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种子的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4
第1课时种子的结构
1.菜豆种子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A.种皮B.胚芽C.胚根D.子叶2.在菜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的是()A.胚芽B.胚根C.子叶D.胚3.如图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
其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A.①B.②C.③D.④4.如图是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一片子叶B.都具有胚
C.都具有果皮和种皮D.都具有胚乳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种皮起保护作用,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A项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一粒完整的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D项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题图中,①为胚芽,②为胚根,③为种皮,④为子叶。
子叶是菜豆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D项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大豆种子有2片子叶,玉米种子有1片子叶,A项的内容错误;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可见两者都有种皮和胚,B项的内容正确;大豆种子的表面是种皮,玉米种子的表面是果皮和种皮,C项的内容错误;
大豆种子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胚乳,D项的内容错误。
《种子植物》知识全解课标要求具体内容活动建议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校园内的植物并挂牌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知识结构(一)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2.二者的不同:(1)菜豆种子无胚乳,玉米种子有胚乳(2)菜豆种子一片子叶,玉米种子两片子叶(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外面无果皮包被。
如:松树、铁树、苏铁等2.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如:水稻、桃、葡萄等3.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家族。
教法建议对于“种子的结构”这一内容的教学可以采取观察、比较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即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进行观察,同时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不同。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贯插一些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如种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来克服陆地的相对干燥、温度不恒定及营养物质匮乏等因素的?为什么叫单子叶植物?为什么叫双子叶植物?对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形成真正的果实这一关键问题,可先让学生观察几种果实和松的球果,比较它们的种子着生位置的区别,由此引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概念。
然后,教师可多媒体展示一些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图片,并阐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学法建议本节课,学生应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获得相关知识。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进行比较,重点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特征的异同,这也是本节的重点所在。
学生还应结合所学在课下多识别并了解一些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种子植物》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章第2节的内容。
七年级上册整体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了解各类生物的结构与生理。
本章节内容为本学期重难点部分。
而种子的结构更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以此认识植物的生长,燃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于植物的类型已经有了一定认识,知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一前提下学习本知识点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层层深入。
初一学生生活经验薄弱,但好奇心较强,乐于探索,因此课堂上设计解剖并观察植物种子的实验很有必要。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2.辨别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能力目标】通过解剖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去认识二者的结构及区别,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以及科学知识探究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难点】种子的解剖过程五、教学方法在探索种子的结构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讲授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以及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
六、教学实施的程序1、课堂导入通过观看视频《生命力!延时看珠峰植物种子萌发》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是的使学生体会到植物种子顽强的生命力,使学生感受生命,敬畏生命,真爱生命!2、新课教学先对观察种子的结构进行一遍演示实验,边实验边讲解种子的结构,再由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对种子萌发成新植物的过程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各个结构的作用。
