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栽培技术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101.03 KB
- 文档页数:1
玉米机械化的种植技术(1)播前准备。
东北、西北地区提倡前茬秋收后、土壤冻结前做好播前准备,包括深松、灭茬、旋耕、耙地、施基肥等作业,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多功能联合作业机具进行作业,提倡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深松作业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为30~875px;深松作业时间应根据当地降雨时空分布特点选择,以便更多地纳蓄自然降水;建议每隔2~3年进行一次深松作业。
当地表紧实或明草较旺时,可利用圆盘耙、旋耕机等机具实施浅耙或浅旋,表土处理不超过200px。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区域,应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黄淮海地区小麦收获时,采用带秸秆粉碎的联合收获机,留茬高度低于500px,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然后直接使用免耕精量播种机进行玉米播种,不提倡旋耕后再播种。
西南和南方玉米产区,在播前可进行旋耕作业。
丘陵山地可采用小型微耕机具作业,平坝地区和缓坡耕地可采用中小型机具作业。
对于粘重土壤,可根据需要实施深松作业。
(2)精量播种。
适时播种是保证出苗整齐度的重要措施,当地温在8~12℃,土壤含水量14%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地应按照当地的玉米品种特性,选定合适的播量,保证亩株数符合农艺要求。
应尽量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作业要求是:单粒率≥90%,空穴率<3%,伤种率≤1.5%;播深或覆土深度根据土壤湿度而定,一般为5~200px,误差不大于25px;株距合格率≥90%;种肥应施在种子侧下方,与种子相隔5㎝以上,且肥条均匀连续;苗带直线性好,种子左右偏差不大于100px,以便于田间管理。
东北地区垄作种植行距采用1500px或1625px等行距,并逐步向1500px等行距平作种植方式发展;黄淮海地区采用1500px等行距种植方式,前茬小麦种植时应考虑对应玉米种植行距的需求,尽量不采用套种方式;西部采用宽窄行覆膜种植的地区,也应尽量统一宽窄行距。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被广泛用作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以及工业原料。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生产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播种阶段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中,播种是玉米种植的第一步。
传统的播种方法是人工播种,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
而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和准确性。
机械化播种技术主要包括玉米播种机和玉米种子处理技术。
玉米播种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成播种和施肥,大大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而玉米种子处理技术则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从而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二、田间管理阶段在田间管理阶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植保机械和施肥机械。
传统的农作物管理方式是通过人工除草和施肥,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采用机械化植保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除草和喷药的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
而施肥机械则可以根据土壤的条件和作物的需求,精确施肥,避免了浪费,并且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损害。
三、收获阶段在收获阶段,传统的玉米收割方式是人工收割,效率低下,而且容易损坏玉米。
而采用机械化收割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收割效率,减少损耗,并且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条件,选择适当的收割时间,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玉米收割机,包括玉米联合收割机、玉米剥皮机等,这些机械化收割设备可以根据农田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收割方式,提高了收割的效率和质量。
四、后期处理阶段在后期处理阶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玉米干燥机、玉米脱粒机和玉米贮存设备。
传统的后期处理方式是通过人工晾晒和脱粒,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影响后期处理的效果。
而采用机械化后期处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的干燥和脱粒的效率,并且可以避免天气对后期处理的影响。
机械化贮存设备可以保持玉米的质量和新鲜度,防止玉米发霉和虫害。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以农业机械设备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玉米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改造。
