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生物-新洲三中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调节》训练题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65.61 KB
- 文档页数:5
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 二 生 物 基 础 训 练 题生命活动的调节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以下哪一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 )A .M 长得比N 长B .N 长得比M 长C .M 弯向一侧而N 不弯曲D .N 弯向一侧而M 不弯曲 2.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
这一现象说明( )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③④⑤3.如右图所示,在快速旋转的轮子边缘放置四粒萌发种子,请判断其根、茎的生长方向将是( )A .根向外,茎向圆心B .根向圆心,茎向外C .根、茎均向外D .根、茎均向圆心 4.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下图。
这个实验能够证实( )A .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B .“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C .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D .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5.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 .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 .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6.如图所示,如果茎a 侧生长素在B 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 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A .在OA 段范围内B .在BC 段范围内C .在BD 段范围内D .在BA 段范围内7.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
高二寒假作业(生物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假设下图中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c>a=b>d B.a=c>b=d C.c>a>b>d D.a>c>d>b2.甲、乙、丙及NAA等四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模式如下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B.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C.农民最终收获的草莓与生长素和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4.菠菜属于雌雄异株的植物。
菠菜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部合成,赤霉素主要由叶合成。
两种激素保持一定的比例时,自然界中雌雄株出现的比例相同。
实验表明,当去掉部分根系,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当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会分化为雌株。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与菠菜的性别分化无关B.植物的生命活动只受两种激素的共同调节C.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在菠菜的性别分化上表现为协同作用D.造成菠菜性别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等分为n组,其中一组浸入清水中,其他组分别浸入不同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溶液中。
浸泡24 h后同时取出,分别转入不同的烧杯中进行水培,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插条生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A代表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目变化曲线,B代表浸入清水中的插条生根数目。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插条生根C.c浓度的NAA溶液对插条生根无影响D.实验说明NAA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不正确的是()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②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生长,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的作用相反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一定相同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④7.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然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了两次,结果如下图。
高二生物暑期作业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属于植物向性运动( )A 、风吹草动B 、含羞草在叶受震合拢C 、痒痒树被碰时颤抖D 、幼嫩的向日葵花盘随太阳转动2、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 .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有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 .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3、将一株正在萌发的玉米转移到黑暗的地方,结果玉米胚芽鞘( )A 、弯曲生长B 、先直立生长,后弯曲生长C 、直立生长不弯曲D 、不生长也不弯曲4、将燕麦胚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中间插入一云母片,把琼脂块分成均等的两部分,如右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的含量是( )A 、左右相等B 、左多右少C 、左少右多D 、左右均无5、植物顶芽和的生长素可以向生长素的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
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
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D .渗透作用6、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可获得无籽果实,其果实细胞的染色体目是( )A 、0B 、NC 、2ND 、4N7、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8、分析以下1、2、3、4图中的燕麦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弯曲方向,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生长素浓度A.直立生长、向左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B.不生长、向右弯曲、向右弯曲、向右弯曲C.不生长、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右弯曲D.直立生长、向左弯曲、向左弯曲、向左弯曲9、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10、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他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A、杨树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 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11、桃花的雌蕊经过受粉。
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将燕麦胚芽甲(顶端套上锡箔小帽)和乙(尖端下部套上锡箔)均置于单侧光下,一段时间后甲直立生长,乙弯向光源生长。
