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图复习串讲
- 格式:doc
- 大小:138.00 KB
- 文档页数:6
怎样识图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什么是识图识图是指通过观察、分析和理解图形、图表等图像信息,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识图能力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能力。
图形是一种通过视觉感知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识图能力是一种对图形信息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二、识图的重要性1. 帮助理解信息:图形是一种形象化的信息表达方式,通过观察图形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理解信息;2. 信息表达和传达:在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等领域中,图形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表达和传达工具;3. 增强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识图,可以训练和提高逻辑分析、综合判断、问题解决等能力;4. 在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中小学的考试,还是各种资格考试、竞赛,图形相关的知识点都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部分。
三、识图知识点归纳总结识图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图形的类型和特征:- 线段、射线、直线、折线的概念及特征;- 角的概念及分类;- 多边形的概念及分类;- 圆的概念及相关性质。
2. 全等图形:- 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条件及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平行四边形的全等判定条件及性质。
3.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4. 平行线与相交线:- 平行线及平行线的性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同位角、内错角、平顶角和其它角的关系。
5. 折线:- 折线的概念及性质;-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正多边形的性质及判定条件。
6. 圆的性质:- 圆的基本概念;- 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圆的切线与切线性质。
7. 图形的计算:-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以上是识图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图形信息,提高识图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如何提高识图能力1. 多观察和分析:多接触各种类型的图形,多观察和分析图形信息,培养对图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 多练习和训练:通过做图形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加强对图形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3. 多探索和积累:通过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场景和问题,积极探索和积累图形知识和经验;4. 多交流和分享:与他人多交流和分享,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如何识图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识图的概念1.1 图形的属性和特点图形是指由点、线、面构成的基本几何元素组成的形象,它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和特点,如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对称性等。
这些属性和特点是识图的基础,只有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它们,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推理和判断。
1.2 识图的目的和意义识图是为了发现和利用图形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以解决与图形相关的各种问题。
通过识图,可以对图形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因此,识图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识图的基本原理2.1 图形的分类图形可以分为基本图形和复合图形两大类。
基本图形是指那些由简单的几何元素组成的图形,如点、线、圆、三角形等;复合图形是指那些由两个或多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如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对图形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2 图形的属性和特点图形的属性和特点是指图形所具有的一些普遍性质和规律,如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对称性等。
这些属性和特点是我们识图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它们,才能够进行准确的推理和判断。
2.3 图形的性质和规律图形具有许多性质和规律,如角的性质、边的性质、面积的性质、对称性质等。
这些性质和规律是我们识图的关键,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对图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从而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
三、识图的方法3.1 观察图形观察图形是识图的第一步,只有充分观察和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够找到解题的线索和思路。