通过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耕种管理1. 土地平整和深耕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平整机、深松机等设备来实现土地平整和深耕,提高土壤肥力,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播种和定植机械化播种技术可以通过精准控制种子的数量和间距,提高播种质量,避免播种过密或过疏,从而增加产量。
机械化定植技术可以实现玉米苗的精准定植,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施肥技术可以通过喷施机、喷洒器等设备实现精准施肥,避免肥料的浪费和过量施肥。
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通过喷雾机、杀虫器等设备实现精准喷洒和杀虫,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
二、生长管理1. 定植后的除草和中耕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除草机和中耕机等设备实现对杂草的清除和土壤松弛,保持玉米生长环境的卫生和营养。
2. 生长期的追肥和打顶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追肥机和打顶机等设备实现对玉米生长期的追肥和打顶,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光线,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三、收获管理1. 机械收割机械化收割技术可以通过玉米收割机实现高效、快速、节约劳动力的收割,减少玉米籽粒的损失,提高收割效率。
2. 贮藏和加工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颖套机、烘干机等设备实现玉米的贮藏和加工,保证玉米质量的稳定和降低贮存过程中的损耗。
四、技术推广和培训为了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可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提高农民对机械化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可以利用科技平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机械化技术的展示和交流,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河南农业2023年第16期切忌半墒播种造成玉米出苗不全。
(二)精选种子及种子处理种植户要对所购买的种子进行分级挑选,去除烂粒、病粒、瘪粒、过小粒,目的是使玉米种子大小一致、新鲜饱满,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减少种传病虫害,保证玉米播种后发芽出苗快速整齐、幼苗健壮均匀。
种植户可直接购买种衣剂包衣种子,对未包衣种子要进行药剂拌种,控制苗期灰飞虱、蚜虫、粗缩病等病虫害的发生。
(三)一体化机械精密播种播种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环节,是增产玉米要实现每667 m 玉米产量600 kg 的指标,总需肥量为N 18~20 kg,P 2O 5 7.5 kg,K 2O 7.5 kg。
根据中等土壤的肥力状况,施肥量为尿素35 kg,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15 kg。
(二)施肥技术1.基肥。
基肥是将N、P 2O 5、K 2O 各含15%的三元复合肥约40 kg 在穴播或条播时随播种一次性施入。
为減少用工,种粮大户和有条件的地区,生产中采用48%缓释复合肥(26-12-10)或45%(30-8-7等类型)高氮三元复合肥40~50 kg,微肥每667 m 2可选用硫酸锌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量保留“T”字形果柄,以延长保鲜期。
早熟辣椒门椒、对椒要及时采收,以利于上部果膨大。
“锦霞红艳艳”朝天椒可鲜食,一椒两用,比普通小辣椒早熟15 d,可根据行情采收红鲜椒,也可在10 月辣椒大量转红后一次性收获。
水果玉米作鲜食,在吐丝散粉后17~23 d、籽粒饱满时即可采收嫩果穗。
(责任编辑 于海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3年第16期的关键。
在地老虎侵害玉米苗的初期,可以在地面撒施毒土、毒饵,喷施药粉和药液,可同时兼治玉米二点委夜蛾。
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虫卵和幼虫;发现为害症状,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种药剂0.5 kg 加少量水,喷拌细土125~175 kg;或用 90%敌百虫0.5 kg 热水化开,加清水5 kg,喷在炒香的油渣上拌匀,在傍晚撒施在玉米根附近,每667 m 2用毒饵4~5 kg。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农业机械化在玉米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指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的生产模式。
1. 土壤准备:利用农业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耕作、松土和翻耕,保证土壤质地松软、透气性好,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2. 播种和育苗:采用精密播种机械进行玉米的精确播种,保持种间距均匀,提高整齐度。
育苗阶段可以利用育苗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提高苗期生长质量。
3. 定植和间隔管理:利用玉米定植机械进行玉米的快速定植,保持行距和株距均匀。
利用喷灌设备进行水分和肥料的均匀施用,保证玉米生长需要的养分供应。
4. 病虫害管理:利用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定时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保证玉米生长期间的健康和安全。