进一步去比较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
对比学习,更易于区别和鉴别易错的知识点。
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3、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堂练习巩固课堂内容。
七年级生物种子植物知识点总结植物是自然界中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拥有与动物不同的生命特征和生命周期。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一定要对种子植物的知识做深入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地球上的生命和生态系统。
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七年级生物种子植物知识点,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种子的结构种子是绝大多数植物开始生长时所需要的一个肥沃胚胎。
种子中主要含有三个部分:种皮、胚乳和胚芽。
种皮是覆盖在内部部分上的一层外壳,能够为胚胎提供保护作用。
胚乳是种子内含有养分的部分,为植物最初的营养来源。
胚芽是植物的生长点,能够生长出新的叶子、茎和根。
二、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的生命周期包含了两个重要的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植物从种子开始的部分,通过授粉和播种来完成。
无性生殖则是植物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繁殖,如克隆和蔓延。
三、植物的繁殖植物的繁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过花朵进行的,它们在春季开花时授粉,然后再播种。
无性繁殖则是通过植物的茎或根来进行的,植物的细胞可以通过分裂来复制自身。
四、植物的适应植物生活在从冰冷的北极到漫长的沙漠的各种生境中,在不同变化的环境下运转良好。
他们通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来确保生存,例如抵御害虫、干旱或气候变化等。
五、植物的分类植物根据不同的特征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包括:种子植物、苔藓植物等。
其中,种子植物被划分为两大类:裸子植物(如松树)和被子植物(如花卉和锦鲤草)。
总结:对于七年级的生物学生而言,种子植物的知识已经相对简单明了,这些知识点是更深入的学习生态系统和实现对环境变化适应所必需的。
希望本文能对学生们了解种子植物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生物种子植物笔记
一、种子的结构和种类
1.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种皮是保护种子的外层,胚是
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茎、叶和花。
胚乳是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部分。
2.种子的种类:种子分为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
双子叶植物种子是指
种子中有两个子叶的植物种子,如大豆、花生等;单子叶植物种子是指种子中只有一个子叶的植物种子,如小麦、玉米等。
二、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适当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
2.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膨胀,种皮破裂,胚芽突破种皮,发育成幼苗。
3.种子萌发所需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所需营养物质来自胚乳或子叶。
三、种子的传播
1.风力传播:如柳树、蒲公英等植物的种子可以通过风力传播到其他地方。
2.水力传播:如椰子、莲蓬等植物的种子可以通过水力传播到其他地方。
3.动物传播:如苍耳、粘果等植物的种子可以通过动物传播到其他地方。
四、种子的利用
1.食用:如大豆、花生等植物的种子可以作为食品。
2.饲料:如玉米、小麦等植物的种子可以作为饲料。
3.药用:如人参、当归等植物的种子可以作为药材。
初中生物教案种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种子的各部分组成和功能。
3. 理解种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种子的外部结构;2. 种子的内部结构;3. 种子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种子的功能与组成之间的关系;2. 掌握种子生长的过程。
教具准备:1. 植物种子;2. 放大镜;3. 实验材料:水、透明塑料袋。
教学流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外观和形状,引出种子结构的主题。
二、讲解1. 种子的外部结构:- 种子一般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
- 种皮是种子外部的保护层,防止种子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害。
- 胚乳是种子中储存养分的部分,供种子萌发生长时使用。
- 胚是种子中成长为新植物的胚胎,包括胚芽和胚轴。
2. 种子的内部结构:- 通过放大镜观察种子切面,学生可以看到种子内部的胚乳和胚。
- 胚乳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等养分,为种子发芽提供能量。
- 胚中包含发芽所需的胚芽和胚轴,胚芽会长出茎和根,胚轴连接胚芽和胚乳。
三、实验操作1. 将一些种子放入含有水的透明塑料袋中,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2. 学生可以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的生长、茎的伸长等。
四、讨论与总结让学生分享观察结果,讨论种子在发芽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和功能。
总结种子的结构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观察家中种子或植物的种子,描述和绘制种子的结构,并写下你对种子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种子的各结构的名词解释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新一代植物的遗传信息和生命能量。
种子结构复杂多样,包含着由外到内的不同层次组织,每一部分都发挥着特定的功能。
本文将对种子的各个结构进行名词解释,带领读者进入种子的奇妙世界。
外果皮:外果皮是种子最外层的保护层,通常较坚硬,目的是防止种子遭受外界的伤害和侵蚀。
外果皮可以有不同的形态,有些果皮光滑而有些带有凹凸纹理。
种子外果皮的颜色也各异,有的呈黑褐色,有的呈浅黄色,甚至还有鲜艳的红色。
内果皮:内果皮位于外果皮之下,是种子的第二层保护层。
内果皮相对柔软,有时具有纤维状纹理。
