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专题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5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❶杂交育种运用的变异原理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❷[2017·湖南茶陵一中高二期中]中国返回式卫星搭载的水稻种子,由太空返回后经地面种植,培养出的水稻穗多粒大,营养成分高,这种育种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❸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分子结构的是()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❹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育种方法中,连线不正确的是()A.四倍体草莓——多倍体育种B.青霉素高产菌株——诱变育种C.“黑农五号”大豆——单倍体育种D.中国荷斯坦奶牛——杂交育种❺各种育种方法或技术都有其优劣之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B.通过人工诱变,人们有目的地定向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C.杂交育种不能创造新的基因,育种进程缓慢,过程烦琐D.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改良某些性状,可加速育种进程❻[2017·河北邯郸鸡泽一中高二期中]关于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B.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C.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不一定能表现出优良性状D.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都要经过连续自交❼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哪种性状一出现就能稳定遗传()A.优良性状B.隐性性状C.显性性状D.相对性状❽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所需时间较短的简捷方法是() →选双隐性植株→纯合子A.种植→F1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❾[2018·九江一中高二月考]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株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2017·安徽马鞍山二十二中高二期中]某农科所通过如图6-1-1所示的两种育种方法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选择题1.下列优良品种与遗传学原理相对应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变异B.射线诱变出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重组C.无子番茄——基因突变D.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玉米——基因重组2.如图所示为农业上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育种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下列对图中育种方式的判断和比较,错误的是()A.图中表示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B.两种育种方法的进程不同C.两种育种方法的原理不同D.两种育种方法对新品种的选择与鉴定方法不同3.用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染病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时,检测基因型的常用方法是()A.连续自交B.连续测交C.秋水仙素诱导D.显微镜观察4.“神舟”九号上搭载了一些生物,利用太空特定的物理环境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等植物的幼苗在太空失去了所有的应激性B.育成生物新品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C.出现的新性状都对人类有益D.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5.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分子结构的是()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二、非选择题6.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
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_______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
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C.诱变育种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D.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育种专家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改良某些农作物的原有性状,其原因是诱变育种() A.提高了后代的出苗率B.提高了后代的遗传稳定性C.产生的突变大多是有利的D.能提高突变率以供育种选择3.在作物育种中,使作物具有矮生性状是某些农作物性状改良的方向之一。
实验小组利用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从某二倍体野生型水稻(株高正常)田中获得了一株矮生型突变体,将该突变体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矮生植株占50%。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获得的单倍体矮生植株长势弱小,所结的种子比野生型水稻的小B.可用矮生型突变体植株逐代自交的方法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植株C.单倍体矮生植株与矮生型突变体植株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获得单倍体矮生植株的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发生了整倍性的变化4.水稻品系甲产量高(aa)、耐旱(BB)、不抗稻瘟病(dd);品系乙产量较低AA)、不耐旱(bb)、抗稻瘟病(DD)。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与乙杂交,2F中高产、耐旱、抗病的个体占1/64B.可利用品系甲和乙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耐旱、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C.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在第二年获得纯合高产、耐旱、抗稻瘟病水稻良种D.可诱导品系乙发生突变,进而筛选出耐旱品种5.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方法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在育种上已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能通过产生新的基因获得优良性状B.诱变育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许多的优良变异类型C.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后代高度不育D.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最终目的是分别得到多倍体和单倍体6.如图所示为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其中卵细胞、极核、精子均为减数分裂的产物且遗传因子均单个存在。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题组一杂交育种1.(2018·河北唐山一中高二下期末)下列对杂交育种的分析,错误的是()A.杂交育种一般不能产生新基因B.杂交育种为无性生殖过程C.杂交育种会出现性状分离D.杂交育种进程缓慢,过程繁琐[答案] B[解析]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一般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杂交育种为有性生殖的过程;杂交育种的过程中会出现性状分离;杂交育种年限长,过程繁琐。
2.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A.F1,基因出现重组B.F1,性状开始分离C.F2,性状开始分离D.F2,基因开始分离[答案] C[解析]F1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才开始出现符合要求的个体。