如利用喷雾机械进行药剂的喷洒,提高防治效果。
5. 采收和贮存:利用玉米收获机械进行玉米的机械采收,提高采收效率和减少损失。
采收后,可以利用玉米干燥机械进行快速干燥,保证玉米的质量。
还可以利用玉米贮藏机械进行玉米的储存,延长保鲜期。
1. 提高作业效率:利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工劳动,缩短作业周期,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2. 降低生产成本:机械化作业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力和时间成本,降低人员管理费用。
3. 提高作业质量:机械化设备能够精确控制作业参数,使玉米的播种、育苗、定植等环节达到标准要求,提高作业质量。
4. 减少劳动强度:机械化作业可以减少体力劳动强度,降低工作风险,改善农民的劳动条件。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农户对机械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
机械化设备投资较大,且存在维护和更新成本,需要农户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机械化生产模式对农业耕地结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在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玉米机械化的种植技术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国早熟品种要求积温2000--2200℃。
那么玉米机械化的种植技术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玉米机械化的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玉米机械化的种植技术(1)播前准备。
东北、西北地区提倡前茬秋收后、土壤冻结前做好播前准备,包括深松、灭茬、旋耕、耙地、施基肥等作业,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多功能联合作业机具进行作业,提倡和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深松作业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为30~875px;深松作业时间应根据当地降雨时空分布特点选择,以便更多地纳蓄自然降水;建议每隔2~3年进行一次深松作业。
当地表紧实或明草较旺时,可利用圆盘耙、旋耕机等机具实施浅耙或浅旋,表土处理不超过200px。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区域,应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黄淮海地区小麦收获时,采用带秸秆粉碎的联合收获机,留茬高度低于500px,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然后直接使用免耕精量播种机进行玉米播种,不提倡旋耕后再播种。
西南和南方玉米产区,在播前可进行旋耕作业。
丘陵山地可采用小型微耕机具作业,平坝地区和缓坡耕地可采用中小型机具作业。
对于粘重土壤,可根据需要实施深松作业。
(2)精量播种。
适时播种是保证出苗整齐度的重要措施,当地温在8~12℃,土壤含水量14%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地应按照当地的玉米品种特性,选定合适的播量,保证亩株数符合农艺要求。
应尽量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作业要求是:单粒率≥90%,空穴率<3%,伤种率≤1.5%;播深或覆土深度根据土壤湿度而定,一般为5~200px,误差不大于25px;株距合格率≥90%;种肥应施在种子侧下方,与种子相隔5㎝以上,且肥条均匀连续;苗带直线性好,种子左右偏差不大于100px,以便于田间管理。
东北地区垄作种植行距采用1500px或1625px等行距,并逐步向1500px等行距平作种植方式发展;黄淮海地区采用1500px等行距种植方式,前茬小麦种植时应考虑对应玉米种植行距的需求,尽量不采用套种方式;西部采用宽窄行覆膜种植的地区,也应尽量统一宽窄行距。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8.027玉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近年来,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较之以往大幅度增加,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收益。
为此,可将机械化栽培技术合理运用到玉米种植的全过程当中,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基础上,降低种植成本。
借此下面就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展开浅谈。
一、玉米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在玉米播种前,要对种植地进行翻耕整地,以此来改善土壤性质,为玉米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为加快耕整地的速度,提高作业效率,可对机械化技术合理应用。
1、联合整地联合整地使翻、耕、起垄三道工序有机结合到一起,在缩短整地时间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了整地效率,作业成本随之降低。
采用联合整地技术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有助于各种元素的提升,能够为玉米种子发芽提供所需的营养及微量元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由于联合整地对操作条件的要求较高,所以要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以此来确保联合整地的作业质量,避免机械设备在整地过程中受损,而影响整地效率。
联合整地的作业要点如下:(1)选择适宜的地块联合整地要在适宜的地块上开展,要求作业地块具备如下条件:面积在3300m2以上,垄长不低于50m,垄间距在60±10cm 左右,垄直径在2cm以内,垄内大粒径石块的数量不宜过多,整体坡度应不超过6°。
