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硬件结构上
- 格式:doc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7
NB-IoT网络架构、数据传输优化方案NB-IoT的引入,给LTE/EPC网络带来了很大的改进要求。
传统的LTE网络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宽带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即为用户提供高带宽、高响应速度的上网体验。
但是,NB-IoT却具有显著的区别:终端数量众多、终端节能要求高(现有LTE信令流程可能导致终端耗能高)、以小包收发为主(会导致网络信令开销远远大于数据载荷传输本身大小)、可能有非格式化的Non-IP数据(无法直接传输)等。
为了适应NB-IoT终端的接入需求,3GPP对网络整体架构和流程进行了增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主要包括如何适配小包业务的传输、无线侧怎么适配、怎么解决Non-IP数据的传输、怎么传输SMS短信业务等。
1 NB-IoT总体网络架构NB-IoT的端到端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NB-IoT终端:通过空口连接到基站。
»eNodeB:主要承担空口接入处理,小区管理等相关功能,并通过S1-lite接口与IoT核心网进行连接,将非接入层数据转发给高层网元处理。
这里需要注意,NB-IoT可以独立组网,也可以与EUTRAN融合组网(在讲双工方式的时候谈到过,NB仅能支持FDD哦,所以这里必定跟FDD融合组网)»IoT核心网:承担与终端非接入层交互的功能,并将IoT业务相关数据转发到IoT平台进行处理。
同理,这里可以NB独立组网,也可以与LTE共用核心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笼统的写成IoT核心网那是偷懒且毫不负责任的写法,下文将就此进行详细介绍,这里涉及到较多的技术细节。
»IoT平台:汇聚从各种接入网得到的IoT数据,并根据不同类型转发至相应的业务应用器进行处理。
» 应用服务器:是IoT数据的最终汇聚点,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数据处理等操作。
2 NB-IoT中UP和CP优化传输方案大PK为了适配NB-IoT的数据传输特性,协议上引入了CP和UP两种优化传输方案,即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和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NB-IoT模块硬件应用手册NB86-G型版本:Rev3.6日期:2019-07-26法律声明若接收浙江利尔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利尔达”)的此份文档,即表示您已经同意以下条款。
若不同意以下条款,请停止使用本文档。
本文档版权所有浙江利尔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保留任何未在本文档中明示授予的权利。
文档中涉及利尔达的专有信息。
未经利尔达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制、传递、分发、使用和泄漏该文档以及该文档包含的任何图片、表格、数据及其他信息。
本产品符合有关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方面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存放、使用和弃置应遵照产品手册、相关合同或者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本公司保留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此手册中描述的产品进行修改和改进的权利;同时保留随时修订或收回本手册的权利。
文件修订历史1.0 2017-04-25 第一次发布版本2.0 2018-03-05 全面修改文档格式,增加表述内容3.02018-06-25 1. 修正章节3.1 引脚描述中的USIM_GND的引脚号;2. 补充完善章节3.1引脚描述中的内容。
3.1 2018-09-11 1.变更章节5.2中的标签内容,后续变化以PCN文件为准3.2 2018-09-20 1.增加章节3.1中的SIM卡说明内容(支持内置eSIM芯片)2.补充完善章节3.1引脚描述中的内容;3.更新章节3.7.1中的串口波特率。
3.3 2018-11-28 1.细化“适用模块型号”中的介绍;2.增加章节5.3 推荐PCB设计。
3.4 2019-03-05 1.表“适用模块型号”有更新;2. 章节3.1增加模块型号引脚对照表;增加引用文档的说明,专门介绍模块的I/O使用细节。
3.5 2019-05-21 1.修正“图5-3 模块推荐焊盘”的错误信息;2.增加模块NB86-G XAC的电源范围能力及使用说明;3.章节3.1 引脚描述中的引脚说明中“ DC特性”表述更新;4.章节3.7.2中新增串口参考电路使用说明。
NB2000暖通智能控制系统联系人:谢先生日期:2009-07-31NB2000暖通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空调器机电一体化的方法和特点方法一:采用DDC(或控制器)+变频器等的方式。
