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
- 格式:ppt
- 大小:910.50 KB
- 文档页数:131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是三个重要的思潮,分别代表了19世纪欧洲思想史上的不同潮流。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三个思潮,并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德国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探讨的是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问题,其特点是突出思辨的性质,注重哲学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解释。
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观点是“自由”和“理性”,它们被视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指导原则,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和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
德国古典哲学对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提出了对理性和自由的追求。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思考理性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自由的实践来达到理性的发展。
其次,德国古典哲学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德国古典哲学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其强调科学方法的运用,为后来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此外,德国古典哲学也对政治和社会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现代政治哲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英国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思潮。
典型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探讨的是生产、分配和交换的问题,特别关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市场价格形成的机制。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张个体的私有产权和自由竞争,认为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自由市场理论和劳动价值论等思想,对后来的经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强调了分工与市场的关系。
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可以扩大市场”理论,为现代工业化进程的推动提供了理论支撑。
此外,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也对政治理论和社会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自由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七章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德国哲学,开始于康德,包括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整个欧洲哲学的总结,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几乎囊括了整个欧洲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把前人的思想成果包容为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
从而使德国古典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前言: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特征1、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德国古典哲学概括和总结了欧洲全部哲学发展的成果,处于一种理论综合阶段。
德国哲学从不同方面概括了哲学发展的历史。
①康德哲学:主要是总结和概括了怀疑主义、调和主义、折衷主义、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等思想材料。
②费希特和谢林哲学:分别继承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材料。
③黑格尔哲学:总结了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历史发展,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
④费尔巴哈哲学:则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17—18世纪以来的唯物主义学说。
2、从德国哲学的研究对象看,它主要研究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哲学对象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①古代哲学:重点研究客体(自然界),即本体论;②近代哲学:重点研究主体(社会中的人),即认识论;③现代哲学:研究主、客体的关系,即辩证法。
可见,这种变化反映了哲学的进步和认识的深化,康德先研究了这一问题,但认为二者是分裂的,没有同一性;费希特和谢林分别在主、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黑格尔进一步达到了辩证统一;最后,费尔巴哈又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解决了二者的关系。
3、从德国哲学发展自身看,它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有神论的精神哲学向无神论的人本主义哲学过渡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首先表现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哲学,它们具有二重性:既害怕革命有向往革命,既反封建有和封建制度相妥协,表现为唯心论和辩证法的结合。
在这一阶段,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成果是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黑格尔把这种思想发展到最高峰。
尽管德国古典哲学以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人本主义为结束语,但他抛弃了辩证法造成了哲学的贫乏。
德国古典哲学名词解释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从公元前 4 世纪到公元 1 世纪德国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包括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人的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是康德的哲学体系。
康德认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是通过感知世界来获得的,并且我们的感知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康德提出了“先验理性”和“经验理性”两个概念,认为我们的理性可以对世界进行推理和分类,但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理性直接感知世界。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另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他认为,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是“绝对精神”,即人类的精神的本质。
他认为,人类的精神是无限发展的,并通过“绝对精神”来推动世界的发展。