这一结果可以说明()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D.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2、如下图所示,燕麦实验中,实验组用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而对照组用没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的作用是()A.琼脂会产生生长素B.排除琼脂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C.琼脂会促进细胞产生生长素D.利用琼脂凝固的原理3、观察向光弯曲生长的植物苗,可发现()A.向光一侧细胞生长得快B.向光一侧细胞分裂得慢C.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得快D.背光一侧细胞分裂得慢4、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保持每5分钟匀速转一周),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5、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A.吲哚乙酸B.丙酮酸C.草酰乙酸D.蛋白质6、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生长素的作用()A.促进生长B.促进果实发育C.抑制生长D.促进细胞分裂7、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有正、负两方面影响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D.无籽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促进作用是完全一致的B.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和脱落酸的作用两者是互相对抗的C.植物激素作用的特点之一是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D.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对抗生长素的作用9、欲获得番茄无籽果实,可用()A.低浓度的2,4—D处理B.高浓度的2,4—D处理C.高浓度的赤霉素处理D.低浓度的脱落酸处理10、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主要是由于()A.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不起作用B.生长素类似物能够强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C.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D.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11、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如右图所示。
高二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1.下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C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A激素是赤霉素,它能促进果实发育B.B激素是生长素,它能促进果实发育C.C激素是乙烯,它能促进果实发育D.这三种激素可以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幼苗的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如图表示某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激素A和激素B由幼根、幼苗等部位合成,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应该为赤霉素和生长素;由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A为赤霉素、B为生长素;生长素浓度较低时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浓度较高时能促进乙烯的合成,因此丙为乙烯。
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AB正确;C激素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由分析可以知道这三种激素可以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幼苗的生长,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一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地生长。
如图是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每条曲线表示一个器官。
其中表示茎的近地侧的点应为【答案】C【解析】将根平放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反而生长慢,对应图中A 点;同样由于重力的作用,茎的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但是由于茎适宜的生长素浓度高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反而快,对应图中C点,远地一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对应图中D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两重性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3.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
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③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④传出神经元、传人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如图所示,细胞Ⅰ分泌的物质M与细胞Ⅱ表面的受体N结合,①中肝糖原不是受体,④中传出神经元不能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传入神经元。
高三第一轮复习练习题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共50分)1、植物的向重力实验中观察根向重力性生长时,胚根应放置的位置为()A、垂直向下B、垂直向上C、水平放置D、ABC都是2、下列能说明甲状腺激素三方面功能的实验是()A、手术摘除幼年狗的甲状腺B、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C、切除蝌蚪的甲状腺D、用含有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养蝌蚪3、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由于气温低而皮肤血管收缩B、由于气温高而出汗C、在强光下瞳孔缩小D、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5、下列四组中,都因内分泌活动不正常而引起疾病的是()A. 呆小症和肢端肥大症B.糖尿病和佝偻病C.坏血病和侏儒症D. 巨人症和夜盲症6、下列各项中皆属于动物的后天性行为的是()A.印随、鸟类迁徙、搔扒反射B.趋化性、人吃杨梅流唾液、条件反射C.小鸡仿母扒食、印随、推理判断D.模仿、蜘蛛织网、条件反射7、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熟睡的人被蚊虫叮咬会动一动,这不属于反射活动B、若要抑制腋芽的生长,需在打顶后的伤口上施以生长素类似物C、无籽西瓜的形成过程与生长素无关D、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迅速且作用范围广8、右图中曲线Ⅲ表示茎伸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A. ⅣB. ⅤC.Ⅰ D. Ⅱ9、孔雀开屏、青蛙夜晚在水边发出求偶的鸣叫,与上述行为调节直接有关的物质是()A、雄性激素B、雌性激素C、促性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0、将一块离体肌肉置于无氧环境中,给予连续电刺激直至不能收缩。
要使该肌肉尽快恢复收缩能力,应加入()A.O2B.葡萄糖C.ATP D.N211、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1。
高二生物必修三随堂练习: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1.将燕麦幼苗甲、乙分别种植在单侧见光的暗盒内,并在甲苗顶端套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甲苗直立生长,而乙苗则弯向光源生长。
