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图技术与原理简单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48
数字测图技术简介与实用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测图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将实物转化为数字形式,为我们提供便利和信息支持。
本文将对数字测图技术进行简介,并介绍一些实用方法。
一、数字测图技术简介数字测图技术是一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实物或场景进行数字化记录和绘制的方法。
在数字测图的过程中,常见的技术手段包括激光测距、影像测量、全站仪、三维扫描等。
1.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技术是通过测量光线的传播时间或光束的反射来测量距离的方法。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并可在计算机中生成相应的数字模型。
激光测距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测量、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
2.影像测量技术影像测量技术利用摄影测量仪等设备对场景进行拍摄,并通过图像处理和测量技术来获取物体的尺寸和三维信息。
该技术具有非接触、高效快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理测绘、土地调查等领域。
3.全站仪技术全站仪是一种综合了测距、测角、数据处理等功能的测量设备。
它可以通过三角测量原理测定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实现对场地或建筑物的三维测量。
全站仪技术常用于工程测绘、地形测量等领域。
4.三维扫描技术三维扫描技术是利用激光、光栅或电磁波等设备对实物进行扫描,获取真实物体的三维坐标和形状信息。
这种技术可以高精度地获取物体的表面形状,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建模、CG制作等领域。
二、数字测图技术的实用方法除了了解数字测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我们还需要了解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实际测绘工作。
1.地形测量数字测图技术在地形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激光测距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形的高程信息,并利用影像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地物的分布和形状。
这些数据可以为土地规划、道路设计等提供支持。
2.建筑测量数字测图技术在建筑测量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全站仪等设备可以快速获取建筑物的尺寸和平面坐标,而三维扫描技术可以获取建筑物立面和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
这些数据在施工过程中的定位和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简述数字化测图关键词:数字化测图、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摄影侧量与遥感数字测图、原图数字化成图。
摘要: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摄影侧量与遥感数字测图、原图数字化成图等测绘技术,获得供地理信息系统(GIS)使用的地形信息数据资源的“4D”产品。
数字化测图的实质是将图形模拟量(地面模型)转换为数字,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的过程就是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后由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地形图,并且能够由电子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恢复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图形。
数字化测图包括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摄影测量与遥感数字测图、原图数字化成图等。
数字化测图的成果以计算机文件的形式通过磁盘、光盘等存储,将地面信息通过数字信息储存形成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栅格图(DRG)。
一、数字化测图基本原理首先通过航片数据采集、原图数字化、野外地面数据采集生成定位信息和绘图信息(其中野外地面数据采集需要绘制草图);把定位信息和绘图信息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生成地物模型和地貌模型;通过对地物模型和地貌模型(野外地面数据采集参照绘制的草图)进行屏幕编辑生成绘图文件,对绘图文件进行存盘或输出地形图。
二、数字化测图的方法(一)、摄影测量与遥感数字测图利用航天摇感技术缩短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的更新周期,如利用卫星正射影像图完成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或更新;利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大比例尺航测数字化成图,能大大缩短作业的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成图方法:采用先内业数字化采集后外业调绘,再由内业数据编辑成图的作业流程,高程注记点采用航内测图高程。
工程流程如下:航空摄影、像控点联测、电算加密、航内测图、外业调绘与补测、数字化建库、成果验收。
航空摄影:1、航摄依据:航摄仪、象幅、焦距、航摄比例尺,地形图范围、测区相对航高、太阳高度角、阴影、飞行方向等项要求。
2、飞行质量的要求:航向重叠、旁向重叠、象片倾斜角、旋偏角、同一航线上相邻象片的航高差,利用GPS定位导航。
测绘技术中的数字化测图方法及操作技巧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数字化测图方法逐渐成为测绘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数字化测图的概念、常见的数字化测图方法和操作技巧。
一、数字化测图的概念数字化测图是指将实地测量得到的数据通过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处理与表达的过程。
传统的手绘测图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易于出错等问题,而数字化测图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数字化测图的方法1. 手绘扫描法手绘扫描法是将手绘的图纸通过扫描仪转化为数字图像,然后通过特定软件进行后期处理和编辑。
这种方法适用于手绘比较简单、不需要进行大规模修改的测图任务。
2. 自动化测绘仪法自动化测绘仪是一种可以自动捕捉地面要素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的设备。
它具有高效、精准等特点,能够将实地测量的数据直接转化成数字图像,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的测图任务。
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法GNSS定位法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信息对地面空间点进行测量和定位。
