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水稻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要点陆开峰(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人民政府,江苏张家港215633)黼耍]本姒产地环境要求、农田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有机水稻高产栽培教书戋占’。
供键词]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而且使农业成本上升,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品质下降,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有胡水稻是指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间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种植出来的水稻。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市场和人们的青睐。
笔者结合多年有胡水稻栽培经验,概况了其主要技术要点:1合理选择基地为7er f呆m块符合有机稻生产基本条件,必须选择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排灌方便、土层较厚、有初质含量高、空气清鲜、水质纯净的田块进行生产。
因此,在选择地块时,要求土壤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 B l5618—1995一级标准,空气符合国家空气环境一级质量标准,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 B5084—92三级标准。
综合考虑以下方面:1)有青吉的灌溉水源;2)土壤背景状况较好,没有化肥、农药、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历史;3)地块离交通要道应有200m以上的距离,以没有明显的尘土污染为界,另外与常规生产的稻田要有明显的隔离带。
2培育壮秧21处理种子首先,将晾晒的种子倒入浓度为把鲜鸡蛋放入泥水中能漂出大手指盖形状即可的黄泥水中去除秕粒草籽等、捞出好籽清洗净。
在阳光下晒种3.4天杀死种子表面病菌,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然后,用1%石灰水浸种5~7天防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病害。
注意浸种用的石灰水必须用生石灰兑成,石灰水水面要高出种面15厘米,浸种时不要搅动石灰水水面,防止阳光直射影响防治效果。
最后,采用种子苗朽肖毒机,将种子放入恒定53℃水中提温消毒半个小时。
22适期正确播种一般由计划移栽日期减掉秧龄期,即为播种日期。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分析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农民科学栽培水稻,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进行水稻的栽培效果会更好。
在土壤改良方面,首先要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深翻耕地等方法改善土壤结构。
在农业生产中要避免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免造成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生态环境。
二、适时播种水稻的生长期较长,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要利用好每一个生长阶段。
适时播种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水稻的适播期在4月上中旬,北方地区适播期在5月上中旬。
在播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科学施肥水稻是一个高产作物,因此施肥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环节。
根据水稻的生长特点和生长阶段分别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保证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还可以通过土壤测试,科学调配配方肥,以达到肥料充分利用的效果。
四、合理灌溉水稻是一种水田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
在水稻的生长期要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旱季和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以免造成土壤水盐积累,影响水稻的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期间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
要定期进行田间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六、定期田间管理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如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修整秧田等。
这些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水稻充分吸收养分,保证生长发育顺利。
也可以减少杂草的影响,保护水稻的生长。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作为中国的主食之一,水稻的生产对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十分重要。
水稻的种植技术其实十分复杂而精细,不仅需要农民们掌握基本的栽培技巧,还需要他们在种植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
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土壤选择、种子选择、肥料和水的管理等方面,以便于您更好地进行水稻的种植。
一、土壤选择在进行水稻种植前,农民们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土壤进行种植。
一般而言,水稻种植需要使用的土壤应该是肥沃、疏松、透气、保水性好,而且PH值在5.5-7.0之间的土壤。
