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第六章 第二讲 电势 电势差 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80
章末总结对应学生用书P102对应学生用书P102握不牢【例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点,电势必定高B.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点,其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C.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地方,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快D.一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势能一定变化错因分析 1.不加区分地与重力势能类比,不区分正、负电荷,认为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点,其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越大而错选B项.2.认为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时,电场力一定对带电粒子做功,因此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变化,所以错选D.正确解析电场中电势的高低具有相对意义,与零势能点的选择有关,因此电势与电场强度没有直接的联系,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可能低,反之亦然,A错;负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地方,其具有的电势能反而越小,B错;由U=Ed可知,距离相同时,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差大,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快,C正确;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可以在一个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此时电场力不做功,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不变,D错.答案 C图1【例2】 如图1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 、M 、N 是y 轴上的三个点,且OM =MN .P 点在y 轴右侧,MP ⊥O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高②将负电荷由O 点移动到P 点,电场力做正功 ③M 、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 、M 两点间的电势差 ④在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该粒子将沿y 轴做直线运动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错因分析 1.错误地认为P 点与M 点的纵坐标相同则电势相同而漏选①项.2.认为OM =MN ,则M 、N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O 、M 两点间的电势差;或者知道沿OMN 方向电场强度减小,但不能由U =Ed 利用微元法判断M 、N 与O 、M 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3.认为在非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是不能做直线运动的而漏选④项.正确解析 由于MP ⊥ON ,等势面垂直于电场线,故过M 点的等势面在P 点下方,M 点的电势比P 点的电势高,①项正确;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与OP 方向成大于90°的夹角,电场力做负功,②项错误;由于沿OMN 方向电场强度变小,由U =Ed 可判断U OM >U MN ,③项错误;在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粒子所受电场力始终沿y 轴正方向,因此粒子沿y 轴做直线运动,④正确.答案 C握不准确图2【例3】 如图2所示,两带电平行板竖直放置,开始时两极板间电压为U ,相距为d ,两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有一带电粒子,质量为m (重力不计)、所带电荷量为+q ,从两极板下端连线的中点P 以竖直速度v 0射入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落在A 极板的M 点上,试求:(1)若将A 极板向左侧水平移动d 2,此带电粒子仍从P 点以速度v 0竖直射入匀强电场且仍落在A 极板的M 点上,则两极板间电压应增大还是减小?电压应变为原来的几倍?(2)若将A 极板向左侧水平移动d 2并保持两极板间电压为U ,此带电粒子仍从P 点竖直射入匀强电场且仍落在A 极板的M 点上,则应以多大的速度v ′射入匀强电场? 错因分析 (1)错误地认为极板间距离变化时使电场强度不变就可满足(1)的条件,则E =U d =U ′32d ,由此推得两极板间电压关系为U ′=32U ,电压变为原来的32倍.(2)利用x =qUL 22md v 02,极板没移动前d 2=qUL 22md v 02,极板移动后偏转位移d =qUL 22md v ′,解得v ′=2v 02.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到极板移动前后电场强度发生了变化,进而加速度发生了变化.正确解析 (1)带电粒子在两极板间的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极板移动前后两次运动时间相等有d 2=12a 1t 2,d =12a 2t 2 得a 2=2a 1,而a 1=qU md ,则a 2=2a 1=qU 1m 32d =2qU md 由此推得两极板间电压关系为U 1=3U ,故电压应变为原来的3倍.(2)因为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Ed =E ′32d ,故E =32E ′, 因Eq =ma ,E ′q =ma ′,得加速度关系a ′=23a 设带电粒子的竖直位移为h , 则d =12a ′⎝⎛⎭⎫h v ′2,d 2=12a ⎝⎛⎭⎫h v 02 联立可解得v ′=3v 03. 答案 (1)增大,3 (2)33v 0创造并非逻辑推理之结果,逻辑推理只是用来验证已有的创造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