尼采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最后一位重要哲学家。
他提出了“上帝已死”的概念,认为现代人已经失去了对上帝的信仰。
他认为,人类应该摆脱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追求自我实现。
德国古典哲学对后世的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也对全球哲学和思想产生了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容
德国古典哲学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德国形成和发展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包括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
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
在认识论方面,德国古典哲学主张人类认识的本质在于主观性和自觉性,人类通过自身的观察、思考和理性的判断来认识世界。
康德提出了“先验认识”和“后验认识”的区分,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必须建立在先验概念的基础之上。
黑格尔则强调了“辩证法”的方法,认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矛盾和矛盾的统一的过程。
在形而上学方面,德国古典哲学主张存在的本质在于“绝对精神”,认为世界是由绝对精神所构成的统一体系。
黑格尔在他的《精神现象学》中进一步提出了“世界精神”的概念,并认为它是一切存在的本源。
在伦理学方面,德国古典哲学主张伦理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由意志和道德意识。
康德提出了“绝对道德律”和“人类理性”的概念,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应该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尼采则强调了“超人”和“意志的力量”的概念,认为人应该超越传统道德的束缚,追求自己的意志和力量。
总的来说,德国古典哲学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方法论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哲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流派之一。
- 1 -。
第九章德国古典哲学第一节康德1:哥白尼式的革命困境:经验论:关于事实的知识建立在感性基础上,这类知识只能是或然的。
唯理论:理性所固有的观念仅与自身相关,与外在事物没有任何关系。
近代哲学的严重问题:在启蒙主义的基本精神内部发生了矛盾一一理性与自由之间的冲突。
即当把科学理性贯彻到人类知识所有领域之中时,自由、人本身的价值尊严都成问题。
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同意经验论一一一切知识必须来源于经验赞同唯理论一一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
哥白尼式的革命:对象符合知识(即主体固有的认知形式在经验之先并作为经验的条件而存在于我们头脑之中,使知识具有先天性或普遍必然性。
)事物的两个方面:1、通过主体的认识形式所认识的事物一一显像(自然科学)(可能)2、未经认识形式限制因而在认识之外的事物自身、物自体(形而上学)(不可能)后果:导致形而上学企图超越自然限制把握宇宙本质规律的理想破灭,不可知论。
人的两重性:(有限的理性存在):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服从于普遍必然的法则,没有自由;(1)另一方面,人是人自身,有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一面。
(2)即(1)通过主体先天的形式来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2)通过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一一根本精神。
批判哲学批判:对理性之认识能力的“分析”,目的是最终确定形而上学的命运。
康德批判哲学的意图: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的来源分析确立一种衡量知识是否是科学知识的一般标准,然后用这个标准衡量形而上学,看它有没有资格被称为科学。
2:理论理性判断:分析判断:在它之中的判断诗词原本蕴含于主词之中,具有普遍必然性,因并没增加新内容,并不是知识。
综合判断:实词是后来通过我们的经验加在主词之上的。
(真正的知识)先天综合判断一一科学知识后天综合判断知识:质料,通过后天的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内容形式,主体的认知能力(先天的)一一科学知识的来源(先验哲学)一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
(超验哲学)一一超出认识形式之外的形而上学对象,不可知的领域。
德国古典哲学术语德国古典哲学是指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由伊因斯坦纳、尼采、马克斯韦伯、海德格尔等著名哲学家发起的。
德国古典哲学以客观现实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科学技术等理论为基础,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涵盖范围很广,主要有以下一些:客观实在论:它主张认识论和实践论应该根据客观实在来推理;形而上学:它主张意识和实践的本质在于一种以上的形而上学性质;唯心主义:它认为意识是最终的现实,物质世界是意识的产物;经验主义:它认为认识论本质是经验主义,只有通过直接体验才能获得的客观真理;科学技术:它认为科学技术是有效的工具,可以用来加深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在学习德国古典哲学时,要先了解上述术语,并将它们与其他术语进行比较,以达到更好地理解这种哲学思潮的目的。
例如,将客观实在论和形而上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各自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尤其是前者倾向于客观认识,而后者倾向于以形而上学的角度探索实践。
同样,将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前者强调意识,而后者强调客观现实。
科学技术则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
此外,在深入研究德国古典哲学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其他术语,如哲学、方法论、解释学等,来辅助理解德国古典哲学术语。
比如,哲学概念有助于理解德国古典哲学家关于客观实在论、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经验主义和科学技术的认识;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德国古典哲学家关于认识和实践的思考方式;而解释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德国古典哲学家关于人文主义思想的看法。
总之,德国古典哲学术语包括客观实在论、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科学技术等,它们是德国古典哲学思潮在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发展出来的核心概念,要想更好地理解这种哲学思潮,需要将这些术语与其他术语进行比较,或者利用哲学、方法论和解释学来加深理解。
德国古典哲学词典导言德国古典哲学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德国兴起的一股哲学思潮,以其严谨的思维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篇词典将向您介绍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思想家和他们的重要观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
康德(Immanuel Kant)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提出了“先验认识”和“经验认识”的区分,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具有先验的结构。
他还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人的自由意志,主张人应该根据道义准则行动。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另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巨著《精神现象学》中。