方法一特点:1、需要如下采购设备:变频器、传感器、控制器、变压整流器、空气开关、编制软件、控制柜制作等;2、是一个大系统,着眼点为整个中央空调系统,不可能对中央空调局部进行控制;3、以大控制系统带动每一个控制局部;4、由于是一个大系统,成本较高,尤其是每一台空调机组配一套DDC(或控制器)加变频器的成本;5、达到空调机组机电一体化要求有很大的难度。
方法二:采用智能变频控制系统的方式。
方法二特点:1.是成套设备只有控制主机和传感器;2.是一个小系统,着眼点为中央空调系统局部;可以对中央空调局部进行控制;3.以每一个控制局部带动整个大控制系统的良好运行;4.每一台空调机组配一套空调机组智能变频控制系统,成本远低于方法一;空调机组智能变频控制系统能达到空调机组机电一体化的全部要求。
“NB2000暖通智能控制系统”与“DDC控制系统”的区别DDC控制系统特点:◆是一个大系统,着眼点为整个中央空调系统,不可能对中央空调局部进行控制;◆以大控制系统带动每一个控制局部;控制理论主要延续国外几个大公司的控制做法;◆对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主要采用变水量控制(电动调节阀),对空调水泵和空调主机等采用台数控制;◆只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央空调的控制问题,但并没有解决占中央空调总能耗40%-50%的输送动力系统的能耗问题;◆工程涉及到综合布线;◆经过国内大量实践证明DDC控制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是一个大系统,造价昂贵;2、不能解决许多中国特有的中央空调问题(如:噪音);3、控制过程不直观,使用者往往对其复杂的控制过程不能全部了解,控制设备形同虚设;4、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过于复杂,所以许多DDC控制系统“带病”投入运行,造成后期存在大量问题,如:寿命短、控制失灵等;5、缺乏对输送动力设备(如风机水泵电机)有效保护。
nb模块 tau用法
NB模块的TAU用法如下:
1. 在硬件设备上配置TAU和PSM定时器。
查看电脑的端口,选择可用的
窗口,并使用相关指令查看TAU和PSM定时器的参数。
2. 参数的意义:八位定时器各位段有不同的意义,高3位代表时间单位,后5位表示时间值。
TAU(T3412)定时器以10个小时为计算单位,每十个
小时进行一次循环。
PSM(T3324)定时器计算单位是2秒,后面的时间值是5,表示5X2等于10秒。
PSM定时器在10秒内可以接收数据,10秒
后进入休眠模式,无法接收数据。
3. 修改PSM的参数:可以在指令加上一个“=”,将读出的值进行修改,
例如将读出的值将原来的5改为6,点击OK。
修改完成之后再进行一次查
询参数的指令,结果如下:PSM休眠时间为12秒,即接收数据的时间就是12秒。
在三种连接状态下,均可发送上行数据(CoAP/UDP)。
IDLE下发送数据,模块会进入CONNECT状态;SM下发送是数据会唤醒模块,进入CONNECT,或者当TAU超时,模块唤醒,进入CONNECT。
IDLE下,可接收下行数据,模块进入CONNECT状态,PSM下不接收下行数据。
TAU 的时长是指从进入IDLE开始一直到PSM模式结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NB模块的TAU使用说明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获取准确信息。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1、计算机的分类(1)个人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2)服务器我们通常使用的电脑从信息处理方式来讲,属于数字电脑;从电脑功能来讲,属于通用电脑;从规模大小来讲,属于微型机;从工作模式来讲,属于个人电脑。
2、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看得见,摸得着。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是物理上存在的实体,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其中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中央处理器又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内存储器又由ROM 和RAM 组成。
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因此,可以说计算机硬件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或者说由三大模块组成: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I/O 设备)。
软件是计算机正常使用所需的各种程序的数据,根据其用途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是为了解决CPU 与主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而产生的,主要存放主存储器中经常被CPU 访问的那部分执行程序内容,其读写速度比主存储器快。
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
3、计算机的种类:电脑分为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电脑4大类。