在观察图形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如细心观察、比较观察、旋转观察、组合观察等,以便更全面地掌握图形的信息。
3.2 分析图形分析图形是识图的第二步,通过对图形的性质和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
在分析图形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分解分析、综合分析、对比分析、推理分析等,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图形的本质。
3.3 思考问题思考问题是识图的第三步,通过深入思考问题,并结合图形的性质和规律进行推理和判断,以找到解题的答案。
《认识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部分的内容是结合学生常见的物体形状认识平面图形,让学生们从具体的形状出发逐步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同时通过动手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
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能够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够在组合图形中数出角、长方形、正方形的个数。
作为一节复习课,本节课要注重恰当梳理认识图形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全面地整理与复习,同时了解知识间的联系,并运用以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第二次学习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它是以一年级学习的立体图形知识为基础的。
这节复习课是在教授完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图形欣赏之后所进行的复习,所以学生对新知识已经进行了学习,这节课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回忆并更深一步体会图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寻找图形知识间的联系解决综合性问题。
有些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有所遗忘,有些学生学习了知识但不会灵活的运用。
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中既注重多种教学活动方式相结合,也注重知识点轻重的调控,对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点一带而过,对有难度有困难的知识点舍得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继续研究。
教学目标:1、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能正确辨认以上三种角;能够在纸上画角,并用角的符号标出;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以上三种图形。
2、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能辨认;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能够在组合图形中数出角、长方形、正方形的个数教学准备:课件,练习本教学设计:一、游戏导入活动一、复习长、正方形特征1、出示各种数学图形今天我们要复习有关图形的知识,上课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个猜谜活动,我逐步的增加条件,你猜我说的是哪个图形,你只有一次机会,所以要认真听:1、它有直直的边;2、它有4条边3、它的对边相等4、它有4个直角5、它的四条边不相等你猜到它是那个图形了吗?2、对于长方形你有哪些了解?(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同桌说一说长、宽它有4个直角、对边相等邻边不等3、长方形还有一个好兄弟是谁呀?你能从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边剪边想这个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4、好好欣赏一下你亲自动手做出的正方形,说一说它有哪些特点?(学生汇报,老师板书)5、我们动手做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你想不想画出他们。
识图基础培训讲义一、绘图基础一张图纸一般的主要由四部分内容构成:一组图形、尺寸(应是齐全的)、技术要求、标题栏。
(1)图形一般地,一张图纸的图形由1个到多个不等的视图表示,对于设计图而言,有一个原则,就是能用较少的视图表达清楚的绝不多用一个视图;1、主视图一般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同时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位置和形状关系;一般地,主视图将反映出物体Array的最大外形尺寸和最大外形轮廓;2、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左右关系,同时表达出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上下关系,同时表达出物体的长度和宽度;(2)尺寸一幅图纸,尺寸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图纸对尺寸的要求有三个方面:正确、齐全、合理,需要标注出零件在制造和检验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3)技术要求用规定的符号、代号、标记和文字说明等简明地给出零件制造和检验时所应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4)标题栏标题栏的内容包括:零件名称、图号、材料、比例以及制图、审核人员的责任签字等,有的图纸还包括单位名称、视图方向、页数页次等。
二、工程图纸识图顺序1、看标题栏:看标题栏主要看三个方面的内容:a图纸标示的产品名称;b图纸标示的比例;c图纸标示的视图方向(即投影图还是视图的问题,或第一或第三视角)。
2、分别看三个视图的基本形状,从而初步了解图纸所表达的物体的外形;3、将几个视图和所有尺寸联系起来识读,确定图纸所表达的物体形状的详细信息;4、看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主要用来描述零件几何精度方面的要求,如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处理等方面的信息。
