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9
营养与健康论文(5篇范例)第一篇:营养与健康论文摘要: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如膳食的知识水平、行为态度、生活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营养失衡,即某些学生营养摄入过多或过快,另一些学生营养摄入不足或缺失。
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科学合理的营养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健康教育,三餐,学生,饮食习惯(一)在大学生中普及营养健康知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人群的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营养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经济尚未独立、学习负担又很重的群体,要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量消耗大,他们的膳食营养能否满足其健康成长,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因此在大学期间的营养均衡对该人群的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世纪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不同区域大学生的饮食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所得结果令人深思。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饮食处于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体格状况不容乐观;主食量不够,种类单调,缺乏身体健康发育所必须的粗粮;不重视早餐的情况严重,挑食、偏食等现象也令人担忧。
不少大学生在珍惜健康和为健康投资上很不理性,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不吸烟和饮酒不过量的健康生活方式还得不到大学生应有的重视。
因此,必须加强科学饮食教育,增强科学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营养水平;提高学生的饮食、营养及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合理的营养摄入的必要性。
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比较,大学生膳食以粮谷类为主,蛋、肉、豆类比较丰富。
但男生膳食中蔬菜、水果、鱼虾和乳类的摄入量偏少,女生膳食中蔬菜、鱼虾和乳类摄入量偏少。
大学生能量摄入能满足机体需要,能量来源中脂肪提供能量偏高,男生为26.5%,女生为30.5%。
1.营养师论文范文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营养师日本现今全国有注册营养师人数779600人,民以食为天,“吃了吗?”这句曾经挂在中国人嘴边的问候语,既反应了“吃”一度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分量,也多少折射出生活的窘迫。
在过去当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时候,生存就成为第一要务,健康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
1949年以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绝大多数人在短促的一生中都在为活下去而奔波。
而如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我国目前的整体健康水平却仍是不容乐观。
在健康长寿方面,联合国表扬了我们的临国---小日本。
为什么呢?战后的小日本,一杯牛奶强壮了一个民族,健康教育的普及使其跃居世界长寿冠军,平均寿命86岁,而我国目前的平均寿命只有72岁,同为亚洲民族,却整整相差14岁,这个现实不得不令人担忧。
我作为一个准营养师,看到自己未来的营养师道路,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个起点,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营养师。
一个合格的营养师要有责任和义务为人民大众提供支持和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和建立公众的健康消费观念。
公共营养师创业途径的探讨创业和就业是劳动者从业的两种方式。
就人群而言,就业者是指那些缺少或暂时还不具备创业能力、资金、技能,而寻求获得工作、劳动机会并获得报酬的人群,就是俗话说的“打工者”、“雇员”;创业者是指那些有一定开创能力、资金、技能,准备独立或联合创办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营的人群。
就是俗话说的“老板”。
就业者是未来从业人员的多数,创业者是未来从业人员的少数。
就业者从业后具备了一定条件后,也可以进入创业者行列,而创业者创业失败,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可以融人就业的人群。
就业者是社会上具备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政策的扶持、政府的指导、社会的关心、用工单位的关照。
创业者虽然个人素质、能力普遍高于就业者,并有一定资金积蓄或融资手段,但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和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资金也有限,也需要政策扶持、政府部门和专业人士的指导。
【关于营养与健康论文3000字范文】营养师论文范文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需要食物提供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用以维持生理和生活的需要,保证人体的健康。
下面是WTT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营养与健康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营养与健康论文3000字篇1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养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认为不仅要吃饱,还要兼顾营养,吃出健康和品味。
对于一日三餐的要求也有了大幅的提高,食物的营养成分越来越精细。
但是现代人由于工作和时间长,一直坐着缺少运动,导致了越来越多肥胖症人群、亚健康人群、“三高”人群等的出现,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合理的饮食。
蔬菜,鱼、肉类,菌藻类食物都是保健菜的佳品。
同时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合理地进行营养补充,有益于身心健康。
只有注重怎样吃才能养生长寿,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关键字: 饮食营养健康养生青少年是一个优秀的群体,是国家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民族的希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情感、交际等方面受到强烈的冲击。
面对机遇与挑战、选择与放弃、动力与压力、自我实现与社会适应等种种矛盾,他们得不到正确的指导,自己又不正确对待,便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心里反应,引起消极的负面情绪和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给予高度重视,引导他们去怎样健康生活,因此,我们要自己调节身心。