服务器:英文名为Server 。
工作站:英文名为Workstation 。
台式机:英文名为Desktop ,也叫个人电脑(PC )。
笔记本电脑:英文名为Notebook Computer (简称NB )。
(1)台式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音箱五个部分组成。
)(2)便携式计算机,又称为笔记本电脑。
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主机 外部设备 内存储器 输入设备外存储器 I/O 接口CPU 输出设备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 语言处理系统 操作系统(3)掌上计算机又称为掌上电脑。
4、计算机主机的基本部件计算机的主要外部设备在计算机商店选购计算机配件,自己组装计算机。
微盟電子(昆山)有限公司MSI Electronics (Kunshan) Co.,LtdNB維修技術手冊Notebook歷史也许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 ”是在1946年诞生的,但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笔记本电脑却是在1985年,由Toshiba 制造的,名字叫T1000。
虽然比ENIAC 差不多晚了40年,但是,T1000 在当时可以说是众多技术的结晶,它采用Intel 8086 CPU,主频不到1MHz,没有硬盘,带有一个9 英寸的单色显示器,可以运行MS-DOS系统。
所以,T1000 一推出就马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并随着人们对移动办公的需要使得笔记本电脑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水平,Toshiba 也籍着T1000 推出,也当之无愧的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技术和市场的领先者。
作为一名笔记本电脑维修工程师,不仅要对笔记本电脑的硬件、软件及笔记本电脑的结构有较全面的了解,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维修理论与维修方法。
联想昭阳笔记本测试项目针对目前维修工程师在维修中工具和维修测试比较缺乏的现状,在技术支持处的努力下及多方面的配合,完成了昭阳笔记本电脑功能测试这个项目,在这个功能测试项目中包含了联想昭阳2001年自今的14款机型的功能测试,希望能对联想维修服务有所支持。
下面将先就维修中的有关操作及维修方法进行一些探讨,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总结。
在电脑维修中,根据维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如下的三个级别〆一级维修,也叫板级维修。
其维修对象是电脑中某一设备或某一部件,如主板、电源、显示器等,而且还包括电脑软件的设置。
在这一级别,其维修方法主要是通过简单的操作(如替换、调试等等),来定位故障部件或设备,并予以排除。
例如:有一台电脑开机后无任何显示。
作为一级维修,需要判断出此现象是由于显示器的原因引起的,还是显示卡的原因引起的,甚或是主板的原因引起的,只要判断出引起故障的部件,并更换掉有故障的部件,即完成维修任务。
nb通讯模块使用总结一、引言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nb通讯模块作为一种低功耗、长距离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nb通讯模块的使用进行总结,包括nb通讯模块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nb通讯模块的基本原理nb通讯模块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基于蜂窝网络进行通信。
其核心技术是LPWA(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具有功耗低、传输距离远、穿透能力强等特点。
nb通讯模块通过与基站进行通信,实现设备与云端的数据传输。
三、nb通讯模块的使用方法1. 硬件连接:将nb通讯模块与目标设备进行连接,通常使用串口或GPIO进行连接。
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2. 配置参数:使用AT指令对nb通讯模块进行配置,包括网络参数、通信参数等。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确保通讯模块能够正常工作。
3. 数据传输:通过nb通讯模块与云端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使用HTTP、MQTT等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实现设备与云端的实时通信。
4. 故障排查: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通讯故障或其他问题。
需要通过日志分析、调试工具等方法进行故障排查,并及时修复故障。
四、nb通讯模块使用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通讯模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nb通讯模块,包括功耗、传输距离、频段等因素。
