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歌剧览胜 PPT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25
《回忆》教学目标通过对音乐剧欣赏,学生能够认识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
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本课以《猫》为载体,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美元素四方面让学生走近音乐剧 ,体验音乐剧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积极主动的探究音乐剧中各种元素所起的作用。
教学策略1、通过听、辨、看来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运用直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优化了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提问式导入师:下面播放两剧目片段,请同学们判断播放的片段是属舞剧?歌剧?是音乐剧?(学生举手回答)媒体播放《白毛女》片段、《如果·爱》片段。
当学生说出歌剧的答案时,教师马上提出:你能说出判断为音乐剧的理由吗?(学生回答问题)师: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
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这音乐剧的圣堂……(二)、音乐剧的基本知识媒体播放音乐剧《猫》片段,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1、什么是音乐剧?2、音乐剧起源的时间和国家?(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共同欣赏《猫》等图片。
)看完音乐剧片段之后,回答这些问题:问题1: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问题2:音乐剧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欧美大陆,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
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
(三)、欣赏音乐剧《猫》1、作者简介安德鲁·洛依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
1948年3月2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和钢琴教师之家,就读于马格德林学院。
韦伯经典音乐剧:《猫》、《艾薇塔》、《歌剧魅影》、《巨星耶稣基督》。
一、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二、教学课题:《键盘上的舞蹈》三、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歌剧及中国新歌剧的有关知识2、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新歌剧中代表曲目的地方风格。
3、初步区分咏叹调、宣叙调、合唱三种歌剧音乐(二)教学重点区分咏叹调、宣叙调和合唱三种歌剧音乐(三)教学难点学唱《洪湖水,浪打浪》。
四、学习指导:教唱法五、教学设计:(一)教具使用:PPT(二)教学程序及时间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播放《洪湖水,浪打浪》前奏音乐,并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演唱这首歌的片段。
设问: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答案:《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其实是一部歌剧的选曲,有谁能说出这部歌剧的名称?答案《洪湖赤卫队》歌剧是一门感染力很强的艺术,自产生之初,就吸引了许多观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歌剧,一起去领略它的迷人魅力。
引出课题:中国歌剧艺术二.教学新课1.音乐知识介绍歌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一门综合艺术。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a.了解基本概念:通过课件,引导学生了解歌剧、中国新歌剧两个音乐概念。
b.拓展:启发学生思考中国的歌剧起源于什么时候?通过新概念的介绍并联系学过的知识,启发学生回答。
(答案:自宋元以来)c.了解新歌剧的的发展历程,演唱熟悉的歌曲:通过课件,了解新歌剧发展的三个阶段,熟记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了解每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有些学生会唱的歌曲可以组织讨论并进行范唱。
2.作品欣赏:以歌剧《江姐》中的三个选曲为例,通过欣赏,掌握咏叹调、宣叙调和合唱三个音乐形式。
咏叹调:是歌剧主要角色的独唱曲。
如《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宣叙调:用来代替对白。
是介于歌唱与朗诵之间的一种体裁,也成为“朗诵调”。
如《江姐》中的宣叙调合唱:是众人演唱的声乐体裁,常用于群众场面。
如《红梅赞》3.拓展与实践:a.拓展习题:下面我们来分别欣赏两首歌剧的选曲,体会各自浓郁的地方风味并判断属于咏叹调、宣叙调还是合唱?通过课件,边欣赏边介绍不同歌剧不同的地方色彩和主要剧情。
第八单元〈〈歌剧览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歌剧这种艺术形式及其的发展。
二、了解歌剧的起源。
三、欣赏。
四、对外国歌剧与民族歌剧进行简单对比。
教学重点:一、歌剧欣赏。
二、歌剧的起源及其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一、歌剧的起源。
教学内容:一、《北风吹》(选自歌剧《白毛女》)二、〈〈扎红头绳》(选自歌剧《白毛女》)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一)歌剧的起源歌剧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歌剧是1607年由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非欧》。
从此,歌剧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体裁起源一: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
起源二: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10世纪末的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Mystery )和奇迹剧(Miracles )取代,盛行于14—1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话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