3.(2019·江苏淮安清江中学高二月考)科学家用矮秆感病水稻和高秆抗病水稻杂交,培育出矮秆抗病水稻,其依据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 C[解析]用矮秆感病水稻和高秆抗病水稻杂交,培育出矮秆抗病水稻,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4.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通过杂交育种获得aabbdd 植株,且每年只繁殖一代,则至少需要的时间为()A.2年B.3年C.4年D.5年[答案] C[解析]aaBBDD×AAbbDD→AaBbDD一年;AaBbDD×AABBdd→AaBbDd一年;AaBbDd 自交→aabbdd一年;种植aabbdd种子,得aabbdd植株一年,所以需要4年的时间。
5.(2018·四川成都七中期末)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纯合子,将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逐代自交,且逐代淘汰基因型为aa的个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育种方式与单倍体育种相比所需育种年限长B.此过程中F1出现基因型为aa个体的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C.育种过程中需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来获得下一代植株D.可通过单倍体育种方式得到100%的纯合品种[答案] C[解析]题中所述属于杂交育种,与单倍体育种方式相比,杂交育种所需年限较长,A正确;基因型为Aa的小麦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正确;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不用秋水仙素处理,C错误;基因型为Aa的小麦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基因型为AA和aa的纯种个体,D正确。
6.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1.用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2.作物育种是生物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方法手段也日益先进和多样化。
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现在要将它转变为基因型为①AABB ②aB ③AaBBC ④AAaaBBBB的生物,可以采取的相关技术及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诱变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D.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3.让植株①、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B.由③至④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C.获得④和⑧植株的育种原理基本上相同D.由③到⑦的过程涉及减数分裂和细胞全能性的表现4.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为航天工程育种提供了丰富的试验环境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航天工程育种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B.航天器上搭载的植物种子必须是正处于萌发时期的种子C.通过航天工程育种可使控制某性状的基因突变成等位基因D.基因突变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5.利用卵细胞培育二倍体是目前鱼类育种的重要技术。
其原理是经辐射处理的精子入卵后不能与卵细胞核融合,只激活卵细胞分裂,后代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卵细胞。
关键步骤包括:①精子染色体的失活处理;②卵细胞染色体二倍体化;③后代染色体检测。
请据图回答。
(1)辐射处理可导致精子染色体断裂失活,丧失受精能力,这属于变异。
(2)卵细胞的二倍体化有两种方法。
用方法一获得的子代是纯合二倍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用方法二获得的子代通常是杂合二倍体,这是因为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造成的。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1卷一、单选题,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可以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某些性状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培育无子西瓜所用的原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D.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属于基因工程育种3.如图甲、乙表示小麦两个品种(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①~⑧表示培育小麦新品种的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且需要不断的自交和筛选B.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同,①③④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C.⑥和⑦变异作用的时间是有丝分裂间期D.③④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4.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育种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属于诱变育种,可以定向突变出具有优良基因的个体B.②③④属于杂交育种,每代中所有个体都需要连续自交C.⑤⑦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使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D.⑥⑦属于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5.一个蜜蜂种群中工蜂和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其中蜂王和雄蜂都能产生可育配子且雌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相同,而工蜂不能产生可育配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雄蜂的细胞在进行增殖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B.蜜蜂种群中只要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都是可育的C.蜂王和雄蜂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分离情况相同D.工蜂之间以跳舞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6.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C;②AaBb;③AAaaBBBB;④aB.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 )A.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B.转基因技术、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7.下列关于各种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属于单倍体B.多倍体育种能集中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C.诱变育种能产生新基因,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D.杂交育种能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8.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新品种B.紫外线照射能增加 DNA 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染色体畸变C.单倍体育种可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其基因型,提高效率D.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9.用杂合子的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出不分离者→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生长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10.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果皮深绿条纹(基因A)对果皮浅绿色(基因a)为显性。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训练案一、选择题:1、育种专家用高杆抗锈病水稻与矮杆不抗锈病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矮杆抗锈病水稻,这种育种的原理是( B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条件的改变2、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C )A.染色体变异B.基因连锁互换C.基因自由组合D.基因突变3、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D )A.人工诱变育种B.细胞工程育种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4.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 C )A.F1基因出现重组B.F1性状开始分离C.F2性状开始分离D.P 基因开始分离5.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C )A.无籽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原理B.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了单位体育种原理C.培育青霉素高产苗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D.“多莉”羊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原理6.既要提高农作物的变异频率,又要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可采用( B )A.杂交育种法B.诱变育种法C.单倍体育种法D.多倍体育法7.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自由组合。