三、实例说明识图过程及注意事项以我公司个别料管图和模具图为例第二部分:需注意的安全事项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人员的人身安全,二为设备安全;一、漏电防护:加热圈、主机外壳、牵引机外壳、水泵外壳等;注意:1、尽量穿胶底鞋;2、换加热圈等必须先关电;3、所有接线线头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
二、碰、压伤防护:1、受伤类型:料管刺伤、切断刀片划伤、机器尖角划伤、剪刀划伤、定型模合模夹伤、挤出模(加热圈)烫伤、牵引机压伤等;2、防护:(1)拆装模具、清模打光时要戴手套;(2)维修模具、零件及用榔头时要戴手套;(3)换刀片、刀模时一定要关电;(4)拆、换挤出模时,如果挤出模是热的,一定要用石棉手套;(5)拉管子进入牵引机时,注意不要戴手套,将手离牵引机皮带远一些;(6)尽可能不要用刀片切断料管,不得已时注意刀片的方向。
教案授课内容识图理论知识授课对象中专、大专、士官班授课时间10课时授课地点教室通过学习,了解军事地形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并掌握识图、用图基本方法,为正确使用地图、分析地形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地图概述2、地图比例尺及地物符号3、地貌判读4、坐标系方位角教学难点: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教案,Powerpoint课件。
教学要求:一、按教员授课思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二、图上作业练习,要提高作业精度;三、课外复习,做好各章、节作业练习题。
第一节地图概述一、地图的定义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
地球近似椭球体,表面起伏不平,要想把不可能展为平面的椭球面上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转绘在平面图纸上,并能保证在图上进行长度(距离)、角度、高度、面积和坐标等的量读和计算,就必须遵从一定的数学法则。
地面上的物体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为能由图上识别物体,就必须采用特定的图式符号。
地面上某些物体的位置会相互叠加在一起,为清晰表示和增强地图的地理景观感受,图式符号应使用与自然色彩相似的颜色描绘。
为标明物体的名称、质量和数量,图上应以规定的字体和大小,用文字和数字予以注明。
由于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图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表示。
这就必须依用图目的的不同,按物体所具使用意义的大小进行取舍与制图综合。
如军用地图,应着重表示军事意义突出的物体;综合表示数量较多、分布密集、军事意义属于一般的物体;舍去军事意义不大的物体。
所以,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特定的图式符号、颜色和文字注记,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经过一定的制图综合测绘于平面上的图。
二、地图的分类与用途为便于使用、管理和研究地图方便,常以地图的某些特征做标志,将其归纳为一定的类别。
地图的分类标志通常有:制图区域范围、使用对象、使用方式、比例尺、表示方法、表示内容等。
但最常用的是按表示内容分类。
地图按表示内容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两大类。
《图形结识初步》知识点串讲及考点透视一、知识网络1,通常画一个立体图形要分别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如从不同方向看图2就可得到图3中的三个图形.同样由图3的三个图形也可以画出图2.假如不能认真的观测分析立体图形的特性,就不能对的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2,在研究直线、线段、射线的有关概念时,容易出现延长直线或延长射线之类的错误,在用两个大写字母表达射线时,忽视第一个字母表达的是这条射线的顶点.3,直线有这样一个重要性质:通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拟定一条直线.线段有这样一条重要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朴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性质是研究几何图形的基础,复习时应抓住性质中的关键性字眼,不能出现似是而非的错误.4,注意线段的中点是指把线段提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而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这里应特别注意线段与距离的区别是,即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则是一种图形,它们图2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图3之间是不能等同的.5,在复习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理解两种方式来描述,即一种是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地概括出来,即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另一种是用旋转的观点来定义,即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两种定义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些事实:(1)角有两个特性:一是角有两条射线,二是角的两条射线必须有公共端点,两者缺一不可;(2)由于射线是向一方无限延伸的,所以角的两边无所谓长短,即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无关;(3)当角的大小一旦拟定,它的大小就不因图形的位置、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而改变.如一个37°的角放在放大或缩小若干倍的放大镜下它仍然是37°不能误认为角的大小也放大或缩小若干倍.