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1)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9
“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一)培养文明礼仪习惯什么是礼仪,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而且外塑个人形象,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二)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也就是指在学习上主动而不是被动、自觉而不是盲目、自立而不是依赖,让孩子在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三)培养阅读思考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二、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习惯;三、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习惯;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实践,增强语感的习惯;五、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六、培养学生阅读时圈画批注的习惯;七、培养学生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四)培养勤于写作习惯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重在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
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出学生的写作、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要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良好习惯;再次要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
最后,要养成多阅读、勤思考、多练习的习惯。
(五)培养强身健体习惯强身健体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长期坚持参与体育活动,无论是对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对人意志力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小学学生的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虽然精力充沛,但身体素质与成年人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中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课的主要目的并非训练某项具体体育技能,而是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以为学生树立一生坚持锻炼、终身锻炼的正确价值观,养成终身锻炼,强身健体的好习惯。
(六)培养讲究卫生习惯讲究卫生是一个孩子在涉世之初就要养成的好习惯。
小学生养成教育习惯——八大习惯一、热爱劳动习惯积极主动做值日;自己整理房间;帮父母做扫地、刷碗、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二、勤俭节约的习惯(环保节能)(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6)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7)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8)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9)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三、文明礼仪习惯(1)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2)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3)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4)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5)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6)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7)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8)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9)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10)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四、遵规守纪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臵就座。
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小学三年级学生应养成的八大行为习惯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不仅是知识学习的深化期,也是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期。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更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应重点培养的八大行为习惯:1.规律作息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固定的起床、睡觉、吃饭和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精力。
合理安排看电视、玩游戏等娱乐时间,避免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和休息。
通过坚持规律的作息,逐渐培养健康的生物钟,使身体自然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节奏。
2.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与学生一起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鼓励学生主动预习新课内容,复习旧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整洁个人物品指导学生定期整理书包、书桌和卧室,确保物品摆放有序,易于寻找。
教会学生如何分类收纳物品,如书籍、文具、衣物等,培养条理性和组织能力。
养成每天检查个人物品是否整洁的习惯,培养自我管理和责任感。
4.礼貌待人接物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讲话,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避免打断或嘲笑他人。
在公共场合注意言行举止,不大声喧哗,不随地乱扔垃圾,展现良好的社会公德。
5.独立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在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尝试自己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立即寻求答案。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促进思维碰撞和相互学习。
6.按时完成作业指导学生制定作业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作业按时完成。
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及时订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教育学生认识到拖延的危害,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7.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上保持专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即使回答错误也要给予鼓励和支持。
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
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
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或鞠躬礼。
3、每天佩戴红领巾、胸卡、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6、不带禁带物品。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5、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书写要工整、规范。
6、写完作业至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可收拾,要让家长检查、自己改正,严肃、虚心、认真、负责。
三、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1、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做到“快、静、齐”。
3、排队上操、升国旗,上下学的路队要整齐有序。