2. 保证供电稳定:nb通讯模块对供电要求较高,需要保证稳定的供电电压和电流。
建议使用专用的电源供电,避免电压波动或电流不足的情况。
3. 防止干扰:nb通讯模块对干扰敏感,需要避免与其他无线设备或强电磁场的干扰。
可以采用屏蔽罩、隔离板等方法来减少干扰。
4. 安全性保护:nb通讯模块的数据传输可能涉及用户隐私和商业机密,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密传输、身份验证等。
5.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nb通讯模块的工作状态,包括信号强度、网络连接等。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通讯模块的正常运行。
五、总结nb通讯模块作为物联网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NB通信模组硬件规格书本材料可能会随着产品的不断改进有所更改,请以最新版为准对本材料中所有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及修改权目录1.产品介绍 (2)2.产品特性 (2)3.产品参数 (3)3.1.技术规格 (3)3.2.封装尺寸 (4)3.3.物理特性 (4)3.4.通讯接口 (5)4.电气性能及可靠性 (7)4.1.极限条件 (7)4.2.温度范围 (7)4.3.电流功耗 (7)5.参考设计 (8)6.存储、生产 (11)6.1.存储 (11)6.2.生产 (11)重要声明 (12)1.产品介绍本文档定义了NB通信模块及其硬件接口规范,电气特性和机械规范。
NB通信模块系列产品是超紧凑、高性能、低功耗的NB-IoT无线通信模块, 支持B1/B3/B8/B5/B20/B28频段。
模组提供一体化物联网设计方案,超强覆盖,超低功耗,快速二次开发,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应用领域广泛:金融电子支付、远程广告信息、车载远程控制、移动互联网终端、直放站监控、企业信息管理、远程视频传输、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网络测试、防盗报警、智能抄表、移动计算、网络导航、语音话机、无线网关等领域。
2.产品特性超强覆盖:与GPRS相比较增加20dB的信号增益。
超低功耗:结合终端节点物理特性作适度调配,支持接近十年工作寿命。
超低成本:适用于电子围栏、定位查询、智能穿戴、无线抄表、智慧农业等领域。
超大连接:支持接入100k用户设备。
3.产品参数3.1.技术规格表1:3.2.封装尺寸图2:模组规格尺寸(mm)3.3.物理特性项目描述三种型号规格ECPNMX20:LCC封装24*15ECPNMX20S:LCC封装16*18ECPNMX20E:LCC封装16*18(集成eSIM)重量(g)≤2g工作温度-40℃~+85℃存储温度-45℃~+95℃封装形式LCC(Leadless Chip Carriers),46 pin 包装方式卷带密封防尘防湿表2:物理特性3.4.通讯接口接口主要包括电源、GPIO、USIM、UART、模拟I/O、SWD、复位等。
Cat.No.NB 系列V106-CN5-01PNSPO!可编程终端NB-Designer用户手册1前言承蒙您惠购可编程终端NB 系列,谨致谢意。
NB 系列是指在FA 生产现场等地所产生的各种信息的可编程终端(PT)。
请在充分理解可编程终端的功能和性能等的基础上正确使用。
●读者对象本手册以下述人员为对象而编写。
具备电气知识(电气工程师或具备同等知识),且 y 负责引进FA 设备的人员; y 设计FA 系统的人员;y 安装、连接FA 设备的人员; y 管理FA 生产现场的人员。
●使用须知y 本手册除了对NB 系列的连接和设定进行说明之外,还介绍了其它必要的信息。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手册,充分理解说明内容。
阅读后请妥善保管本手册,以便随时取阅。
●关于“使用时的承诺事项”1. 保修内容①保修期本公司产品的保修期为自购买之日或交付至指定场所之日起1年。
②保修范围在上述保修期内因本公司的责任而发生产品故障时,本公司将在产品购买地点免费予以更换或维修。
但当故障原因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则不属于保修范围。
a)未按照产品目录或使用说明书等资料中说明的条件、环境、操作方法使用时; b)非本公司产品自身的原因时; c)未经本公司授权而改造或维修时; d)未按照本公司产品应有的方法使用时;e)以本公司产品出厂时的科技水平无法对故障进行预测时; f)因自然灾害等其它非本公司责任的不可抗力而导致故障时。
此外,以上的保修是指对本公司产品单件的保修,因本公司产品故障而造成的损失不属于保修对象。
2. 责任限制①因本公司产品而引起的特别损失、间接损失或消极损失,本公司概不负责。
②对于本公司的可编程产品,因非本公司人员编写的程序或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23. 适用条件①将本公司产品与其它产品组合使用时,请确认适用的标准、法规或限制。
此外,请用户自行确认本公司的产品是否与您所使用的系统、机械和装置相兼容。
否则,本公司对自身产品的兼容性概不负责。
简介NB-IoT(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低功耗、远距离、广覆盖的无线通信技术,特别适合物联网设备的连接。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水表方案,该方案能够实现水表的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用水管理和数据分析。