此外对角的表达方法中,当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达时,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在角的两边上各取一点,将表达这两个点的字母分别写在顶点字母的两旁,两旁的字母不分前后.6,在研究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时,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经常误认为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例1两条相交直线与此外一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它们的交点个数是()A.1B.2C.3或2D.1或2或3分析由于题设条件中并没有明确这三条直线的具体位置,所以应分情况讨论.解依题意可以画出如图4图4二、方程思想.在解决有关角的大小,线段大小的计算时常需要通过列方程来解决.例2假如一个角的补角是150°,求这个角的余角.分析若设这个角的大小为x°,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于是由这个角的补角是150°可列出方程求解.解设这个角为x°,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根据题意,得180°-x=150°,解得:x=30°,即90°-x=60°.故这个角的余角是60°.三、图形变换思想.在研究角的概念时要充足体会对射线旋转的结识,在解决图形时应注意转化思想的运用,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的学习.例3 请画出正六棱柱表面展开图.分析 要将一个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只要按照立体图形的折叠原理即可求解. 解 正六棱柱表面展开图如图5所示四、化归思想.在进行线段、射线、直线、角以及相关图形的计数时总要化归到公式()12n n -的具体运用上来.例4 若点C 、D 、E 、F 是线段AB 上的四个点.则这个图形中共有多少条线段?分析 已知线段上除了端点外,尚有4个点,即这条线段共有6个点,这样规定这个图形中共有多少条线段,则由代数式()12n n -即求. 解 由于依题意已知线段上共有6个点,所以这个图形中共有线段的为:()12n n -=()6612-=15.四、考点解密(所选例题均出自2023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试卷) 考点1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例5(河北省)图1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如图7所示中的( )个长方体,这样问题就简朴了. 解 由于要画出的是从正面看到的主视图,而已知的立体图形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一个球,球的下面是一个长方体,所以我们从正面看到的上面是一个圆,下面是一个长方形.又由于原立体图形中上面的球是放在中间的,所以对的的平面图形应当是C .故应选C .说明 要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通常画出分别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的平面图形.考点2 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正面 图6C. A.D. B. 图7例2(嘉兴市)如图8所示的图形中,不能..通过折叠围成正方体的是( B )分析 观测这四个平面图形,A 、C 、D 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只有B 不能围成正方体. 解 应选B .说明 判断一个图形能否围成正方体,关键是要看这个平面图形是否是某一个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假如是,即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否则就不是.此外,一个立体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平面展开图.也就是说,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同样的.反之,一些平面图形也可以围成立体图形,就是说,平面图形可以围成立体图形.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围成多面体.考点3 拟定平面图形的个数例3(绍兴市)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如图9中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A.2对B.3对C.4对D.6对分析 要知道有多少“共边三角形”,只要能依据图形写出所有的满足题意的三角形即可.解 结合图形,满足题意的三角形是:△ABC 与△DBC ,△DBC 与△EBC ,△EBC 与△ABC ,共3对.故应选B .说明 求解本题一定要注意抓住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不能忽视关键性的字眼.考点4 图形角度大小的计算例4(大连市)如图10,∠PQR 等于138°,SQ ⊥QR ,QT ⊥PQ .则∠SQT 等于( ) A.42° B.64° C.48° D.24°分析 规定∠SQT 的大小,由于SQ ⊥QR ,QT ⊥PQ ,可知∠PQS =∠RQT ,进而即可求得.解 由于SQ ⊥QR ,QT ⊥PQ ,所以∠PQS +∠SQT =∠SQT +∠RQT =90°,即∠PQS =∠RQT ,又∠PQS +∠SQT +∠RQT =138°,所以∠PQS =∠RQT =48°,所以∠SQT =138°-2×48°=42°.故应选A .说明 在进行图形的有关计算时,除了要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外,还要能从图形中捕获求解的信息.PQ T SR图10图9A B C D考点5 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例5(内江市)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12少20°.则这个角为( ) A.30° B.40° C.60° D.75°分析 若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于是构造出方程即可求解. 解 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 则根据题意,得12(180°-x )-(90°-x )=20°.解得:x =40°.故应选B . 说明 解决有关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的问题,除了要弄清楚它们的概念,通常情况下不要引进未知数,构造方程求解.