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挤时间以各种方式锻炼,坚持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
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
保持个人卫生。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教室和卫生区的环境卫生。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每天利用午读时间读书,并且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二十分钟,多读书,读好书,与图书交朋友。
2、读书时,勤做笔记,注意积累材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按时借阅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
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1、在家里,帮家长收拾饭桌、扫地、抹桌凳,择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
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
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或鞠躬礼。
3、每天佩戴红领巾、胸卡、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6、不带禁带物品。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5、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书写要工整、规范。
6、写完作业至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可收拾,要让家长检查、自己改正,严肃、虚心、认真、负责。
三、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1、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做到“快、静、齐”。
3、排队上操、升国旗,上下学的路队要整齐有序。
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挤时间以各种方式锻炼,坚持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
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
保持个人卫生。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教室和卫生区的环境卫生。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每天利用午读时间读书,并且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二十分钟,多读书,读好书,与图书交朋友。
2、读书时,勤做笔记,注意积累材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按时借阅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
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1、在家里,帮家长收拾饭桌、扫地、抹桌凳,择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培养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一)学习习惯的养成1.预习习惯的养成。
2.认真听课、记笔记习惯的养成。
3.认真完成作业习惯的养成。
4.记日记或周记习惯的养成。
5.广泛阅读书籍习惯的养成。
6.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安全习惯的养成1.自我保护习惯的养成。
2.财、物管理习惯的养成。
3. 不打架斗殴习惯的养成。
4.安全交通出行习惯的养成。
5.遵守交通规则,不到规定年龄不骑摩托等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的习惯的养成。
6.不抽烟、不喝酒习惯的养成。
7.不沉溺于玩各种影响学习的游戏习惯的养成。
8.在校期间不用手机习惯的养成。
(三)卫生习惯的养成1.爱护校园、教室、环境、宿舍卫生习惯的养成。
2.勤洗澡、勤换衣服习惯的养成。
3.勤洗衣服、被子习惯的养成。
4.不随地吐痰习惯的养成。
5.不喝生水习惯的养成。
6.不吃垃圾食品、过期食物习惯的养成。
(四)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1.见到老师问声好习惯的养成。
2.孝顺父母习惯的养成。
3.团结同学习惯的养成。
4.待人接物有礼貌习惯的养成。
5.不说脏话习惯的养成。
6.仪容仪表整洁素雅习惯的养成。
(五)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1.不刻意追求穿名牌服装习惯的养成。
2.节约粮食习惯的养成。
3.节约用水习惯的养成。
4.节约用电习惯的养成。
5.节约用钱习惯的养成。
6.节约用书、用纸习惯的养成。
(六)劳动习惯的养成1.勤做家务习惯的养成。
2.洗衣服、叠被子习惯的养成。
3.认真做好在校值日习惯的养成。
4.自己动手做简单的学具习惯的养成。
(七)健体习惯的养成1.上好体育课习惯的养成。
2.积极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养成。
3.做好两操习惯的养成。
4.坚持自主每天锻炼习惯的养成。
(八)有理想、有目标习惯的养成1.做学习计划习惯的养成(学期、学年计划)。
2.用理想指引前进方向习惯的养成。
3.有目标(短期、长期目标)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八大良好习惯
1. 吃东西之前洗手,不挑食;嘴里有食物,不说话;爱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2. 选择软毛牙刷,牙刷柄保持平衡;左右来回慢慢刷,由内向外刷,从上往
下刷,里外都要刷干净;对着镜子好好刷牙。
3. 定期修剪指甲;使用安全的指甲剪,保持指甲干净。
4. 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久;与电视屏幕保持一定的距离;只观看优秀的节目,
不模仿危险动作。
5. 使用手帕擦汗;打喷嚏要用手帕遮掩;及时更换干净的手帕;自己洗手
帕。
6. 上完厕所,记得冲水;大小便后要洗手。
7. 保管好自己的钥匙和物品;不丢三落四。
8. 把钱存起来,不乱买零食,不乱买玩具;表达爱心,关怀弱势人群。
小学生八大行为习惯工程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立业和做人的必要前提。
在中小学生中实施行为习惯工程,不仅是有效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优化学校管理的内在要求。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认真抓好八大行为习惯。
(1)文明礼仪习惯。
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讲文明就是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
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等。
懂礼貌就是与人为善,尊重他人,经常使用礼貌用语,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等(2)诚实守信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优良品德。
把讲诚信、负责任、担道义等行为,变成为学生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
(3)勤学善思习惯。
教育学生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要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4)尊敬师长习惯。
百善孝为先,尊重师长、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育学生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
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妹。
(5)卫生行为习惯。
教育学生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等。
(6)勤劳节俭习惯。
教育学生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
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7)合作交流习惯。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能养成自觉与人友好相处、帮助他人、共同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8)遵规守纪习惯。
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实践社会公德规范。
要求学生守法守规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等。