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理性的逐渐实现过程,通过矛盾的冲突和对立的统一,人类社会逐步进步。
他的“辩证法”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尼采的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重要的批判和反思。
他批判了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并提出了“超人”和“永恒回归”的概念。
尼采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主张超越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追求个体的真实自我。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叔本华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悲观主义者,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
叔本华认为,人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生活充满苦难和痛苦。
他主张通过超越个体意志的追求来获得解脱和幸福。
总结德国古典哲学是一段思想繁荣的时期,它塑造了欧洲哲学的发展轨迹。
康德、黑格尔、尼采和叔本华等思想家的观点各具特色,但共同的特点是对人的自由和道德的关注。
他们的思想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行动的指导,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注:以上内容仅为德国古典哲学词典的简要介绍,欲了解更多信息,可参考相关学术著作。
德国古典哲学特点
德国古典哲学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哲学的重要阶段,是欧洲哲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它以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为代表,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理性的地位:德国古典哲学强调理性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探索,人们可以获得真理和智慧。
康德提出了“批判哲学”的理念,强调人们通过批判性思维去认识世界和自己。
2.追求绝对真理:受启蒙运动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家们追求绝对真理的追求。
他们认为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可以找到普遍和必然的真理。
费希特认为真理是绝对的,黑格尔则认为真理是绝对精神的表现。
3.辩证法的运用:德国古典哲学强调辩证法的运用,认为世界是由矛盾和对立统一的。
黑格尔在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辩证逻辑”,强调对立面的统一和矛盾的发展。
4.关注历史和文化: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费希特提出了“世界历史”的概念,强调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他们认为历史和文化对人类的思维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5.倡导人的自由和尊严: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倡导人的自由和尊严。
他们认为人是自由的主体,具有自主决定的能力。
康德提出了“道德自律”的概念,强调人应该根据道德法则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德国古典哲学对后来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强调理性、追求真理、运用辩证法、关注历史和文化,以及倡导人的自由和尊严的思想,对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德国古典哲学是欧洲哲学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其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德国古典哲学由于德国政治经济落后,资产阶级软弱无力,进步思想基本上是在书斋里发展的。
其主要成就之一是古典哲学。
所谓古典哲学是指自康德以来到19世纪上半期的思辨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发源地。
社会政治现实是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一个基本关注的领域。
他们的基本倾向是自由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哥尼斯堡大学教授伊曼努尔·康德。
他的主要著作是分别阐述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他推翻了形而上学的独断论,构建了一个先验唯心主义体系。
他区分了客观世界(“物自体”)和人的感觉表象,认为前者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是超验的、不可知的,后者才是知识的泉源。
他认为,人先验地具有一套认识形式(如因果关系),因而能够把感觉表象整理成知识。
康德突出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被后人誉为在哲学上实现了一次哥白尼革命。
康德深受启蒙学者、尤其是卢梭的影响,提出“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著名论点。
但是他又认为,国家是社会生活的形式,人民对于国家最高统治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反抗的权利。
他强调道德自律,认为历史的进步取决于道德的完善。
康德以后,德国古典哲学经过费希特和谢林,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多年在大学任教。
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他的最大贡献是他所阐发的以巨大历史感作为基础的内容丰富的辩证法。
在欧洲哲学史上,他第一个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看作一个过程,认为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改造和发展中,并试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但是,他的整个体系是唯心主义的。
他把人的活动归结为精神活动,把整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归结为绝对精神的异化和复归。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空想主义是西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和代表性思想。
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涌现,并影响着并塑造着西方世界的思想理论和现实政治经济生活。
本文将对这三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和比较,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德国古典哲学1. 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德国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
这一时期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与德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有着密切的通联。
2. 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对自由、理性、人性和历史的思考,德国古典哲学认为人类的理性和自由是决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人的理性和自由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
德国古典哲学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理性自由的实现和展现的过程。