此实验说明(A)植物的尖端是感光部位(B)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C)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2.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A)向左弯曲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前方弯曲生长(D)直立生长不弯曲3.植物茎弯向光源生长中, 光的作用是(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C)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D)改变生长素的分布状况4.植物茎产生向光性的原因主要是(A)背光侧生长素较多,细胞生长快(B)向光侧生长素较多,细胞生长慢(C)背光侧生长素较少,细胞生长慢(D)向光侧生长素较少,细胞生长快5.在一个切去尖端后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这一现象说明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6.右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部分。
培养一段时间后, 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弯曲,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向左弯曲7.水平放置的幼苗,经过一段时间根向下弯曲生长,其原因是①重力作用,背离地面一侧生长素分布少②光线作用,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分布多③根对生长素反应敏感④根对生长素反应不敏感(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8.扦插时选择带有一定数目的芽的枝条容易成活。
其原因是(A)芽能合成生长素(B)这种枝条是活的 (C)芽的细胞能分裂(D)芽能迅速生长9.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说明(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多,促进顶芽生长(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少,生长缓慢(C)顶芽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顶芽生长(D)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10.在农业上,为使棉花植株多生侧枝多结棉铃,应采取的措施是(A)适时摘心(B)大量浇水(C)多施肥料(D)剪去老叶11.植物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于(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C)促进细胞伸长(D)促进光合作用12.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的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A)顶芽不再产生生长素(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D)剥圈以上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13.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①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②生长素在高浓度时抑制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的生命活动旺盛④顶芽容易得到光照促进生长(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14.如图所示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
高三生物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练习1.其他植物激素的应用:赤霉素应用:①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伸长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提早用来播种细胞分裂素应用: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乙烯应用: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脱落酸应用: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2.夏天、向日葵幼嫩的圆形花盘总是随着太阳的转动而转动,其原因是什么?答:向日葵幼嫩的圆形花盘总是随着太阳的转动而转动,这是对单侧光刺激而引起的反应,单侧光引起圆形花盘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因此花盘总是向着光源方向生长,表现为随太阳的转动而转动。
3.胚芽鞘的感光部位、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向光弯曲部位和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各是什么?答: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段;生长素的运输是由尖端向尖端下段运输,促进尖端下段的生长。
4.胚芽鞘具有向光性,原因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在哪里?答:胚芽鞘既是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又是感光部位,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是尖端。
【练习】1.在长方形小暗箱内放一盆幼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缓慢匀速旋转,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下图中的哪项所示2.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①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②生长素在高浓度时抑制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的生命活动旺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3.正确反映一株白玉兰树上各部分生长素浓度大小的是A.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B.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C.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D.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4.栽培的番茄,因某种原因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可用生长素溶液涂于花柱头上,生长素的作用是A.促进受精作用B.促进染色体加倍C.促进子房壁发育D.促进胚珠发育成种子5.“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是A.温度B.湿度C.空气D.阳光6.下列各项生产实践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是A.果树的整枝修剪B.摘心促进果实发育C.无籽番茄的获得D.嫁接保持原品种的特性7.下图中,①②③④均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③和④顶端的琼脂块上曾放过胚芽鞘尖端,②的顶端是普通琼脂块,能直立生长和弯曲生长的依次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8.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④⑥D、①④⑤⑥9.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多种激素D.乙烯10.番茄细胞染色体数为2N,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籽番茄细胞染色体数为A.2N B.N C.3N D.4N11.校园里种植的杉树,主干粗壮,生长旺盛,两侧枝条却很细弱,主要原因在于A.侧芽缺乏生长素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少C.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D.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过多12.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使加快生根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籽果实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13.园林工人每年都要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B.抑制向光性C.抑制细胞生长速度D.解除顶端优势14.在棉花的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B.增加,以利其生长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减少,以利其生长15.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A.获得无籽果实B.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促进果实成熟D.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1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4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一、学习目标: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