现用DDTT与ddtt两个品系作亲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比例( A )A.1/16 B.2/16 C.3/16 D.4/168.用纯种的高杆(D)抗锈病(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这种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9.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由合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10.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 C )①提高突变频率②获得无籽果实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④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中纺缍体的形成⑤获得单倍体植株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⑤D.①③11.在农作物的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 A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互换③基因重组④染色体变异A.③①④④B.④①②④C.④④①③D.④③①④12.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B)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太空椒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A.①B.①②C.①③D.③④13.下列实例与所用的原理中,正确的是()A.无子番茄——多倍体育种B.无子西瓜——单倍体育种C.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突变D.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基因重组14.诱变育种是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诱变育种(C)A.使生物进行对人有利的突变B.按计划定向改良,有利变异稳定C.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D.含A、B、C三项15.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从而创造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A)A.诱变育种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D.单倍体育种16.不属于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 C )A.干扰素B.白细胞介素C.青霉素D.乙肝疫苗17.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C )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成分为蛋白质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A.①③⑤⑦B.②④⑥C.①③⑥⑦D.②③⑥⑦18.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 D )①②③④高秆抗病×矮秆易染病 F 1 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A.普通棉花的基因突变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D.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19.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是白色的,这是( C )A.染色体变异B.自然突变C.诱变育种D.基因重组20.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可能使一部分个体产生突变B.大大加速育种进程,提高变异效率C.诱变产生的突变,对人都有利D.可大幅度地改良生物性状21.以下属于诱变育种的是( D )A.色盲B.血友病C.短腿安康羊D.青霉素高产菌株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DNA连接酶最初是从人体细胞中发现的B.限制酶的切口一定是GAA TTC碱基序列C.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用作运载目的基因的运载体D.利用运载体在宿主细胞内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的过程可称为“克隆”2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24.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特性,从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从杂交育种到诱变育种一、单选题1.有两个大麦纯系品种:一个是矮杆(br)但易感病(t),另一个是高杆(Br)抗病(T)的品种,每一个品种中控制两个性状的基因都连锁.已知交换值为12%,现用这两个大麦品种作为亲本杂交育种,则F2中纯种矮杆抗病的比率是()A.0.36% B.3.6% C.6% D.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两个大麦纯系品种的表现型为矮杆感病和高杆抗病,基因型为brbrtt和BrBrTT,杂交得子一代,表现型为高杆抗病,基因型为BrbrTt。
F1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时,由于交换值为12%,所以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分别为BrT:brt:Brt:brT=42%:42%:6%:6%。
因此,F2中纯种矮杆抗病的比率是6%×6%=0.36%。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科研人员利用辐射方法将家蚕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中,以便及早淘汰雌蚕,获得更多的雄蚕,从而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此种育种方法属于A. 诱变育种 B. 杂交育种C. 单倍体育种D. 多倍体育种【答案】A【解析】利用辐射的方法诱发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使ZW 卵和不带卵色基因的ZZ卵有所区别,由于常染色体与W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所以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属于诱变育种,故选A。
3.现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可获得AAbb,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单倍体胄种可获得AAbb,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 将aabb人工诱变可获得Aabb,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D. 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比个体AaBb可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答案】A【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如果杂交育种可获得AAbb,应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AAbb,首先让基因型aabb与AABB 杂交得AaBb,然后取AaBb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Ab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单倍体Ab,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变成可育的二倍体,在此过程中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正确;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将aabb人工诱变获得Aabb,则等位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C正确;多倍体植株茎杆粗壮,营养成分含量多,所以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比个体AaBb可表达出更多的蛋白质,D正确【点睛】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第18课时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育种专家用高秆抗锈病水稻与矮秆不抗锈病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矮秆抗锈病水稻,这种水稻出现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环境条件的改变[解析] 使位于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到同一个体上的方法即为杂交,是把原有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