起源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
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谱写话歌中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起源四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Intermedio )。
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起源五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和柯尔西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话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
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米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同一首话歌中,还可以用于整部戏剧中。
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
什川中学八年级音乐学科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课题歌剧览胜主备人魏会娟辅备人魏会娟教授者魏会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能力目标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猎人合唱》,并能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情感目标能够领悟《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情节内容,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感受三个“娘啊?选儿死后……”在歌唱的艺术处理上的不同。
教学重点能够感受、体验《饮酒歌》的音乐情绪,并能辨认变化着的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能够感受、体验《卡门序曲》各部分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某些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
教学资源电子琴多媒体共1课时,第 1 课时教法、学法引导分析法、启发法教学过程导学过程补充()年度导学过程补充()年度导入情境导入探究新知探究1.作者简介韦 伯(1786—1826) 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
10岁学习演奏钢琴,以后又学习作曲,14岁时已写有不少作品。
1813年以后,先后任布拉格歌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成就卓著。
其代表作品《自由射手》被认为是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
除了《自由射手》外,歌剧《欧丽安特》、《奥伯龙》也有较大影响。
在钢琴作品中,《邀舞》颇为著名。
2.歌剧《自由射手》简介歌剧《自由射手》作于1821年,为三幕歌剧。
歌剧脚本是依据阿佩尔和劳恩合著的小说《妖怪谭》中的一个故事写成的。
1821年6月18日首演于德国伯林皇家剧院。
歌剧的故事情节是:守林员马克斯与护林官的女儿阿加特相爱。
按传统规矩,马克斯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他才能继承护林官的职位并获准与阿加特成婚。
在第一天的比赛中,马克斯遭遇失败,他为此而忧心忡忡。
猎人卡斯帕尔早已把灵魂出卖给魔鬼。
为了赎回自己的灵魂,他诱使马克斯去与魔鬼以灵魂交换百发百中的魔弹。
魔鬼给了马克斯七发魔弹,并言明第七发子弹打中的猎物归魔鬼所有。
教学内容: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歌剧览胜(一)》第1课教学目标:1、了解歌剧的基本含义,能够正确区别舞剧和歌剧。
2、能够了解1-2部中国经典歌剧的基本故事情节。
3、能够学会演唱歌剧当中的一首歌曲,并进行简单表演。
教学重点:了解歌剧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能够做好歌剧表演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一)歌剧《白毛女》欣赏1、与舞剧进行对比,歌剧的不同之处。
(1)观看舞剧和歌剧视频片段,对比不同。
两种艺术形式不同在主要的表达方式,一种用舞蹈一种用唱歌。
舞剧是舞台剧本的一种,是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
舞剧由若干要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事件、矛盾冲突。
歌剧(意大利语:opera,opere为复数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
(2)而由于各国唱歌的方式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各国的特色。
观看国外歌剧与国内歌剧演唱片段,对比不同点。
2、结合已学舞剧知识,谈一谈编排一台歌剧需要做哪些准备?歌剧具备: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艺术形式。
然而编排首先需要一位好的导演;需要专业的服装、道具、音响师;需要出色的演员表演;需要背景及背后工作人员;齐心合力,共同完成,它是一项集体的艺术。
3、聊一聊歌剧《白毛女》的故事情节。
(分小组讨论,各组相互完善)剧本情节是地主恶霸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污辱其女喜儿,喜儿被迫逃入深山成了“白毛女”。
八路军来到了该地区,喜儿重见天日。
4、为歌剧《白毛女》划分故事章节。
(1)杨白劳、喜儿开开心心过年;(2)地主恶霸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污辱其女喜儿;(3)喜儿逃入深山成了“白毛女”;(4)八路军解救喜儿。
5、聆听2首《白毛女》歌曲,说一说可以将它们放置在歌剧《白毛女》故事的哪个部分?聆听《北风吹》和《扎红头绳》(二)歌剧《江姐》绣红旗部分表演前期准备工作1、推选导演一至两人;2、导演编排故事,对同学讲解故事情节;3、安排服装、道具、音响各一人,与导演协商,自行制作道具并搜集音乐;4、选出孙明霞、难友甲、杨二嫂、江姐、难友乙、送饭人等角色扮演者,分角色对(串)台词;5、背景合唱人员练习歌曲《太阳出来了》和《绣红旗》;(三)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歌剧,同时做好了歌剧表演前的基本工作,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表演歌剧《江姐》,这将是我们全班参与编导演的第一部歌剧,我将制作成录像送给大家,同学们,期待下节课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