拥有乐观、开朗的胸怀是很重要的,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劳逸结合,工作量适度,同时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及抵抗力对于预防肥胖具有很好的作用。
根据个人体质,选择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活动。
都是很好的体育项目。
在合理饮食方面多食含钙、锌、磷、铁和蛋白质多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注意粗细搭配。
限食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少吃盐及糖。
(一)生理特点:青少年正处在青春期,身体代谢旺盛,骨骼、肌肉等器官、组织增长迅速,每天用脑时间最多,属于中偏重体力消耗。
营养学论文营养与肥胖第一篇:营养学论文营养与肥胖论营养与肥胖***班* ***2012-5-18论营养与肥胖摘要:我国国家现如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也带来了一些饮食上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正走上肥胖的趋势,青少年中这一情况也是日益加重。
如何控制合理饮食,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日加重要。
这是关系到国民整体健康与国家未来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要更加注意合理膳食。
关键词:肥胖健康营养膳食一、肥胖介绍肥胖病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一)肥胖的类型苹果型肥胖、鸭梨型肥胖。
考虑了身高和体重两个因素,常用来对成人体重过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且不受性别影响,BMI 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为:1、BMI:18.5~23.9为正常。
BMI:≥24为超重。
BMI:≥28为肥胖2、腰围(WC):判断标准:男性>94cm 女性>80cm3、臀腰比(WHR)①测量方法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测得的身体水平周径为臀围,腰围与臀围之比称腰臀比。
②评价标准男性>0.9或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但其分界值随年龄、性别、人种不同而不同。
4、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理想体重±10%为正常,±10%~20%为超重或瘦弱,±20%为肥胖或极瘦弱。
5、皮肤皱褶厚度对均匀性肥胖者来说,以皮下脂肪厚度判断的肥胖程度与用BMI判断的肥胖程度大致相同。
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内的脂肪含量。
(二)肥胖的原因内在因素遗传因素、瘦素、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使食欲旺盛,进食量大,促进脂肪的合成和积蓄、脂肪组织的变化:二、肥胖与膳食营养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摄食过多摄食过多又称过食。
[关于健康饮食营养学论文] 关于营养学的论文现代人的生活节凑快,工作压力大,大多数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饮食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健康饮食营养学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健康饮食营养学论文篇1内容摘要:随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的人们遇到更多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了解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联系,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文浅谈了食品营养互补对健康的重要性,在现代的时代中如何正确理解营养互补对人类的重要性,什么是营养,什么是营养互补,怎样做到健康饮食,均衡膳食,保持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营养;饮食;健康1. 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人类每天饮食,位的是获得营养物质。
那么,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大地有哪些呢?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
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集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它是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成分。
它大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蛋、奶、和某些植物种子。
糖类:是机体功能的主要物质,提供人类生命正常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
它主要来源于大米、小麦、玉米等等。
油脂:是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被称为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放出的能量约是糖类的两倍。
同时,在人体内的脂肪具有减小机体内器官的摩擦作用,器官抗震作用。
它的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和乳制品等等。
维生:其种类繁多,主要是调节机体的生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有些是能从外界吸收,如维生素A;有些只能在体内合成,如维生素D。
机体对其需求量很小,但是不能缺少。
它的主要来源是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等等。
无机:其种类繁多,但是对机体很重要。
它参与构成组织和调节酶活性因子,具有调节细胞代谢、激素分泌、酸碱平衡等作用。
水:占机体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它主要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液体环境,溶解各种物质,保障各项机体代谢正常进行。
缺少水分,人类无法生存。
2. 对健康的理解健康有两个方面,一是机体上的健康,二是精神上的健康。
营养师论文浅谈现阶段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文章题目:浅谈现阶段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姓名:xxx身份证号:xxx所在省市:xxxxxx工作单位:xxx浅谈现阶段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摘要:国民营养与健康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健康状况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本文总结近六十年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并从中国传统膳食营养结构及特点的角度,分析了传统中国膳食营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影响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几个主要因素,并从营养角度对改善传统膳食习惯中的营养及增进健康的角度提出了清晰可行的营养方略,以期为现阶段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改善做出理论性的指导。