考点6 平面图形的操作问题例6(旅顺口区)如图11,将一块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一次,然后在得到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各挖去一个圆洞,最后将正方形纸片展开,得到的图案是如图12所示的( )要想知道展开后得到的图案是什么,可以依据题意,结合正方形的图形特性,发挥想象即可求解.解 由于将正方形沿对角线折叠一次,然后在得到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各挖去一个圆洞,就是说这个正方形上共有6个小圆,其中提成3组关于正方形的对角线即折痕对称,且1对圆在两个直角的顶点上,2对圆位于对角线即折痕的两侧.故应选C .说明 这种图形的操作问题的求解一定要在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同时,充足发挥想象,并能大胆地归纳与推断.考点7 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例7(临安市)如图13,正方形硬纸片ABCD 的边长是4,点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若沿左图中的虚线剪开,拼成右图的一座“小别墅”,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2B.4C.8D.10分析 规定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由于由剪到拼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应是原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于是即求.DCBA图12图11解 根据题意“小别墅”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应等于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而正方形的面积是16,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应等于4.故应选B .说明 本题的图形在操作过程中,虽然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是图形的面积却没有变化,抓住这一点问题就可以简洁求解.考点8 拼图问题例8(烟台市)如图14,有三种卡片,其中边长为a 的正方形卡片1张,边长分别为a ,b 的矩形卡片6张,边长为b 的正方形卡片9张.用这16张卡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分析 16张卡片,拼成一个正方形,而边长为a 的正方形卡片1张,边长分别为a ,b 的矩形卡片6张,边长为b 的正方形卡片9张,由此可知正方形的每边上应有4张,并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为a +3b .解 由于边长为a 的正方形卡片1张,边长分别为a ,b 的矩形卡片6张,边长为b 的正方形卡片9张,而用这16张卡片拼成一个正方形,所以正方形的每边上应有4张,并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为a +3b .但拼得的正方形的形式是不同样的,如图15就是其中的一种.说明 这是一道结论开放型问题,只要符合题意且结论对的的都可以. 考点9 规律探索问题例9(江西省)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纸片,按黑色纸片数逐渐加1的规律拼成如图16一列图案:(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___张;(2)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___张. 分析 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只要能求出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的张数即可,由于第1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1张,第2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7张,第3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10张,…,由此可以得到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3n + 1张,从而求解.解 由于第1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1张,第2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7张,第3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10张,…,所以可以得到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纸片3n +1张.于是(1)当n =4时,3n +1=13;(2)3n + 1.第3个第2个第1个图16 图13图14a 图15 ba b说明 这种运用几何图形探索规律型问题是近年各地中考的热点,同学们在求解时一定要通过认真的观测、归纳、猜想、验证,才干对的地获解.练习题:1,(十堰市)观测如图17甲,从左侧正对长方体看到的结果是图乙中的( )2,(衡阳市)如图18所示的图形中,不是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是( )3,(江阴市)如图19,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通过三次对折后沿中位线(虚线)剪下,则右图展开得到的图形的面积为( )A.43B.21C.83D.3164,(广东省)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达,如图20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图中“2”在正方体的前面,则这个正方体的后面是 ( )A.0B.6C.快D.乐5,(南通市)已知∠α=35°19′,则∠α的余角等于( )A.144°41′B.144°81′ C .54°41′ D .54°81 6,(枣庄市)如图21,B 是线段AC 的中点,过点C 的直线l 与AC 成60°的角,在直线l 上取一点P ,使∠APB =30°,则满足条件的点P 的个数是( )图17(图甲)ABC D(图乙)图22图21 图23图19沿虚线剪开图18图20A.3个B.2个C.l个D.不存在7,(十堰市)如图22,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打开.假如要剪出一个正方形,那么剪口线与折痕成()A.22.5°角B.30°角C.45°角D.60°角8,(烟台市)一位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立体模型素描教学时,把14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摆在课桌上成如图23形式,然后他把露出的表面都涂上不同的颜色,则被他涂上颜色部分的面积为()A.33分米2B.24分米2C.21分米2D.42分米2参考答案:1,B;2,D;3,A;4,B;5,C;6,B;7,C;8,A.。
