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与工程概预算概念培训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92.48 KB
- 文档页数:31
基本建设与工程概预算概念引言基本建设与工程概预算是指在进行工程项目时,在充分了解项目需求和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各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预估和控制的过程。
在工程管理中,准确的概预算是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障之一。
本文将介绍基本建设与工程概预算的概念、作用以及编制的基本流程。
基本概念基本建设基本建设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以提高生产、生活、劳动保障能力为基本目的的建设活动。
基本建设的范围包括了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项目。
工程概预算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初期,根据项目的需求和设计方案,对各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初步估算的一项工作。
工程概预算的目的是为了在项目的招标和实施过程中,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并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作用提供预算依据基本建设与工程概预算为项目决策者提供了预算依据,帮助他们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通过对工程成本的初步预估,可以确保项目在财务上可行,并对项目的规模进行合理的控制。
工程概预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项目初期,通过对成本的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项目的策略和目标,并为招投标决策提供参考。
成本控制工程概预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 cost control 作用。
通过对成本的初步估算,可以及时发现成本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预算控制可以有效避免项目成本的超支,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进行。
监督和检查工程概预算提供了对项目实施的监督和检查基础。
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的成本偏差,并进行纠正和调整。
收集项目信息编制工程概预算的第一步是收集项目的相关信息。
这包括项目的需求、设计方案、规范和标准等。
通过全面了解项目的技术要求和工程特点,可以为后续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组织概算编制在收集足够的项目信息后,可以开始组织概算的编制工作。
概算编制包括确定工程的项目量和工程量的计算、材料和设备的选择,以及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配置等。
第一章基本建设与工程概预算概念第一节基本建设概述一、基本建设的涵义基本建设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利用国家预算拨款、自筹资金、国内外基本建设贷款以及其他专项基金进行的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增加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更新和恢复工程及有关工作。
如建造工厂、矿山、港口、铁路、电站、水库、医院、学校、商店、住宅和购置机器设备、车辆、船舶等活动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勘测设计、培训生产人员等工作。
换言之,基本建设就是指固定资产的建设,即建筑、安装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及其与之相关的工作。
基本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投资活动来实现。
基本建设投资是为了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而预付的货币资金,是为取得预期效益而进行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反映基本建设规模和增长速度的综合性指标。
其组成要素有以下三个部分:(1)建筑、安装工程费。
包括建筑工程费和设备安装工程费。
这部分投资通过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活动才能实现。
(2)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
即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
(3)独立费用。
包括建设管理费、生产准备费、科研勘测设计费、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和其他费用。
“基本建设”一词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俄文翻译过来的,西方国家称之为固定资本投资,日本叫建设投资。
对于基本建设的涵义,我国学术界历来有所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基本建设是指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不包括固定资产的恢复、更新和技术改造,即将固定资产的投资分为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另一种观点认为,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既包括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又包括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即基本建设投资就是通常所说的固定资产投资。
此外,还存在介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观点,认为基本建设是指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和部分简单再生产。
在实际工作中,要区分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是困难的,加上资金分散管理,硬性划分它们,反而给计划统计工作增加很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