通过GNSS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直接转化为数字图像,并进行后期编辑。
4. 激光扫描法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数字测绘方法,它利用激光束扫描地面物体,通过测量物体与仪器的距离和角度来获取地面要素的坐标信息。
激光扫描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测绘、建筑和城市规划等领域。
三、数字化测图的操作技巧1. 数据准备在进行数字化测图前,需要对实地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准备。
这包括对数据的格式、坐标系和精度等进行统一,并进行必要的数据筛选和清理。
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数字化测图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利用专业的测绘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配准、纠正和拼接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的过滤、平滑和插值等操作。
3. 图形编辑在数字化测图过程中,图形的编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可以利用图形编辑软件对测绘得到的数据进行编辑、修改和更新。
可以添加要素标注、符号和线型等,以及对地图的颜色、填充、图例等进行设计和调整。
数字化测图总结(一)作业原理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数据光盘等)。
数字化作业流程图如下:本次在实习中测图采用的方法为地面数字测图,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字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
(二)测绘软件在本次作业中采用南方CASS7.0软件进行内业处理. 南方CASS7.0是基于AUTO CAD平台开发的,AUTO CAD的所有功能它都可以用,而AUTO CAD则是世界上大家所共认的绘图平台,其编辑功能是有目共睹的,它均提供三种作业方式:电子平板方式、原图数字化方式及内外业一体化。
在CAD的基础上,开发了许多功能,如量算定点、图形复制、绘制多功能复合线等。
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地籍表格绘制与图纸管理等功能。
(三)作业简介野外数字化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利用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测站架设自动跟踪式全站仪,选择日本拓普康(Topcon)测量仪器。
2.4.2 作业过程我们在测图中也采用外业草图+室内交互编缉来完成测图工作。
我们在测绘过程中共分3个地形测绘小组,每个小组3—4人不等,一人观测并在全站仪上作记录并编码,两人跑尺并内业绘图。
在点号的编码方式中,我们一个测区一个编码的方式。
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1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
当在外业完成各点的编号(编码)后,回到室内就可以把传输到计算机的各点在计算机屏幕上以展绘编码的方式出来,再根据跑尺人员自己所走过的线路,辅以这些点号编码,则可比较方便地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或者通过编制编码引导文件,实现自动连线。
当完成这项工作后,再把这些图拿到实地对照,量取实地没有测到的各种数据,再在计算机上进行交互编缉,从而得最终的地形图。
(四)司尺要点采用以上方法,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第一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是一种通过数字化设备对实际物体进行测量和记录的技术,它在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方法对于提高测绘精度、简化测量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数字测图的原理和常用方法进行介绍。
一、数字测图的原理。
数字测图的原理是利用数字化设备对实际物体进行采集和记录,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生成数字化的地图或图像。
数字测图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个环节。
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数字测图的第一步,主要通过全站仪、GPS定位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实际物体进行测量和采集。
采集到的数据包括坐标、高程、角度等信息,这些数据是数字测图的基础。
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数字测图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数据编辑、数据配准、数据融合等步骤。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消除误差、提高精度,最终得到准确的数字化地图或图像。
3. 数据输出。
数据输出是数字测图的最后一步,通过打印、输出文件等方式将处理好的数字化地图或图像呈现出来,以便后续的应用和分析。
二、数字测图的方法。
数字测图的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法、GPS定位法、激光测距法等多种技术手段,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1. 全站仪测量法。
全站仪是一种综合了测角、测距、测高等功能的测量仪器,通过全站仪对地物进行测量,可以得到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信息。
全站仪测量法在工程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GPS定位法。
GPS定位法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地物进行定位和测量的方法,通过GPS定位仪可以实现对地物位置的快速准确测量,适用于大范围地物的测量和监测。
3. 激光测距法。
激光测距法是利用激光测距仪对地物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通过激光测距仪可以实现对地物距离的快速高精度测量,适用于复杂地形和难以接近的地物测量。
以上介绍了数字测图的原理和常用方法,数字测图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希望本文能对数字测图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有所帮助。
数字化测绘技术原理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进行测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它的主要原理是将地球表面的实际地理信息通过测量、观测和采集等手段,转化为数字化的数据,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生成各种地图和空间数据。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和观测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第一步是进行测量和观测。
这包括地面测量、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多种手段。
通过这些手段获取的数据可以反映出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如地形、地貌、地物等。