二、学习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三、学习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四、知识结构:一、其它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文字一] 赤霉素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结实率大大降低,因而称为恶苗病。
科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
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简称GA)[文字二] 细胞分裂素1955年F.Skoog等培养烟草髓部组织时,偶然在培养基中加入放置很久的鲱鱼精子DNA,髓部细胞分裂加快,如加入新鲜的DNA,则全然无效,可是当新鲜的DNA与培养基一起高压灭菌后,又能促进细胞分裂。
后来从从高压灭菌过的DNA降解物中分离出一种物质,化学成分是6—呋喃氨基嘌呤,它能促进细胞分裂,被命名为激动素。
在激动素被发现后,又发现多种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具有激动素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当前,把具有和激动素相同生理活性的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都称为细胞分裂素。
[文字三] 脱落酸植物在它的生活周期中,如果生活条件不适宜,部分器官(如果实、叶片等)就会脱落;或者到了生长季节终了,叶子就会脱落,生长就会停止,进入休眠。
在这些过程中,植物体内就会产生一种抑制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即脱落酸。
1964年,美国F.T.Addicott等从未成熟将要脱落的棉桃中,提取出一种促进棉桃脱落的激素,命名为脱落素Ⅱ(abscisinⅡ)。
另外,英国P·F·Wareing等从槭树的将要脱落的叶子中,提取出一种促进芽休眠的激素,命名为休眠素(dormin)。
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练习)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1.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器官有相同效果的一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地性和带芽枝条扦插生根2.某菜农在温室栽培蔬菜过程中,发现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你认为如果该菜农在栽培叶菜类蔬菜时,为了增产需采用的措施是:A.适当增施B肥B.适当增施P肥C.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D.适当增施N肥3.下列四幅图有可能不是由生长素引起的是A.偏向一侧生长的红景天B.排成十字形发芽蚕豆根生长情况C.明显向一边偏斜的棉花根系D.园艺中的盆景植物造型4.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肺排出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D.Na+、K+以重吸收形式进入血液5.下列关于糖尿病病人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体内胰高血糖素浓度往往偏高B.糖大量从肾脏排出,同时带走体内大量水分,病人会出现多饮却仍感口渴C.多食脂肪类食物使血糖来源增多,会增加尿液中的含糖量D.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6.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P处施加一强刺激,假定经过一定时间T测得图中各点的动作电位,其时间可能值记作Ta、Tb、Tc、Td、Te(对应各点);又测得a、b、c、d、e各点距刺激点神经纤维总长分别为Sa、Sb、Sc、Sd、Se。
若兴奋在不同神经元上传导的速率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Sc·Tb=Sb·Tc B.(Se - Sd)·(Ta - Tb)=(Sa - Sb)·(Te -Td)C.Sb·Td=Sd·Tb D.(Se- Sd)·(Td - Tc)=(Sd- Sc)·(Te - Td)7.下列液体中不含有抗体的是A.乳汁B.组织液C.血液D.细胞质基质8.为使处于休眠状态的马铃薯提早发芽,以便早种早收,可选择用于处理块茎的植物激素是A.脱落酸B.赤霉素C.萘乙酸D.细胞分裂素9.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10.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图中走势不相符的是A.醛固酮——血钠B.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D.T细胞浓度——HIV浓度11.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高中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强化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A.吲哚乙酸B.丙酮酸C.氨基酸D.核苷酸2.果农对果树进行修剪、棉农对棉花的打项,其主要目的是()A.促进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的生长B.促进顶端优势,抑制侧枝的生长C.去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的生长D.去除顶端优势,抑制侧枝的生长3.下列与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感光部位在幼苗尖端,弯曲部位在幼苗尖端下面B.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幼苗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C.单侧光会引起幼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色氨酸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A.脱落酸——麦田除草B.赤霉素——促进α-淀粉酶的产生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D.细胞分裂素——获得无子番茄5.生长素极性运输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地心引力的作用B.能量供应所致C.载体的分布所造成D.光照方向的影响6.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麦种子萌发产生α-淀粉酶影响的实验(α-淀粉酶含量与大麦种子萌发密切相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脱落酸在种子萌发中与赤霉素存在相反作用B.大麦种子萌发早期,脱落酸与赤霉素含量的比值减小C.人工合成的6-甲基嘌呤的作用与脱落酸类似,故其也属于植物激素D.实验结果表明α-淀粉酶的合成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7.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物茎段的伸长生长只受生长素的调节B.生长素可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茎段生长C.乙烯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分解D.在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8.如图表示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