此外,虽然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却不适合在水淤的沼泽地进行种植。
因此,在进行水稻种植前,农民们需要在田间进行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良,并且根据土壤的特性进行调整,以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二、种子选择在进行水稻栽培时,选择合适的种子是十分关键的。
在选择种子时,农民们应该选择外观健康、色泽鲜艳、米粒饱满、无虫害、无霉变、无病害、萌发力强的种子,以确保其能够正常生长。
除此之外,农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良种来进行种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三、肥料管理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水稻的营养需要全面而均衡。
因此在进行种植时应该注意及时添加肥料并且进行合理的管理。
在进行肥料添加时,农民们应该根据土壤特性和生长期的不同,分别选择有机肥、化肥、微量元素等不同的肥料,进行有依据的配合。
此外,农民们还应该适时进行深翻土壤和撒种前施肥,以确保肥料能够深入土壤,并为水稻充分吸收。
四、水的管理水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良好的灌溉管理能够减少水分的损失,避免底部干旱,增加水稻产量。
对于水稻种植的灌溉量,通常以水稻生长周期和气候环境为依据,以及通过细心观察土壤湿度和水分蒸发等因素进行调整。
此外,在进行灌溉时也需要注意不同生长时期的水量有所不同,例如在割茬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水分供给,同时在水稻成熟后,及时将水分排除,避免出现过多水分导致结实不良的情况。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水稻泉糯669是一种适合机插秧高产栽培的优质品种,其栽培技术具有诸多优势。
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机插秧操作步骤,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栽培过程中也需注意一些要点,如及时施肥、管理水肥、防治病虫害等。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意义是可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优势、品种特点、适宜环境、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推广意义、未来发展1. 引言1.1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概述水稻泉糯669是一种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机插秧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技术。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结合了这两者的优势,可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实现高产高质的稻谷产量。
机插秧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约劳动力、提高插秧效率、保证插秧质量等方面。
与传统的人工插秧相比,机插秧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播种时间,提高插秧成活率,从而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水稻泉糯669品种具有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米质优良等特点,适宜于机插秧栽培。
适宜栽培环境要求包括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等,这些条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
机插秧栽培技术操作步骤主要包括选种、垦荒、整地、施肥、水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播种量、插秧深度、密度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机插秧技术的有效实施。
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意义在于提高水稻种植效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水稻泉糯669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将为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2. 正文2.1 机插秧技术优势机插秧技术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率的水稻栽培技术,相比于传统人工插秧,具有如下优势:1. 提高插秧效率:机插秧技术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插秧效率。
有机水稻种植条件是什么?有机水稻种植技术种植有机水稻可以减少土地侵蚀,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本文介绍有机水稻种植条件是什么,以及有机水稻种植技术要点。
一、有机水稻种植条件1、土壤管理:通过采取秸秆还田技术,田间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和深浅耕翻耕作等措施,活化土壤耕层,为有机水稻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
2、养分管理: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作为基肥,同时要注意施用种肥和进行叶面追肥,在生长的养分需求期适时补充营养。
3、植物保护:生长期有病害发生时,应该选择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可增施叶面菌肥提高水稻的抗性,防止病虫的进一步扩散。
稻田杂草采用人工灭草方式。
二、有机水稻种植技术要点1、地块选择有机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地块选择非常关键,所选地块的土壤环境一定要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空气条件符合国家-级质量标准,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三级标准。