方案概述硬件部分该方案的硬件部分包括NB-IoT模块、水表传感器和微控制器。
•NB-IoT模块:采用专门设计的NB-IoT通信模块,将水表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
该模块具有低功耗、广覆盖和长距离传输的特点,能够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稳定工作。
•水表传感器:用于测量水表的用水量,并将测量结果传输给微控制器。
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
•微控制器: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将其整理并通过NB-IoT模块发送到云服务器。
微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水表的开关状态,实现用户对水表的控制。
软件部分该方案的软件部分包括水表管理平台、云服务器和移动应用程序。
•水表管理平台:用于管理和监控所有连接的水表设备。
平台可以实时显示水表的用水状况,并提供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查看水表数据、设定报警阈值,并远程控制水表的状态。
•云服务器:作为水表数据的存储和传输中心。
云服务器接收来自水表的数据,并将其存储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水表管理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
•移动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水管理和数据查看。
用户可以在移动应用程序上查看自己的水表数据、设置用水目标和查看报表。
同时,用户还可以接收到水表异常报警和定期用水统计。
方案优势1.高效能源利用:由于NB-IoT模块具有低功耗特性,该方案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无人值守监测和数据传输,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
2.实时监测:通过NB-IoT技术,水表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云服务器和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随时查看水表的用水状况和数据。
3.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远程控制水表的开关状态,实现按需供水,提高用水效率。
nb iot智能路灯项目的原理一、背景介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路灯已经成为城市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路灯存在着能耗高、光污染等问题,而NB-IoT智能路灯项目则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远程监控、节能降耗等功能,成为城市照明系统的新选择。
二、NB-IoT技术简介NB-IoT是窄带物联网技术,是3GPP标准下的一种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
它具有覆盖范围广、连接稳定性强、功耗低等特点,适用于大规模部署的物联网设备。
三、NB-IoT智能路灯项目原理1.硬件设计NB-IoT智能路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光控传感器、NB-IoT通信模块和LED照明模块。
其中光控传感器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光线强度,通过信号转换后输入到单片机中进行处理;NB-IoT通信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分析;LED照明模块则根据环境光线强度自动调节亮度,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2.软件设计NB-IoT智能路灯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通过NB-IoT通信模块将光强数据上传到云端,云端进行数据分析后反馈控制指令到NB-IoT通信模块,再由单片机将指令转换为LED照明模块的控制信号。
同时,云端也可以实时监测路灯状态、故障信息等,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维护。
3.优势分析NB-IoT智能路灯项目具有以下优势:(1)节能降耗:根据环境光线强度自动调节亮度,实现节能降耗;(2)远程监测: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维护;(3)智能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控制指令实现智能化管理;(4)覆盖范围广:NB-IoT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连接稳定性强等特点。
四、应用前景展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NB-IoT智能路灯项目将逐步被广泛应用。