3.1.1.0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植物向光性生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胚芽鞘的任何部位接受单侧光照射后即弯向光源生长B.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与IAA的分布有关C.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引起了IAA在植物体内的重新分配D.植物在没有接受单侧光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弯曲生长2.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A.①④B.②④C.③⑤D.②⑥3.(易错题)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体积大小,你认为结果应该是( )生长素浓度细胞体积大小靠近物体侧远离物体侧靠近物体侧远离物体侧A 高低小大B 低高小大C 高低大小D 低高大小4.(预测题)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当乙烯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C.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是单独起作用的D.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5.(易错题)如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B.甲图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乙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6.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7.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上胚轴切段的顶端8.如图中左侧是对燕麦胚芽鞘所进行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9.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及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皆为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B.甲、乙皆可促进果实成熟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10.如图是豌豆的去顶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豌豆茎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生长素显著影响赤霉素的生物合成C.生长素不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D.植株内生长素下降的同时,赤霉素也大幅度下降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11.(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迎春枝条作实验材料,做了研究α-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结果如图.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1)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迎春枝条若干、烧杯、量筒、培养皿、NAA、蒸馏水等.(2)配制溶液:配制浓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浓度梯度差为0.5×10-6mol·L-1)的NAA溶液9份,编号1~9.(3)实验步骤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第四步:每天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4)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8分)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假设生长素能促进根的生长,且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实验方案:将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如图所示,根部正在发展,从区域A剪取10 mm长的根段.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在每一种溶液中放入相同数量的根段,浸泡两天.(1)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生长素浓度(moL·L-1) 0 10-1210-1010-810-610-4两天后根段的平均长度(mm) 12.0 12.3 12.8 12.4 11.2 10.6(2)据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与讨论:实验所用的根段为什么取自区域A而不是区域B?__________.(4)为探究实验所用根段为什么取自区域A而不是区域B的解释是否正确,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从区域A和区域B各剪取10 mm长的根段,分别等量地浸泡于10-4 moL·L-1(或10-5 moL·L-1、10-3 moL·L-1)浓度生长素溶液中2天,测量根段的长度,计算平均值.(5)结果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0分)(探究创新题)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得知:脱落酸可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并提高核酸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核酸的降解,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为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1)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2)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_________________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第二步:在甲组叶片的局部位置涂上______________,在乙组叶片相同位置涂上等量的蒸馏水.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预测:甲组叶片失绿变黄时间比乙组长.(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解析】选A.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所以A项说法错误;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与IAA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有关,所以B项说法正确;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引起了植物体内IAA的横向运输,出现了IAA的重新分配,所以C项说法正确;如果将植物横置,在重力作用下,将会出现茎的背地生长,根的向地生长,所以D项说法正确.2.【解析】选A.对胚芽鞘来说,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且生长快;对根来说,在重力的影响下,近地侧生长素多,但生长慢.3.【解析】选B.远离物体的一侧,显然要长得快一些,即细胞体积伸长得大一些.而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对于茎来说,只有靠近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远离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才能导致远离物体的一侧生长快.4.【解题指南】1.考查实质本题以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为考查点,主要考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各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2.解题关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各种植物激素是独立地起作用,还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解析】选C.图中显示了当乙烯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大于N时),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所以A项正确;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生长素的峰值先出现,所以B项正确;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所以C项错误;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M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所以D项正确.5.【解析】选B.甲、乙两图的现象分别是单侧光和重力影响了生长素分布造成的,A错;乙图茎两侧的生长情况是: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快,没有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乙图中根由于重力作用,会向地生长,不会水平生长,D错. 【误区警示】在顶端优势和根向重力性中,生长素表现出了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而在茎向光性和背地性中生长素都只表现了促进作用.6.