(2)整地条件对于机械化整地而言,其作业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田间作物高度的影响,为确保整地质量,要求作物的高度在20cm以内,尽可能保持在15cm左右。
为避免土壤的肥力在整地过程中下降,并使土壤的有机质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应当每年使用秸秆还田1次。
需要注意的是,秸秆还田时,要控制好还田量,避免过多,破坏土壤本身的结构,对玉米种子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进而造成减产。
(3)作业期的选择机械联合整地应当挑选作物根茬容易切碎的时期开展,玉米留茬为绿色的时期,是机械联合整地最为适宜的作业期,该时期多出现在秋季,此时作物内部的水分较多,整地难度相对较低。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全球前列。
在中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非常庞大,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则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种植、收割、加工等方面介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一、机械化种植技术1. 玉米种植机玉米种植机是目前种植玉米的主要机械化设备,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整地、施肥、定植等作业。
玉米种植机的种植效率高,能有效地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
同时,玉米种植机还能根据不同的土壤质地和作物种植要求,对种植深度、行距、株距等参数进行调节,适应性强。
2. 灌溉设备玉米生长需要水分,为了保证种植地的水分供给,玉米种植中还需要使用灌溉设备。
灌溉设备有喷灌、滴灌、挖槽灌等多种形式,其中,喷灌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喷灌可以提高作物生长的适宜性、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病害虫害等。
3. 农药喷洒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农药防治,这就需要使用农药喷洒机。
农药喷洒机可以精确喷洒和投放农药,使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不浪费、不污染环境。
同时,农药喷洒机还能通过调节参数,将药液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使药液均匀、快速地覆盖到作物的表面,从而达到高效防治的目的。
玉米收割机是机械化收割玉米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在成熟期将玉米棵条整齐地割断,然后将棵条输送到后部,并通过振动、清选等装置把玉米棒和玉米粒分离出来。
玉米收割机的收割效率高,能够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收割效率和质量。
同时,由于玉米收割机采用了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能够对收割机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工作场合的需要。
2. 玉米干架玉米干架是一种专用于玉米干燥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强制排风和加热来将温度和湿度达到适合玉米储存的要求。
玉米干架能够大幅度减少玉米开裂、变色、霉变等问题,并能够延长玉米的贮存期,提高粮食品质。
在玉米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玉米粒进行破碎,从而得到玉米粉。
玉米破碎机是一种专用于破碎玉米粒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干燥的玉米粒破碎成粉,以备后续的加工使用。
玉米栽培的机械化生产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被广泛种植,并在食品、饲料、工业原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存在着人工劳动密集、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农业机械化生产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将介绍玉米栽培的机械化生产,包括机械化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一、机械化种植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是人工手工播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而机械化种植可以大大提高种植效率和质量。
机械化种植主要是通过播种机来完成,播种机可以实现精准定量播种,而且操作简单,减轻了劳动强度。
还可以通过无人机播种技术进行玉米的机械化种植,利用无人机可以实现大面积的快速播种,提高了播种效率。
机械化种植不仅提高了播种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种植成本,提高了玉米的生产效益。
二、机械化施肥传统的施肥方式是通过人工手工施肥,不仅施肥不均匀而且浪费施肥原料。
而机械化施肥可以提高施肥效率,减少施肥原料的浪费。
机械化施肥主要是通过施肥机来完成,施肥机可以实现精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来调节施肥量,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
还可以通过喷雾灌溉系统来进行玉米的机械化施肥,喷雾灌溉系统可以实现精准定量施肥,降低了施肥的成本,提高了施肥的效率。