有机水稻的种植地块一般选择在肥力较好、排灌便利、与其他地块有自然隔离的地块,附近有污染源地块禁止种植有机水稻。
2、品种选择有机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品种选择很重要.有机水稻的生产应当选择中熟、抗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品种。
种子必须经过筛选,籽粒饱满、粒型整齐、无杂草种子、无病虫害。
3、育苗技术水稻播种前必须先进行晒种、盐水选种,然后用l%生石灰浸种,避免种子带菌。
将育苗床的床面耕翻10公分以上,保证床土平整、细碎,床宽一般是1.8-2.2m。
育苗床的基肥一般是施用优质有机肥7.5-10千克/m2培肥土壤,与苗床土混拌。
当气温为5摄氏度时开始进行播种育苗。
播种量因为播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常规育苗的种子用量一般为l759粒/m2。
地膜打孔育苗为2509粒/m2。
营养钵育苗为709粒/盘。
4、插秧工作在水稻插秧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提前对大田进行整地。
大田最好是提前灌水,促进杂草种子的萌发生长,然后进行机械耙地,清除已经生长的杂草。
大田整理完毕后,待气温稳定超过12摄氏度时即可插秧。
水稻五种育秧技术引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如何有效地进行育秧对于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水稻育秧技术,包括湿床栽培、水中育秧、浸种育秧、营养液育秧和有机育秧。
1. 湿床栽培湿床栽培是一种传统的育秧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将稻谷直接撒在湿润的床面上进行育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准备湿润的床面,保持适宜的湿度。
- 将稻谷平均撒在床面上,保证每平方米的密度约为150-170克。
- 在撒谷后轻轻拍实,使秧苗与床面接触更紧密。
- 保持床面湿润,根据需求进行适时浇水。
优点: - 湿床栽培简单易行,适用于小面积种植。
- 不需要专门的育秧设备,成本低。
- 有利于促进秧苗的生长和发育。
缺点: - 对湿度和水分的要求较高,容易造成秧苗倒伏和生长不均匀。
- 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需要控制床面的湿度和温度。
2. 水中育秧水中育秧是一种将稻谷直接种植在水中进行育秧的技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准备适量的水源,确保水质清洁。
- 将稻谷浸泡在水中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 将浸泡后的稻谷均匀撒在水稻田中,保持水深在5-7厘米左右。
- 定期更换水源,以保持水质清洁,避免秧苗生病。
优点: - 水中育秧有利于鼓励秧苗的根系发达。
- 水中育秧可以节约用地,增加稻田的利用效率。
- 适用于水稻生长季节较短或灌溉条件不便的地区。
缺点: - 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育秧,对水资源有一定的要求。
- 需要定期更换水源,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3. 浸种育秧浸种育秧是一种将稻谷浸泡在水中,然后将其移植到育秧田中的技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将稻谷浸泡在水中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膨胀。
- 取出浸泡后的稻谷,进行沥水处理。
- 将浸泡后的稻谷均匀撒在育秧田中,保持适宜的湿度。
优点: - 浸种育秧可以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 通过浸泡处理,有利于去除种子壳上的抑制物质,促进种子的出芽。
缺点: - 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进行播种和管理。
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1 有机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1.1 产地环境要求,有机稻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48-1995中的二级标准。
②农用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规定。
③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1.2 产地要求,产地周边5Km以内无污染源,上年度和前茬作物均未施用化学合成物质;稻农技术好,自觉性高;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有机质含量2.5%以上,pH值6.5~7.5;光照充足,旱涝保收。
1.3 灌溉水要求,稻田灌溉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水源为洮儿河水系,察尔森水库节制供水,水源充足、水质纯净、渠系配套,并且是分水后第一灌溉区,在灌区上游没有工业区和其他污染源。
2 育苗2.1 品种选择2.1.1 必须选择经过认证的达标的,同时经过转换的种子。
通过穗选,连续两年的有机栽培获得有机稻种。
2.1.2 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强、熟期适中的、适口性好的优质品种。
2.1.3 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
2.2 种子处理2.2.1 盘育秧每亩用芽籽4.0公斤。
2.2.2 晴天中午晒种2-3天,可杀菌并提高种子活力。
2.2.3 用黄泥选种,即50公斤水加10公斤过筛黄泥搅拌成浆放新鲜鸡蛋漂出即可,放入稻种,去除秕粒,捞出好籽清洗一遍。
2.2.4 常规浸种催芽,常温水浸种5-6天,捞出放在30℃条件下破胸,80%种子露白时,降至25℃催芽,芽出齐后散温凉芽4-6小时即可播种。
2.2.5 温汤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恒定的53℃水中提温半个小时可提高种子活力和杀菌,然后进行常规催芽。
2.3 置床处理及播种2.3.1 选择河淤土或山根腐殖土做盘土,去除杂草,破碎过细筛。
2.3.2 置床翻深10-15厘米,清除杂草,打碎坷垃,整平压实,碎土块搂至四周。
2.3.3 盘土配制,选择猪粪、羊粪和牛粪的混合腐熟农家肥农家肥腐熟可杀死杂草种子、虫卵及病菌,农家肥与床土比例是1:5-10,破碎过细筛6-8毫米;将食用白醋用水稀释到 pH值3左右的酸化水,用稀释的酸化水浇拌盘土,使盘土pH值达到4.5-5.5之间。