【解析】选B.A项,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与植物体内产生的生长素等激素有关.B项,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与神经调节及大脑皮层有关.C项,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与植物体内产生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关.D项,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与胰高血糖素有关.7.【解析】选A.由图示实验过程可以看出,两组实验处理的差异是黄豆幼苗上胚轴切段是否有生长素(IAA)刺激,实验结果是受IAA刺激的上胚轴切段能够生长,对照组上胚轴切段不生长,因此,本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生长素(IAA)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方法技巧】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分析技巧(1)尖端均匀光照或黑暗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只发生在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且有单侧光或重力刺激时.(2)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3)琼脂等不能感光,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单侧光不会造成生长素的横向运输.8.【解题指南】1.知识储备:(1)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2)生长素能够透过琼脂块向下运输.2.解题关键:分析A、B中生长素含量高低以及①②③中的生长素是否均匀分布是解题关键. 【解析】选B.由图示可知,由于单侧光的作用,A的IAA浓度高于B,A侧生长快,所以①应向B侧生长,而②③中的旋转和单侧光对A、B的IAA分布无影响,所以仍都向B侧弯曲生长. 【方法技巧】如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要注意两看: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能,则生长;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若均匀,则直立生长;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9.【解析】选B.甲、乙、丙分别为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甲、乙都不能促进果实成熟.10.【解析】选C.通过三组赤霉素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出,生长素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11.【解析】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根(或生长)的最适浓度实验,在正式进行实验之前,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以大致确定正式实验中所需要设置的浓度范围,所选定的浓度范围应该围绕预实验中“最大的促进浓度”选定(该例中为4×10-6mol·L-1),以这个浓度为依据,分别选取几个较低的和较高的浓度进行实验.答案:(2)2.0×10-6mol· L-1、2.5×10-6mol·L-1、3.0×10-6mol·L-1、3.5×10-6mol·L-1、4.0×10-6mol·L-1、4.5×10-6mol·L-1、5.0×10-6mol·L-1、5.5×10-6mol·L-1、6.0×10-6mol·L-1 (3)第一步:将生长状况良好且一致的迎春枝条随机均分为9组(每组含3根枝条)第二步:将这些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9号NAA溶液中(4)NAA溶液的不同浓度生根的数量使各组实验中的无关变量相同且处于适宜状态(5)进一步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12.【解析】(2)生长素浓度为0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应的根段长度增长率是20%.如果根段长度增长率小于20%,属于抑制生长,大于20%属于促进生长.0~10-8 mol·L-1浓度之间,生长素促进根的生长,根段长度增长率大于20%,属于促进生长范围,10-10 mol·L-1浓度生长素是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大于10-8 mol·L-1浓度后,根段长度增长率小于20%,属于抑制生长.(3)区域A是伸长区,生长素促进作用明显,区域B是成熟区,细胞不再伸长.(4)根据实验目的作出假设:同一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区域A根段生长,对区域B根段无效应(合理假设均可).(5)该实验是探究实验,答案应该分情况讨论.假设正确的结果是:区域A根段出现生长现象,区域B根段无现象.假设不正确的结果是:区域B根段也出现生长现象.答案:(2)0~10-8 mol·L-1浓度之间,生长素促进根的生长;10-10mol·L-1浓度生长素是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大于10-8mol·L-1浓度后,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或生长素对根的生长具有两重性)(3)区域A中有根的伸长区,伸长区细胞能伸长(生长);区域B是根的成熟区,成熟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停止伸长(生长)(4)同一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区域A根段生长,对区域B根段无效应(合理假设均可)(5)若区域A根段出现生长现象,区域B根段无现象,则假设成立;若区域B根段也出现生长现象,则假设不成立13.【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细胞分裂素能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进而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可用细胞分裂素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2)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于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应考虑到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相同且是适宜的.实验过程的设计应考虑前后过程的逻辑关系.(4)实验结论即是本实验要证明的内容,即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答案:(1)用细胞分裂素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2)生长状况相同、同样大小、同种植物的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记录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4)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期末练习试题选择题我国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宇宙飞船中,曾放置有一株水平方向伸展的豌豆幼苗,在太空飞行中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的特点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茎都向下生长C.根、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D.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为使人行道树的树阴更浓密,园林工人常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多施肥B.多灌溉C.适时打顶D.经常松土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C.植物激素都是蛋白质D.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温带地区的秋末冬初,树叶纷纷降落,与此生物现象密切相关的激素是( )①赤霉素②乙烯③细胞分裂素④脱落酸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校园里种植的松树,主干粗壮,生长旺盛,两侧枝很细弱,主要原因在于( )A.侧芽缺乏生长素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少C.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D.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过多比较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B.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在体内含量较少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