[答案] B2.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①F 1――→②雄配子――→③幼苗――→④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是杂交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过程②是自交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解析] 该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过程①是杂交过程;过程②是减数分裂过程,产生配子;过程③是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可获得单倍体植株;过程④是染色体加倍的过程,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答案] A3.对下列有关育种方法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B.杂交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C.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四倍体番茄的培育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解析]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四倍体番茄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答案] C4.我国航天科研工作者成功培育出了“太空花”。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育“太空花”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从飞船上带回的实验植物并非都长成如愿的美丽“太空花”C.“太空花”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物种D.“太空花”的出现丰富了自然界的基因种类[解析]“太空花”的出现是由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从而丰富了自然界中基因的种类,但并未产生新物种,只是个别性状的改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所以实验植物并非都长成如愿的“太空花”。
6.1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练习知识点一、杂交育种(1)原理:_________________(2)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 几种操作目的:亲代高产、不抗病×低产、抗病↓(亲本杂交:将控制两个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在同一个体内。
)杂种第一代高产、抗病(均为显性性状)↓⊗(F1自交:获得性状分离的F2代。
)第二代选出高产、抗病个体↓连续自交(选择出符合要求的纯合个体。
)选出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所有高产、抗病个体↓新的优良品种(3)优点:能集中优良性状于一体,且操作简便。
知识点二、诱变育种(1)原理:_________________(2)实例:黑农五号、青霉素高产菌株。
(3)优点: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殖的生物,还能应用于无性生殖的生物。
单倍体育种主要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
例1、a.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新品种b.甲品种×乙品种→F l→F1花粉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小苗→秋水仙素处理→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c.正常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d.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种植→性状稳定的新品种e.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带入乙种生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1)a方法属于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选中的个体还需要经过若干代的自交、鉴别,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这是因为新品种必定是。
(2)b方法与第(1)种方法相比,突出的优点是。
若F1有n对杂合的基因(分别位于n对染色体上),则利用其花粉离体培养育成的小苗理论上应有种类型。
(3)通过c途径获得的新品种应属于体,它们往往表现为等特点;育种中使用的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
(4)d方法中搭载的种子应当是 (干燥的、萌发的、休眠的);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其变异 (全是对人类有益的、不全是对人类有益的、全是对人类有害的),所以要对其进行。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分别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频率解析:选B由于杂交育种要从F2才发生性状分离,开始出现所需要的表现型,所以从F2开始选种;在单倍体育种中,先对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长成植株后再进行筛选;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多倍体;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改良某些性状,可加速育种进程。
2.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人们在育种过程中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
现有Ⅰ、Ⅱ两种抗锈病的小麦,鉴别其是否纯合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Ⅰ×ⅡB.Ⅰ×Ⅱ→F1,F1再自交C.Ⅰ、Ⅱ分别和易染锈病植株测交D.Ⅰ、Ⅱ分别自交解析:选D鉴别一株显性植株是不是纯合体,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易行。
3.下列4种育种方法中,变异类型相同的是()①用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②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③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④用X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玉米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变异类型都是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获得抗病抗倒伏小麦品种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X 射线处理青霉菌得到高产菌株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