关键词:现阶段,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健康健康一直就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目标,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但是膳食营养无疑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因为它为健康提供了物质基础。
营养,谋求谓之“营”,养生谓之“养”,综而述之,即为谋求养生,生物从外界摄取养料以维持生命。
健康,一般指的是体格上的健康,很少生病,且对外部环境日常范围内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近六十年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总览(一)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是恢复、发展生产很有成效的阶段。
在此期间,粮食生产的增产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因此人均粮食占有量逐年递增,由每年人均240公斤增至300公斤以上,平均每日每人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估算摄入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一个逐渐恢复到饥饿线上的时期。
(二)1959~1963年,在粮食供应上是一个较大幅度下降的时期。
1960年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16.74公斤,比1956年下降了近30%,并低于1950年水平。
1962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也低于1952年水平。
论公共营养师一、什么是公共营养师公共营养师是指接受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取得从业资格,从事公众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与指导、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传播,促进国民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
公共营养师系统学习了营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知识。
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从事公共营养专业技术性工作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标准。
三、公共营养师诞生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营养不良由原来的单纯营养缺乏过渡为营养缺乏和某些营养素摄入过多并存。
一方面,营养缺乏性疾病仍然是首要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居民膳食模式的西方化趋势十分明显。
与之相关的一些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迅速上升。
种种问题的出现,都亟需专业营养人才来帮助解决居民的营养健康现状。
在此种背景下,公共营养师应运而生。
二、公共营养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公共营养师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包括:(1)进行膳食调查和评价;(2)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3)营养咨询和教育;(4)膳食指导和评估;(5)食品营养评价;(6)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四、公共营养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作为一名有职业道德的公共营养师,要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并遵守和履行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终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树立公众营养师在人民群众中良好的形象,充分获得广大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五、营养师未来职业愿景营养工作关系着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公共营养师应以改善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及身体素质为己任,在面对我国居民营养缺乏和营养失衡双重挑战的现状时,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不怕困难、不辞辛劳、千方百计为服务对象解决营养问题;为提高国民个体及群体的营养知识及健康水平贡献全部力量。
有关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近年来,营养搭配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进而公共营养师这个特殊职业也受到认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公共营养师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一:对公共营养师考证通过率较低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摘要:针对烹调专业学生公共营养师培训考证通过率较低的问题,采取资料统计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得出学历和年龄对考证通过率都有一定影响的结论,并提出提高考证通过率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营养师;烹调专业学生;考证通过率;培训2005年10月,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四批职业,公共营养师位列其中。
2006年4月,我国首部《国民营养条例》预案通过。
公共营养师职业岗位资格证书(CETTIC)由中国就业技术指导中心颁发,是从业者的有效凭证,全国通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保护。
目前,从事营养指导、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传播的公共营养师是政府部门认可的唯一与营养相关的职业。
餐饮界非常需要营养师,但常常是会烹饪的厨师不懂饮食营养,懂饮食营养的营养师不会烹饪,烹饪与营养的“两张皮”现象,严重制约着餐饮营养的含金量和辐射力。
根据市场追求菜品营养与美味的有机结合这一消费特性,市场需要的是“懂营养、擅烹饪”的复合型人才。
笔者所在学校从2007年初开始对烹调专业学生进行公共营养师的培训工作(本文若没有特别指明,所说的公共营养师培训都是指四级水平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学生需要考取中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高中毕业后在学校学习两年,简称为高技生;另一类是社会招生,在校学习5个月或10个月,简称为培训生。