未来,智能路灯将成为城市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照明系统的节能降耗、智能化管理和环保做出贡献。
5G 19NOKIA 5GNB 5G19 AAU 硬件安装介绍Version 3本文档参考文档Installing and Cabling Nokia AirScale Radio Units (AEQA and AEQD) ,NokiaAirScale Radio Units Description,并吸纳中国区5G 外场建设经验撰写而成。
目录1介绍 (9)1.1文档目标 (9)1.2适用范围 (9)1.3阅读范围 (9)2AAU 设备安装介绍 (10)2.1设备参数 (10)2.2开箱单 (12)2.3AEQA 吊装准备 (14)2.4AEQA 安装介绍 (14)2.4.1AEQA 固定件安装 (15)2.4.2AEQA 倾角调整 (16)2.4.3AEQA 理线器安装 (17)2.4.4高位FPKA 抱箍安装 (17)2.4.5低位FPKA 抱箍安装 (18)2.4.6安装光模块,记录序列号 (18)2.4.7吊装AAU (19)2.4.8AAU 固定 (19)2.4.9AAU 接地线安装 (20)2.4.10AAU 电源安装 (20)2.4.11光纤及防水套安装 (21)2.5电源安装步骤 (21)2.5.1检查APPC 组成部件 (23)2.5.2剥线方法步骤 (23)2.5.3电缆与直流连接器组装 (26)2.5.4电源线屏蔽层接地 (31)3参考文献 (33)插图目录Figure 1 AEQA 开箱照片-1 (12)Figure 2 AEQA 开箱照片-2 (13)Figure 3 FPKA 抱箍开箱照片 (13)Figure 4 AEQA 吊装位置..........................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Figure 5 AEQA 固定件安装示意图 (15)Figure 6 4°下倾角调节实例........................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Figure 7 +5°下倾角调节示意图.....................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Figure 8 0°下倾角示意图.........................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Figure 9 -5°下倾角示意图........................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Figure 10 A AU 理线器安装图示 (17)Figure 11 高位FPKA 抱箍安装示意图 (17)Figure 12 提前安装前置螺栓,不要拧紧,AEQA 可以直接挂在此螺栓上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Figure 13 低位FPKA 抱箍安装图示 (18)Figure 14 光模块安装方法示意图 (18)Figure 15 主设备序列号记录图示 (19)Figure 16 设备吊装示意图........................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Figure 17 设备吊装实例..........................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Figure 18 A EQA 吊装后直接挂在高位FPKA 上图示 . (19)Figure 19 低位FPKA 抱箍紧固示意图 (19)Figure 20 A EQA 高位固定件紧固示意图................ Error! Bookmark not defined. Figure 21 A EQA 安装接地线图示.. (20)Figure 22 A EQA 完成安装图例 (21)Figure 23 A PPC 产品说明书 (21)Figure 24 A PPC 组成部件图 (23)Figure 25 双向直流连接器拆解图 (24)Figure 26 A PPC 零部件套接线缆顺序图 (24)Figure 27 外绝缘皮套剥皮测量图 (24)Figure 28 外绝缘皮套及绝缘塑料薄膜剥皮后示意图 (25)Figure 29 屏蔽层铜丝铜丝/片弯折示意图 (25)Figure 30 双根直流线缆裁剪示意图:各剪掉13±1mm,剩余17±1mm (25)Figure 31 双根线的绝缘皮套剥皮图,露出10.5±1mm 长度铜丝 (25)Figure 32 屏蔽层铜丝/片裁剪图,留下6±1mm (26)Figure 33 金属圈与屏蔽层铜丝/片套接图-1 (27)Figure 34 金属圈与屏蔽层铜丝/片套接图-2 (27)Figure 35 防水套紧固图 (27)Figure 36 适配器与线缆组装图-1 (28)Figure 37 适配器与线缆组装图-2 (28)Figure 38 紧固螺母安装图 (28)Figure 39 直流连接器接头与线缆连接图 (29)Figure 40 直流连接器接头与线缆紧固图 (29)Figure 41 直流连接器接头与适配器紧固图 (30)Figure 42 适配器与螺母紧固图 (30)Figure 43 完成制作 (30)表格目录Table 1 AEQA x21 尺寸、重量、及空间结构 (10)Table 2 AEQA x21 技术参数 (10)Table 3 AEQA 开箱单列表 (12)Table 4 APPC 双向直流连接器组成部件 (23)1 介绍文档目标本文档介绍如下设备的安装方法:•AEQA Nokia AirScale AAS 3.5 GHz 474212A.X21文档内容包括AEQA 开箱验货、组装步骤、安装步骤、接电步骤、注意事项。