地理识图知识点总结一、地理识图的基本概念1. 识图的定义地理识图是指根据地图、图表或者航空摄影图上所呈现的地理信息,对地理空间中的地名、地形、地貌、水系、气候、土壤、植被等进行识别、分析和判断的一项地理学科技活动。
识图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等图像资料,获取地理信息,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过程。
2. 识图的特点(1)综合性:地理识图需要综合运用地图学、地理学、气象学、地质学、生态学等知识。
(2)多样性:地理识图可以通过地图、图表、航空摄影图等多种形式的图像资料进行。
(3)抽象性:地理识图是通过对地图等抽象图像资料的观察和解读来获取地理信息的过程。
二、常见的地理识图类型和技巧1. 地图识图地图是地理学习中最基本的图像资料,通过识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图上所呈现的地理信息。
在地图识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地名识别:要了解地图上的地名,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的名称和位置。
(2)地形地貌识别:要了解地图上的山脉、平原、湖泊、河流等地形地貌特征。
(3)水系识别:要了解地图上的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水系信息。
(4)交通要道识别:要了解地图上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要道信息。
(5)自然资源识别:要了解地图上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如林地、草地、矿藏等。
2. 图表识图图表是地理学习中另一种重要的图像资料,通过识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图表所呈现的地理信息。
在图表识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数据理解:要了解图表所呈现的数据信息,包括数字大小、比例关系、变化趋势等。
(2)数据分析:要通过图表对比分析,找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3)数据应用:要将图表所呈现的数据信息与地理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数据应用分析。
3. 航空摄影图识图航空摄影图是地理学习中比较复杂的图像资料,通过识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航空摄影图所呈现的地理信息。
在航空摄影图识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地物辨识:要对航空摄影图上的建筑、道路、植被、水域等地物进行辨识。
教案授课内容识图理论知识授课对象中专、大专、士官班授课时间10课时授课地点教室通过学习,了解军事地形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学会并掌握识图、用图基本方法,为正确使用地图、分析地形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地图概述2、地图比例尺及地物符号3、地貌判读4、坐标系方位角教学难点: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原理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教案,Powerpoint课件。
教学要求:一、按教员授课思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二、图上作业练习,要提高作业精度;三、课外复习,做好各章、节作业练习题。
第一节地图概述一、地图的定义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
地球近似椭球体,表面起伏不平,要想把不可能展为平面的椭球面上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转绘在平面图纸上,并能保证在图上进行长度(距离)、角度、高度、面积和坐标等的量读和计算,就必须遵从一定的数学法则。
地面上的物体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为能由图上识别物体,就必须采用特定的图式符号。
地面上某些物体的位置会相互叠加在一起,为清晰表示和增强地图的地理景观感受,图式符号应使用与自然色彩相似的颜色描绘。
为标明物体的名称、质量和数量,图上应以规定的字体和大小,用文字和数字予以注明。
由于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图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表示。
这就必须依用图目的的不同,按物体所具使用意义的大小进行取舍与制图综合。
如军用地图,应着重表示军事意义突出的物体;综合表示数量较多、分布密集、军事意义属于一般的物体;舍去军事意义不大的物体。
所以,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特定的图式符号、颜色和文字注记,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经过一定的制图综合测绘于平面上的图。
二、地图的分类与用途为便于使用、管理和研究地图方便,常以地图的某些特征做标志,将其归纳为一定的类别。
地图的分类标志通常有:制图区域范围、使用对象、使用方式、比例尺、表示方法、表示内容等。
但最常用的是按表示内容分类。
地图按表示内容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两大类。
土木工程识图单元四:投影的基本知识一、复习要求:1、理解投影的概念,了解投影的分类及特性。
2、理解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原理。
3、理解点的三面投影特征。
4、理解直线的三面投影特征,能分析三面投影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5、理解平面的三面投影特征,能分析三面投影中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二、复习内容:1、用投影表示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方法称为投影法,用投影法画出的物体的图形称为投影图。
