国历史的长度没有统一定论,因为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着不同的长度。
从中国第一次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帝国的秦朝开始算起约有2200年;从中国第一次使用文字、并成为信史的商朝算起约有3500年;自拥有二重证据法证明的夏朝算起约有4200年;从孔子所说的、有着三皇五帝的传说时代算起约有4600年;从盘古、上帝、女娲等目前还不确定的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这也是在一般中国人的认知中、中国历史传统意义上的长度);从标志着人类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时代彭头山文化算起约有9500年;而从人类开始脱离原始生活的旧石器时代蓝田猿人文化算起约有80万年的历史。
同时也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指从有文字发明时起算,在那之前则称为“史前时代”;历史中传说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近代考古发现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从政治和社会形态区分中国历史,据考古资料显示,约在早于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时代,中原地区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氏族。
同时,原始社会平等被打破。
而据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商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完备的礼制,至东周逐渐解构,秦朝统一各国政治和许多民间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并建立中央集权政治。
自汉朝起则以文官主治国家直至清朝。
清末以降,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政治思潮流传,先是革命党推翻帝制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又在中国大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国国民党主政的中华民国政府在国共内战失败而退守台湾。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铭文中明确记载周武王伐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青铜器是A 毛公鼎B 何尊 C散氏盘 D利簋2、为《三国志》作注的学者是A 颜师古B 裴松之C 陆法言D 刘孝标3、最终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北魏皇帝是A 道武帝B 明元帝C 太武帝 D孝文帝4、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是A 《农书》B 《农政全书》C 《农桑楫要》D 《农桑衣食撮要》5、明末清初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参与编纂《崇祯历书》的是()A 汤若望B 南怀仁C 张诚D 白晋6、洋务运动初期,清政府设北洋大臣专管北方三口通商事务,三口是指()A 天津牛庄登州B 牛庄登州烟台C 天津登州烟台D 天津烟台牛庄7、甲午战争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个国家是指()A 英美法B 俄法德C 英法德D 英俄德8、孙中山正式确定“中国国民党” 党名的时间是()A 1912年8月B 1914年7月C 1919年10月D 1924年1月9、1923年中国知识界发生的一次著名论战是()A 问题与主义论战B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C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D 民主与独裁论战10、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 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谈判期间B 1953年中印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谈判期间C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D 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11、在《圣经·旧约》的记载中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回到迦南的领袖是()A 亚伯拉罕B 摩西C 大卫D 所罗门12、在中国古代史书中,罗马被称为()A 大秦B 大夏C 大食D 安息13、拜占廷废除军区制,改行“普罗尼亚” (监领地)制是在哪个王朝统治时期()A 希拉克略王朝B 巴列奥略王朝C 伊苏里亚王朝D 科穆宁王朝14、反映俄罗斯早期历史的编年史是()A 《往年记事》B 《伊戈尔公远征记》C 《征服地志》D 《关于强大君主的记实》15、胡斯战争中代表下层民众的政治派别是()A 塔波尔派B 阿拉比派C 保罗派D 圣杯派16、地理大发现后,影响亚欧大陆居民生活的美洲农产品有()A 花生亚麻玉M等B 西红柿玉M 胡椒等C 花生马铃薯胡椒等D 马铃薯西红柿玉M等17、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导致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兴起的发明是()A 蒸汽机B 电动机C 汽轮机D 内燃机18、19世纪90年代,英国军队在镇压苏丹马赫迪起义,时使用的新式武器是()A 来复枪B 马克沁机枪C 芥子毒气D 加农炮19、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参加过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是()A 保加利亚B 克罗地亚C 黑塞哥维纳D 阿尔巴尼亚20、1930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破口是()A “独立日”B 乔里乔拉村事件C 解救贱民工作D 食盐长征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lO分,共80分。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历史)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不属于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的是()
A.山顶洞人
B.资阳人
C.河套人
D.丁村人
2、下列哪一项制度不是从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
A.上计制度
B.玺书制度
C.俸禄制度
D.军功入仕制度
3、曹魏时期的翻车和唐时期的筒车最大的不同是()
A.用途
B.动力
C.原理
D.功效
4、下列政权中不属于“五胡”建立的是()
A.北燕
B.西燕
C.前燕
D.南燕
5、清代汉学中,不属于以恵栋为代表的吴派的是()
A.段玉裁
B.洪亮吉
C.王鸣盛
D.钱大昕
6、下列各项不符合20世纪初梁启超史学主张的是()
①反对把史书写成帝王谱牒②提倡用章节体编写史书③批判近代西方史学理论
④强调探讨社会进化之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C.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中华民国之政体实行总统制
8、抗战爆发前,在中国各地进行的乡村改造尝试中,不包括()
A.晏阳初在河北进行的县政建设实验
B.梁漱溟在山东的乡村建设实验
C.陶行之的乡村教育实验
D.阎锡山在山西进行的“土地村公有”实验
9、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将沦陷区矿业、钢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交由日本公司专营,打出的名义是()
A.军管理
B.委托经营
C.中日亲善
D.中日合办
10、《朝鲜李朝实录》明代史料是()抄录的
A.孟森
B.谢国桢
C.吴晗
D.吴宗慈
11、埃及新王国的建立者是()
A.埃赫那吞
B.图特摩斯一世
C.图特摩斯三世
D.雅赫摩斯一世
12、在古代印度,哪个种姓被称为“一生族”()
A.婆罗门种姓
B.刹帝利
C.吠舍种姓
D.首陀罗种姓
13、在民族大迁徙中,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的王国有()
①西哥特王国②勃艮第王国③法兰克王国
④东哥特王国⑤伦巴德王国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4、“追随阿里的人”指的是以下哪个派别()
A.什叶派
B.逊尼派
C.哈瓦立派
D.军事民主派
15、最早以立法的形式巩固大化改新成果的法令是()
A.《德政令》
B.《养老律令》
C.《大宝律令》
D.《飞鸟净御原令》
16、抨击嘲讽教会的贪婪腐化的著作有()
A.愚人颂、巨人传、十日谈
B.神曲、十日谈、愚人颂
C.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巨人传
D.十日谈、巨人传、神曲
17、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已经陷入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发生严重动摇
18、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正式成立于()
A.1871年2月28日
B.1871年3月18日
C.1871年3月28日
D.1871年5月28日
19、二月革命后,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文献是()
A.《四月提纲》和《国家与革命》
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 《国家与革命》和《和平法令》
D. 《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20、二战中,德国制定的“绿色方案”侵略计划是针对下列哪个国家的()
A.捷克斯洛伐克
B.奥地利
C.荷兰
D.苏联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唐律疏议》
22、鹅湖之会
23、《应诏统筹全局折》
24、新生活运动
25、恺撒
26、瓦尔纳制度
27、克吕尼运动
28、洛迦诺公约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冠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兴盐设酒准置均输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使也————《盐铁论》卷一
(1)为上段材料加句读。
(2)何谓“均输”、“平准”。
(3)试析汉武帝平准、均输与盐铁政策的利弊。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
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弱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节,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的多。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抗英国货物泛滥。
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
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村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
”“难道我们须是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呢?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材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
(3)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4)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好找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和看法。
四、问答题:31-34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31、简述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变革及其影响。
32、简述清末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
33、简述十字军东征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34、试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