当前笔记本虽然是品牌众多,且外观、功能各有千秋,但究其原理还是一样,都是基于IBM PC/AT的老架构(当然Apple的除外)。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台式机和笔记本外形差别很大,但其基本的架构和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兼容IBM PC/AT架构的。
那么我们先来说说笔记本电脑的主要框架。
一台很方便拆卸的华硕M5N作为客串嘉宾系统的主要构成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North Bridge(北桥),South Bridge(南桥),显示卡,EC(嵌入式控制器),这几个部分一般都是集成到主板上的,配合CPU,内存就可以开机进入BIOS。
以上的部分是必须的,因为这属于PC/AT架构的基本构成。
其他诸如硬盘,Wireless Card(无线网卡),Card Bus(PCMCIA控制器)等等都是次要的,并不影响整机的工作,或者说,不影响机器的开机。
Intel Centrino架构为了方便讨论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取当前比较流行的Centrino架构来说明。
上图便是标准的Centrino平台,按照这个平台搭建的笔记本,可以打上Intel Centrino漂亮的蝴蝶标志。
而如果在Pentium+855GM/PM/GME+ ICH4+ Intel PRO Wireless的搭配中有一项不符合,就不能用Centrino的标志,就不能使用INTEL的免费广告咯,呵呵~~这也是Intel聪明的经商策略:)第3页:笔记本硬件结构各部分功能简介为了照顾一下入门级的朋友,我们首先非常简单的介绍一下系统各个功能块的作用。
CPU嘛,笔者就不多说了,我相信大家都清楚哦~(什么,你不知道CPU?!我$#!@%^&!)北桥的功能主要是连接CPU和内存,如果是独立显卡的话,会提供与显卡的AGP接口,并用HUB-LINK与南桥通信。
北桥常被成为MCH或者GMCH,也就是Memory Control Hub或者Graphic Memory Control Hub的意思。
用三星X30作为案例,点击上面图片可以获得更多解释南桥的功能主要是连接一些外围设备,比如PCI界面的网卡,PC卡控制器等等,另外诸如USB接口、IDE接口也是由南桥来提供的,南桥提供LPC总线与EC通信。
南桥也常被称为ICH,其意思是I/O Control Hub的意思。
至于INTEL为什么用Hub-Link这个词,我想是因为南北桥都是两个HUB(Memory Control Hub和I/O Control Hub)的原因吧。
EC(Embed Controller,嵌入式控制器)虽然和我们常说的BIOS有点像,不过其实EC是BIOS的物理控制器和载体,它通过LPC与南桥通信。
如果看不懂本页,请参考这张图,我相信很容易就明白了。
文中的我们提到了各种接口,比如FSB,AGP,LPC I/F等等,这些接口我们会在下面具体的谈。
第4页:正确认知CPU前端总线信号抗干扰是头等大事从这里开始是本文的重点,将详细介绍各部分的连接和规范。
系统中最高速、最复杂的连接莫过于CPU和北桥的连接,我们称之为FSB(Front Side Bus,前端总线)或者HOSTBUS。
Dothan CPUFSB有64位的数据线和32位的地址线。
正是通过FSB,CPU和北桥才能完成通信。
虽然实际上CPU与北桥的连接都是点到点的,但由于其高速性,在实际的布线中还是需要非常非常小心。
而EMI/EMC工程师在这方面也将是不遗余力的帮助硬件工程师解决问题(解决不好就不能通过有关方面的认证,也就是不能卖啦!)。
那么什么是EMI/EMC呢?具体的含义是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FSB对其他信号的干扰非常严重(EMI很严重),而且其本身也比较容易受到干扰(EMC很弱)。
很明显,如果FSB被干扰并出现误判,机器是必死无疑的。
在考虑了EMI/EMC的影响后,在实际的布线中,通常将这部分线路放在内层(一般笔记本电脑主板都有6~8层,6层在Centrino平台勉强可以,到了Sonoma平台就几乎不可能了),以防止高速信号对其他信号造成的串绕。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主板上是看不到FSB的。
下面的图片是INTEL的设计指南里的建议,我们看一下。
FSB总线图中,DATA是FSB的64位数据线,ADDRESS则是32位的地址线。
左上脚的L3代表的是第三层PCB。
由于在同一层中不可能把数据线和地址线全部走完,所以其实第三层仅仅走了一部分的FSB,余下的在第六层中。
FSB总线同样,L6代表的是第六层的PCB。
第5页:头疼的布线让你深入芯片内部!由于FSB是绝对的高速信号,所以在布线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信号线长度的一致性。
比如,INTEL要求每一根的FSB的长度需要一致,所以,在PCB步线的时候,就免不了要走"Z"字型的线路来满足长度的一致性。
在这里,我想大家可能没想到一点,那就是关于芯片内部走线的长度的考虑(也就是说,为了满足长度的一致性,我们必须要考虑到CPU内部的线路长度),然后加上外部走线(即在PCB上的走线)的长度,才是整个一个信号线的长度哦!当然这个长度是由INTEL提供给各个OEM/ODM厂商的。