内果皮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种子的湿度和温度,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
种皮:种皮是种子的主要外部结构,它由一至两层的薄膜组成。
种皮可以具有纤维状、光滑等形态。
种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种子和胚胎不受机械性损伤,并防止水分的流失,保障种子的萌发能力。
胚珠:胚珠是种子胚胎的起源,它位于种子内部的某个角落。
胚珠通常由胚珠珠柄、胚珠被膜和胚珠核组成。
胚珠被膜是胚珠的外包层,起到保护胚珠的重要作用。
胚珠核即胚胎的起始细胞,具有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潜力。
胚乳:胚乳是种子的储存组织,由多细胞组成。
胚乳主要起到供给发芽后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作用。
有些植物的胚乳具有高蛋白质和高能量的特点,这是为了满足新一代植物在生长初期的营养需求。
种子衣:种子衣即胚乳外围的一种组织,通常呈纤维状或者薄膜状。
种子衣形成了一种保护性的层,避免种子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变化。
胚轴:胚轴是种子形成的重要部分,它连接胚胎和种子的储存组织。
胚轴中的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了胚胎的各个部分,连接了胚胎的整体结构。
胚鞘:胚鞘是胚胎的保护结构,它覆盖在胚胎的外围,起到保护胚胎的作用。
胚鞘通常是一层薄膜状的组织,可以延伸到种子其他部位。
种子中的这些结构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种子的完整体系。
每个结构都发挥着特定的功能,使种子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存活下去。
七年级生物教案《种子的结构》_种子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目标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
能力目标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两类种子结构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建议一、知识体系图解二、教材分析1、本节的重点是种子的结构,而在种子的结构中种皮(包括种孔、种脐)和胚乳可以一般讲述,只要讲清其功能即可,而胚的结构则需详细说明。
由于胚是将来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的雏型,是一个没有完全分化的幼小植物体,而种皮及胚乳只是帮助胚完成生长发育的辅助结构。
在胚萌发成幼苗的时候,种皮有胚乳就完成使命而脱落和消失了。
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找到和说出胚在种子中的位置以及胚自身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同时了解这些结构在种子萌发后将形成幼苗的哪些部分。
3、在观察玉米种子时,为了更全面地进行了解,可以先选一粒吸涨后的玉米种子,去掉种皮,用针将种子一侧中央的白色船形结构剥离,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个结构的全貌,它就是胚。
然后再按照教材指导学生将玉米种子沿胚的纵轴方向切开,然后向切面上滴加碘液进行观察。
使学生从形态到结构有一个完整的对胚的认识。
4、在"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的学生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观察种孔时,只要轻轻挤一挤,就可以从种孔中流出少量水,以证实种孔的存在与功能;(2)使用放大镜要注意规范操作;(4)用刀片纵切玉米种子时,玉米粒一定要泡软,若使用双刃刀片时,应用胶带将一个刃粘封,防止把手切破,切时要垫纸板,防止切破桌面。
三、教法建议这是本章的重点节。
这节课可以采用在课堂上边讲解边观察的方法进行。
1、通过"实验七"观察并认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通过列表的形式比较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特点、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胚是植物的幼体,是种子中的重要结构。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胚芽:发育为茎和叶大豆种子结构 胚轴:发育为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 胚根:发育为根子叶:两片,贮存养料1、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与果皮愈合) (图教材P100、101) 胚乳:贮存养料玉米种子结构 胚芽:发育为茎和叶胚轴:发育为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 胚根:发育为根子叶:一片,从胚乳中吸收营养供胚发育 2、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比较相同点 不同点 大豆种子都有种皮和胚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有生活力的、完整的胚 内部条件 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储备 停止休眠 适量的水分外部条件 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1、 根系的分类:直根系:主根长而粗,侧根短而细。
如:蚕豆、豌豆、芹菜、萝卜等的根系。
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
如:小麦、玉米、葱、蒜等的根系。
2、 根系的向性生长: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
根冠:保护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尖的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实现了根的生长。
按位置分:顶芽、侧芽 按发育分:叶芽、花芽、混合芽胚 胚 有机物:淀粉、蛋白质、脂肪 无机物:水分、无机盐 *3、种子萌发的条件 *3、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4、芽的分类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发育为顶芽叶原基:发育成幼叶*5、叶芽的结构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图教材P104) 幼 叶:发育成叶 芽 轴:发育成茎(节间)叶芽的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实现了茎和叶的生长。
第2节 生殖器官的生长花柄:花托:花萼:由若干萼片组成。
保护作用。
花冠:由若干花瓣组成。
保护及吸引昆虫的作用。
花药:内有花粉 花丝:柱头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花柱 子房:内有胚珠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分为雄花和雌花。