到2008年12月底,共有76名高技生和235名培训生参加了公共营养师的考证。
考证结果证明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为考证通过率较低。
高技生共有76人参加考证,其中取得资格证书(须两门考试均通过)的44人,通过率为57.9%,只通过一门考试的28人,占高技生的36.8%,两门都没通过的4人,占高技生的5.3%。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公共营养师论(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题目:营养均衡与减肥瘦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营养均衡与减肥瘦身摘要:肥胖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营养与肥胖的关系,认为单纯通过节食,减少营养摄入来进行瘦身减肥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学的。
并指出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过剩的问题,减肥也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并提出了一些既有助于减肥瘦身,又保证了身体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法。
关键词:营养均衡,减肥在全国范围内一项题为“国人十大营养问题”的大型调查中,中国人的主要营养问题都可归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这两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营养问题的第一项就是肥胖,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达%。
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北方大于南方,城市大于农村。
由于1537。
热量过剩,超重和肥胖率大幅度增长,导致与营养失衡有关的慢性病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
肥胖本身明显上升。
所以说肥胖症是21就是一种慢性病,同时又是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的原因、胆囊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骨关节炎等的促进因素。
因此,控制超重和肥胖%,30)约占(是我们面临的急迫任务。
造成肥胖病,先天性因素遗传%。
目前我们还无法改变遗传因素,但可70环境)约占(后天性因素以通过环境因素去影响它,环境因素中合理的膳食是预防肥胖病的决定性凶素。
如何健康、科学的进行减肥瘦身,是广人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肥胖的营养问题据营养专家研究发现,肥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饮食不均衡,或者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足。
首先营养过剩是会导致肥胖的,影响体重的两个根本因素是热能的摄入量和热能消耗量,当能量的摄入等于能量的消耗时称能量平衡;当能量的摄人大于能量的消耗时称正向能量平衡,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因而产生肥胖;当能量的摄入小于能量的消耗时称负向能量平衡,体重减轻。
显然肥胖是处于正向能量平衡状态,这种人一般食欲非常旺盛,且偏食高糖及高脂肪食物,多余的能量转变为脂肪,因而导致肥胖。
营养师论文第一篇:营养师论文文章题目:营养与慢性病的关系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工作单位: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营养均衡等于减肥摘要:中国人的主要营养问题都可归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这两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营养问题的第一项就是肥胖,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达37.15%。
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北方大于南方,城市大于农村。
由于热量过剩,超重和肥胖率大幅度增长,导致与营养失衡有关的慢性病明显上升。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所以说肥胖症胖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营养与肥胖的关系,认为单纯通过节食,减少营养摄入来进行瘦身减肥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学的。
并指出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过剩的问题,减肥也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并提出了一些既有助于减肥瘦身,又保证了身体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法。
关键词:营养营养均衡减肥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与十几年前相比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却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营养缺乏是因进食不足或进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慢性疾病消耗较大引起的。
典型的营养缺乏症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指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
常引起的疾病有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脂肪肝和糖尿病等。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不良,对身体都会造成损害。
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研究员称目前,我国营养不良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每年因此带来的损失约为3000亿到5000亿元。
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由营养过剩引起的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
全国有1.6亿成人血脂异常,有1.6亿成人患高血压,2000多万人患糖尿病。
在大城市中每100人成人中就有30个人超重。
我国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一项题为“国人十大营养问题”的大型调查中,中国人的主要营养问题都可归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这两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营养问题的第一项就是肥胖,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达37.15%。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高级营养师论文(国家职业技能一级)文章题目:做到营养均衡,科学健康减肥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工作单位:做到营养均衡,科学健康减肥摘要:中国人的主要营养问题都可归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这两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营养问题的第一项就是肥胖,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达37.15%。
