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的联合入路手术
- 格式:pdf
- 大小:184.68 KB
- 文档页数:3
鼻内镜下经中下鼻道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体会朱鑫;刘海【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5(021)006【总页数】2页(P507-508)【关键词】上颌窦炎,真菌感染;鼻内镜手术;疗效【作者】朱鑫;刘海【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4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种常见病种,其较高的患病率可能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环境污染有关,也可能由于体检工作普遍开展、影像学的进步使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发现率提高。
传统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方法是上颌窦根治术[1](Cald-well-Luc 手术),随着功能性鼻内镜的问世,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我院耳鼻喉科自2011 ~2014 年对32 例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和经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的不同手术方式,比较两种术式的方法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我科2011 年~2014 年32 例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患者,均单侧发病。
32 例患者其中男性15 例,女性17 例;病程1 ~8 年,平均3.5 年;年龄28 ~64 岁,均无手术史。
临床表现:长期流脓涕,涕中带血,头痛,单侧鼻塞,鼻腔恶臭味,面颊部疼痛等。
CT 影像学检查示单侧上颌窦不均匀密度增高,可见高密度钙化斑或点。
随机将32 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4 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者为对照组,18 例经中下鼻道联合开窗者为试验组。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临床表现等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手术方法32 例患者均局麻下手术治疗。
如果术中发现病侧鼻腔狭窄影响手术视野,可行相对应的鼻中隔矫正、鼻甲部分切除等扩大视野的手术方法。
电子喉镜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近年来因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行鼻内窥镜下上颌窦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
有研究表明上颌窦真菌病占上颌窦感染性疾病的比例已超过15%[1]。
上颌窦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它是真菌病最常累积部位,也是复发的常见部位。
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及复发原理虽不完全清楚,但术中需彻底的病灶清理却不存争议。
本院2007年12月~2011年12月间使用电子喉镜辅助行功能性内鼻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上颌窦炎21例,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治疗患者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23 ~62岁,平均35.6岁,病程1年~8年。
均单侧发病,左侧9例,右侧12例。
症状分别为:涕中带血8例,流脓涕并伴/不伴鼻臭18例,单侧鼻塞11例,头痛、面颊部胀感5例。
本组病例均无糖尿病及恶性肿瘤。
鼻内窥镜检查:伴有鼻息肉或中鼻息肉样变1 1例,中鼻道积脓15例;中鼻道见霉菌团块4例;鼻中隔偏曲8例。
:术前鼻窦CT检查病变局限于上颌窦11例,其他鼻窦同时受累10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检证实为真菌感染。
1.2手术方法本组21例均于局麻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采用Mess erklinger术式,术中首先对部分患者行鼻中隔矫正、下鼻甲骨折外移及鼻息肉或息肉样变中鼻甲切除,扩大患侧鼻腔空间。
然后切除钩突,伴筛窦病变者先行筛窦切除,在鼻内镜下探查并扩大上颌窦口至1cm×1.5c m左右。
用45°鼻内镜观察窦腔内情况,取霉菌团块送病检,用50毫升空针装生理盐水接弯吸引管伸入上颌窦内反复冲洗。
将消毒的潘太克斯电子喉镜从扩大的上颌窦口置入上颌窦窦腔内,通过上下弯曲及左右旋转,完全的窥清上颌窦各壁,通过经内镜的冲洗和吸引取出残留的霉菌团块,并检查上颌窦黏膜,排除新生物,对于水肿黏膜不予去除。
1.3术后处理术后定期换药3~6次,术后一月用电子喉镜复查一次。
经鼻内镜鼻腔外侧壁切开联合中鼻道入路上颌窦区手术
张庶;楼文蓉;苏路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11(006)031
【摘要】目的评价经鼻内镜鼻腔外侧壁切开联合中鼻道入路在上颌窦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行经鼻内镜鼻腔外侧壁切开联合中鼻道入路在上颔窦区手术清除病变组织,术中对该手术径路在内镜下能获得的手术视野进行观察,对该手术的优点进行评价.结果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并随访6个月以上获得满意疗效,通过该径路可获得内镜下上颌窦各壁的暴露,对彻底清除病变有良好的视野.结论经鼻内镜鼻腔外侧壁切开联合中鼻道入路在上颌窦区手术具有微创,能多角度观察病变区域,更彻底清除病变等优点;缺点是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损伤鼻泪管膜部可能性大,需丰富的解剖知识及熟练的内镜操作技巧.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张庶;楼文蓉;苏路
【作者单位】650051,昆明市延安医院耳鼻喉科;650051,昆明市延安医院耳鼻喉科;650051,昆明市延安医院耳鼻喉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窦口开放手术两种入路方式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比较[J], 郭军
2.经鼻内镜鼻腔外侧壁切开入路上颌窦手术 [J], 施芳
3.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窦手术在鼻内翻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 [J], 张丽文;马广源;代冬梅
4.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与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效果比较 [J], 李章健;朱海路;赵红
5.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 [J], 王文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茗壬住健康职业学蔭学旅2020年第30卷第1期12h和24h分值比对照组患者低,这验证了舒芬太尼应用于超前镇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同时本研究研究组的术后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和拔管的时间都比对照组短,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长于对照组。