覆膜有机水稻裁培技术与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1.覆膜有机水稻栽培技术优势(1)覆膜可以使有机水稻生产理想化,可以在不减产的前提下实现有机水稻生产。
首先它是一种比常规用化肥、农药和现有的有机栽培模式即稻鸭共作、鱼稻共作、人工除草方式增产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有机生产新模式。
(2)覆膜可以根本上解决草荒问题,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草荒争夺水稻营养。
(3)由于膜的温室作用,提高地温3-5℃,增加了水稻根部的有效积温,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大大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肥的肥力,解决了水稻传统有机栽培模式减产的根本问题,增加了水稻前期生长量,使许多高产、晚熟,优质的品种可以引进,增加了所产有机水稻的产量,改善了食味性,提高了大米档次。
(4)覆膜后减少了稻田水分蒸发量,加之采用了浅灌技术,大量节约了用水量,可以缓解水田区水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覆膜后全年可节水30%左右。
(5)机械覆膜效率高,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使得水稻覆膜、插秧能同时进行,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解决了用人太多限制覆膜技术的扩展的难题,通过采用此设备省工、省时、可以大面积推广覆膜有机水稻裁培技术。
2.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简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
背景技术:现有的插秧机不具备覆膜功能,在插秧后期,稻田需人工多次补水打药除草,不仅费工费时费水,也会增加稻谷农药残量,而且稻田抗旱能力差,况且覆膜有机水稻栽培技术是要对全田覆膜的,同时,也有单独的覆膜机,但是要在覆膜完成后再进行人工插秧,需要两次作业才能完成,劳动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使得水稻覆膜、插秧能同时进行,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其组成包括:牵引机头,所述的牵引机头连接悬挂梁,所述的悬挂梁通过升缩轴一连接横梁,所述的横梁上依次安装开沟器、膜筒、压膜器和覆土器,所述的横梁和所述的悬挂梁之间安装插秧机。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水稻是中国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农民生产中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稻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实现水稻的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方法和实践经验。
一、科学施肥科学的施肥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的栽培关键之一。
农作物生长需要养分供给,施肥不当会导致作物养分不足或过量,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养分供应。
一般分为基础施肥和追肥两个阶段。
基础施肥一般在水稻萌发前进行,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基础养分;追肥则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气象条件等,灵活调整追肥方案,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科学施肥还需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品种特性,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用剂量。
除了化肥外,还可以利用有机肥、绿肥等补充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二、优化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要合理管理水源,保证水稻生长需要的适宜水分。
在不同生长阶段要及时灌溉、排水,适当做好水稻根系通气等工作。
要合理进行土壤松土、除草等操作,保障水稻的吸收养分以及减轻病虫害发生的可能。
避免过度施肥、灌溉不当等不良的田间管理方式,给水稻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三、科学选择品种科学的选择水稻品种也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
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应的水稻品种。
合理选择水稻品种可以提高抗逆性、适应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
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许多适应不同环境和病虫害抗性的水稻新品种,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四、绿色防治病虫害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害,如果不及时有效的防治,会导致产量降低。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是使用化学农药,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绿色防治病虫害成为了推广的重要方向。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引言水稻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耕地资源减少,提高水稻单产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本文主要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广大稻农提供科学种植的指导。
二、选种与种子处理1.选种: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晒种、选种,去除瘪粒、病粒和杂质。
用0.3%的强氯精溶液浸泡种子24小时,进行消毒处理。