机械化施肥不仅提高了施肥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施肥成本,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三、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式是通过人工喷药来进行,不仅施药不均匀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而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防治效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通过喷药机来完成,喷药机可以实现精准喷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和作物需求来调节喷药量,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还可以通过光热烟熏器来进行玉米的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光热烟熏器可以对作物进行高温烟熏,杀死病虫害,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不仅提高了防治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环境,提高了作物的品质。
四、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生产可以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出在6一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
那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一)确定施播方案确定施播方案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确定播种工艺:采取垄作。
(1)主推大小垄休耕轮作:大垄80厘米,小垄40厘米。
第一年种植在40厘米的小垄上,隔年种植在80厘米的大垄上,(增大行距,缩小株距,亩保苗数不变);(2)匀垄种植:即一米一带传统种植法。
2、确定施播方法和亩播种量:施播方法有精播、少播两种。
精播要求每穴一粒种子,空穴率不>1%,亩播量1.1——1.5公斤;少播每穴2±1粒种子,空穴率不>2%,亩播量2——3公斤。
3、确定亩施肥量、深度;采用一次性深施肥,施肥深度在8厘米——10厘米之间,要施在种子的侧下方,与种子的隔离带保证6厘米左右。
亩施肥量根据土质和玉米品种而定,一般亩配方施肥40公斤左右,可少施或不施口肥,不进行追肥。
整地时可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左右。
4、确定垄距、株距;采用大小垄休耕轮作时,播行垄距40厘米,株距22厘米——25厘米;亩保苗4400~4800株:采用一米一带普通方式种植时,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亩保苗4400株左右;播深一般为2.5厘米——5厘米。
5、确定覆膜方式:覆膜方式有两种:即全覆膜、半覆膜;要视情况进行确定。
全铺膜幅宽120㎝,半铺膜幅宽90㎝。
6、确定播种方式:膜上播种、膜下播种。
膜上播种是先铺膜,后播种。
种子采用鸭子嘴式播种器在膜上打孔,播入土中。
这种作业方式优点是可一次完成作业全过程,不用或很少用人工放膜,节省劳动力,需注意的是膜上播种孔需盖实,防止跑墒。
膜下播种是先播种后铺膜,种子播在膜下,出苗后再人工破孔放苗。
这种方法能提高铺膜质量,增温保墒效果好,出苗较整齐,但放苗费工,遇高温或放苗不及时会发生烫苗,此种方法宜于适期早播,提温保墒。
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玉米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作为一种重要的作物,玉米的机械化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玉米的机械化种植技术及其优势和发展现状。
一、玉米的机械化种植技术1.1 土地准备和肥料施用玉米的机械化种植首先需要进行土地准备和肥料施用工作。
在土地准备方面,传统的方法是靠人力和畜力进行。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可以采用多种机械设备进行土地的翻耕、平整和松散。
另外,为了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还需要进行肥料的施用工作。
在机械化种植中,一般采取精准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类型、质地和肥力状况等因素,通过合理的描述施肥程序进行施肥,以便达到最佳的肥力水平。
1.2 玉米种植玉米种植是机械化种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传统种植中,种植玉米需要农民手工进行,这一过程十分繁琐。
而机械化种植中,可以使用玉米种植机完成大面积的玉米种植工作。
玉米种植机可以实现一次完成耕地、施肥、播种和覆盖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效率。
此外,种植机还可以采用GPS技术进行作业线路设计,保证行进路线的准确性和精度。
1.3 灌溉和除草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因此在机械化种植中需要进行灌溉和除草工作。
传统的灌溉和除草需要靠人力和畜力完成,这一过程非常费时费力。
而机械化种植中,可以使用各种灌溉和除草设备来完成这些工作。
例如,可以使用滴灌或喷灌系统进行灌溉,使用机械除草机进行除草,这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劳动力的使用。
二、机械化种植的优势机械化种植与传统手工种植相比,具有很多优势。
2.1 提高效率机械化种植可以实现多种作业的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
例如,使用玉米种植机可以一次完成耕地、施肥、播种和覆盖等工作,而传统手工作业需要一步一步分开投入,既费时间又费力。
2.2 减少人力成本机械化种植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
因为机械化种植相比传统手工作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明显减少。