这说明舒芬太尼应用于超前镇痛方面拥有更好的临床体验。
而且丁2、丁3和丁4时刻观察组患者的CD4+和CD4+/CD8+均比对照组患者高,CD4+和CD8+细胞是机体比较重要的T淋巴细胞,二者比例可以表示机体的免疫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免疫功能均良好。
这或许是超前镇痛去缓解了机体的应激反应,并减轻了手术的伤害。
综上所述,舒芬太尼应用于超前镇痛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妇科患者术后疼痛、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1]施凌峰,高三红,叶孙寿,等•右旋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澈反应和免疫的抑制作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7):847-850,865.[2]李秋红,徐铭军.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药物及方法的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17,57(3):104-106.[3]胡彦艳,秦丹丹,马利,等•舒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3):2183-2184.[4]宋颖,陆晓英,唐卫青,等•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24(1):6-9.[5]黎海平,石少梅,李宇,等•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7):1388-1392.本文编辑:周文超不同入路方式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汤建强(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三门峡472000)[摘要]H福:探讨鼻内镜下不同入路方式手术洽疗真菌性鼻実炎(FS)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两种术式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的比较研究李兰妮【摘要】目的比较单纯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进路手术和中下鼻道上颌窦开窗进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8月至2010年6月陕西电子四○九医院收治的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63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双盲分为两组,A组28例,行单纯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进路手术;B组35例,行中下鼻道上颌窦开窗进路手术.术后随访6 ~24个月.结果 A组有效率为75.0%,B组有效率为97.1%,两种术式结果显示,B组的疗效明显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下鼻道上颌窦开窗进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优于单纯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进路手术.%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ntrostomy under the endoscopy by two pathways of sinus and inferior meatus middle plus maxillary and single pathway of Efficacy of Group A was 75.0% ,of Group B was 97.1% ,on fungal maxillary sinusitis. Methods 63 patients from Shaanxi Electron 409 Hospital during Aug. 2005 to Jun. 2010 with fungal maxillary sinus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 28 cases )treated with antrostomy under the endoscopy by single pathway of maxillary sinus, Group B( 35 cases )treated with antrostomy under the endoscopy by two pathways of middle and inferior meatus plus maxillary sinus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24 month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efficacy( P <0.05 )maxillary sinus. Conclusion Antrostomy under the endoscopy by two pathways of middle and inferior meatus plusmaxillary sinus is better than that by single pathway of maxillary sinus on fungal maxillary sinusiti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07【总页数】2页(P1341-1342)【关键词】上颌窦;真菌病;内镜手术【作者】李兰妮【作者单位】陕西电子四○九医院耳鼻喉科,陕西,宝鸡,72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4近十年以来,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多采用鼻内镜下微创手术,但其手术方式较多,且不同术式之间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存在差异。
手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21例分析
胡兵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5(014)002
【摘要】近年由于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鼻腔及鼻窦真菌病的感染发病率渐呈上升趋势。
我科1999-2003年共收治上颌窦真菌病患者21例,现将诊断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217-218)
【作者】胡兵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765.42
【相关文献】
1.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10例 [J], 何新亚;伏飞达;朱晓燕
2.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28例上颌窦真菌病 [J], 李金奇;李卫红;关山越;何植洲
3.鼻内镜下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 [J], 肖志勇;林梅茹;陈瑜萍;胡顺临
4.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36例 [J], 顾苗;尤易文;周维镕;王强
5.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 [J], 杨华晖;陈健;巨亚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