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发霉了
发霉的馒头
发霉的面包
发霉的橘子
发霉的食物发霉的书本 Nhomakorabea发霉的墙角
活动一:观察霉的样子
活动任务:先用放大镜看不同物品上的霉,然后用
显微镜仔细观察,讨论“上面的霉有什么相同或不 同?”
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自己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 把看到的各种霉画在活动记录上,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小组长组织讨论交流,形成统一意见。 3、展示分享:请一个组进行展示,并组织其他组交 流。
活动三、了解防止发霉的一些方法
活动任务:讨论交流“下面的图片是怎样防止食物或 物品发霉的,为什么?” 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请一个小组的同学读一读; 2、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看图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小组长组织讨论交流,形成统一意见。 4、展示分享:请一个组进行展示,并组织其他组交 流。
头脑风暴: 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提出问题:馒头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实验假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容易发霉. 实验过程设计(对比试验): 1,选择四块大小相同的馒头,分别放在1温暖、潮湿,2温暖、干 燥,3寒冷、潮湿,4寒冷,干燥的四种环境条件下 2,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馒头发霉的先后 实验现象:放在1温暖、潮湿环境条件下的馒头最先发霉 实验结论: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的馒头最容易发霉
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
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 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 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活动二、探究霉的生长条件 活动任务:探究“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活动流程:1、自主学习: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2、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情况,小组长组织设计 出实验方案。(提示:在改变研究条件的同时,其他条 件不能改变。) 3、展示分享:请一个组进行展示,并组织其他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