2.3 提高精度和质量机械化种植可以大幅提高种植的准确性和精度,减少误差,提高玉米生长的质量。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的生产也逐渐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播种阶段在玉米的播种阶段,机械化技术主要体现在播种机的应用上。
传统的手工播种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容易出现播种不均匀的情况。
而利用播种机进行播种,不仅能够保证播种的均匀性,还能够提高播种的效率。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播种机有单粒播种机和整粒播种机,它们能够根据土壤的情况和种植密度进行精准的播种,大大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田间管理阶段在玉米的田间管理阶段,机械化技术主要体现在施肥、浇水、除草等方面。
传统的施肥、浇水和除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
而利用施肥机、喷灌机、除草机等机械设备进行田间管理,既能够减少劳动力投入,又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利用喷灌机进行浇水,可以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要,精确地控制水分的供给,有效地避免了过湿或者干旱的情况。
而利用除草机进行除草,不仅可以减少对玉米的竞争,还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三、收获阶段在玉米的收获阶段,机械化技术主要体现在玉米收获机的应用上。
传统的玉米收获方式是人工手工收割,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收获效率低,容易造成玉米的损坏和浪费。
而利用玉米收获机进行收获,不仅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还能够提高收获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玉米收获机主要有割台收获机和摘穗收获机,它们能够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适时的收获,保证了玉米的完整性和质量。
玉米收获机还能够将玉米穗和秸秆进行有效的分离,减少了后续的加工工作,提高了玉米的整体产量和质量。
四、加工与储存阶段在玉米的加工与储存阶段,机械化技术主要体现在玉米脱粒机、玉米破碎机、玉米干燥机、玉米仓储设备等方面。
玉米栽培的机械化生产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玉米栽培的机械化生产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机械化栽培能够提高劳动效率,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从土地准备、播种、施肥、灌溉、收获等方面介绍玉米机械化生产。
一、土地准备土地准备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第一步。
机械化土地准备包括犁耕、耕土、平整、施肥等环节。
1、犁耕:玉米机械化犁耕主要采用旋耕机、反转犁、挂耙补偿犁等机械设备进行施耕。
这些机械设备工作效率高、作业效果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
3、平整:玉米机械化平整主要采用滚压机、平地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平整。
这些机械设备可以对土地进行较为精细的平整,为后续的播种、管理、收获等环节提供了有利条件。
4、施肥:玉米机械化施肥主要采用施肥机、喷雾器等机械设备进行施肥。
这些机械设备能够将肥料均匀地喷洒在土地上,有效地提高土地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二、播种播种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机械化播种包括播种前的准备、选种、制种、播种等环节。
1、播种前的准备: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播前作业,主要包括土地归耕、松土、施肥等。
这些作业可以帮助玉米更好的生长发育。
2、选种:机械化播种要选用优质的玉米种子,经过科学的筛选和测试,保证其生长发育性能的良好,提高玉米产量。
3、制种:机械化制种要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保证玉米种子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还要注意保存种子的湿度、温度等条件。
4、播种:玉米机械化播种主要采用播种机、插秧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播种。
这些机械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将种子插入土壤,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施肥四、灌溉玉米机械化灌溉主要采用滴灌、喷灌、微灌等机械设备进行操作。
这些机械设备能够准确、及时地为玉米提供所需的水量和养分,同时还可以节约水源,节约生产成本。
五、收获玉米机械化收获主要采用联合收割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操作。
联合收割机能够自动地完成玉米收割、脱粒、运输等一系列操作,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对提高我国玉米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种植、收割、运输、加工等方面。
一、种植技术1. 种田前的土地准备用拖拉机或耕牛耕犁深耕,调整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埋深残留物质。
种子投入前可使用农用机械进行土地整平和覆土。
2. 播种使用自走式播种机或拖拉机挂车播种机自动化完成播种过程。
播种机可根据不同作物种类和轮距自动调整种植距离和深度。
3. 种植后的管理使用玉米专用的机械化管理工具,如自走式除草和施肥机器人、灌溉机器人、病虫害监测机器人等,对玉米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