2、投影可分为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两类。
3、中心投影法:投射线从一点射出,且部平行。
这种投影法不能准确表示形体的形状和大小且不能度量,可用来绘制效果图,一般不用。
4、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
5、平行投影法分为两类: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6、正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
这种投影法能反映形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方便但直观性差。
在工程中普遍应用。
7、斜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且倾斜于投影面。
这种投影法不能反映形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常用于轴测投影图。
8、轴测投影包括正轴测投影和斜轴测投影,均不能反映形体的真实形状,在工程中作为辅助图样。
9、标高投影图所用的方法是正投影法,用来表示地面形状的正投影图。
在工程中用来表达地形、道路。
10、通常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投影图才能完整、正确地表示出它的形状和大小。
11、水平面/H面:处于水平位置的投影面。
从上往下投影得到水平面图。
能反映形体的长和宽,能表示左右和前后关系。
12、正立面/V面:处于正立位置的投影面。
从前往后投影得到正立面图。
能反映形体的长和高,能表示左右和上下关系。
13、侧立面/W面:处于侧立位置的投影面。
从左往右投影得到侧立面图。
能反映形体的宽和高,能表示前后和上下关系。
14、H、V、W三个面两两垂直相交,交线OX、OY、OZ称为投影轴。
三投影两两垂直并交于O点。
OX表示长度方向,OY表示宽度方向,OZ表示高度方向。
15、三面投影图的展开:V面保持不动,H面向下旋转90°,此时H面与V面在同一平面上。
云南省造价员《建筑识图》第一章建筑制图标准1其代号分别为A0(841×1189)、A1(594×841)、A2(420×594)、A3(297×420)和A4(210×297)。
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
放大的比例,如5∶1;缩小的比例,如1∶100。
35号字的字高为4长画线、双点长画线分粗、中、细三种。
粗实线用于主要可见轮廓线,虚线不可见轮廓线,细单点长画线用于中心线、对称线、定位轴线等,细双点长画线用于假想轮廓线、成型前原始轮廓线,折断线和波浪线用于断开界线。
P55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四部分组成。
直径代号“φ”,半径代号“R”,球体加S,厚度用t表示。
连续排列的等长尺寸,可用“个数×等长尺寸=总长”的形式标注坡度的三种表示方法:见右图实心砖、多孔砖、砌块等砌体断面较窄时,可涂红;钢筋混凝土、金属断面可涂黑。
建筑物或建筑配件被剖切时,通常在图样中的断面轮廓线内画出建筑材料图例。
常用图例:见教材11页第二章投影基础投影线、物体和投影面。
投影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两大类。
平行投影又分为斜投影(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和正投影(垂直)。
中心投影主要用于画建筑透视图,工程图样主要用正投影。
1、实形性(平行时)2、积聚性(垂直时)3、类似性(倾斜时)。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是形体三面投影图的规律。
正面投影反映长和高,侧面投影反映宽和高,水平投影反映长和宽。
第三章立体的投影基本体根据其表面的不同可分为平面体和曲面体。
平面体主要有棱柱、棱锥和棱台。
曲面体通常有圆柱、圆锥和圆球。
是有公共顶点的若干个三角形。
个投影都为若干个梯形。
多边形。
圆、椭圆、矩形(三种)。
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两条素线(五种)。
圆(一种)。
第四章建筑形体的图示方法建筑形体的尺寸一般应标注三种尺寸:(1)定形尺寸(2)定位尺寸(3)总体尺寸。
用一个或多个假想的剖切平面将形体剖切开,移去位于观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间的部分,作出剩余部分的正投影图叫做剖面图。
形体被剖切后,为区分形体的空腔和实体,剖切平面与物体接触部分应画出材料图例,同时表明建筑物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
如未注明该形体的材料,应在相应位置画出同向,同间距并与水平线成45°角的细实线,也叫剖面线。
剖切符号由剖切位置线和剖视方向线组成,剖切位置线是长度为6~10mm的粗实线,剖视方向线是4~6mm的粗实线,剖切位置线与剖视方向线垂直相交,并应在剖视方向线旁边加注编号。
在剖面图的下方应写上带有编号的图名,如“×-×剖面图”。
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1、剖面图是体的投影,断面图是面的投影;2、剖切符号不同;3、剖面图中的剖切面可以转折。
1、全剖面图2、半剖面图3、阶梯剖面图(转折剖面图)4、旋转剖面图5 、局部剖面图用假想剖切平面将形体剖切后,仅画剖切平面与形体接触部分的正投影,称为断面图。
1、移出断面2、中断断面3、重合断面。
第五章轴测投影将形体连同直角坐标轴(OX、OY、OZ)用平行投影的方法一起投射到某一投影面(如P、R 面)上所得到的投影,称为轴测投影。
按投影方向不同,分为正轴测图和斜轴测图,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所得到的投影叫正轴测图,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所得到的投影叫斜轴测图。
轴测轴上某段长度与它的实长之比称为该轴的轴向伸缩系数。
X、Y、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q、r表示。
在正轴测图和斜轴测图中,按三个轴向伸缩系数是否相等又各分为三种:第六章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大型、较复杂的工程采用在两阶段设计中还需加一个技术设计阶段。
房屋施工图按专业内容或作用分为:1、建筑施工图2、结构施工图3、设备施工图。
整套房屋施工图的编排顺序是: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包括首页图、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详图。
设备施工图:包括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照明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和施工详图。