这说明生长素进入侧芽细胞的方式是( )A.渗透作用B.自由扩散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延长马铃薯保存时间的措施是( )A.用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增加氧气B.用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减少氧气C.用低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降低温度D.用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并降低温度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①培育无籽番茄②培育无籽西瓜③果树整枝修剪④带芽的枝条扦插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⑥棉花摘心A.①③B.②④C.⑤⑥D.②⑤假如你是一位农民,在棉花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止棉花脱铃,你应该及时喷洒的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是( )A.萘乙酸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科学工作者准备从某种被子植物中提取生长素,最理想的选材是( )A.幼叶B.幼嫩种子C.幼根D.成熟种子植物生长素能促进生长的原因是( )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光合作用C.促进细胞伸长D.促进营养吸收根据植物生长素早期研究(1880~1934年)提出的基本理论没有阐明( )A.生长素的合成部位B.生长素的运输方向C.性质和生理作用D.光引起不均匀分布的原因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是指( )A.通过薄壁细胞的运输过程B.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方向C.需能的主动运输方式D.1~2.4 m/h的运输速度正常的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而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则不生长,也不向光弯曲。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一、单选题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A.氨基酸 B.多巴胺 C.吲哚乙酸 D.蛋白质2.图是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洋葱生根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本实验中培养天数是因变量B.实验过程中应定期更换蒸馏水和2,4-D溶液C.最适浓度下洋葱根的生长速度是相同的D.实验结果可充分说明2,4-D具有两重性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种植、保存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乙烯利催熟香蕉 B.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产生α一淀粉酶C.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不稳定 D.用赤霉素处理芦苇,使其纤维长度增加4.为了验证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的生理作用,应该选取的材料是①完整幼苗②幼苗的b段③幼苗的a段④幼苗的c段⑤10mL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溶液⑥10mL浓度为10-2mol/L的生长素溶液⑦10mL蒸馏水A.甲组:①⑤,乙组:②⑤ B.甲组:②⑤,乙组:②⑦C.甲组:③⑥,乙组:③⑤ D.甲组:①⑤,乙组:④⑦5.下列与生长素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人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D.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6.以下信息中,能证明赤霉素为植物激素的是A.赤霉菌可产生赤霉素且促进了植物的生长B.植物体可产生赤霉素且促进了植物的生长C.植物和赤霉菌都能产生完全相同的赤霉素D.喷洒赤霉菌培养液的滤液可促进植物生长7.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枝条留芽越多,实验效果越好C.扦插时无需区分形态学上的上端与下端D.本实验需进行预实验,检验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为下一步实验做准备8.赤霉素能刺激幼嫩禾本科植株的节间伸长。
将赤霉素3(GA3)点滴于水稻胚芽鞘与第一叶之间,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已知第2叶叶鞘的伸长与赤霉素浓度的关系如图,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第二叶叶鞘伸长来进行样品赤霉素含量的生物测定。
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1.几百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的“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作肥料,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
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该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雏形C.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人的干预【答案】C【解析】人工生态系统需要人的干预,故D正确;生态系统的原理是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故AB正确;“桑基鱼塘”没有体现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故C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单侧光使燕麦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D.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答案】B【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会生长,而未接触过的不会生长,可以说明胚芽鞘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导致胚芽鞘弯曲,故B正确。
不能说明生长素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故A错误。
题干中没有涉及单侧光,故C错误。
如果想证明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
3.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A.茎尖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能力发生改变B.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C.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D.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不会因为单侧光而改变,A错误。
新洲三中高二生物《植物生命活动调节》训练题组编:陈鹏 2018/8/8一、选择题1、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素已被广泛使用。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生长素应用无关的是()A、培育无籽番茄B、棉花保蕾、保铃C、延长种子寿命D、促进插枝生根2、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抑制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生长受到抑制D、顶芽生长衰弱,促进侧芽生长3、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5、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A、生长素类物质B、赤霉素类物质C、细胞分裂素D、乙烯生成物6、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D、促进香蕉成熟7、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摘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8、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9、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他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A、杨树顶芽的生长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10、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