二、收割技术1. 机械收割使用玉米专用的收割机进行收割,将梗和穗分离。
如拖挂玉米收割机、自走式玉米收割机等。
2. 收割后处理使用玉米专用的机械化处理工具,如玉米粉碎机、清选机、筛选机和包装机,对玉米进行处理和贮存。
三、运输技术1. 玉米输送使用玉米输送机对玉米进行输送和储存。
玉米输送机按照输送距离和输送高度的不同,分为升降式输送机和斜式输送机。
2. 运输车辆使用行驶平稳、载重能力强的车辆进行玉米运输。
如卡车、拖车、自卸车等。
四、加工技术1. 烘干使用烘干机对新收玉米进行烘干处理,去除多余水分,防止玉米霉变。
2. 粉碎使用玉米粉碎机或玉米磨粉机对干燥的玉米进行粉碎,得到玉米粉,作为主要产品。
3. 其他加工玉米加工的其他工艺过程包括筛选、清洗、去皮、分离、发酵、蒸煮、浸泡等加工过程。
这些加工过程可根据产品类型和采用加工技术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机械化加工工具完成。
玉米优质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1、65~70厘米标准垄栽培技术模式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65~70厘米标准垄精量等距合理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2、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110厘米大垄双行栽培、垄上行距40厘米、垄间行距70厘米精量等株行距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3、通透密植栽培技术模式(1)130或140厘米大垄通透密植栽培模式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130或140厘米大垄双行栽培(把原65厘米或70厘米的两条标准垄合成一条大垄)、垄上行距40厘米、垄间行距90或100厘米精量等株行距通透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2)二比空通透密植栽培模式选用熟期适宜耐密抗逆良种、大型机械深松(浅翻、耙茬)少免耕结合轮耕整地、标准垄上种两垄玉米空一垄精量等株距通透密植播种、配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病虫草鼠害、精细田间管理、适期机械化收获。
二、配套技术1、品种选择及种子要求(1)品种选择依据市场需求、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等,在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选用通过国家或黑龙江省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出苗到成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200℃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严格杜绝越区种植。
第一积温带上限:先玉335、翔玉998(高淀粉)、龙单81、东农256、龙单90(机收籽粒)第一积温带:嫩单19、京农科728(高淀粉)、先玉696、敦玉213(高淀粉)、龙单96(高淀粉)第二积温带:东农264、龙单86(高淀粉)、富尔116、龙单83 、吉农大935第三积温带:东农254(高淀粉)、德美亚3号、合玉27、益农玉12、龙育10(高淀粉)第四积温带:德美亚1号、益农玉14、东农257、CS5101、佳禾18(2)种子要求应执行GB 4404.1标准。
玉米栽培的机械化生产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民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玉米的栽培也逐渐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下面是关于玉米栽培的机械化生产的2000字中的部分内容。
一、机械化耕作机械化耕作是玉米栽培的第一步,主要包括犁地、耙地、整地等作业。
过去,农民主要依靠手工劳动进行耕作,效率低下,劳力成本高。
随着农机装备的普及和发展,现在种植玉米可以使用拖拉机、翻耕机、旋耕机等农机进行耕作作业,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二、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播种是玉米栽培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播种的均匀性和密度非常重要。
传统的播种方式是手工播种,工作量大,易产生种子浪费和重叠播种等问题。
而现在,农机可以实现玉米的精确定量播种,大大提高了播种的效果。
现在种植玉米一般采用的是精量播种机,通过机械的方式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田地上,保证了玉米的生长和开花顺利进行。
三、机械化施肥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施肥来提供养分,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
传统的施肥方式是手工施肥,工作量大且容易造成施肥不均匀的问题。
而现在,农机可以实现玉米的机械化施肥。
现在种植玉米一般采用的是喷雾式施肥机,通过喷雾将肥料均匀地喷洒在玉米的根部,提高施肥的效果,避免了施肥不均匀的问题。
五、机械化收割玉米成熟后需要进行收割,以保证玉米粒的完整性和质量。
过去,农民主要依靠手工劳动进行收割,工作量大,劳力成本高。
现在可以使用玉米收割机来进行机械化收割,提高了收割的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
玉米栽培的机械化生产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还提高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玉米的机械化生产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玉米栽培的机械化生产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劳动和资金投入。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农业机械化在玉米的种植和收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玉米栽培的机械化生产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耕种和播种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耕种和播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耕种方式是手工或动物拉耕,效率低下且耗时耗力。