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北方大于南方,城市大于农村。
由于热量过剩,超重和肥胖率大幅度增长,导致与营养失衡有关的慢性病明显上升。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所以说肥胖症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本文首先论述了营养与肥胖的关系,认为单纯通过节食,减少营养摄入来进行瘦身减肥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学的。
并指出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过剩的问题,减肥也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并提出了一些既有助于减肥瘦身,又保证了身体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法。
关键词:营养均衡科学健康减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与十几年前相比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却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营养缺乏是因进食不足或进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或慢性疾病消耗较大引起的。
典型的营养缺乏症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过剩指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
常引起的疾病有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脂肪肝和糖尿病等。
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不良,对身体都会造成损害。
一项题为“国人十大营养问题”的大型调查中,中国人的主要营养问题都可归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这两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营养问题的第一项就是肥胖,北京成人的超重率已达37.15%。
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北方大于南方,城市大于农村。
由于热量过剩,超重和肥胖率大幅度增长,导致与营养失衡有关的慢性病明显上升。
所以说肥胖症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同时又是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的原因、胆囊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骨关节炎等的促进因素。
因此,控制超重和肥胖是我们面临的急迫任务。
公共营养师二级论文参考例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共营养师二级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公共营养师二级论文参考例文篇1浅谈孕妇营养【摘要】孕妇的营养对胎儿的发育是不可缺少的,而在整个孕期,为使孕妇避免各种感染疾病,需依靠机体强大的抵抗力,而构成抵抗力的基础是营养。
本文通过孕妇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营养不良对胎儿影响及合理膳食等方面对孕妇妊娠期间的营养情况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医生和孕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孕妇;营养良好;营养不良;营养配餐妇女自妊娠期开始直到产后哺乳期均为需要加强营养的特殊生理过程,因胎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均来自母体,孕妇本身也须为分娩和分泌乳汁储备营养素[ 1 ]。
通常营养状况良好的妇女,通过孕期体内系列生理和代谢调整,能够提供胎儿生长和乳汁分泌所需要的营养;而对于营养不良妇女,则可能出现孕妇和胎儿营养缺乏及某些并发症,故孕妇营养状况,对于妊娠过程、胎儿及婴儿生长发育,均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1 孕妇的生理特点妊娠是复杂的生理过程,孕妇在妊娠期间进行系列调整,以适应胎儿在体内生长发育、吸收母体营养和排泄废物。
具体特点如下:1.1 内分泌怀孕以后,机体内分泌系统发生显著变化,表现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毛膜生长素、雌激素、孕酮等分泌的大量增加,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子宫内膜、胎盘、乳房等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
1.2 基础代谢率妊娠早期基础代谢率略有下降,妊娠中期则开始逐渐升高。
妊娠晚期基础代谢率增高15%~20%。
1.3 体重妊娠期间母体体重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中晚期。
体重增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胎盘、羊水和胎儿;二是母体血液、子宫、乳腺等。
1.4 血液妊娠妇女自怀孕6~8周开始,血容量出现增长,一直维持到分娩。
血容量增长包括血浆容积和红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血浆容积的增加大于红细胞数量的增加。
与妊娠前比较,血浆容积增加为45%~50%,红细胞数量增加为15%~20%,由于二者增加比例的不同,血液出现稀释现象。
3000字《健康营养学》论文篇一:营养师论文完整版论合理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摘要:合理的营养是人类的智力、身体潜能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
合理的营养能够使人精力充沛,体格健壮,工作效率提高,提高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
营养决定一个人的音容笑貌。
注重营养和健康适当的人,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同时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以下从食物营养类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均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模式等方面论述了人类要维护自身的健康,就必须注意膳食和营养的道理。
关键词:合理营养膳食食物营养健康;营养素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康复能力、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
所以合理营养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什么是合理营养合理营养即适合各种情况(年龄、性别、生理条件、健康状态等)的食物、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比。