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见右图)。
幼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A、↓B、→C、↘D、↙11、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和种子横放或竖放无关。
此现象反映了植物根的()A、适应性B、向地性C、向水性D、向化性12、右下图中曲线Ⅲ表示茎伸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A、ⅠB、ⅡC、ⅣD、Ⅴ13、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4、将一株生长着的豌豆幼苗水平放置,经过一段时间,根能向地生长,茎能背地生长,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重力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均②根近地一侧生长素的分布比背地一侧多③根比茎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④茎比根对生长素反应灵敏⑤根近地一侧生长快⑥茎近地一侧生长快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④⑥D、①④⑤⑥15、在子房发育的早期,除去发育着的种子,果实则停止发育,原因是()A、营养来源被切断B、果实的光合作用停止C、生长素的来源被切断D、子房壁合成生长素的过程停止16、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上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mol.L-1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mol.L-117、如图所示4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
如果要研究光与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18、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
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A、喷洒氮肥B、提高CO2浓度C、喷洒磷肥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19、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①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②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③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
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实验支架示意图A 、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B 、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C 、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D 、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含生长素多20、下列物质和结构中不含糖成分的是( )A 、生长素B 、核糖体C 、ATPD 、DNA二、简答题21、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配”。
实验材料一个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割开)。
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第一步:将 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上。
第二步:将实验支架在 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放在6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
第四步: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处理的胚芽鞘 程度。
②预期实验结果: 放置a 1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 2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
放置a 3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 2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
放置A 3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c 、d 、e 和f 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 )的量]请回答:(1)图a 和b 说明:光 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图c 和d 说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 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图e 和f 说明:单侧光照射 。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
23、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等。
方法步骤:(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O.5m处用lOO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m 处用lOO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图所示。
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4) 继续探究: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内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甲,乙,丙,丁。
24、同学甲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叶片产生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
他设计的实验步骤为:第一步: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图所示);第二步: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同学乙在仔细研究了甲的实验设计方案后,向他提出了两点意见。
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把同学乙提出的意见补充完整:(1)在去掉幼叶的同时,还必须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
(2)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对照设置为: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以此对照实验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 _____ _ ___。
二()班姓名学号参考答案CBDDA DBAAC BACBC BBDDA21、①主要实验步骤:3 黑暗弯曲②预期实验结果弯曲度大弯曲度小弯曲度最大22、(1)并未影响(2)不影响(3)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23、(1)弯向光源生长的单侧光照使芽内的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使背光侧的组织生长较快(2)向背地方向生长的在重力影响下,生长素在近地侧分布较多,使近地侧的组织生长较快(3)重力对芽生长的影响大于光照对芽生长的影响。
(4)直立生长,弯向光源的程度加大,弯向光源向生长,水平向前生长。
24、(1)去掉顶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可到幼叶叶柄处,阻击叶柄脱落。
(2)去掉顶芽和幼叶,在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叶柄的脱落是缺乏幼叶产生的生长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