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第五章第五节摩擦力
- 格式:ppt
- 大小:532.50 KB
- 文档页数:5
沪科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五节《摩擦力》教案一、三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3、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重、难点】重点: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难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二、课堂引入说到摩擦,每个同学都是知道的,因为我们时刻和它打交道,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它都默默地在给我们帮忙,它帮我们收拾学习用具、开门、关门、翻书……如果没有了摩擦,人们寸步难行,机器、楼房都要散架,连吃饭、穿衣也成了问题。
在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摩擦的有关知识,也许有的同学说:“摩擦还有什么好学的。
”这就错了,摩擦现象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但这个现象有许多问题到现在科学家也未搞清楚。
各种摩擦,象一面多棱镜,又似一个迷宫,我们还得去仔细闯一闯。
三、教学过程1、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受到的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
我们见过哪些物体间是滑动摩擦呢?用抹布抹去桌上的灰尘,抹布与桌面间的摩擦;用黑板擦擦黑板,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等。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要相互接触;②两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③两物体之间要有压力。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引导学生从“加油站”中学习: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就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桌面上缓慢运动,保证弹簧秤的示数不变。
就可以维持木块匀速前进,这时物块和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再在木块上加一铁块,同样维持物块匀速前进。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1走进神奇1.2探索之路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2.1动与静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3快与慢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2乐音与噪声3.3超声与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4.1光的传播4.2光的反射4.3光的折射4.4光的色散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4.6眼睛与视力矫正4.7神奇的“眼睛”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5.1力5.2怎样描述力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5.4来自地球的力5.5科学探究:摩擦力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与运动6.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6.2力的合成6.3力的平衡第七章密度与浮力7.1质量7.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7.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7.4阿基米德原理7.5物体的浮沉第八章压强8.1压强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8.3空气的“力量”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机械与人9.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9.2滑轮及应用9.3做功了吗?9.4做功的快慢9.5提高机械的效率9.6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0.1走进微观10.2看不见的运动10.3探索宇宙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11.1科学探究:熔化与沸点11.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1.3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1.4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1温度与内能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2.3内燃机12.4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第十三章了解电路13.1电是什么13.2让电灯发光13.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3.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的电流13.5测量电压第十四章探究电路14.1电阻和变阻器14.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4.3“伏安法“测电阻14.5家庭电路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15.1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15.2电流做功的快慢15.3测量电功率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16.1磁是什么16.2电流的磁场16.3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17.1电能的产生17.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17.3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18.1感受信息18.2让信息“飞”起来18.3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十九章材料世界19.1我们周围的材料19.2半导体19.3探索新材料第二十章能量与能源20.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0.2能源与社会20.3开发新能源。
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2、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
3、知道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二、学习方法:阅读、实验、探究、分析、交流、总结三、预习提纲:1、什么叫摩擦力?2、摩擦力和哪些因素有关?3、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四、反馈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行!!1、关于摩擦力,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是有摩擦力的。
B.一个物体只有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的。
D.具有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一定存在摩擦力。
2、在地板上推质量不同的两木块,质量大的比质量小的费力。
这是为什么?3、由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随着的增大而增大,摩擦力还跟接触面的有关系,接触面越,摩擦力越大。
4、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走路时就不容易滑倒,这主要是利用来增大摩擦的。
当皮带在皮带轮上打滑时,把皮带张紧,皮带就不打滑了,这主要是利用来增大摩擦的。
5、在车轮与车轴之间装上滚珠,是为了把滑动摩擦改为,机器内部转动部分注入机油是为了。
6、下列实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车轮与地面摩擦 C.自行车脚踏板与鞋底摩擦B.自行车车轮中车轴与轴承间摩擦 D.自行车刹车是闸皮与车轮间的摩擦7、关于摩擦的叙述,正确的是()A.摩擦总是有害的 C. 摩擦总是阻碍接触的B.摩擦越小越好 D. 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增大摩擦8、以下例子中减小摩擦的是()A.在冰面上撒炉灰 C.在鞋底上做花纹B.手用力抓住瓶子 D.使犁的表面更光滑9、小车在下述那种情况下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A.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小车静止在斜坡上B.小车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地面上运动越来越快10、地雪橇在水平拉力下沿水平雪地滑行时,要减小摩擦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多装一些货物 C.少装一些货物B.增大拉力 D.减小拉力1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第五章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教案【教学课型】新授◆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滑动摩擦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⑵.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⑶.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能力目标:经过探究过程,尝试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探究的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和假设,认识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重点:突出“猜想与假设”。
2.难点:“制定计划”环节中的“控制变量法”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工具】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毛巾、凡士林、玻璃瓶、细麻绳、一双旱冰鞋、抹布。
◆教学情景导入【教师活动1】提问:(1)重力的定义(2)重力的大小计算(3)重力方向与作用点【学生活动1】回忆、回答师的问题。
【教师活动2】组织实验:(1)找两位同学、一根钢管(一端做的粗糙,另一端做的光滑)(2)让两位同学分别拉两端,进行拔河比赛。
根据现象采访提问:(1)拉光滑一端的同学,为何抓不住,容易脱手呢?(2)拉粗糙一端的同学,为何那么轻易的把钢管拉过来?师述: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很容易看出,导致此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手和钢管之间的摩擦力不同所致。
本节课就来一起探究此问题。
板书课题:科学探究:摩擦力【学生活动2】配合老师做实验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师的问题并做回答。
根据教师的引导进入新课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一)、从生活到物理(准备一个盖子盖紧且抹上一些凡士林,很光滑的玻璃瓶,一块抹布;一条拔河用的细麻绳,一双旱冰鞋)师:(展示材料)这节课我想先与同学们一道玩几个游戏。
哪位同学来帮我把玻璃瓶的盖子打开?(几个男同学上来,却拧不开瓶盖,后有甲生用了抹布,终于拧开了瓶盖)师:(赠送瓶中的小礼物)谢谢!这小礼物归你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打不开,你却能拧开了?甲生:原来瓶子太滑了,擦干净后就不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