3. 德国古典哲学对现代世界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对现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德国和欧洲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现代西方哲学的面貌。
二、英国政治经济学1. 英国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英国政治经济学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英国兴起的一种政治经济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这一思潮的兴起与英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发展有着密切的通联。
2. 英国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英国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包括对劳动价值论、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思考,英国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自由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
3. 英国政治经济学对现代世界的影响英国政治经济学对现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英国和欧洲政治经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西方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的面貌。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指的是18世纪和19世纪德国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思潮和学派,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包括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人。
德国古典哲学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涉及到伦理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领域。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在英国兴起的一系列经济学家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人。
他们对经济发展、贸易、劳动力市场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观点,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是19世纪早期出现的社会主义思潮之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关注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代表人物包括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人。
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社会改革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模型,但缺乏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以上三个领域的思想都对后来的学术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为现代哲学奠定了基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空想社会主义则为后来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些思想启示。
这些思想在当今世界依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2004年10月25日第八章德国古典哲学第一节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历史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
二、德国古典哲学家们面临的问题:1、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论方面的争论陷入僵局;2、科学理性与自由发生冲突;3、形而上学名存实亡的时候。
形而上学——古典哲学的核心部门,它要解决的是宇宙万物统一的基础、本质和根据的问题,因而被人们看做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三、德国哲学显著的特征:思辨性,辩证性,体系性。
四、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成就:是系统创立了辩证法理论,即作为发展理论的理性辩证法。
他们把辩证法自觉地应用于各个知识领域,表述了认识、精神文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尽管这种辩证法还不是客观的辩证法,但这种辩证思想又恰好提供了由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转移)。
第二节康德的哲学思想康德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正是以启蒙主义为主导精神的近代哲学陷入困境之时。
康德批判地继承了启蒙主义的基本精神,并且将启蒙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康德哲学被誉为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通常被人们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哲学上的革命意味着哲学方向的转变,而康德的确扭转了哲学的方向。
一、康德哲学的问题:康德所面临的哲学问题其实也就是德国古典哲学所面临的问题,这就是理性、自由和形而上学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形而上学问题,这个问题贯穿了他的全部哲学思考。
(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论方面的争论陷入僵局;科学理性与自由发生冲突;形而上学名存实亡的时候。
)二、哥白尼式的革命(一)认识论问题的矛盾: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与唯理论。
他一方面同意经验论的原则——一切知识都必须来源于经验,另一方面亦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对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须性只能是先天的。
2004年10月25日第八章德国古典哲学第一节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历史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
二、德国古典哲学家们面临的问题:1、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论方面的争论陷入僵局;2、科学理性与自由发生冲突;3、形而上学名存实亡的时候。
形而上学——古典哲学的核心部门,它要解决的是宇宙万物统一的基础、本质和根据的问题,因而被人们看做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三、德国哲学显著的特征:思辨性,辩证性,体系性。
四、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成就:是系统创立了辩证法理论,即作为发展理论的理性辩证法。
他们把辩证法自觉地应用于各个知识领域,表述了认识、精神文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尽管这种辩证法还不是客观的辩证法,但这种辩证思想又恰好提供了由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转移)。
第二节康德的哲学思想康德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正是以启蒙主义为主导精神的近代哲学陷入困境之时。
康德批判地继承了启蒙主义的基本精神,并且将启蒙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康德哲学被誉为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通常被人们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哲学上的革命意味着哲学方向的转变,而康德的确扭转了哲学的方向。