4.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所选双亲必须是纯合子B.诱变所得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就应丢弃C.多倍体育种时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D.单倍体育种可培育出具有新性状的新品种解析:选C杂交育种的双亲可以为杂合子;诱变育种所得的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可能为杂合子,下一代有可能会出现预期性状;多倍体的获得方法有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育种过程中没有产生新基因,所以不会有新性状的产生。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遗传学原理,能迅速获得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A.杂交育种B.多倍体育种C.单倍体育种D.诱变育种2. 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如果要得到可育的种子,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B.利用染色体数目加倍技术C.利用细胞融合技术D.利用诱变育种技术3. 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用其进行杂交育种,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为( )A.AABBB.AABbC.aaBbD.AaBb4. 用射线处理萌发的种子使其发生基因突变,则射线作用的时间是有丝分裂的( )A.间期B.中期C.后期D.任何时期5. 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产生的后代中遗传病发病率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该人群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基因互换D.基因分离6. 在育种研究中,给普通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出现甲、乙两种受精类型的胚珠;甲胚珠双受精;乙胚珠卵受精、极核未受精。
两种胚珠中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的分裂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
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A.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B.乙胚珠发育为无胚乳的种子C.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D.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7. 中国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水稻种子,返回地面后,经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多粒大,亩产达600 kg,蛋白质含量增加8%~20%,生长周期平均缩短10天。
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8. 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如果要得到可育的种子,你认为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A.利用花药离体技术B.利用染色体数目加倍技术C.利用细胞融合技术D.利用诱变育种技术9. 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
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0. 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知识点一杂交育种1.[2017·葫芦岛期末]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 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种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通过杂交育种要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且每年只繁殖一代,至少需要的时间为()A.2年B.3年C.4年D.5年2.用杂合子F1(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A.种植→F2→选双隐性性状个体→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3.[2017·商丘期末]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常规方法。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培养出新品种的方法B.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C.杂交育种的结果除杂交选育新品种之外,还有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D.杂交育种的优点是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4.[2017·东湖校级三模]现用高秆抗病(AABB)品系和矮秆不抗病(aabb)品系培育矮秆抗病(aaBB)品系,对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B.F2中出现重组性状的原因是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引起的基因重组C.选种一般从F3开始,因为F3才有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D.通常利用F2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知识点二诱变育种5.用射线处理萌发的种子使其发生基因突变,则射线作用的时间是有丝分裂的()A.间期B.中期C.任何时期D.前期6.我国科学家精选的农作物种子通过“天宫二号”搭载上天,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变异育种,这些变异()A.是定向的B.对人类都有益C.不能遗传给后代D.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7.下列不属于诱变育种的是()A.用一定剂量的γ射线处理,引起变异从而获得新性状B.用X射线照射处理,得到高产青霉素菌株C.用亚硝酸处理,得到动物和植物的新类型D.人工种植的马铃薯块茎逐年变小8.[2017·陵川校级期末]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诱变育种有很大的盲目性,这主要是因为()A.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可以诱导产生新基因C.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D.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9.在红粒高秆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纯种小麦,最好的育种方法是()A.多倍体育种B. 自交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10.研究人员用X射线处理野生型青霉菌,选育出了高产青霉菌新菌株。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育种方法中,可以改变原有基因分子结构的育种方法的是()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2、可获得无籽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和无籽番茄的方法分别是()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⑤生长素处理A.⑤①②④B.④①②⑤C.②①③⑤D.④①③②03、花药离体培养成烟草新品种、用抗倒伏易染锈病的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为亲本育成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品种、培育无籽西瓜、用Co60辐射稻种,育成成熟期提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以上育种方式依次分别是()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4、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变异5.在下列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中,可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和无子番茄的方法分别是()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⑤生长素处理A.⑤①②④ B.④①②⑤C.⑤①③② D.④①③②6.下列几种育种方法中,可以产生出与亲代不同基因型品种的育种方式有()①杂交育种②单倍体育种③多倍体育种④人工诱变育种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7.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是()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②能形成新基因③能形成新基因型④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下列关于植物育种和生长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①诱变育种很可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品种②三倍体无籽西瓜的种子种下列下去可继续发育成无籽西瓜③穗小粒少的小麦种到西藏后会长成穗大粒多的小麦④植物在扦插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⑤由于没有土壤,只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的幼苗,不能正常生长⑥利用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9.利用基因分子结构改变的原理进行育种的方法是()A.杂交育种 B.多倍种育种 C.单倍种育种 D.诱变育种10.已知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Dd(无连锁)。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杂交育种