2.数据采集和处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第二步是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这包括数据的输入、编辑、转换、校正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可以将测量和观测得到的数据转化为数字化的数据,并进行各种处理和分析。
3.地图制图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第三步是进行地图制图。
这包括地图的设计、绘制、编辑、输出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可以将数字化的数据转化为各种地图和空间数据,如地形图、地籍图、城市规划图等。
4.空间数据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第四步是进行空间数据分析。
这包括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统计、建模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可以对数字化的数据进行各种分析和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应用、城市规划等。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大提高测绘数据的精度和效率,同时也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和分析。
它已经成为现代测绘技术的主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地理信息、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
总之,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测绘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将地球表面的实际地理信息通过测量、观测和采集等手段,转化为数字化的数据,并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生成各种地图和空间数据。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字测图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测绘和绘图的方法,它可以高效地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
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为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为各行各业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数据资源。
本文将介绍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数字测图的原理。
数字测图是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表达的一种测绘方法。
数字测图的原理主要包括地面控制点的获取、影像数据的获取、数字化处理和数据融合等环节。
其中,地面控制点的获取是数字测图的基础,它通过GPS等定位技术获取地面点的坐标信息;影像数据的获取则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面的影像数据,包括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数字化处理则是将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影像的配准、地物的提取等;数据融合则是将不同来源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融合,形成完整的数字地图数据。
二、数字测图的方法。
数字测图的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影像获取、GPS定位、数字化处理和数据融合等环节。
首先,遥感影像获取是数字测图的基础,它通过卫星、航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面的影像数据;GPS定位则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地面点的坐标信息;数字化处理则是将获取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影像的配准、地物的提取等;数据融合则是将不同来源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融合,形成完整的数字地图数据。
三、数字测图的意义和作用。
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为地图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它不仅可以高效地获取地理空间信息,还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为各行各业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数据资源。
数字测图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数字测图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测绘和绘图的方法,它通过遥感技术、GPS定位等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表达。
数字化测图原理
数字化测图原理是利用数字化测图技术将实际地物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转化为数字数据的过程。
具体而言,数字化测图分为多个步骤,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编辑和数据输出等。
首先是数据采集阶段。
通过使用一系列的测量仪器和设备,例如全站仪、GPS定位系统等,对实地地物进行测量和观测。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地物的三维坐标、形状、高程等属性,并将测量结果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
接下来是数据处理阶段。
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和筛选,以消除误差和噪声等影响因素。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数据滤波、数据平差和数据配准等处理操作,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然后是数据编辑阶段。
在此阶段,利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绘图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正。
这包括添加、删除或修改地物的属性和几何信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最后是数据输出阶段。
编辑完成后的数据可以输出为各种格式的产品,如数字地图、CAD文件、GIS图层等。
这些输出产
品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导航系统等。
总之,数字化测图原理通过将实际地物的属性和几何信息转化
为数字数据,实现了对地理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这一过程为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