一、康德哲学的问题:康德所面临的哲学问题其实也就是德国古典哲学所面临的问题,这就是理性、自由和形而上学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形而上学问题,这个问题贯穿了他的全部哲学思考。
(经验论与唯理论在认识论方面的争论陷入僵局;科学理性与自由发生冲突;形而上学名存实亡的时候。
)二、哥白尼式的革命(一)认识论问题的矛盾: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与唯理论。
他一方面同意经验论的原则——一切知识都必须来源于经验,另一方面亦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对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须性只能是先天的。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至19世纪德国思想界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以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思想家为代表,深刻影响了欧洲哲学史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其丰富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探讨而闻名于世。
康德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他提出的批判哲学思想,强调人类的认识能力和主体性,指出认识的先验条件是我们能理解世界的基础。
通过康德的批判哲学,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的问题,并深入思考人类认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另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主张通过“辩证法”来理解世界的发展和进化。
黑格尔认为,人类的精神通过历史的发展趋势不断实现自我意识和自由,他的哲学体系包含了逻辑学、美学、宗教哲学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尼采则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另类存在。
他对西方传统价值观和宗教观念提出了挑战,主张超人哲学和永劫回归。
尼采对道德、宗教和文化进行了深刻批判,他的思想激发了后世众多哲学家的思考。
德国古典哲学以其理性、辩证、批判的精神贯穿始终,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思想家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引领人们不断探索人类认知和存在的本质。
德国古典哲学的光芒在时代的长河中闪耀,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
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台上的主角是德国古典哲学。
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
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德国哲学从I.康德、J.G.费希特、F.W.J.谢林、G.W.F.黑格尔到L.费尔巴哈哲学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产生过程和基本特点德国古典哲学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特条件下产生的。
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它的辩证法,反映了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引起的急剧的社会变化,但也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它的理论往往具有抽象的、思辨的形式。
德国古典哲学广泛吸收了以前哲学家们的思想成果,对它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以R.笛卡尔和B.斯宾诺莎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学派、17~18世纪英法经验主义学派和启蒙运动学派、德国莱布尼茨-沃尔夫学派和以G.E.莱辛为首的启蒙运动学派。
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在总结前人哲学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一些新的重大哲学问题,把哲学思维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但是,德国古典哲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康德是二元论者,费希特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另有一种意见认为费希特后来已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谢林和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则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然而德国古典哲学又有其内在的首尾一贯的发展规律,康德开始了德国哲学的革命,经过费希特和谢林的努力,最后由黑格尔集德国唯心主义之大成,完成了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德国形成的资产阶级哲学体系。
这里所用“古典”上字,并非古代之意,而有典范之义。
就是说,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的经典哲学。
它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软弱的资产阶级要求变革又害怕革命,在强大封建势力面前表示屈服这种精神状态的产物。
因此,从它的创始人康德开始,虽认为人世间存在一个客观世界,但又说这个世界是不可认识的,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为宗教信仰留下地盘;在黑格尔的发展阶段,虽认为世界是发展的,并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中的许多辩证方法。
但又用绝对精神来解释世界的发展,以具有革命意义的思想方法得出了保守的政治结论;在费尔巴哈的完成阶段,虽对宗教和唯心主义提出批判,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可认识的,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又不愿称作唯物主义者,而以人本主义者自居。
所以说,德国的古典哲学是一种包括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内的、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保守性的两面哲学。
德国的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就是上述的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
大学毕业后,做过一一段时间的家庭教师,后在哥尼斯堡大学任讲师、教授。
康德的一生是在书斋着述和课堂讲授中度过的。
所以,德国着名诗人海涅说他的生活史是难以记述的,因为他“既没有生活,又没有历史”。
但是,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却很大。
如果以1770年他提升教授那一年划一界线,在这之前他的主要成就在自然科学方面。
他在天文学史上提出了着名的星云说,把天体看成是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过程。
恩格斯说,康德的这个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
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
”1770年以后他的主要成就在哲学方面。
他在这方面的主要着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康德的基本哲学观点是承认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客观世界,即“自在之物”;但这个“自在之物”是人的认识能力所不能达到的“彼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