学校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演练,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遵守交通法规,遵守公共秩序,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培养学生(孩子)的八个学习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目前的学习,而且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1、主动学习的习惯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能立刻进入状态,能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能有意识地将自已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提前预习的习惯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差距,还能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学习的方法。
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3、及时复习的习惯及时复习用的时间少,能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是节约时间、提高学习的重要策略。
4、专心听课的习惯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而且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
因此学生上课要情绪饱满,精力集中,专心听课,认真学习。
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全神贯注地听课,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
5、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上课或辅导学生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对学生的提问哪怕非常简单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鼓励学生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请教,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6、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
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还要注意,课堂笔记一定要简略,要突出重点。
如果记的内容过多,占用了思考的时间,反而会降低课堂的学习效率。
7、经常阅读的习惯家长和学校要及时抓住学生有阅读愿望的时期,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并放在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
八大习惯养成教育细则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养成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促进学生会身心和谐发展,特制定本细则。
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
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见到师长要问“老师好”。
3、每天佩戴学生证,穿校服,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他人,不给别人起绰号。
6、不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危险品。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5、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
三、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1、按时上两操,升国旗,做到“快、静、齐”。
2、排队上操,抬头挺胸,步伐有力,整齐有序。
3、举办“体育节”,坚持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保持个人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教室和卫生区的环境卫生。
3、认真打扫教室、宿舍卫生,保持干净整洁。
4、及时清洗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每天利用两饭时间时间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与图书交朋友。
2、读书时,做好笔记,积累材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按时借阅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
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1、在家里,帮家长收拾饭桌、扫地、抹桌凳,择菜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服从组长分配,与其他组员合作,共同完成清扫教室、卫生区的任务。
3、自己清洗衣服,收拾床铺,整理学习用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在家里不任性,自己的行动应事前告诉家长,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长打招呼。
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方案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评估细则表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评估得分表篇二: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
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
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或鞠躬礼。
3、每天佩戴红领巾、胸卡、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6、不带禁带物品。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5、认真完成老师布臵的各种作业、书写要工整、规范。
6、写完作业至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可收拾,要让家长检查、自己改正,严肃、虚心、认真、负责。
三、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1、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做到“快、静、齐”。
3、排队上操、升国旗,上下学的路队要整齐有序。
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挤时间以各种方式锻炼,坚持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
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
保持个人卫生。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教室和卫生区的环境卫生。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每天利用午读时间读书,并且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二十分钟,多读书,读好书,与图书交朋友。
八大习惯养成教育儿歌
(一)文明歌
轻声慢步过走廊放学路队快静齐穿戴整洁有讲究说话文明懂礼貌红领巾要胸前飘少先队员乐陶陶文明学生我能行校园文明有我行
(二)学习歌
读书写字要规范认真预习抢在先自主学习我能行小组合作我也行做题审题是关键独立思考有主见培养学习好习惯遵此教诲益终身
(三)读书歌
每天读书半小时成长册上留足迹学会阅读和思考习作水平准提高早读午读和暮读快乐童年我阅读
(四)健康歌
阳光体育伴我行健康体魄我能行走好路、站好队做好操、跑好步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
(五)卫生歌
今天我当值日生班级就是我当家用过东西归原处环境整洁想大家
随地吐痰不应该乱扔垃圾更不行快快改掉坏习惯四好少年飘满园
(六)劳动歌
小小少年爱劳动自己事情自己做穿衣叠被理书桌房间整洁心欢乐小小少年爱劳动家务事儿学着做洗碗扫地擦饭桌爸妈开心我也乐
(七)秩序歌
上下楼梯靠右走不系鞋带不弯腰不推不搡看仔细遇到问题不乱挤
珍爱生命守秩序
(八)生活歌
孝敬父母懂感恩
不攀比不浪费
会自理求上进
孝心爱心感恩心生活习惯也养成八大习惯为中心快乐成长请放心。
八种习惯:1.举止文明;2.遵守秩序;3.按时起居;4.锻炼身体;5.勤俭节约;6.讲究卫生;7.热爱劳动;8. 主动学习。
1礼仪是人类文明的表征,是社会进步的尺度。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礼仪,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从而使人类脱离了纯粹的自然状态。
可以说,只有人类才有礼仪,礼仪修养是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
在社会生活中,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规范,融洽人际关系,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人生旅途中的一门必修课。
一个人举止动作实际上时教养、风度和魅力的体现。
小学生个人行为举止的表现反映了他所受的教育情况,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其的影响。
那么我们小学生在行为举止上应该要做到哪些呢?一、重视自我形象服饰是个人仪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审美情趣的雅俗。
作为小学生,应该穿着整洁、大方,符合学生的身份,能体现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活力,彰显少年儿童的风采。