1.育种专家用高秆抗锈病水稻与矮秆不抗锈病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矮秆抗锈病水稻,这种水
稻出现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D.环境条件的改变
2.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 )
A.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子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3.在红粒高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
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 A.自交育种B.诱变育种
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
知识点二诱变育种
4.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
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育种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5.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 )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6.不属于诱变育种特点的是( ) A.具有不定向性B.频率较高
C.多数有害D.多数有利
7.诱变育种一般不使用以下哪项作为诱变因素( ) A.X射线B.硫酸二乙酯
C.亚硝酸D.抗生素
8.育种专家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改良某些农作物的原有性状,其原因是诱变育种( ) A.提高了后代的出苗率
B .提高了后代的遗传稳定性
C .产生的突变大多是有利的
D .能提高突变率以供育种选择 能力提升
9.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
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①F 1――→②雄配子――→③幼苗――→④
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过程①是杂交
B .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C .过程②是自交
D .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10.二倍体植物甲(2N =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 =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 1不育。
用物理
撞击的方法使F 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 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 .F 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目为N =10,n =10
C .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 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 .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 2为二倍体
11.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
种矮秆抗病小麦 (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 .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 .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 .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12.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诱变育种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
B .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C .诱变育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D .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纯合子从F 1就可以进行选择
13.要将基因型为AaBB 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AaaBBBB,③aB。
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
( )
A .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
14.小麦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
高茎抗锈病纯合子和矮茎不抗锈病纯合子两个亲本,要想获得矮茎抗锈病的纯合新品种,育种专家提出了两种育种方案,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一)、(二)所示过程在遗传学上分别叫__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表示的两种常见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育种和________育种,其中哪种育
种方法较理想?______________,其优越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四)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二)产生的矮茎抗锈病的个体比例是____,ddT-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________。
15.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
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
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
种变异为________突变。
(2)用EMS溶液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_______________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
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___。
(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____________不变。
(4)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DNA测序的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
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拓展
16.西瓜味甜汁多,营养丰富。
现有能稳定遗传的红瓤(R)、小子(e)西瓜品种甲和黄瓤(r)、大
子(E)西瓜品种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西瓜育种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取品种甲某个体的种子经①处理后,再让其自花传粉,结果后代出现红瓤大子西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过程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③过程产生的种子萌发后,取这种幼苗的茎尖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细胞中应该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某生物科研小组通过⑤途径获得大量F1的种子,他们准备利用这些种子来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红瓤大子西瓜品种。
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步骤,选出需要的品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A 4.D 5.B 6.D 7.D 8.D 9.A 10.C 11.C 12.A 13.A 14.(1)杂交自交(2)杂交诱变杂交育种目的性强,能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
一起(3)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诱发基因突变提高变异频率,获得所需要的变异个体
(4)3/16 1/3
15.(1)显性(2)基因突变频率不定向性(3)结构和数目
(4)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
16.(1)射线处理造成控制小子的基因(e)发生突变(2)秋水仙素33 (3)①播种F1的种子,
获得F1植株,让F1植株进行自花传粉,选择红瓤大子西瓜结的种子;②播种选出的种子,进行自花传粉;选择后代全是红瓤大子西瓜植株的种子(采用单倍体育种方式,表达合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