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1]合理营养的意义在于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疾病,增强智力,促进优生优育,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物质。
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7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
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二、健康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并据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A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B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C善于休息,睡眠好;D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E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F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G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H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I头发有光泽,无头屑;J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过去相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公共营养师论文范文篇1浅说饮食营养与美容摘要:饮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与人体健康美容。
关键词:营养素健康美容平衡膳食的原则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因此,要想保持和恢复肌肤永恒的美丽,饮食调养应是最佳选择。
增加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食物的摄入量,胶原蛋白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它存在于人体皮肤、骨骼、牙齿、肌健等部位,主要生理机能是做结缔组织的黏合物质,能使皮肤保持结实和弹性,能使细胞变得丰满,从而使肌肤充盈,皱纹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的胶原蛋白含量会逐渐流失,网状支撑体亦会渐渐变硬,失去弹性,当真皮层的弹性与保水度降低,皮肤便会失去弹性出现变薄和老化。
牛蹄筋、猪蹄、鸡翅、鸡皮、鱼皮及软骨等食物中,都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其中,属鱼类之组成结构与人体最接近,是最易被身体组织辨识和吸收的胶原蛋白。
从保护皮肤的角度来说,多吃鱼可以作为一种额外的防晒措施。
尤其要多摄取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如胡萝卜、番茄、葡萄等,它们可以保护皮肤内的胶原蛋白。
多吃含铁和锌的食物,要使皮肤光泽红润,需要供给充足的血液,而铁是构成血液中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之一,故应多食富含铁质的食物。
动物食品中以肝脏、瘦肉、蛋黄、鱼类及其他水产品中铁含量较多,植物食品以豆类、硬果类、叶菜和山楂、草莓等水果中含铁量较多。
锌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维生素A代谢、维持皮肤抵抗力的作用,可紧缩皮肤,维持皮肤的弹性和韧性,减少皱褶能促进伤口愈合,刺激生长新生细胞,还可以防治青春痘及痤疮,更能稳定血液状态,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改善胰岛功能,减少胆固醇的积蓄,对于推迟延缓容颜及皮肤衰老亦有积极作用。
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鉴定论文:营养摄食与人体健康引言营养摄食在人体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认识和实施营养摄食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以及促进人体发育至关重要。
公共营养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指导个体或团体实施科学、合理的营养摄食方案。
本文将探讨营养摄食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介绍营养需求、饮食指南和各种营养素对人体的影响。
营养需求营养摄食是指个体根据其不同的生理需求,摄入适当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为了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我们就需要了解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下的营养需求。
成人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儿童、老年人或孕妇所需的有所不同。
营养需求主要包括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每个营养素都对人体起着不同的作用,缺乏或过量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公共营养师的职责之一就是根据个体的特殊需求,制定适合的营养饮食方案。
营养摄食指南为了引导人们正确地选择食物,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各国纷纷制定了营养摄食指南。
这些指南基于相关研究和科学证据,提供了为人们提供所需营养的最佳方法。
公共营养师在实施营养指南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营养摄食指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均衡膳食均衡膳食指的是摄入各种不同的食物,确保身体获得多种营养素。
均衡膳食可以帮助人体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免疫力,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五谷杂粮五谷杂粮是指各种粮食,如米、面、玉米、小麦等。
五谷杂粮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等,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公共营养师需要教育人们适量摄入五谷杂粮,以保障身体所需。
蔬菜水果蔬菜水果是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富含不同的营养素,摄入多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可以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公共营养师需要指导人们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适量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的基础,对于维持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公共营养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适量的蛋白质摄入量。