而现代农业机械化使得耕种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
旋耕机、插秧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的耕种和播种效率。
旋耕机能够对土壤进行深度和均匀翻耕,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插秧机能够自动将玉米苗插入土壤中,保证了苗期生长的整齐度和一致性;播种机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播种深度和密度,保证玉米的良好萌发和生长。
二、田间管理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田间管理措施,如施肥、除草、灌溉等。
传统的施肥方式是人工撒施,存在着施肥不均匀、浪费肥料等问题。
而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了施肥的精准度和效率。
施肥机可以根据土壤的养分需求和作物的生长状况,精确计量和喷洒肥料,保证了肥料的充分利用和作物的良好生长;除草机和灌溉机则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投入,提高了除草和灌溉的效率,保证了玉米生长期间的正常需求。
三、病虫害防治在玉米的生长期中,病虫害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或化学药剂的喷洒,存在着施药不均匀、浪费药剂等问题。
而农业机械化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喷药机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高度和密度,精确计量和喷洒农药,减少了药剂的浪费和污染;而无人机喷洒技术更是可以实现对大面积玉米田的精准喷洒,提高了防治效果和节约了人力成本。
四、收获和加工玉米的收获和加工是玉米栽培的最后一个环节。
传统的玉米收获方式是人工收割,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
而现代农业机械化则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的收获效率。
玉米收割机可以自动收割、脱粒、去壳和输送玉米,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力的投入,提高了收获效率;而玉米加工机械也可以对玉米进行磨碎、压榨、干燥等工序,生产出玉米粉、玉米油、玉米花等多种加工产品,提高了玉米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探究玉米是一种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而全程机械化种植已经成为玉米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全程机械化种植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力成本,加快施肥、灌溉和收获的速度,提高玉米种植的生产效率。
那么,如何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呢?本文将从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和收获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土壤准备玉米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土壤深厚、肥沃、透气性好以及排水性好。
在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中,土壤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进行耕翻地块,将田地的深厚度达到20-30厘米,确保玉米的根系生长得到充分。
然后需要进行平整,确保整个地块的土壤表面平整,避免在播种和收获的过程中出现障碍。
而在土壤准备的过程中,如果是大面积的玉米种植,可以使用旋耕机、犁耕机等大型机械进行耕作,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二、播种在土壤准备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播种的环节。
全程机械化种植中,播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
传统的玉米播种方式是人工播种,效率低下且不均匀,而全程机械化种植则可以利用精准播种机械进行播种,不但能够保证播种的深度和密度,还可以节省大量人工成本。
在播种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GPS定位技术,确保玉米种子的均匀播种,提高玉米的出苗率。
三、施肥玉米生长期对养分需求较大,而施肥是保证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全程机械化种植中,可以利用自动施肥器具进行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求,精确控制施肥的时间和量,保证玉米养分供给的充足性和及时性。
也可以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施肥的精准定位,避免养分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传统的玉米种植中,病虫害防治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而且效果不稳定;而在全程机械化种植中,可以利用喷雾机等农业机械进行病虫害防治,不但可以精确控制药剂的喷雾时间和剂量,还可以避免对人员的伤害,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