下图是DDR那边的走线示意图,其中MCH Pkg Route就代表着北桥芯片内部的走线长度。
布线其实需要考虑的比你想像的更多接下来,我们来放大一下前面的图,看一下所谓的"Z"字型走线。
"Z"字型的走线是为了满足信号线长度的一致性图中方框内的线路都是"Z"字型的走线。
由于这些线路都是在PCB的内层,一般来说我们是看不到的。
不过基于同样的原理,在一些其他地方的设计上,也要考虑走线的长度,比如显卡,显存,北桥到DDR的走线等。
显卡和显存颗粒的布线上图是某笔记本显卡和显存部分的走线,我们看到,也是大量采用了"Z"字型的走线方法,其原因就如上文所说。
下面是北桥到DDR的走线,道理是一样的。
北桥到DDR的走线在FBS总线上有个小知识,对与FSB来说,虽然地址线应该有32根,也就是ADD[0…31],但实际上地址线只用到了ADD[3…31],而不是ADD[0…31],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因为现在的CPU读取数据都是8位连读的,所以CPU只需要知道一个数据的首地址,其后的7个bit就会自动被读取。
所以不需要ADD[0…2]这三位。
如果对这点感到难以理解的读者,建议去看一下《微型机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我想你很容易会找到答案。
第6页:想了解CPU为何自动降频?不知道VID怎么行!从移动版的PIII开始,INTEL的CPU就多了一个输出VID的功能。
其作用是实现CPU都具有自动降频的,在必要时,甚至会进入深睡眠、关闭内部时钟等情况。
其具体流程是:CPU根据自身的状态输出VID到电源IC,电源IC接到VID后解码,并输出一个跟VID对应的CPU工作电压。
而对于CPU的各种状态及其切换过程,我们会在《下篇》具体讨论到。
INTEL CPU的VID列表我们看到,CPU的工作电压可以一直从1.708V一直降到其最低的0.700V。
在系统最先开机的时候,也就是在电源IC未接到VID的时候,其输出是其最低电压,即0.7V。
下图是IBM配合迅驰技术使用的电源管理软件。
我们看到CPU的速度有高/自适应/慢/很慢四档可以调节。
实际上,如果有必要,可以做成更多的调节,就像上面的那张VID表一样。
迅驰CPU的各种工作状态这里要说的是,INTEL对于其VID的一致性做的比较好,其各种CPU一般都支持相同的VID—电压对应表;而对于AMD就不大一样,一般它的不同的CPU都会有不相同的VID表与之对应。
这在研发上也增加了一点点的小麻烦。
:)第7页:北桥:DDR内存的走线密如蛛丝北桥是信息的中转站。
根据上文所说的功能,它有4个接口,分别是FSB ,DDR,AGP以及HUB-LINK。
北桥近照FSB是和CPU的接口,参见上文,这里不再多说。
DDR是对内存的接口,现在的855GM/PM支持到266MHZ,这部分线路和FSB那边的连接将影响到主板的格局,因为他们都是高速的,大量的信号线的集合。
在布线的时候最先考虑的就是它们。
如图是Intel建议的布线图,这里仅仅是DDR的信号线,并不包括地址线。
北桥到DDR的信号线地址线则在另外一层,如下图:北桥到DDR的地址线我们看到,这与数据线并不在同一层。
而图中我们看到的Series Dampening resistors和Parallel Termination on both layers则是在DDR RAM那边特有的。
其意思分别是串行衰减电阻和终端并行电阻。
第8页:衰减电阻和终端电阻之惑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串行衰减电阻和终端并行电阻。
前者的意思是从北桥出发的每一根数据线,必须与一个电阻串联再到达DDR RAM部分。
而后者的意思则是,在数据线到达DIMM1和DIMM2后,必须有一个在串联一个电阻后上拉到1.25V,也就是下图中的VTT。
具体的示意图:衰减电阻和终端电阻的示意图其中的RS就是所谓的串行衰减电阻(Resister Serial),而RT则是终端电阻(Resister Termination),而SO_DIMM0 PAD则是指DIMM的PIN脚。
至于什么是DIMM?Dual In line Memory Module,字面翻译就是双列内存模块。
那为什么需要终端电阻呢?在进入DDR时代,DDR内存对工作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先前发出的信号不能被电路终端完全吸收掉而在电路上形成反射现象,就会对后面信号的影响从而造成运算出错。
因此目前支持DDR主板都是通过采用终结电阻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每根数据线至少需要一个终结电阻,这意味着每块DDR主板需要大量的终结电阻,这也无形中增加了主板的生产成本,而且由于不同的内存模组对终结电阻的要求不可能完全一样,也造成了所谓的"内存兼容性问题"。
这点在DDR II上得到了比较完美的解决,我们在下面具体谈。
衰减电阻和终端电阻的实物图上图中,蓝色框是北桥,红色框内是衰减电阻,而黄色框内则是终端电阻(看到框框边上一大块绿色的铜皮了吗?这是VTT 1.25V哦!)。
我们看到,其走线的顺序也是跟上面示意图一致(从北桥经过衰减电阻到DIMM 的PIN脚,然后接终端电阻到VTT)。
第9页:北桥:DDR单/双通道区别到底在哪里?而DDR SDRAM的接法有双通道和单通道之分。
相对于传统的单通道而言,双通道DDR 技术是一种新的内存控制技术,它和双通道RDRAM 技术非常相类似,是在现有的DDR 内存技术上,通过扩展内存子系统位宽使得内存子系统的带宽在频率不变的情况提高了一倍:即通过两个64bit 内存控制器来获得128bit 内存总线所达到的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