三、育秧技术1.育秧方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育秧方式,如湿润育秧、旱育秧、薄膜育秧等。
2.育秧基质:选用肥沃、疏松、保水保肥的土壤作为育秧基质,施足基肥。
3.播种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为3-4公斤,根据品种特性适当调整。
4.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早熟品种适当早播,中晚熟品种适当晚播。
四、移栽技术1.移栽时间:秧苗达到4-5叶期,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时进行移栽。
2.移栽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移栽密度,一般每亩栽插1.5-2.0万穴。
3.移栽方式:采用浅插、匀插、稳插的方式,确保秧苗直立,根系舒展。
五、田间管理1.水分管理: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进行科学灌溉,保持田间湿润,防止水涝和干旱。
2.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等为主。
3.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防治病虫害。
4.中耕除草:移栽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促进土壤疏松,减少杂草竞争。
六、收获与贮藏1.收获时间:水稻成熟后及时收获,一般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进行。
2.贮藏条件:收获后的水稻及时晾晒,降低水分含量。
在干燥、通风、避光的条件下贮藏,防止霉变和虫害。
七、结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机插水稻是一种高效、节省人工劳动力的栽培方式,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介绍一下机插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机插水稻的选种和育苗1.选种:选择适合本地生态环境和水稻品种特性的种子。
要选用无病、无虫、高产、耐倒性好的种子。
2.育苗:育种计划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地状况,确定育苗的适宜时间,提高移栽成活率和产量。
育苗一般采取深耕、平整土地,预留好沟渠。
进行适量施肥,加强管理控制苗期病虫害,调节水分和温度,使幼苗生长健壮。
二、机插水稻的田间管理1.畦面准备:根据机械化管理的要求,对稻田进行平整、开沟,使田面平直,畦宽畦高一致,保证传统插秧和机插水稻自然生长有良好的地理和生理环境。
2.施肥:进行科学施肥,以提高稻作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素质和田间状况,采用有机肥、化肥和矿物质肥料适当配比,进行混合施用;在池塘周围埋放有机肥、矿物质肥料等,以便稻根吸收。
3.灌溉管理:根据气候和降水状况,适时进行浇水、灌溉,合理控制水分,避免过渡填湖,影响水稻根系的呼吸和生长,同时还可以切换排水、灌溉和填湖模式,使土壤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提高产量和品质。
4.除草和施农药:采用机械化操作,以提高用工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稻株在生长轨迹上产生正常的生长状态。
同时,在病虫害发生季节,注重发现症状和矫正面积,采用半机械式或手工式草除和喷雾、灭鼠药进行防范。
三、机插水稻收割1.预测收获期:机插水稻收割一般在育苗宜受期、拔节期和成熟期等阶段,严格并预测收获期。
及时查看农田气象和天气预报,根据谷壳的颜色和稻实的干燥程度来预测收获期,切勿等到太后期再收割。
2.机械收割:采用作业机械化方式,先进行整田碾压,降低底膜的粘附和保留温度,提高底膜的可塑性和抗压性,防止机械碾捣带来粉损流失。
接下来,逐步调整收割机的倒排角度和转动速度,并调整刀刃和刀盘的状况,保证收割机能有效并安全地进行短时作业,不损伤田间数据和水稻实质。
有机水稻栽培技术
摘要简单介绍了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包括生产基地的选择与建立、育秧前准备、培育壮秧、合理稀植、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有机水稻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有机水稻;培育壮秧;合理稀植;肥水运筹
有机稻米因其满足了消费者吃的安全、吃的放心、吃出健康的消费需求而倍受欢迎,因而有机水稻的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有机稻米的生产是在相对封闭、特定的生产单元,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依靠与其生产标准要求相配套的栽培技术而生产的有机食品的原料。
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严禁使用转基因生物及衍生物,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禁止使用未经腐熟的人粪尿、畜禽粪便,使用时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以杀灭寄生虫卵、病源菌,处理过程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质,所有这些禁令使得有机水稻栽培必须摒弃化控调节和化学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而以稀播水育旱管培育壮秧,以产定量,执照计划单产确定有效穗数,严格控制无效分蘖,调控群体大小,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精细稻田水的管理,量化用水,突出以水调肥,促进穗大籽饱等为内容的栽培技术来生产有机水稻。
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生产基地的选择与建立
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1]中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2]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3]中二级标准和GB9137-1988 [4]的规定;边界清晰,水土保持良好,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为了防止有机水稻生产区域受到邻近的常规区生产污染的影响,应设置如围墙等类物理障碍物,或不低于10 m宽的缓冲带,以防止邻近常规生产地块的禁用物质的漂移,保证有机水稻生产地块不受污染。
