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培训班课件(资产、资源)共33页
- 格式:ppt
- 大小:520.50 KB
- 文档页数:33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一)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度1、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民委员会依法所拥有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主要包括:(1)村集体所有的建筑物、道路、农业机械、机电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经济林木、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
(2)村集体兴办的企业或者兼并的企业资产。
(3)村集体向企业投资入股,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股权和增值的资产权益。
(4)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个人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
(5)村集体所有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
(6)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其它资产。
2、农村集体资产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区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核发证书。
3、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4、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要有专人管理,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及时登记实物保管帐,并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5、村集体在建工程项目,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招标实施并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帐务处理。
6、村集体可通过承包、租赁、出让、兼并、股份经营等形式,促进集体资产所有权及资源使用权合理流转,实现保值增值。
7、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租赁、出让,经村“两委”会议研究,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进入乡(镇)招投标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交易,并依法签订承包、租赁等合同。
(二)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1、农村集体资源是指一切可被村民委员会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
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荒山、荒地、水利、水面等。
2、村集体所有的林木、荒山、荒地、水利、水面等经营方式的确定,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采取公开招投标交易等形式有偿转让其经营使用权。
“三资”托管服务中心职则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多发领域,抓住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就抓住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行“三资”托管服务代理制,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通过健全“三资”规范运作机制,能够科学、合理地规范农村各项经济事务管理,有助于铲除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土壤,起到预防腐败的关键作用。
二、指导思想推行农村集体“三资”托管服务代理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公开、为民、务实原则,切实尊重和维护农民群众民主权利。
三、组织形式建立“三资”托管服务中心,对村集体“三资”实行受托代理服务。
各村与乡镇“三资”托管服务中心签订托管代理协议,乡镇托管服务中心设立统一的银行帐户,对农村集体“三资”实行统一管理。
各村设立廉政监督员,成立村务监督小组,对村集体“三资”的使用、经营、管理进行监督。
要选拔政治思想过硬,熟悉农村财务的人员从事托管服务中心工作,做到人员、经费到位,办公场地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监管有力。
四、方法步骤(一)完善代理程序,签订托管协议。
坚持“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原则。
各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三资”托管服务的决定,由村两委提出委托代理申请,乡镇“三资”托管服务中心同意受托代理服务,双方签订托管协议。
(二)清产核资,建立“三资”台帐。
各村在乡镇“三资”托管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对本村范围内“三资”进行全面普查。
普查底数要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有举报或不实的,由镇“三资”托管服务中心与村廉政监督员、村务监督小组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