平、立、剖面图比例:1:50、1:100、1:200、1:300定位轴线应用细单点长画线绘制,轴线末端画细实线圆圈,直径为8~10mm。
附加定位轴线的编号,应以分数形式表示:两根轴线间的附加轴线,应以分母表示前一轴线的编号,分子表示附加轴线的编号,编号宜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写,分母表示后一轴线的编号应加0。
①绝对标高:以我国青岛附近黄海的平均海平面为基准的标高。
②相对标高:在建筑工程施工图中,以建筑物首层室内主要地面为基准的标高。
③建筑标高:建筑装修完成后各部位表面的标高。
④结构标高:建筑结构构件表面的标高。
在图样中,如某一局部另绘有详图,应以索引符号索引。
详图的位置和编号应以详图符号表示。
索引符号由直径为10mm的圆和其水平直径组成,圆及其水平直径均应以细实线绘制,上半圆表示详图编号,下半圆表示详图所在图纸编号,如被索引图样与详图在同一张图纸上,下半圆画一段水平细实线“—”。
当索引符号用于索引剖面详图时,在被剖切的位置应画出剖切位置线(用短粗实线画),引出线所在的一侧表示剖切后的投影方向。
索引的详图如采用标准图,应在索引符号的水平直径的延长线上加注标准图册编号。
详图符号:表示详图的位置和编号,用粗实线圆绘制,直径为14mm。
详图与被索引的图样在同一张图纸内时,只需在圆圈内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详图编号。
详图与被索引的图样不在同一张图纸内时,用粗实线在详图符号内画一水平直径,上半圆中注明详图编号,下半圆中注明被索引图纸编号。
零件、钢筋、杆件、设备等的编号应以直径为4~6mm的细实线圆绘制。
标高符号是高度为3m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零点标高应注写成±0.000,低于零点的负数标高前应加注“-”号,高于零点的正数标高前不注“+” 。
在总平面图和底层建筑平面图上,须画指北针,其余不需画。
指北针圆的直径为24mm,用细实线绘制。
风玫瑰图:实线表示常年、虚线表示夏季的风向及频率,图中最长线段为当地主导风向,风向是从外面向该地区中心吹的。
总平面图中的尺寸单位为米,其余图中尺寸单位均为毫米,但标高单位所有图中均为米(总图中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其它图中小数点后三位)。
总图中室外设计地面标高用绝对标高表示,其它图中的标高为相对标高。
总平面图图例:教材56页表6.2.11、底层2、标准层3、顶层、4屋顶和局部平面图。
1、外部尺寸:分三道(最内侧是门窗尺寸,中间是轴线间距尺寸,最外侧是总长、宽尺寸)2、内部尺寸3、标高尺寸4、坡度尺寸。
底层建筑平面图上必须绘制指北针和剖切符号,其余平面图不需再画。
立面图中:建筑物外轮廓用粗实线表示;室外地坪线用加粗实线表示。
(1)用朝向命名(2)按房屋的主要出入口命名(3)用定位轴线命名。
详图的特点是比例大,反映的内容详尽,常用的比例有1∶50、1∶20、1∶10、1∶5、1∶2、1∶1等。
第七章结构施工图钢筋有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之分,常用热轧钢筋代号:HPB300---()热轧光圆钢筋HRB335---()热轧带肋钢筋HRB400---()热轧带肋钢筋RRB400---()余热处理带肋钢筋HRB500---()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图、楼层及屋盖结构平面图、基础详图、楼梯结构图和各构件的结构详图。
常用构件代号:教材79页表7.1.2,预应力构件在构件代号前加“Y—”。
钢筋的保护层: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一般包括模板图、配筋图和钢筋表三部分。
配筋图包括立面图和断面图。
模板图表示构件的外表形状、大小及预埋件的位置等,是支模板的依据。
一般在构件较复杂或有预埋件时才画模板图,模板图用细实线绘制。
板底钢筋(180度弯钩,向上或向左)板顶钢筋(90度弯钩,向下或向右)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三种。
1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并将此截面在原位放大,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2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截面注写几何参数代号,再在柱表中注写具体数值,并配以柱截面形状及箍筋类型图。
箍筋类型表示方法:箍筋类型编号(m×n),,其中m×n表示箍筋的肢数。
1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施工时应原位标注数值优先。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规定如下:第一项:梁编号、梁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梁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标注在括号内,A:一端悬挑B:两端悬挑)第二项:梁截面尺寸b×h(宽×高)第三项: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肢数标注在括号内)第四项: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架立筋标注在括号内)第五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G或受扭钢筋N第六项:梁顶面标高高差(此项标注在括号内,若梁顶面标高比楼面标高低加“—”)当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左边标准上排纵筋。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前面,同排钢筋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将贯通筋和架立筋相联,角部纵筋写在加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后面,且架立筋标注在括号内。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表示不伸入支座的纵筋根数,例如(—2)。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多跨配筋相同,可用“;”将的上部和下部纵筋值分隔开来。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用“/”分隔,悬挑梁根部与端部高不同时用“/”分隔。
2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用剖切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