论中老年人合理膳食与指导——浅谈钙缺乏对中老年人的影响及合理膳食与指导摘要: 中老年人钙缺乏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尽管目前已经受到广泛重视,部分食品中强化钙或额外补充钙保健品,但钙缺乏仍然是普遍问题。
正确了解相关知识,避免误区,并从膳食中补钙是解决钙缺乏的根本措施。
本文从进行阐述,针对老年人进行剖析,为老年人科学补钙提供科学依据。
(空格请你补充完整)关键词: 钙维生素D 骨质疏松膳食前言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对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2年我国第三次营养调查发现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而钙的吸收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成人的钙吸收率为25%,40岁以后逐渐下降,因此中老年人缺钙成为普遍问题,主要引起骨质疏松和骨折、牙质疏松和失牙等疾病。
有研究提示,低钙摄入可能与高血压、结肠癌等有关[1]。
在我国中老年人缺钙已经成为了广泛的问题,合理的膳食指导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1 钙的代谢与功能1.1钙的代谢小肠吸收入血,被吸收的钙大部分储存在骨骼,很少一部分留在血液中调节人体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钙在体内的代谢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钙磷比例、雌激素含量、降钙素、甲状旁腺素及骨骼的运动情况等。
体内维生素D3经过肝、肾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其作用于小肠细胞受体,促进钙离子在小肠的吸收。
另外,维牛素D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刺激骨胶原和骨基质蛋白的合成,有利于钙在骨骼的沉积。
充足的日光照射对提高维生素D水平很有帮助。
磷与钙一样,都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其吸收和代谢的过程也与钙相似,比例适当则增加钙磷的吸收率,否则,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影响二者的吸收和利用。
雌激素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从而使成骨细胞的功能相对增强,并能促进钙在骨骼的沉淀,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造成骨钙流失的加速。
经常运动也会促进骨骼新陈代谢,从而促进钙在骨骼的沉淀。
1.2 中老年人钙代谢的特点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破骨细胞活动增强,致使骨吸收增加,男性雄激素水平对骨骼的影响虽然没有雌激素明显,体内水平下降后在一定程度会使骨钙流失增加。
随年龄增长,钙调节激素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
再者,由于中老年人胃酸分泌减少,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乳糖酶活性降低,户外活动减少、肝肾功能下降致维生素D合成能力下降。
保守估计全世界约有10亿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显示,老年人缺乏维生素D者比例很高,甚至达到了90%[6]。
诸多因素造成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钙在骨的沉积减少,骨的丢失增加。
1.3 钙的功能钙是构成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能维持神经肌肉兴性,并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对细胞功能的维持、酶的激活以及激素的分泌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2 中老年人钙缺乏易引起的疾病钙在食物中的分布差别大,如果不注意奶和奶制品的摄入,在中老年中很容易引起钙缺乏,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牙质疏松和失牙等问题,低钙摄入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2.1 骨质疏松和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作用增强,大大的超过了骨形成,骨量丢失。
钙是骨质中最基本的矿物质成分,在骨身长期如饮食中有足够的钙摄入量,可促进骨量形成和提供足够的矿物质。
骨形成也受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黄承钰等在1994年报道成都市60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发病率244.3/10万,约为30-44岁组(10.2/10万)的25倍[2]。
2.2 高血压钙离子可以调节细胞活动,是细胞的信号分子。
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许多细胞的功能,包括对血管阻力形成有重要作用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由于缺钙,体内细胞内、外的钙离子平衡可能发生变化,引起全身阻力血管的平滑肌细胞收缩增强,加大血管阻力。
另外,血液钙离子的变化还可能对动脉硬化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这些因素都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2.3 其他疾病钙的代谢障碍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可引发糖尿病。
关节部位因缺钙而抗病能力下降,易患风湿及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积水。
缺钙可使神经兴奋造成失眠及肌肉痉挛[3]。
3 中老年人对钙摄入情况的相关调查3.1 钙缺乏的情况调查徐则名等对100例中老年人血清钙浓度调查和分析显示:中老年人的血清钙明显低于正常值,其中女性的异常率高于男性[4]。
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中老年人缺钙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该问题也受到广泛的关注。
3.2 对钙缺乏的认识徐燕等对200名>50岁中老年人的膳食进行调查,发现74.5%的人对钙缺乏的认识程度有误,研究表明较高学历者明显比较低学历者认知程度高[5]。
从我国实际情况分析,目前的中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少专业的营养学或者医学专业人员的正确指导,一般从电视、报纸等途径了解营养知识,导致对钙的认识比较片面,一味的服用补钙的保健品或者药品,没有考虑到消化、吸收和利用,更加没有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概念。
盲目的补钙易造成钙过量,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增加肾结石的危险,奶碱综合症,还可明显抑制铁的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等。
这样不仅造成身体损伤,也浪费了资源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所以对中老年人缺钙进行系统的正确的膳食指导是改善这一普遍问题的根本办法。
4 钙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和食物来源4.1 钙的摄入中国营养学会提出成年人钙适宜摄入量(AI)为800mg/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老年人的推荐摄入量(RNI)为800-1000mg/日。