在有机水稻基地周边设置莲池、蓄水池等以提供稻田害虫的天敌(青蛙、赤眼蜂等)寄居活动的场所,保持生物多样性,加强稻田天然防控病虫害的能力。
有机水稻的生产必须通过专门的认证机构的认证,从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开始管理至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称为有机农产品的转换期,有机水稻的转换期不能低于24个月,这就要求基地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必须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育秧前准备
选用非转基因优质综合抗性好的品种。
有机水稻生产必须突出其优质的特点,目前适于河南省沿黄粳稻区有机生产的品种有黄金晴、新丰2号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种。
播前晒种10 h,清水浸种48 h。
建造肥沃、土壤疏松深厚的苗床是培育壮秧的基础,苗床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灌排方便、土质肥沃、邻近本田
的地方[5]。
4月上旬秧田灌1次跑马水,使土壤内草籽发芽,5~7 d后锄草,深翻秧田,精细整地、整细整实是解决秧田青枯死苗的主要措施。
清除秧田前茬残留的根茬等杂物,开沟建床,沟深25 cm床面宽140 cm,床面施优质有机肥15 kg/hm2浅翻10 cm,配制营养土(过筛的秧田土和腐熟农家肥按2∶1混合配制)。
3培育壮秧
实行计划育秧,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秧龄和插期,再根据插期和秧龄安排适宜的播期。
河南省沿黄粳稻区播期一般为5月2—10日,坚持稀播匀播,使每株秧苗都能得到足够的阳光、空气和养料。
据试验结果,其最佳播量为秧床播种45~55 g/m2。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播至平整的床面上,营养土覆盖厚度保持0.5~1 .0 cm,厚薄均匀一致。
播种至一叶一心期秧苗耐低温能力较强而对氧气反应敏感,土壤通气状况是影响根、芽健壮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一般只在沟中灌水保持床面湿润通气而不灌水上畦,促使种子迅速伸根立苗。
这一时期主要虫害为蝼蛄,采取投诱饵人工捉蝼蛄的方法防治。
一叶一心至三叶期为扎根期,秧苗开始长出不定根,要求扎好根多扎根,保持秧田既有水又通气。
这时秧苗耐低温、耐高温的能力都大大降低,灵活掌握秧田水层,以水调温、调气,一般原则是“天寒日排夜灌,天暖日灌夜排”。
3叶以后不再灌水(叶片卷筒,第2天早晨叶片不吐水应浇跑马水),控上促下,以期秧苗达到苗高13~16 cm,有4~5片叶,叶片宽厚,新生白根6~10条,没有黑根,百株干重5~7 g,30%以上秧苗有1个分蘖,秧龄40~45 d。
4合理稀植
水稻群体质量的提高最关键的是抽穗至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的生产积累,这一时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成正相关,只有不断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的生产量才能不断提高稻谷生产量。
大力控制无效分蘖,压缩高峰苗数(同时也降低了无效叶面积蓄和基部的低效叶面积率),提高茎蘖的成穗率,促进顶3叶生长,提高高效叶面积率,进而在中期攻取大穗,建成后期高光效群体,全面提高群体各项指标。
目前原阳县有机稻田一般于6月15—20日移栽插秧,行距为30 cm,穴距为12~15 cm,每穴插2~3苗(带蘖壮秧)。
浅水插秧,水层低于2 cm,插秧深度1.5~2.5 cm,保持深浅均匀一致。
5肥水运筹
根据土壤类型取土化验养分含量,科学配方施肥[6],一般施有机土杂肥22.5~30.0 t/hm2、钾矿粉450~600 kg/hm2、磷(下转第85页)
(上接第82页)
矿粉600~750 kg/hm2,耕翻时施入。
科学灌水,以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理需水为基础,因地制宜,以水为主导做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以水调气,以水来控制群体数量,协调其他诸因素。
浅水插秧,一般以花泥水至2 cm水层为宜。
据试验,浅水插秧比深水插秧浮秧少12%~21%,且提早1~2 d返青。
移栽插秧的过程对秧苗的根茎叶都有损伤,因此要深水返青,水层以3~5 cm为宜,有利于创造一个比较
稳定的温湿环境,而且水层下土壤呈还原状态,有机肥加速分解,氮素呈铵态存在,有利于秧苗扎根生长。
秧苗返青后即进入分蘖阶段,实行浅水分蘖,其标准是保持稻田花泥水或1.5 cm水层,每次灌水之后自然落干,利于提高水温、泥温,改善通气状况,增加稻株基部光照,促进根部发育和分蘖。
当茎蘖数达计划穗数的80%~90%时开始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协调生长,土黏苗旺的稻田晒至田边开大折、田中开小折,土砂苗弱的晒至田边开小折,田中稍硬皮。
结合中耕锄草,高峰苗数严格控制在目标有效穗的1.10~1.20倍。
浅水扬花,足水孕穗,期间宜灌5~7 cm水层,自然落干,利于保持土壤温度稳定,避免温度急剧变化影响稻穗发育。
以水调肥,促进水稻顶三叶生长,保证干物质积累和运转,促进穗大粒多,灌浆期用活水养根保叶,干湿交替,保持湿润到成熟。
6病虫害防治
原阳县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穗颈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在准确预测预报的前提下可用清除菌源(即将发病地点的稻株及病秕粒及时清除掉)的石硫合剂、生石灰和设置太阳能杀虫灯、投放赤眼蜂等方法防治。
7适时收获
一般在水稻黄熟期即稻穗95%以上稻粒硬化黄化时收获,防止收获过晚。
各种收获机具、运输工具在进田作业前进行彻底清洗,以确保收获的稻谷不被混杂、污染,确保有机水稻100%合格。
8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技术监督局.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 国家环境保护局.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 国家环境保护局.GB 9137-1988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5] 山东农学院.作物栽培学:北方本(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6] 姜琴.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6(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