二、重视言谈举止语言礼仪与一般语言不同在于它不能使用侵犯他人的攻击性语言,而是通过文明、礼貌的语言建立起情感沟通的纽带。
使用轻松、诙谐、幽默、赞美的语言营造自然、愉快、亲切和舒畅的氛围,从而加强交流、增近友谊。
所以我们在说话时要做到音量适中、语调柔和、语速正常、吐字清晰、态度诚恳。
三、重视与人沟通和同学、老师之间,无论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都应该及时与他们沟通,以求得理解和支持。
一个又良好沟通能力的人肯定能得到大家的赞许和钦佩。
四、重视教育培养个人礼仪的形成是一个人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
作为小学生,我们不断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在学习中内化自己的素质,真正在各个行为举止上表现大方,有气度。
具体文明行为礼仪有:1.上学或放学路上遇到熟人我们主动打招呼。
进校门时,衣服穿戴整齐,红领巾佩戴整齐。
骑车的同学到校门口时要下车推车进入学校,下午放学时也要推车有秩序的出校门。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1)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
(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
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
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
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或鞠躬礼。
3、每天佩戴红领巾、胸卡、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6、不带禁带物品。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5、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书写要工整、规范。
6、写完作业至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可收拾,要让家长检查、自己改正,严肃、虚心、认真、负责。
三、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1、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做到“快、静、齐”。
3、排队上操、升国旗,上下学的路队要整齐有序。
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挤时间以各种方式锻炼,坚持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
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
保持个人卫生。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教室和卫生区的环境卫生。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每天利用午读时间读书,并且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二十分钟,多读书,读好书,与图书交朋友。
2、读书时,勤做笔记,注意积累材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按时借阅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
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1、在家里,帮家长收拾饭桌、扫地、抹桌凳,择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学四年级学生应养成的八大行为习惯小学四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不仅是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还能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应重点培养的八大行为习惯:1.良好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每天放学后花一定时间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并提前预习第二天的课程,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在课堂上保持专注,积极参与讨论,不随意打断老师或同学发言,认真记录重要知识点。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课堂要点,帮助加深记忆和理解。
2.日常卫生习惯保持衣物整洁,勤洗手,勤剪指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疾病。
爱护教室和校园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积极参与班级和校园的清洁活动。
均衡饮食,少吃零食,多喝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3.时间管理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日常活动安排,明确目标和时间节点。
教会学生区分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优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避免拖延,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4.礼貌待人接物对待老师、同学和家长都要有礼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学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耐心倾听他人讲话,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5.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不抄袭,不依赖他人。
完成作业后自我检查,及时订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遇到难题时,先尝试自己解决,无法解决时再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6.阅读习惯培养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包括故事书、科普书、历史书等,拓宽知识面。
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如睡前阅读半小时,让阅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与家人或同学分享阅读心得,提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7.参与家务劳动让学生参与家庭日常事务,如整理房间、洗碗、扫地等,培养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在劳动中学会与家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家庭凝聚力。
通过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劳动。
篇一: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方案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评估细则表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评估得分表篇二:小学生“八大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
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
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或鞠躬礼。
3、每天佩戴红领巾、胸卡、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6、不带禁带物品。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5、认真完成老师布臵的各种作业、书写要工整、规范。
6、写完作业至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可收拾,要让家长检查、自己改正,严肃、虚心、认真、负责。
三、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1、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做到“快、静、齐”。
3、排队上操、升国旗,上下学的路队要整齐有序。
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挤时间以各种方式锻炼,坚持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
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
保持个人卫生。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教室和卫生区的环境卫生。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1、每天利用午读时间读书,并且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二十分钟,多读书,读好书,与图书交朋友。
2、读书时,勤做笔记,注意积累材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按时借阅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