奶和奶制品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
豆类、坚果类、蔬菜等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钙。
4.2 有利于钙吸收的因素4.2.1 维生素D根据1.1钙的代谢所述,钙的吸收和利用受维生素D的影响,而中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钙的流失增多,吸收减少,因此维生素D的摄入为10μg/日,高于中年和青年人。
4.2.3 其他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乳糖和适当的钙磷比例、均有利于钙的吸收。
一般富有蛋白质的食物都含有赖氨酸,如肉类、乳制品和豆类,黄豆、山药、银杏、大枣、芝麻、蜂蜜、葡萄、莲子含的赖氨酸比较多;肉、鱼肉和蔬菜、水果都含有精氨酸;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牛奶的乳糖含量很高;正常的钙磷比例为2:1,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动物肝脏、炸薯条等大量含磷的食物,磷的摄入量往往超过了钙。
4.3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谷物中的植酸,菠菜、竹笋等蔬菜中的草酸鞣酸,过多的膳食纤维、碱性磷酸盐、脂肪等不利于钙的吸收。
服用抗酸药物、四环素、肝素等药物也使钙的吸收减少。
5 合理膳食与指导补钙应遵循科学补钙,膳食为主,均衡营养,促进健康的原则。
5.1 通过合理膳食补充营养素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素,不能只着重补充某一类或者一种元素,否则会顾此失彼,造成另外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缺乏。
补钙也应该在平衡膳食和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进行。
中老年人的饮食应低脂肪、高纤维素、低盐、高营养,增加大豆食品的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此基础上注意选择一些含钙高的食物。
5.1.1 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在日常的食物中,奶和奶制品含钙高,一般500ml含钙600mg。
再辅以含钙丰富的蔬菜、豆制品、面包等基本上可以达到摄钙标准。
豆类及豆制品如黄豆、绿豆、豆腐干、豆腐花,大豆制品中含有的植物性雌激素异黄酮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有很好的作用;坚果类如花生仁;绿色蔬菜如油菜、芹菜等;各种瓜子;其他食物,如虾皮、石螺、发菜等含钙量也特别高。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中,另外像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添加维生素D的营养强化食品也含量丰富。
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有维生素D。
5.1.2 合理烹调根据有利于和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来烹饪食物,掌握一些方法,防止食物中的钙在食品加工时流失。
如带骨烹调比剔骨烹调的菜含钙高,由于部分骨钙能在烹调中溶解,红烧鱼的钙含量要高于烧鱼片,红烧排骨的钙含量远高于红烧肉。
烧鱼或炖骨头汤时适量加醋有利于钙相对多地溶解在汤中。
有些植物性食品由于植酸、草酸的存在,影响钙的吸收利用,但采取适当措施如经沸水漂烫后再炒或发酵后再食用,可以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等。
5.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酗酒,过量的酒精会促使钙通过尿液大量流失。
不抽烟,妇女在闭经后,吸烟者比不吸烟的要损失更多骨钙。
多做户外活动,延长日照时间,光照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
适当的体力活动能增加骨的密度。
注意心理卫生。
5.3 补钙保健品在铺天盖地的媒体广告宣传下,各种钙保健品应运而生,很多人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服用,不仅没起到补钙的作用,反而对身体造成危害。
关于怎样补钙,各国营养学者一致建议:食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首选,除非医生指导,否则不要用钙保健品。
建议在服用钙保健品前到医院进行血清钙检测,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目前市售钙保健品主要有三大类,一种是提纯的钙化合物,常见的有碳酸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苹果酸钙、磷酸钙以及含有钙的氨基酸螯合物;其次是含钙的混合物,如碳酸钙与碳酸镁、铝盐(含氢氧化铝及氢氧化镁的抗酸剂)或是与维生素D的混合物;第三种是一些富含钙的粉剂,如骨粉、牡蛎壳、白云石(石灰石)等。
5.3.1 服用前应考虑的问题尽量选择副作用较小的钙补品,如钙的氨基酸螯合物等;一般提纯的含钙化合物较易吸收利用;考虑膳食中钙的摄人,使用者应该选择钙含量较低并每天分几次服用。
服钙剂时勿饮牛奶、茶水和碳酸饮料,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要晚饭后补钙,一方面饭后有大量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另一方面睡眠中钙容易被骨骼利用[3]。
5.3.2 副作用破坏体内铁的平衡;加速钙的流失;某些人群易患尿路结石;维生素D中毒;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胃肠不适等。
6.总结钙在中老年人的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9年和2008年“美国老年人膳食指南金字塔”均强调“老年人特别需要补充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7]。
随着缺钙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广大营养专业者全力投入,加大宣传力度,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用多种形式面向大众宣传有关补钙的相关知识,减少误区,达到改善全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控制和减少慢性病的目的。
请严格按照论文撰写格式要求将上文进行规范。
总体来说你这论文通过是没有多大困难。
参考文献1、黄承钰,医学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时间(补充页码)2、黄承钰.成都市区髋部骨折发病率及其分布特点的研究[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1994,5:(补充页码)3、任立群、刘保珍.中老年缺钙的防治[J].中国健康教育,2008,18(8):5054、徐泽民.100例中老年人血清钙浓度调查和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8,5(10):425、徐燕.北站街道中老年人膳食营养知识调查[J],社区卫生保健,2007,6(3):2006、夏维波.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疏松[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3):145-1547、周建烈,黄珊,顾景范.美国“老年人膳食指南金字塔"简介[J].营养学报,2008,30(3):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